CN218780693U -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0693U
CN218780693U CN202222854622.3U CN202222854622U CN218780693U CN 218780693 U CN218780693 U CN 218780693U CN 202222854622 U CN202222854622 U CN 202222854622U CN 218780693 U CN218780693 U CN 218780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ption
plate
stand
absorption box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546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feng Wux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feng Wux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feng Wuxi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feng Wux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546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0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0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0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其技术方案包括:底座、立柱和震动吸收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外壁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焊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分布有震动吸收箱,所述震动吸收箱的一侧活动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均转动设有缓冲板,且所述震动吸收箱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震动吸收箱的下端内部设有挤压板,所述立柱的上端设有发电机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板可有效将立柱抖动时产生的不同方向震动传递给震动吸收箱,同时通过挤压板大面积的接触传导震动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震动吸收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
背景技术
风能是由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而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而发电机运行时会产生震动,容易导致立柱的上端发生剧烈抖动,严重时会导致安装风力发电机的立柱发生坍塌,风力发电设备常安装有各种震动吸收的装置,现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
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5171826U,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包括支撑杆、驱动机构、扇叶、固定片、安装片、转轴、轴承、动力轮、减震机构、侧板、连接板、挡圈、固定筒、压簧、齿轮及链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转轴的侧壁焊接有挡圈,支撑杆的侧壁焊接有侧板,侧板上的连接板侧壁的固定筒上螺纹连接有齿轮,齿轮与挡圈之间夹持有压簧,现有技术CN215171826U中,只通过弹簧对装置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而弹簧在高强度的压缩伸展后,容易发生金属疲劳导致伸缩行程降低,不仅使得弹簧容易断裂,还导致装置的震动吸收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包括底座、立柱和震动吸收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外壁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焊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分布有震动吸收箱,所述震动吸收箱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均转动设置有缓冲板,且所述震动吸收箱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震动吸收箱的下端内部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活塞杆背离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相连接,所述挤压板的背离所述活塞杆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发电机本体,所述发电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下端外壁上水平焊接有限位块,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与限位块相连接。通过限位块可便于人们将底板水平放置在立柱的外壁上,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安装效率。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螺栓连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接。通过斜撑杆可有效固定住底板,防止底板发生晃动。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朝向所述立柱的一侧均安装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可增加缓冲板的缓冲效率,当发电机本体运转时产生的震动导致立柱上端发生抖动时,橡胶垫可有效保护立柱的外壁,防止缓冲板直接与立柱的外壁发生摩擦,避免了立柱外壁漆面受损。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轴,且所述缓冲板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活塞杆相连接。通过连接轴可使得缓冲板可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使得缓冲板可适应和吸收立柱抖动时所产生不同方向的震动。
优选的,所述震动吸收箱的下端内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挤压板与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可对挤压板进行限位,使得挤压板可始终保持水平移动,使得挤压板可有效挤压震动吸收箱内部的缓冲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发电机本体运行时或风速极快时,立柱的上端会频繁的发生抖动和震动,该装置通过转动连接的缓冲板可有效将震动传递到震动吸收箱内,使得缓冲板可吸收立柱抖动时产生的不同方向震动;
2、同时装置产生的震动可通过缓冲板和活塞杆传递到震动吸收箱内,通过震动吸收箱内部的挤压板推动缓冲液,进而使得发电机本体产生的部分震动通过挤压板传递给震动吸收箱内部的缓冲液,大面积的接触传导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震动吸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震动吸收箱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斜撑杆;3、立柱;4、支撑杆;5、顶板;6、扇叶;7、发电机本体;8、震动吸收箱;9、缓冲板;10、橡胶垫;11、连接轴;12、活塞杆;13、挤压板;14、通孔;15、隔板;16、复位弹簧;17、限位杆;18、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包括底座1、立柱3和震动吸收箱8,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立柱3,立柱3的下端外壁安装有底板18,立柱3的下端外壁上水平焊接有限位块,底板18的下表面与限位块相连接,通过限位块可便于人们将底板18水平放置在立柱3的外壁上,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安装效率,底座1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螺栓连接有斜撑杆2,斜撑杆2的上端与底板18相连接,通过斜撑杆2可有效固定住底板18,防止底板18发生晃动,同时斜撑杆2可有效提高该装置的结构强度,底板18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安装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上端焊接有顶板5,顶板5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分布有震动吸收箱8,震动吸收箱8的内部储存有大量的缓冲液,溶液可有效吸收装置产生的机械震动。
震动吸收箱8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活塞杆12,活塞杆12的一端均转动设置有缓冲板9,缓冲板9朝向立柱3的一侧均安装有橡胶垫10,通过橡胶垫10可增加缓冲板9的缓冲效率,当发电机本体7运转时产生的震动导致立柱3上端发生抖动时,橡胶垫10可有效保护立柱3的外壁,防止缓冲板9直接与立柱3的外壁发生摩擦,避免了立柱3外壁漆面受损,极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活塞杆12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轴11,且缓冲板9通过连接轴11与活塞杆12相连接,通过连接轴11可使得缓冲板9可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使得缓冲板9可适应和吸收立柱3抖动时所产生不同方向的震动,且震动吸收箱8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5,隔板15的一端表面开设有通孔14。
实施例二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震动吸收箱8的下端内部设置有挤压板13,活塞杆12背离立柱3的一端与挤压板13相连接,挤压板13的背离活塞杆12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16,震动吸收箱8的下端内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杆17,挤压板13与限位杆17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17可对挤压板13进行限位,使得挤压板13可始终保持水平移动,防止挤压板13移动过程中发生倾斜,使得挤压板13可有效挤压震动吸收箱8内部的缓冲液,复位弹簧16套接在限位杆17的外壁上,避免复位弹簧16发生弯折扭曲,立柱3的上端设置有发电机本体7,当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发电机本体7的提供司空见惯,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发电机本体7的一端设置有扇叶6。
本实施例中,当人们使用该装置时,可先将底板18通过斜撑杆2安装在底座1上,使得支撑杆4可水平支撑顶板5,保障了震动吸收箱8呈水平安装,当发电机本体7运行发电时,电机运行产生的震动和风吹都会导致立柱3上端发生抖动,立柱3震动时上端会频繁推动缓冲板9,而可进行一定角度转动的缓冲板9可吸收传递来自不同方向的震动,极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并通过缓冲板9和活塞杆12可将震动传递给挤压板13,当挤压板13移动时会推动震动吸收箱8内部的缓冲液,使得震动吸收箱8可有效吸收发电机本体7的震动和立柱3的抖动,挤压板13将底部的溶液推动,并使得多余的溶液通过通孔14进入震动吸收箱8的上部,挤压板13大面积的接触震动吸收箱8内部的溶液进行震动传导,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震动吸收效率,当挤压板13不在受到传递过来的震动时,复位弹簧16可将挤压板13复位,使得挤压板13回到初始位置,并使得缓冲板9始终与立柱3接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包括底座(1)、立柱(3)和震动吸收箱(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立柱(3),所述立柱(3)的下端外壁安装有底板(18),所述底板(18)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安装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上端焊接有顶板(5),所述顶板(5)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分布有震动吸收箱(8),所述震动吸收箱(8)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的一端均转动设置有缓冲板(9),且所述震动吸收箱(8)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的一端表面开设有通孔(14),所述震动吸收箱(8)的下端内部设置有挤压板(13),所述活塞杆(12)背离所述立柱(3)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13)相连接,所述挤压板(13)的背离所述活塞杆(12)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16),所述立柱(3)的上端设置有发电机本体(7),所述发电机本体(7)的一端设置有扇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的下端外壁上水平焊接有限位块,所述底板(18)的下表面与限位块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螺栓连接有斜撑杆(2),所述斜撑杆(2)的上端与所述底板(18)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9)朝向所述立柱(3)的一侧均安装有橡胶垫(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2)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轴(11),且所述缓冲板(9)通过所述连接轴(11)与所述活塞杆(1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吸收箱(8)的下端内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杆(17),所述挤压板(13)与所述限位杆(17)滑动连接。
CN202222854622.3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 Active CN218780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4622.3U CN218780693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4622.3U CN218780693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0693U true CN218780693U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09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54622.3U Active CN218780693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06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8499C (zh) 多旋翼风力发电机
WO2008101381A1 (fr)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génération d'énergie à partir des vagues de l'océan
CN21878069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震动吸收机构
CN112796965A (zh) 重力发动机
CN209605769U (zh) 基于三维激光的江堤变形监测系统
CN113914695A (zh) 直流线路的输电直线塔
CN11347906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风能储蓄混合动力设备
CN211239754U (zh) 一种光伏支架
KR101028196B1 (ko) 풍력 발전 장치
CN210509477U (zh) 一种帆叶式风力发电装置
CN210136637U (zh) 一种能量回收实验装置
CN214145756U (zh) 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19472240U (zh) 一种能源双体船发电装置
CN21624267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润滑系统
CN101012805A (zh) 风力装置及其风力发电装置
JP3240297U (ja) 風力発電支持ブラケット
CN220564153U (zh) 一种加固型风电吊装结构
CN217703832U (zh)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混凝土振动器
CN221096707U (zh) 一种可调节方向的双向波浪能发电装置
CN218976610U (zh) 一种分布式发电设备
CN212928062U (zh) 一种桥梁导风发电装置
CN216407057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风能发电装置
CN113431736B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20059104U (zh) 一种具有稳定效果好的可调节基座的输电用铁塔
CN215804950U (zh) 一种适用于多角度风向的兆瓦级风力发电系统风能转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