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0178U -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线束制品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线束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70178U
CN218770178U CN202222232698.2U CN202222232698U CN218770178U CN 218770178 U CN218770178 U CN 218770178U CN 202222232698 U CN202222232698 U CN 202222232698U CN 218770178 U CN218770178 U CN 218770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pper
aluminum
wire harness
p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326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宇麟
于增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70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70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关于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线束制品的方案。根据本申请的一种线束制品,包括: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和连接器位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铜端子;以及接入所述第一连接器尾端的铝质导体;其中,所述铝质导体的末端通过铜转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器内的第一铜端子连接。所述铜转接件可为软铜排或铜衬套。

Description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线束制品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涉及电气连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适于铜铝连接的高压连接器。这种连接器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例如,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电气及动力系统中使用的高压连接器。本专利申请亦涉及与连接器有关的线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增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电量不断增加。客户使用电动车时,充电时间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用户体验,缩短充电时间,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在不断加大,充电电流也相应提升。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线束常用铜导线,但是大线径铜导线在成本与轻量化无优势。因此电动汽车充电线束在朝着实芯铝杆(或铝排)导体替换铜导线的趋势发展。为了匹配铝杆(或铝排)导体的连接器,目前市面上各厂家都在开发铝杆(或铝排)连接器。
在一种已进入量产阶段的铝杆连接器方案中,铝杆端部直接拍扁加工,与设备端连接器内部的铜导体直接接触。针对这种直接接触,目前识别到如下问题:1)铜铝直接接触的电化学腐蚀;2)铜铝热膨胀系数不同,连接部位容易应力松弛;3)铝杆导体表面容易发生氧化,产生氧化膜,氧化膜阻隔了铜铝导体之间的接触,增大连接电阻,连接器温升增加,存在连接器过温烧蚀影响电动汽车充电回路整车工作。
因此,希望有一种设计更为成熟的适于铜铝连接的高压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线束制品,包括: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和连接器位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铜端子;以及接入所述第一连接器尾端的铝质导体;其中,所述铝质导体的末端通过铜转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器内的第一铜端子连接。
上述的线束制品的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铝质导体是铝杆或铝排。
上述的线束制品的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铜转接件是和铝质导体的末端连接的第一铜排。
上述的线束制品的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铜转接件是装设在铝质导体末端的铜衬套。
上述的线束制品的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铝质导体是实心铝杆,所述第一铜排的尾端适于和所述实心铝杆的扁平末端实现建立电连接。
上述的线束制品的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铜排是软铜排。
上述的线束制品的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铜端子是第一铜柱。
上述的线束制品的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铜端子是第一铜柱,所述线束制品还包括:和所述第一连接器对配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和连接器位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铜柱;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插接时,所述第一铜柱和所述第二铜柱建立电连接。
上述的线束制品的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铜排;所述第一铜柱和所述第二铜柱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紧固在一起,所述螺母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内,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相互配合,将所述第二铜排和所述第二铜柱连接。
上述的线束制品的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是插头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是插座连接器。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一种线束制品,用于和铝质导体连接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前述的线束制品的方案中的第一连接器。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出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胶芯,所述绝缘胶芯限定端子通道,并具有绝缘围壁;置于所述绝缘胶芯内的铜柱;置于所述铜柱内侧的具有中空通道的防触指组件,其中,所述绝缘胶芯的筒状壁的上缘高于所述防触指组件的顶部。
上述连接器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连接器是插座连接器。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个方面,提出一种连接器,包括:外壳;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一个或多个铜排,所述铜排用于和铝杆的扁平的末端建立电连接;一个或多个防窜动结构件,所述防窜动结构件设于所述铝杆和所述铜排焊接处的后部,用于阻挡所述铝杆沿其自身轴线方向的窜动。
上述连接器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连接器是插头连接器。
上述连接器方案中,可选地,每个所述防窜动结构件是一个方型的塑料结构件。
上述连接器方案中,可选地,每个所述防窜动结构件是由一个方型的塑料结构件,其由一对形状相同,可互相卡接的塑料胶芯构成。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个方面,提出一种连接器,包括:外壳;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塑胶绝缘件;装配在所述塑胶绝缘件中的一个或多个铜柱以及一个或多个铜排;装配在所述塑胶绝缘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螺母,所述螺母用于和穿过所述铜柱和所述铜排的螺栓配合以锁紧;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塑胶绝缘件中开设的槽中,并靠近所述螺母。
上述连接器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塑胶绝缘件上设有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低压线的线槽,所述温度传感器和高压互锁共同沿线槽走线。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个方面,提出一种适于表面安装的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为前述的第二至第五个方面的连接器;以及密封背板,所述密封背板,所述密封背板和所述插座连接器用于装于在安装面板的两侧并以螺栓锁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的插接状态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中插头连接器示意图。
图3为图2A和2B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4A为图3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爆炸图中的第一胶芯组件的示意图。
图4B为图3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爆炸图中屏蔽组件的示意图。
图4C为图3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爆炸图中屏蔽小盖的示意图。
图4D为图3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爆炸图中的第二塑胶组件的示意图。
图4E为图3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爆炸图中的插头密封圈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中插座连接器示意图。
图6A为图5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6B为图5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爆炸图中铜排端子组件的爆炸图。
图7A和图7B是显示铝杆、插头端铜排、插头端铜柱和插座端铜柱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7C是用于连接插头端铜柱和插座端铜柱的螺栓的示意图。
图8是显示插座连接器上的防触指结构件的示意图。
图9A和9B是显示插头连接器上的防窜动结构件的示意图。
图10A和10B是显示插座连接器上的温度传感器安装构造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包括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的插接状态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为图1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中插头连接器示意图。
图12C为图12A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12D为图12A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13A为图1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中插座连接器示意图。
图13B为图13A中的插座连接器加上密封背板的示意图。
图13C为图13B中使用的密封背板的示意图。
图13D是密封背板的爆炸图。
图14是插座连接器以及密封背板的爆炸图。
图15A和图15B是显示铝杆、插头端铜柱、插座端铜柱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16A和16B显示插头端铜柱的构造。
图17A和17B显示插座端铜柱的构造。
图18是显示插座连接器上的防触指结构件的示意图。
图19A显示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变化例;图19B显示插座连接器和密封背板构成的插座连接器组件;图19C显示图19B的爆炸图;图19D显示金属壳体的爆炸图;图19E显示绝缘胶芯组件的爆炸图。
图20A和图20B显示第二实施例的变化例。
图21A显示铝杆的示例,图21B显示铝排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描述中,参考各实施例对本专利申请进行描述。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没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细节的情况下或者与其它替换和/或附加方法、材料或组件一起实施各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中,未示出或未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免使本专利申请的各实施例的诸方面晦涩。类似地,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特定数量、材料和配置,以便提供对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本专利申请可在没有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此外,应理解附图中示出的各实施例是说明性表示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申请的各实施例和变化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1.0适于铜铝连接的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插头连接器200和插座连接器300的连接器组件100的插接状态示意图。如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200和插座连接器300分别为两路连接器,两路导体(例如铝杆900)接入插头连接器200的后端,然后通过插头连接器200中的端子结构和插座连接器300中的端子结构(例如,铜排360)建立电连接。
在典型的应用场景中,插头连接器200亦可被称为线端连接器,插座连接器300亦可被称为设备端连接器。
图2A和图2B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0中插头连接器200的示意图,去除了连接器300。结合图1、图2A和图2B,可以看出插头连接器100上设有一个可枢转开闭的密封小盖290。如图2A和2B所示,可使用一个安装螺栓201来将密封小盖290锁紧在插头连接器100上。进一步结合图5所示的插座连接器300,可知安装螺栓201亦可起到将插头连接器200和插座连接器300连接的作用。
图3为图2所示的插头连接器200的爆炸图。结合图1、图2A-2B和图3,可以看出插头连接器包括200金属壳体210、第一胶芯组件220、端子通道胶芯230、铜柱240、铜排245、第二胶芯组件250、屏蔽组件260、塑料线夹280、密封小盖290,此外还包括铝杆密封圈271、小盖密封圈272和插头密封圈273。
端子通道胶芯230、铜排245、第二胶芯组件250、屏蔽组件260、塑料线夹280和铝杆密封圈271的数量同通过连接器的位数对应。
铜排245可以是软铜排。铜排245适于和铝杆900之间建立电连接,例如,通过超声波焊接,铜排245的尾端和铝杆900的扁平末端实现电连接。其他实现电连接的方式,例如常规焊接技术,各种端子压接技术,亦可适用。
铜排245的头端用于和插头连接器200内的铜柱连接,这种铜柱例如为图7A和7B所示的铜柱2001。
第一胶芯组件220限定了端子通道,第一胶芯组件220被安装在金属壳体210内,其在图3的爆炸图中被遮挡,其具体形状可见图4A。如图4A所示,第一胶芯组件220包括一个塑料胶芯221和一对互锁转接端子222。
屏蔽组件260的细节如图4B所示,每个屏蔽组件260包括屏蔽胶芯261和屏蔽弹片262,屏蔽弹片262包括外爪和内爪,使其可以固定在屏蔽胶芯261上。
密封小盖290的细节如图4C所示,包括金属小盖291、互锁胶芯292和互锁弹片293。
第二胶芯组件250的细节如图4D所示,其是一个方型的塑料结构件,该结构件包括一对形状相同,可互相卡接的塑料胶芯。
插头密封圈273位于插头连接器200和插座连接器200相插接之处,其在图3的爆炸图中被遮挡,其具体形状可见图4E。
图5为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0中插座连接器300的示意图。图6A为图5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爆炸图。结合图5和图6A,插座连接器300包括金属壳体310、绝缘胶芯320、防触指组件330、铜柱(导电铜套)340和铜排端子组件350(其中安装有铜排360)。
图6B为图5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爆炸图中铜排端子组件350的爆炸图。结合图5、图6A和图6B,铜排端子组件350包括第一铜排绝缘件361、第二铜排绝缘件362和两个铜排360,还包括两个螺母363,螺母363可以是M6螺母。第一铜排绝缘件361和第二铜排绝缘件362被构造为可以通过侧部的卡扣结构364和365相互卡接在一起。
绝缘胶芯320、防触指组件330、铜柱(导电铜套)340、铜排端子组件350(其中安装有铜排360)、螺母363等的关系可进一步结合图7A、图7B、图7C、图8和图10来理解。
图7A和图7B是显示铝杆900、插头铜排245、插头端铜柱240和插座端铜柱340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7C是用于连接插头端铜柱240和插座端铜柱340的螺栓700的示意图。和螺母363对应,螺栓700可以是M6螺栓。
图8显示了插座连接器300中插孔的截面结构。从图8可看出,螺母363可以用来锁紧螺栓700,从而将插座连接器300中的插座端铜柱340和插头连接器中的插头端铜柱240连接。图10显示了插座连接器300和插头连接器200插接在一起的状态下的截面结构。从图8中亦可看出,螺栓700将插座连接器300中的插座端铜柱340和插头连接器中的插头端铜柱240紧固在一起。
上述实施例所披露的连接器100可被应用在一种基于实心铝杆的充电线束上,该充电线束连接电动车的充电插座和电池包(或电池包的配电盒)。一种应用场景是,将插头连接器连接在铝杆末端,将插座连接器安装在充电插座上。另一种应用场景是,将插头连接器连接在铝杆末端,将插座连接器连接在电池包(或电池包的配电盒)上。两种应用场景可以同时存在。
通过上述的连接器组件100,铝杆900与线束端连接器内部的铜排245(可使用软铜排)进行超声波焊接,焊接后的铜排245又与设备端连接器内部的铜导体接触,防止铝导体与铜导体直接接触,这有效防止了铝导体与铜导体直接接触产生电化学腐蚀、或者连接电阻过大以及连接部位应力松弛等问题。
尽管以两位连接器为示例描述了上述实施例,但是连接器的位数不构成对实现方式的限制,即连接器的位数可以是一位或多位,相应地,连接器中铜排和铜柱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以下是对可在第一实施例中采取的进一步特征的描述,这些特征可以单独地,或共同地应用在第一实施例中。
1.1带包胶塑料法兰头部的紧固件
在插头,高压导体的安装可使用带包胶塑料法兰头部的紧固件。例如,图7C所示的螺母即可一分为二,包括一个绝缘的法兰头部和一个金属的安装螺栓,其中,以包胶工艺来固定塑料法兰头。塑料法兰头上设置有花纹,紧固件的拆装工具与塑料件的花纹接触,通过花纹传递扭矩。人员装配连接器时,工具与包胶塑料法兰直接接触,不与紧固件金属部分接触,防止人员触电。
1.2防触指结构件
图8是显示插座连接器上的防触指结构件的示意图。其中,绝缘的(可以是塑料的)防触指组件330被卡装在铜柱(导电铜套)340内部,并超出导电铜套340顶部一段距离。绝缘胶芯320的筒状围壁设在铜柱(导电铜套)
340周围,并且绝缘胶芯320的筒状围壁的高度超出(亦可为等于或低于)防触指组件330的顶部一段距离。
如图6A所示,绝缘胶芯320底部设有卡扣结构321,使其可以卡装定位在铜排端子组件350中。铜柱(导电铜套)340底部形成有一圈凸缘341,使其可以被绝缘胶芯320压紧定位。防触指组件330底部的一圈凸缘331则使其底部可以被安装定位在铜柱(导电铜套)340中。
防触指组件330为具有中空通道的塑料件,与导电导体(铜柱340)外部的绝缘胶芯320的筒状围壁配合,减小带电导体裸漏的尺寸,防止手指接触带电导体。
通过上述的插座连接器防触指结构,连接器在装配过程中,工具或者人的手部无法直接与插座连接器的带电导体接触,操作安全风险低。连接器在分开状态下,通过上述的塑料结构件(防触指组件330和绝缘胶芯320)的设计配合,单独的插座也能够满足IPXXB的防护要求。
1.3防窜动结构件
图9A、9B是显示插头连接器上的防窜动结构件的示意图。图示的防窜动结构件是一个方型的塑料结构件,即图4D中所示的第二胶芯组件250。该结构件设于铝杆焊接部位的后端,能够阻挡铝杆沿其自身轴线方向的窜动。
通过在铝杆焊接部位的后端设计防止铝杆脱出的塑料结构件,当铝杆装配到连接器内部后,铝杆无法再自由活动,可防止安装错位。
1.4温度传感器安装构造
图10A和10B是显示插座连接器300上的温度传感器安装构造的示意图,其中图10B显示了从插座连接器的胶芯底部视角观察得到的截面示图(该截面穿过图10A中虚线框所标记部分)。其中,在铜柱的底部塑料绝缘件上开槽,开槽部位暴漏铜柱,温度传感器1010可安装在槽内(靠近螺母连接部位)。之后通过绝缘胶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槽内。同时在塑料绝缘件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10低压线的线槽,便于低压线束走线布置(图10B中箭头位置)。温度传感器可以和高压互锁共同沿线槽走线。
通过在插座,在靠近高压端子的部位设置温度传感器1010的安装槽,能够实时检测高压连接器的功率端子的温升。
2.0适于铜铝连接的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包括插头连接器1200和插座连接器1300的连接器组件1100的插接状态示意图。如图11所示,插头连接器1200和插座连接器1300分别为两路连接器,两路导体(例如铝杆900)接入插头连接器1200的后端,然后通过插头连接器1200中的端子结构和插座连接器1300中的端子结构建立电连接。
在典型的应用场景中,插头连接器1200亦可被称为线端连接器,插座连接器1300亦可被称为设备端连接器。
如图11所示,插座连接器1300是一款适于表面安装的插座连接器,但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其亦可为与插头连接器对配的其他形式的连接器。
图12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1200的示意图,图12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1200的打开密封盖1210状态下的示意图。结合图12A和图12B,在插头连接器1200上设置有一个安装螺栓1201(例如,M6×51mm的螺栓),该安装螺栓可以安装固定插头连接器1200与插座连接器1300。另外,该安装螺栓1201也可兼作为插头连接器1200的密封盖1210的安装螺栓。
图12C显示了安装铝杆的插头连接器1200的爆炸图,图12D显示了铝杆安装于插头连接器1200内的状态下的截面图。如图12D所示,螺栓1700用于穿过铝杆末端,和插头连接器中的铜柱1240。螺栓1700的长度使其还可以穿过插座连接器1300中的铜柱,并借助螺母将短铜柱和铜柱锁定在一起。
图13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和插头连接器1200对配的插座连接器1300的示意图,图13B为图13A中的插座连接器1300加上密封背板的示意图,图13C为图13B中使用的密封背板1380的示意图,图13D是密封背板1380的爆炸图,图14是插座连接器1300以及密封背板1380的爆炸图。
结合图13A-13D和图14,插座连接器1300可包括金属壳体1310、绝缘塑胶组件1320,装入绝缘塑胶组件铜柱1340和防触指组件1330,以及必要的密封件。金属壳体1310可包括金属法兰1311和密封圈1312。
可选地,插座连接器1300可以和密封背板1380配套使用(构成插座连接器套件1400),具体可见下文的2.3部分。
图15A和图15B是显示铝杆1900、插头端铜柱1240、插座端铜柱1340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在插头连接器1200中的插头端铜柱1240可为短铜柱,在插座连接器1300中的插座端铜柱1340可为长铜柱。在铝杆的末端可装设有一个铜衬套(copper bushing)1950。铜衬套1950可包括一个圆形的底座,和形成于底座上的套筒。通过铜衬套1950的底座部分和插头端铜柱1240接触,从而防止了铝导体和连接器内铜导体的直接接触。
可以通过将铝杆1900的端部拍扁加工,并与铜衬套1950进行超声波焊接,得到图15A所示的结构。螺栓1700可以依次穿过铜衬套1950、插头端铜柱1240和插座端铜柱1340,从而将三者锁紧。铜衬套可具有内螺纹,从而和螺栓1700的螺纹耦合。
插头端铜柱1240和插座端铜柱1340的具体形状构造不构成本申请的限制。作为示例,插头端铜柱1240可以具有图16A和图16B所示构造,插座端铜柱1340可以具有图17A和图17B所示构造。
以下是对可在第二实施例中采取的进一步特征的描述,这些特征可以单独地,或共同地应用在第二实施例中。
2.1带包胶塑料法兰头部的紧固件
前文中,1.1部分的螺母适用于第二实施例。
2.2防窜动结构件和温度传感器安装构造
前文中,1.3部分的防窜动结构件和1.4部分的温度传感器安装构造适用于第二实施例。
2.3防触指结构件
图18是显示插座连接器1300上的防触指结构件的示意图。其中,绝缘的(可以是塑料的)防触指组件1330被卡装在铜柱(导电铜套)1340内部,并超出导电铜套1340顶部一段距离。绝缘胶芯1320的筒状围壁设在铜柱(导电铜套)1340周围,并且绝缘胶芯1320的筒状围壁的高度超出导电铜套1340顶部一段距离(筒状围壁可以低于、等于或高于防触指组件330的顶部)。
铜柱(导电铜套)1340可具有适当的构造以使其可以被定位在绝缘胶芯1320中。防触指组件1330底部可具有一圈凸缘以使其可以被安装定位到图17B所示的铜柱(导电铜套)1340的上部盲孔中。
防触指组件1330为具有中空通道的塑料件,与导电导体(铜柱1340)外部的绝缘胶芯1320的筒状围壁配合,减小带电导体裸漏的尺寸,防止手指接触带电导体。
通过上述的插座连接器防触指结构,连接器在装配过程中,工具或者人的手部无法直接与插座连接器的带电导体接触,操作安全风险低。连接器在分开状态下,通过上述的塑料结构件(防触指组件1330和缘胶芯1320)的设计配合,单独的插座也能够满足IPXXB的防护要求。
2.4密封背板
如前所述,插座连接器1300可以和密封背板1380配套使用构成插座连接器套件1400。这种可选的密封背板1380可包括塑料加强板1381、螺纹镶件1382和螺纹密封圈1383。
可选的密封背板1380可以当设备安装面板的厚度过薄时使用。例如,冲压钣金安装面的厚度可在1mm以内,该钣金容易变形影响连接器密封性能,并且导致设备安装孔的密封困难。通过密封背板1380,可有效解决上述密封问题。具体来说,将插座连接器1300装于安装面板的正面,将密封背板1380设于安装面板的背面,用螺栓贯穿并锁紧,从而将面板夹在密封背板1380和金属法兰1311之间,从而为密封提供一个较为稳固的结构。
3.第一实施例的变化例和补充例
图19A显示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0的变化例,其中,插座连接器300A为适于表面安装的插座连接器,其可以和插头连接器200配套使用。图19B显示插座连接器300A和密封背板1380构成的插座连接器组件。图19C显示图19B的爆炸图。图19D显示金属壳体310A的爆炸图,图19E显示绝缘胶芯组件320A的爆炸图。
4.第二实施例的变化例和补充例
图20A和图20B是第二实施例的变化例,其中,铝杆或铜导体与插头中的铜柱采取借助铜排245A(即采取类似于图7A的方式)来连接。
5.其他实现方式
本申请中,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叫法仅是示例,更为广泛的实现方式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第一连接器和与之对配的任何类型的第二连接器。
本申请中,连接器内的铜柱形式的端子仅是示例,更为广泛的实现方式包括任何类型的铜质(包括铜和各种含铜合金)的用于和对配连接器建立电连接的连接器端子。
本申请中,铝杆形式的导体仅作为示例,更为广泛的实现方式包括线束产品中使用的任何类型的铝质(包括铜和各种含铜合金)的用于传输电信号或电力的导体。例如,铝质导体可以是图21A所示的铝杆(rod),也可以是图21B所示的铝排(busbar)。
本申请中,软铜排245或铜衬套1950仅作为示例,更为广泛的实现方式包括任何类型的用于连接铜端子和铝质导体的铜质转接件。
本申请借助于铜质转接件的使用,改变了铜铝连接的位置(铝不是和连接器内部的铜端子连接),消除或改善了背景技术中所识别的传统的铜铝连接方式造成的问题。
本申请的保护主题应包括使用前述的连接器的线束(harness)制品。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专利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专利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专利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专利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线束制品,包括:
第一连接器(200,1200),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和连接器位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铜端子;以及
接入所述第一连接器尾端的铝质导体;
其中,所述铝质导体的末端通过铜转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器内的第一铜端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质导体是铝杆或铝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转接件是和铝质导体的末端连接的第一铜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转接件是装设在铝质导体末端的铜衬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质导体是实心铝杆,所述第一铜排的尾端适于和所述实心铝杆的扁平末端实现建立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排是软铜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端子是第一铜柱。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端子是第一铜柱,所述线束制品还包括:
和所述第一连接器对配的第二连接器(300,1300),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和连接器位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铜柱;
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插接时,所述第一铜柱和所述第二铜柱建立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制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铜排(360);
所述第一铜柱和所述第二铜柱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紧固在一起,所述螺母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内,所述螺栓(700)和所述螺母(363)相互配合,将所述第二铜排和所述第二铜柱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是插头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是插座连接器。
11.一种用于和铝质导体连接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制品中的第一连接器。
12.一种连接器,包括:
绝缘胶芯,所述绝缘胶芯限定端子通道,并具有绝缘围壁;
置于所述绝缘胶芯内的铜柱;
置于所述铜柱内侧的具有中空通道的防触指组件,
其中,所述绝缘胶芯的筒状壁的上缘高于所述防触指组件的顶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是插座连接器。
14.一种连接器,包括:
外壳;
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一个或多个铜排,所述铜排用于和铝杆的扁平的末端建立电连接;
一个或多个防窜动结构件(250),所述防窜动结构件设于所述铝杆和所述铜排焊接处的后部,用于阻挡所述铝杆沿其自身轴线方向的窜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是插头连接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窜动结构件是一个方型的塑料结构件。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窜动结构件是由一个方型的塑料结构件,其由一对形状相同,可互相卡接的塑料胶芯构成。
18.一种连接器,包括:
外壳;
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塑胶绝缘件;
装配在所述塑胶绝缘件中的一个或多个铜柱以及一个或多个铜排;
装配在所述塑胶绝缘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螺母,所述螺母用于和穿过所述铜柱和所述铜排的螺栓配合以锁紧;以及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塑胶绝缘件中开设的槽中,并靠近所述螺母。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绝缘件上设有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低压线的线槽,所述温度传感器和高压互锁共同沿线槽走线。
20.一种适于表面安装的连接器组件,包括:
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为如权利要求10-14,16-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以及
密封背板,所述密封背板,所述密封背板和所述插座连接器用于装于在安装面板的两侧并以螺栓锁紧。
CN202222232698.2U 2022-07-26 2022-08-24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线束制品 Active CN21877017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64726 2022-07-26
CN202210886472 2022-07-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70178U true CN218770178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5748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32698.2U Active CN218770178U (zh) 2022-07-26 2022-08-24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线束制品
CN202211021041.XA Pending CN115842260A (zh) 2022-07-26 2022-08-24 适于铜铝连接的高压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1041.XA Pending CN115842260A (zh) 2022-07-26 2022-08-24 适于铜铝连接的高压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8770178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2260A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87580B1 (en) Connector
EP2600467B1 (en)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JP5673484B2 (ja) 接続部材と電線との接続構造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US11303073B2 (en) Charging inlet assembly
US20120214042A1 (en) Quick Connect Battery Terminals
US10770700B2 (en) Battery pack
US10666002B2 (en) Wiring harness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housed circuit assembly
CN113594721B (zh) 一种高压线束连接器
US11217916B2 (en) Automotive booster cable system
US11697353B2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onnector
JP2015521352A (ja) 電気デバイスおよびワイヤを具備した相互接続アセンブリならびに相互接続方法
CN218770178U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线束制品
CN210111123U (zh) 一种紧凑型电连接器及应用其的新能源汽车
DE102022126553A1 (de) Ladeeinlassanordnung mit einer Annäherungswiderstandsanordnung
CN21278412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210092424U (zh) 电连接器用插座及电连接器
CN2110175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bdu快速插拔装置
CN115425373B (zh) 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电动汽车
CN220963817U (zh) 一种金属高压大电流连接器
CN218887617U (zh) 一种高压接插件
CN218005473U (zh) 一种端子结构及连接器
CN215896825U (zh) 一种插片式金属单芯高压连接器
CN220021607U (zh) 一种硬质线束连接器
CN220585641U (zh) 一种电缆线束
CN216981444U (zh) 一种高压配电盒及其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