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1275U - 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71275U
CN218771275U CN202222116826.7U CN202222116826U CN218771275U CN 218771275 U CN218771275 U CN 218771275U CN 202222116826 U CN202222116826 U CN 202222116826U CN 218771275 U CN218771275 U CN 218771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ignal
detection
buffer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68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龙辉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nchi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nchi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nchi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nchi Control System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71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71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fety Devices In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包括: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根据接收的关断触发信号产生硬触发信号;监控故障单元分别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和电源转换单元连接,根据以上各单元的反馈信号产生软触发信号;逻辑转换单元根据硬触发信号或软触发信号产生驱动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关断。通过上述方式,基于监控故障单元的设置实现了对控制系统各单元全面的故障监控,同时基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监控故障单元和逻辑转换单元之间的触发响应机制,降低了控制系统硬件失效的风险,从而保障了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Description

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在包含驱动器的设备出现不正常的转矩输出时及时切断电机的能量输出,避免造成设备损坏与人身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驱动器控制系统中设置安全转矩关断装置。通过设置安全转矩关断装置以在设备出现异常紧急情况时及时关断电机转矩,从而有效防止因电机转矩不及时关断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或设备损坏。
在驱动器控制系统中,安全转矩关断功能仅通过硬件电路实现转矩关断,而对安全转矩关断硬件电路并未进行监测诊断,存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电路硬件失效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以实现对安全转矩关断硬件电路个模块的监测诊断,降低其硬件失效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包括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监控故障单元、逻辑转换单元、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和电源转换单元,其中:
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与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连接,根据接收的关断触发信号产生硬触发信号;
监控故障单元分别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和电源转换单元连接,根据以上各单元的反馈信号产生软触发信号;
逻辑转换单元分别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和监控故障单元连接,根据硬触发信号或软触发信号产生驱动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关断。
进一步地,监控故障单元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连接,产生第一检测脉冲信号,接收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根据第一检测脉冲信号产生的第一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和第二检测脉冲反馈信号;
监控故障单元与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连接,产生第二检测脉冲信号、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接收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基于第二检测脉冲信号产生的第三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和第四检测脉冲反馈信号;
监控故障单元与电源转换单元连接,接收电源转换单元产生的输出电压;
其中,第一检测脉冲反馈信号、第二检测脉冲反馈信号、第三检测脉冲反馈信号、第四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和输出电压为反馈信号,监控故障单元根据反馈信号产生软触发信号、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和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和电机,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分别与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和电机连接,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为上述的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包括: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监控故障单元、逻辑转换单元、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和电源转换单元,其中: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与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连接,根据接收的关断触发信号产生硬触发信号;监控故障单元分别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和电源转换单元连接,根据以上各单元的反馈信号产生软触发信号;逻辑转换单元分别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和监控故障单元连接,根据硬触发信号或软触发信号产生驱动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关断。通过上述方式,基于监控故障单元的设置实现了对控制系统各单元全面的故障监控,同时基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监控故障单元和逻辑转换单元之间的触发响应机制,降低了控制系统硬件失效的风险,从而保障了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监控故障单元和逻辑转换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和逆变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源转换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1包括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监控故障单元20、逻辑转换单元30、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和电源转换单元50。
监控故障单元20周期性地产生第一检测脉冲信号和第二检测脉冲信号,同时监控故障单元20用于产生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和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其中,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分别与外部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2和监控故障单元20连接,接收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2输出的关断触发信号以及监控故障单元20输出的第一检测脉冲信号,在外部信号和内部控制系统之间起到电气隔离的作用,防止外部的干扰信号进入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同时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通过对接收的关断触发信号以及第一检测脉冲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通过轻度滤波处理产生第一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和第二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并通过深度滤波处理将第一检测脉冲信号滤除,产生硬触发信号。
进一步地,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与监控故障单元20连接,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接收监控故障单元20输出的第二检测脉冲信号,并基于第二检测脉冲信号产生第三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和第四检测脉冲反馈信号。
进一步地,电源转换单元50与监控故障单元20连接,电源转换单元50基于对输入电压进行转换产生监控故障单元20可监控的电平范围内的输出电压。
上述第一检测脉冲反馈信号、第二检测脉冲反馈信号、第三检测脉冲反馈信号、第四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和输出电压为输入至监控故障单元20的反馈信号。监控故障单元20周期性地输出第一检测脉冲信号和第二检测脉冲信号,其中: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接收第一检测脉冲信号,并将第一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和第二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反馈至监控故障单元20,从而实现监控故障单元20周期性地检测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的状态;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接收第二检测脉冲信号,并将第三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和第四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反馈至监控故障单元20,从而实现监控故障单元20周期性地检测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的状态。同时电源转换单元50的输出电压维持在合理范围内才能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电源转换单元50的稳定对系统至关重要,当监控故障单元20检测到输出电压超出合理范围时判定为电源转换单元50存在故障。
监控故障单元20接收上述反馈信号,从而实现周期性地监测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以及电源转换单元50的状态。同时监控故障单元20根据上述反馈信号,在检测到监测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以及电源转换单元50中任一单元存在故障时,产生软触发信号,且基于监控故障单元20根据上述反馈信号控制产生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和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并在上述任一单元存在故障时对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和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进行封波处理,停止产生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和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进一步地,逻辑转换单元30分别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和监控故障单元20连接,接收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输出的硬触发信号或监控故障单元20输出的软触发信号,根据硬触发信号或软触发信号产生驱动控制信号,通过驱动控制信号控制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关断,从而实现安全转矩关断控制。
具体地,逻辑转换单元30基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输出的硬触发信号产生驱动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关断的过程中,硬触发信号基于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2输出的关断触发信号产生。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1被外部设备触发,逻辑转换单元30快速关断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以使逆变单元60停止对电机3的电能供给,实现安全转矩关断。
逻辑转换单元30基于监控故障单元20输出的软触发信号产生驱动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关断的过程中,软触发信号基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和电源转换单元50的反馈信号产生。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1基于内部监控故障单元20的故障保护机制,在检测到上述任一单元存在故障时,产生软触发信号的同时对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和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进行封波处理,逻辑转换单元30快速关断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且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无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和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输入,以使逆变单元60停止对电机3的电能供给,实现安全转矩关断。
进一步地,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分别与监控故障单元20和逆变单元60连接,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接收监控故障单元20输出的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和第二逆变控制信号,并对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和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进行滤波和驱动能力放大处理,以产生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和第二逆变控制信号,通过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和第二逆变控制信号控制逆变单元60,以使逆变单元60实现对电机3的电能供给,驱动电机3运行。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1包括: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监控故障单元20、逻辑转换单元30、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和电源转换单元50,其中: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与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2连接,根据接收的关断触发信号产生硬触发信号;监控故障单元20分别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和电源转换单元50连接,根据以上各单元的反馈信号产生软触发信号;逻辑转换单元30分别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和监控故障单元20连接,根据硬触发信号或软触发信号产生驱动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关断。通过上述方式,基于监控故障单元20的设置实现了对控制系统各单元全面的故障监控,同时基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监控故障单元20和逻辑转换单元30之间的触发响应机制,降低了控制系统硬件失效的风险,从而保障了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请参阅图2-4,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监控故障单元20和逻辑转换单元30的电路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和逆变单元60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源转换单元50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地,如图2所示,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包括脉冲驱动放大单元11、第一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2和第二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3。
脉冲驱动放大单元11与监控故障单元20连接,由一个三极管组成,接收输出的第一检测脉冲信号,以对第一检测脉冲信号进行放大。
第一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2分别与脉冲驱动放大单元11、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2和逻辑转换单元30连接,根据关断触发信号和第一检测脉冲信号产生第一硬触发信号和第一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具体地,第一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2包括第一限流单元121、第一防反接单元122、第一光耦123、第二光耦124、第一光耦负载单元125、第一滤波单元126、第二滤波单元127。
其中,第一限流单元121与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2连接,包括两个限流电阻,接收关断触发信号,对流经第一光耦123和第二光耦124的电流进行限制,以实现对第一光耦123和第二光耦124的保护,同时用于抑制电磁干扰。第一防反接单元122分别连接第一限流单元121、第一光耦123和第二光耦124,为电源转换单元50输入端口反接时提供一个电流回路通道,避免反向电压损坏第一光耦123和第二光耦124。第一光耦123连接第一光耦负载单元125、第一滤波单元126和第二滤波单元127,第二光耦124连接脉冲驱动放大单元11。第一光耦123和第二光耦124在外部输入的信号和内部控制系统之间起到电气隔离的作用,防止外部的干扰信号进入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第一光耦负载单元125包括两个电阻,两个电阻并联连接,通过第一光耦负载单元125中电阻的冗余设计,在任一电阻出现故障时,另一电阻起作用,从而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
进一步地,第一滤波单元126用于对输入的关断触发信号和第一检测脉冲信号进行深度滤波,滤除第一检测脉冲信号,以输出第一硬触发信号。第一滤波单元126包括两个并联连接的电阻和两个串联连接的电容,通过第一滤波单元126中电阻和电容的冗余设计,在任一电阻或电容出现故障时,另一电阻和电容起作用,从而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
第二滤波单元127用于对输入的关断触发信号和第一检测脉冲信号进行轻度滤波,以输出第一检测脉冲反馈信号,第二滤波单元127包括一个电阻和两个电容。
第二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3分别与脉冲驱动放大单元11、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2和逻辑转换单元30连接,根据关断触发信号和第一检测脉冲信号产生第二硬触发信号和第二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具体地,第二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3包括第二限流单元131、第二防反接单元132、第三光耦133、第四光耦134、第三光耦负载单元135、第三滤波单元136、第四滤波单元137。第二防反接单元132分别连接第二限流单元131、第三光耦133和第四光耦134,第三光耦133连接第三光耦负载单元135、第三滤波单元136和第四滤波单元137,第四光耦134连接脉冲驱动放大单元11。其中,第二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3与第一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2的电路结构和电路中各单元的功能相同,在此不再对第二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3的各单元加以赘述。
进一步地,在外部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2未输出关断触发信号至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时,监控故障单元20输出上述第一检测脉冲信号至脉冲驱动放大单元11,通过第一检测脉冲信号控制第二光耦124和第四光耦134的导通或关断,进而实现对第一光耦123和第三光耦133的导通和关断控制,以得到第一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和第二检测脉冲反馈信号。
进一步地,逻辑转换单元30包括第一或门31和第二或门32。第一或门3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2的第一滤波单元126,接收第一硬触发信号;第一或门3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监控故障单元20,接收软触发信号。通过第一或门31对第一硬触发信号或软触发信号的逻辑处理,第一或门31的输出端产生第一驱动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第二或门3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3的第三滤波单元136,接收第二硬触发信号;第二或门3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监控故障单元20,接收软触发信号。通过第二或门32对第二硬触发信号或软触发信号的逻辑处理,第二或门32的输出端产生第二驱动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
如图3所示,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包括第一缓冲器41、第二缓冲器42、第三缓冲器43和第四缓冲器44。
其中,第一缓冲器41与第二缓冲器42串联连接,第一缓冲器41与监控故障单元20连接,接收监控故障单元20输出的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和第二检测脉冲信号。第一缓冲器41和第二缓冲器42根据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二检测脉冲信号产生第三检测脉冲反馈信号。
第三缓冲器43与第四缓冲器44串联连接,第三缓冲器43与监控故障单元20连接,接收监控故障单元20输出的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和第二检测脉冲信号。第三缓冲器43和第四缓冲器44根据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第二逆变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二检测脉冲信号产生第四检测脉冲反馈信号。
进一步地,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与逆变单元60连接,通过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和第二逆变控制信号控制逆变单元60,以使逆变单元60实现对电机3的电能供给,驱动电机3运行。
进一步地,第一缓冲器41和第四缓冲器44与第一或门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或门31通过第一驱动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缓冲器41与第四缓冲器44关断。第二缓冲器42和第三缓冲器43与第二或门3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或门32通过第二驱动控制信号控制第二缓冲器42与第三缓冲器43关断。
通过逻辑转换单元30的设置以及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中第一缓冲器41、第二缓冲器42、第三缓冲器43和第四缓冲器44之间的交叉冗余设计,在逻辑单元接收到硬触发信号和软触发信号中的任一信号时,即可实现通过关断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的各个缓冲器以使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停止输出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和第二逆变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同时关断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的上下桥驱动通道。
如图4所示,电源转换单元50包括第一分压电阻51和第二分压电阻52,第一分压电阻51和第二分压电阻52基于接收的输入电压进行分压,产生输出电压,该输出电压为5伏电压,用于为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1各单元供电。同时电源转换单元50输出该输出电压至监控故障单元20,当该输出电压为监控故障单元20可检测范围内的电压时才能被监控故障单元20检测到。监控故障单元20对输出电压的大小进行检测,在输出电压超出预设安全电压范围时将输出软触发信号,使得电源转换单元50的输出电压处于预设安全电压范围时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1正常运行。
区别于现有技术,通过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和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40的冗余设计,增强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并降低了控制系统的故障率。基于监控故障单元20的设置实现了对控制系统各单元全面的故障监控,同时基于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10、监控故障单元20和逻辑转换单元30之间的触发响应机制,降低了控制系统硬件失效的风险,从而保障了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装置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装置4包括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2、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1和电机3,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1分别与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2和电机3连接。其中,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1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监控故障单元、逻辑转换单元、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和电源转换单元,其中:
所述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与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连接,根据接收的关断触发信号产生硬触发信号;
所述监控故障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所述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和所述电源转换单元连接,根据以上各单元的反馈信号产生软触发信号;
所述逻辑转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和所述监控故障单元连接,根据所述硬触发信号或所述软触发信号产生驱动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关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故障单元与所述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连接,产生第一检测脉冲信号,接收所述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脉冲信号产生的第一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和第二检测脉冲反馈信号;
所述监控故障单元与所述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连接,产生第二检测脉冲信号、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接收所述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基于所述第二检测脉冲信号产生的第三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和第四检测脉冲反馈信号;
所述监控故障单元与所述电源转换单元连接,接收所述电源转换单元产生的输出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脉冲反馈信号、所述第二检测脉冲反馈信号、所述第三检测脉冲反馈信号、所述第四检测脉冲反馈信号和所述输出电压为所述反馈信号,所述监控故障单元根据所述反馈信号产生所述软触发信号、所述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包括脉冲驱动放大单元、第一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和第二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其中:
所述脉冲驱动放大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检测脉冲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第一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脉冲驱动放大单元、所述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和所述逻辑转换单元连接,根据所述关断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一检测脉冲信号产生第一硬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一检测脉冲反馈信号;
所述第二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脉冲驱动放大单元、所述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和所述逻辑转换单元连接,根据所述关断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一检测脉冲信号产生第二硬触发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脉冲反馈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缓冲器、第二缓冲器、第三缓冲器和第四缓冲器,其中:
所述第一缓冲器与所述第二缓冲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器与所述监控故障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器和所述第二缓冲器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检测脉冲信号产生所述第三检测脉冲反馈信号;
所述第三缓冲器与所述第四缓冲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三缓冲器与所述监控故障单元连接,所述第三缓冲器和所述第四缓冲器根据所述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第二逆变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检测脉冲信号产生所述第四检测脉冲反馈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分压,产生所述输出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转换单元包括:
第一或门,所述第一或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和所述监控故障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硬触发信号或所述软触发信号产生第一驱动控制信号;
第二或门,所述第二或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和所述监控故障单元,根据所述第二硬触发信号或所述软触发信号产生第二驱动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或门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器和所述第四缓冲器连接,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缓冲器与所述第四缓冲器关断;
所述第二或门分别与所述第二缓冲器和所述第三缓冲器连接,根据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缓冲器与所述第三缓冲器关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包括第一限流单元、第一防反接单元、第一光耦、第二光耦、第一光耦负载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二滤波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防反接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流单元、所述第一光耦和所述第二光耦,所述第一光耦连接所述第一光耦负载单元、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和所述第二滤波单元,所述第二光耦连接所述脉冲驱动放大单元;
所述第二电气隔离及检测单元包括第二限流单元、第二防反接单元、第三光耦、第四光耦、第三光耦负载单元、第三滤波单元、第四滤波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防反接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限流单元、所述第三光耦和所述第四光耦,所述第三光耦连接所述第三光耦负载单元、所述第三滤波单元和所述第四滤波单元,所述第四光耦连接所述脉冲驱动放大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逆变单元,所述逆变单元与所述驱动信号处理及检测单元连接,根据所述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逆变控制信号驱动电机运行。
10.一种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和电机,所述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安全转矩关断触发装置和所述电机连接,所述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
CN202222116826.7U 2022-07-07 2022-08-11 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 Active CN2187712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49372 2022-07-07
CN202221764937 2022-07-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71275U true CN218771275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1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6826.7U Active CN218771275U (zh) 2022-07-07 2022-08-11 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71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64498A1 (en) Igbt drive circuit for motor controller, and motor controller
US9598064B2 (en) Brake drive control device provided with abnormality detection function
CN109039221B (zh) 一种主动短路电路以及电机控制器
EP3958466B1 (en) Triggering circuit and electronic fuse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3037929A5 (zh)
JP2017050804A (ja) 半導体スイッチの保護回路
CN106877784B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05591362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机的安全保护电路
CN218771275U (zh) 驱动器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
CN111404423A (zh) 安全转矩关断控制方法、电路及电机控制器
JPS63167692A (ja) モ−タ制御装置
JP2007336665A (ja) ゲート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力変換装置
KR101961743B1 (ko) 단락 오류 검출 회로
CN111953238A (zh) 一种双通道安全转矩关断电路与方法
EP2405568B1 (en) Electronic power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C) electric motors stopping such motors in a safe way
CN115224668A (zh) 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电路以及控制系统
CN116660784A (zh) 一种低边开关负载短路检测和保护方法
JP2013247693A (ja) 電動機駆動用電力変換装置
CN113161984B (zh) 双重过流保护电路及电动轮椅
CN114498542A (zh) 带封星功能的sto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8829080U (zh) 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电路以及控制系统
CN211630101U (zh) 安全转矩关断控制电路及电机控制器
Bhatnagar et al. Integrating functional safety in motor drives with redundancy and diagnostic coverage
JP2543616B2 (ja) 過電圧保護装置
CN214506865U (zh) 一种sto控制和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