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5504U -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75504U
CN218775504U CN202222837531.9U CN202222837531U CN218775504U CN 218775504 U CN218775504 U CN 218775504U CN 202222837531 U CN202222837531 U CN 202222837531U CN 218775504 U CN218775504 U CN 218775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parts
clamping device
mould
bottom plat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375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涵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aoyue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aoyu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aoyue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aoyu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375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75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75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75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底脚,还包括紧固结构以及传动结构,所述底脚的顶端安装有底板,且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的两侧均通过转轴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外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传动结构位于空腔的内部中间位置处,所述螺纹块的顶端均安装有活动槽,且紧固结构均位于活动槽的内部,所述紧固结构包括伸缩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板带动传动带,使传动带旋转,而另一侧的夹板则会向靠近模具的方向移动,直至夹板抵接模具的外壁,则可以停止转动摇把,通过夹板对模具进行前后方向的固定,该结构实现了对模具的进一步紧固,防止在加工的过程中模具脱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而在汽车配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模具对其形状进行确定,而在模具使用的过程中则需要使用夹持装置对其进行固定。
传统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的优点,但仍然存在其不足之处。
传统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只对模具进行左右方向的固定,固定的效果较差,模具易从前后方向滑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固定效果较差易发生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包括底脚,还包括紧固结构以及传动结构;
所述底脚的顶端安装有底板,且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的两侧均通过转轴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外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传动结构位于空腔的内部中间位置处;
所述螺纹块的顶端均安装有活动槽,且紧固结构均位于活动槽的内部;
所述紧固结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均安装于活动槽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伸缩杆的一端均安装有推板,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滑块,且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均套设有固定弹簧,且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滑块靠近伸缩杆的一侧均通过铰接键连接有推杆,且活动槽相互靠近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夹板。
优选的,所述螺纹块的顶端均穿过底板,且螺纹块的顶端均延伸至底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一端均穿过活动槽延伸至活动槽的外部,且推杆均通过铰接键连接于推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一端均穿过活动槽延伸至活动槽的外部,且连接板均安装于传动带远离夹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摇把、主动杆、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所述主动杆通过转轴安装于空腔内部的底端,且主动杆的顶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杆的底端安装有摇把,且从动齿轮均安装于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主动杆的底端穿过底板,且主动杆的底端延伸至底板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位于从动齿轮的下方,且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纹块带动活动槽,使活动槽相互靠近,通过活动槽带动推板,使推板与待夹持的模具抵接,通过模具推动推板,使推板推动伸缩杆,使伸缩杆收缩,通过推板对模具进行左右方向的固定,而通过推板则可以推动推杆,使推杆推动滑块,使滑块在活动槽的内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通过滑块推动滑杆,使滑杆带动连接板移动,并使固定弹簧收缩,通过连接板带动传动带,使传动带旋转,而另一侧的夹板则会向靠近模具的方向移动,直至夹板抵接模具的外壁,则可以停止转动摇把,通过夹板对模具进行前后方向的固定,该结构实现了对模具的进一步紧固,防止在加工的过程中模具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脚;2、底板;3、螺纹杆;4、空腔;5、螺纹块;6、活动槽;7、夹板;8、传动带;9、传动结构;901、摇把;902、主动杆;903、从动齿轮;904、主动齿轮;10、连接板;11、滑块;12、滑杆;13、固定弹簧;14、推杆;15、伸缩杆;16、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包括底脚1,还包括紧固结构以及传动结构9;
底脚1的顶端安装有底板2,且底板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4,空腔4内部的两侧均通过转轴安装有螺纹杆3,且螺纹杆3的外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传动结构9位于空腔4的内部中间位置处;
螺纹块5的顶端均穿过底板2,且螺纹块5的顶端均延伸至底板2的上方,螺纹块5的顶端均安装有活动槽6,且紧固结构均位于活动槽6的内部;
请参阅图1-4,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还包括紧固结构,紧固结构包括伸缩杆15,伸缩杆15均安装于活动槽6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伸缩杆15的一端均安装有推板16,活动槽6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滑块11,且滑块1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滑杆12,滑杆12的外壁均套设有固定弹簧13,且滑杆1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板10,滑块11靠近伸缩杆15的一侧均通过铰接键连接有推杆14,且活动槽6相互靠近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传动带8,传动带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夹板7;
推杆14的一端均穿过活动槽6延伸至活动槽6的外部,且推杆14均通过铰接键连接于推板16的一侧;
滑杆12的一端均穿过活动槽6延伸至活动槽6的外部,且连接板10均安装于传动带8远离夹板7的一侧;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通过滑块11推动滑杆12,使滑杆12带动连接板10移动,并使固定弹簧13收缩,通过连接板10带动传动带8,使传动带8旋转,而另一侧的夹板7则会向靠近模具的方向移动,直至夹板7抵接模具的外壁。
实施例2:传动结构9包括摇把901、主动杆902、从动齿轮903和主动齿轮904,主动杆902通过转轴安装于空腔4内部的底端,且主动杆902的顶端安装有主动齿轮904,主动杆902的底端安装有摇把901,且从动齿轮903均安装于螺纹杆3相互靠近的一端;
主动杆902的底端穿过底板2,且主动杆902的底端延伸至底板2的底端;
主动齿轮904位于从动齿轮903的下方,且从动齿轮903均与主动齿轮904相互啮合;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通过摇把901带动主动杆902旋转,通过主动杆902带动主动齿轮904转动,由于主动齿轮904与从动齿轮903相互啮合,故在主动齿轮904进行旋转的过程中,从动齿轮903可以随着主动齿轮904的旋转而转动。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需要进行夹持的汽车零件模具置于底板2的顶端,随后转动摇把901,通过摇把901带动主动杆902旋转,通过主动杆902带动主动齿轮904转动,由于主动齿轮904与从动齿轮903相互啮合,故在主动齿轮904进行旋转的过程中,从动齿轮903可以随着主动齿轮904的旋转而转动,且两个从动齿轮903的旋转方向相反,通过从动齿轮903即可带动螺纹杆3旋转,由于螺纹杆3与螺纹块5通过螺纹连接,故螺纹块5可以在螺纹杆3的外壁随着螺纹移动,且由于螺纹杆3的转动方向不同,故两个螺纹块5的移动方向不同;
通过调节摇把901的旋转方向,使螺纹块5在螺纹杆3的外壁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通过螺纹块5带动活动槽6,使活动槽6相互靠近,通过活动槽6带动推板16,使推板16与待夹持的模具抵接,通过模具推动推板16,使推板16推动伸缩杆15,使伸缩杆15收缩,通过推板16对模具进行左右方向的固定,而通过推板16则可以推动推杆14,使推杆14推动滑块11,使滑块11在活动槽6的内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通过滑块11推动滑杆12,使滑杆12带动连接板10移动,并使固定弹簧13收缩,通过连接板10带动传动带8,使传动带8旋转,而另一侧的夹板7则会向靠近模具的方向移动,直至夹板7抵接模具的外壁,则可以停止转动摇把901,通过夹板7对模具进行前后方向的固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包括底脚(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结构以及传动结构(9);
所述底脚(1)的顶端安装有底板(2),且底板(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4),所述空腔(4)内部的两侧均通过转轴安装有螺纹杆(3),且螺纹杆(3)的外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所述传动结构(9)位于空腔(4)的内部中间位置处;
所述螺纹块(5)的顶端均安装有活动槽(6),且紧固结构均位于活动槽(6)的内部;
所述紧固结构包括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均安装于活动槽(6)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伸缩杆(15)的一端均安装有推板(16),所述活动槽(6)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滑块(11),且滑块(1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外壁均套设有固定弹簧(13),且滑杆(1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板(10),所述滑块(11)靠近伸缩杆(15)的一侧均通过铰接键连接有推杆(14),且活动槽(6)相互靠近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传动带(8),所述传动带(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夹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5)的顶端均穿过底板(2),且螺纹块(5)的顶端均延伸至底板(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4)的一端均穿过活动槽(6)延伸至活动槽(6)的外部,且推杆(14)均通过铰接键连接于推板(16)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2)的一端均穿过活动槽(6)延伸至活动槽(6)的外部,且连接板(10)均安装于传动带(8)远离夹板(7)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9)包括摇把(901)、主动杆(902)、从动齿轮(903)和主动齿轮(904),所述主动杆(902)通过转轴安装于空腔(4)内部的底端,且主动杆(902)的顶端安装有主动齿轮(904),所述主动杆(902)的底端安装有摇把(901),且从动齿轮(903)均安装于螺纹杆(3)相互靠近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902)的底端穿过底板(2),且主动杆(902)的底端延伸至底板(2)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904)位于从动齿轮(903)的下方,且从动齿轮(903)均与主动齿轮(904)相互啮合。
CN202222837531.9U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 Active CN218775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7531.9U CN218775504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7531.9U CN218775504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75504U true CN218775504U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08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37531.9U Active CN218775504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755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17439U (zh) 一种汽车门板毛刺去除装置
CN218775504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模具夹持装置
CN215825858U (zh) 变速齿轮组合螺纹侧抽芯机构
CN211518310U (zh) 机械式同步驱动的螺牙抽芯机构
CN21729273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自动滚压成型装置
CN217434899U (zh)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摄像头组件的注塑模具
CN115648392A (zh) 一种陶瓷加工用滚压成型机
CN115255165A (zh) 一种用于洗衣机内筒生产的涨模定位机构
CN218628211U (zh) 一种汽车饰条检具
CN220124295U (zh) 一种艺术设计画板
CN219466903U (zh) 自动脱模模具
CN210616857U (zh) 一种用于制造陶瓷内胆的滚压成型机
CN220008615U (zh) 轴承支架注塑模具
CN217315484U (zh) 一种屏蔽罩冲压模具
CN219900184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门窗加工的压铸模具
CN214212176U (zh) 发动机支架模壳制造生产设备
CN213052221U (zh) 一种汽车底盘配件生产用方管成型折弯装置
CN211361954U (zh) 烫金机自动落料压料装置
CN220854197U (zh) 一种汽车导向臂疲劳试验工装
CN216175691U (zh) 一种新型汽车支架生产用压铸模具
CN218892257U (zh) 药片生产用的可调式成型装置
CN218700786U (zh) 一种便于更换芯块的冰箱配件生产装置
CN219325500U (zh) 一种注塑用锁模装置
CN221269394U (zh) 一种带有脱模机功能的热成型模具
CN221271991U (zh) 一种超疏二次型紧密纺网格圈生产用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