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9287U - 一种驱动电路和储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驱动电路和储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9287U
CN218769287U CN202221935086.3U CN202221935086U CN218769287U CN 218769287 U CN218769287 U CN 218769287U CN 202221935086 U CN202221935086 U CN 202221935086U CN 218769287 U CN218769287 U CN 218769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resistor
capacitor
control unit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50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相柱
张勇波
李振阳
徐安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lian Mingha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oak Newe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oak Newe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oak Newe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350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9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9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9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和储能设备。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反馈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反馈单元、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及继电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发送的驱动信号,然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发送启动电压至所述继电器,以使所述继电器闭合;所述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启动电压输出反馈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发送维持电压至所述继电器,以使所述继电器持续闭合,其中,所述启动电压大于所述维持电压。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继电器的功率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驱动电路和储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和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继电器可以实现电气回路的通断,是电气系统和电气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在很多情况下,继电器在电气系统功耗中所占比例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很多低功耗的场合(如电池保护板)下,继电器的功耗占比很大,必须加以考虑。
继电器线圈有额定的工作电压,当继电器驱动电压在额定工作电压附近时,继电器吸合;当继电器驱动电压低于一定电压值时,继电器断开。目前,通用的继电器控制策略为:需要驱动继电器吸合时,为线圈提供额定的驱动电压;需要驱动继电器断开时,停止为线圈提供驱动电压。在继电器吸合后,驱动电压保持不变,此时继电器消耗的功率为额定工作功率,然而,现有的技术中并没有办法降低该额定功率,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和储能设备,能够降低继电器的电能消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反馈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反馈单元、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及继电器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发送的驱动信号;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发送启动电压至所述继电器,以使所述继电器闭合;
所述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启动电压输出反馈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发送维持电压至所述继电器以使所述继电器持续闭合,其中,所述启动电压大于所述维持电压。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还包括电源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芯片U1和电容C3,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七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三端和第八端均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一端与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五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反馈单元及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四端与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反馈单元包括电阻R2、电阻R4、电阻R5及电容C5,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及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还包括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控制单元提供电源。
可选的,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并接地,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及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还与电源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控制芯片、电阻R1、电容C6及电阻R3,所述控制芯片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 R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继电器断开时,阻断所述继电器的电流回路。
可选的,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电阻R11、电阻R12、开关管Q1及二极管D1,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电阻 R1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和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和所述二极管D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和所述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
可选的,所述开关管Q1为MOS管。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驱动电路,以及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的继电器。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和储能设备。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反馈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反馈单元、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及继电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发送的驱动信号,然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发送启动电压至所述继电器,以使所述继电器闭合;所述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启动电压输出反馈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发送维持电压至所述继电器,以使所述继电器持续闭合,其中,所述启动电压大于所述维持电压。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继电器的功率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的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的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设备1000,包括驱动电路100,以及与驱动电路100连接的继电器200。
该驱动电路100为继电器200提供电源使继电器200闭合,并且在继电器200闭合后,该驱动电路100为继电器200提供一个较开始供电时电压更小的电源,以维持该继电器200持续闭合。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驱动电路100包括:第一驱动模块10和第二驱动模块20,第二驱动模块20包括控制单元22和反馈单元23,控制单元 22分别与反馈单元23、第一驱动模块10及继电器200连接。
控制单元22用于接收第一驱动模块10发送的驱动信号,然后根据驱动信号发送启动电压至继电器200以使继电器200闭合,在继电器200 闭合后,接收反馈单元23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发送维持电压至继电器200以使继电器200持续闭合,其中,启动电压大于维持电压。
反馈单元23用于根据启动电压输出反馈信号至控制单元23。
其中,继电器200可以是继电器,通常为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是利用输入电路内电流在电磁铁铁芯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继电器。具体的,控制单元22与继电器200连接,是指控制单元22 与继电器200的线圈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100,该驱动电路100包括:第一驱动模块10和第二驱动模块20,第二驱动模块20包括控制单元 22和反馈单元23,控制单元22分别与反馈单元23、第一驱动模块10 及继电器200连接;控制单元22用于接收第一驱动模块10发送的驱动信号,然后根据驱动信号发送启动电压至继电器200以使继电器200闭合;反馈单元23用于根据启动电压输出反馈信号至控制单元22;控制单元22还用于接收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发送维持电压至继电器 200,以使继电器200持续闭合,其中,启动电压大于维持电压。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继电器的功率消耗。
可选的,第二驱动模块20还包括电源单元21,电源单元21与控制单元22连接,电源单元21用于为控制单元22提供电源。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驱动模块20包括电源单元21、控制单元22及反馈单元23,控制单元22分别与电源单元21、反馈单元23、第一驱动模块10及继电器200连接。
电源单元21用于为控制单元22提供电源。控制单元22用于根据驱动信号发送启动电压至继电器200,以使继电器200闭合。反馈单元 23用于根据启动电压发送反馈信号至控制单元22。控制单元22还用于根据反馈信号发送维持电压至继电器200,以使继电器200持续闭合。
其中,第一驱动模块10可以由MCU(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芯片及外围电路组成,该控制芯片包括I/O接口,控制芯片可以通过I/O接口发送驱动信号至第二驱动模块20。第二驱动模块20可以由DC/DC电源芯片及外围电路组成,该DC/DC电源芯片可以发送启动电压和维持电压至继电器200。DC/DC电源芯片的选择不作具体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
第一驱动模块10发送的驱动信号包括高驱动信号和低驱动信号。其中,驱动信号为电平信号,高驱动信号即为高电平信号,低驱动信号即为低电平信号。通常,当需要使继电器200闭合时,第一驱动模块10 发送的高驱动信号。当需要使继电器200断开时,第一驱动模块10发送的低驱动信号。启动电压和维持电压可以为PWM(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信号,且维持电压比启动电压小。
具体的,当需要使继电器200闭合时,首先,该第一驱动模块10 通过将高驱动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22。然后,控制单元22根据高驱动信号后发送启动电压至继电器200,使继电器200闭合。再是,在继电器200闭合的预设时间后,反馈单元23根据启动电压发送反馈信号至控制单元22,控制单元22根据反馈信号发送维持电压至继电器200以使继电器200持续闭合。因为维持电压比启动电压小,所以本实施例可以降低继电器的功率消耗,并且由于第一驱动模块10只需要发送驱动信号就可以控制继电器200闭合或断开,第一驱动模块10无需输出 PWM信号,节省了第一驱动模块10的内部资源和第一驱动模块10的引脚资源,有利于多路继电器的控制。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的驱动电路100 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模块10包括控制芯片、电阻R1、电容C6 及电阻R3,控制芯片的一端(I/O接口)与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容C6的第一端、电阻R3的第一端及第二驱动模块 20连接,电容C6的第二端与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其中,控制芯片通过I/O接口输出驱动信号。该控制芯片可为MCU(微控制单元, Micro ControlUnit)。
控制单元22包括电源芯片U1和电容C3,电源芯片U1的第七端与第一驱动模块10连接,电源芯片U1的第三端和第八端均与电源单元 21连接,电源芯片U1的第一端与反馈单元23连接,电源芯片U1的第五端分别与电容C3的第一端、反馈单元23及继电器200连接,电源芯片U1的第四端与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其中,VIN为电源输入端口,从VIN端口输入电源Vin至电源芯片U1。其中,电源芯片U1可以是型号为SCT2650的DC/DC电源芯片,电源芯片U1根据用户的需求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型号的电源芯片。
电源单元21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电容C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 C2的第一端和控制单元22连接并接地,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 C2的第二端及控制单元22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还与电源Vin连接。
反馈单元23包括电阻R2、电阻R4、电阻R5及电容C5,电阻R2 的第一端与控制单元22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电阻R4的第二端、电容C5的第一端及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与电容C5 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电阻R4的第一端与控制单元22连接。
继电器200包括继电器PLY1,继电器PLY1的第一端与控制单元 22的第五端连接,继电器PLY1的第二端接地,继电器PLY1的第五端和第七端均与其它电路连接。其中,当继电器PLY1的第一端和继电器 PLY1的第二端间有足够大的电流通过时,继电器PLY1闭合,即继电器 PLY1的第五端和继电器PLY1的第七端导通。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方案,以下结合图3分别对继电器PLY1 的闭合和断开的过程进行分析。
具体的,当需要继电器PLY1闭合时:
首先,控制芯片通过I/O接口发送高驱动信号至电源芯片U1的第七端(电源芯片U1的引脚EN)。
其次,根据该高驱动信号,电源芯片U1通过电源芯片U1的第五端 (电源芯片U1的引脚SW)发送发送启动电压至继电器PLY1。其中,启动电压为PWM信号,启动电压的占空比由电压VIN和电压VFB决定,电压VIN是输入电源Vin的电压,电压VFB是电源芯片U1的引脚 FB处的电压。
然后,开始反馈延迟,反馈单元23根据电源芯片U1的第五端(电源芯片U1的引脚SW)的电压VSW(即启动电压),发送反馈信号至电源芯片U1的第一端(电源芯片U1的引脚FB)。其中,反馈信号为电压VSW经过反馈单元23的分压后获得的反馈电压VFB。
再是,在反馈延迟期间,电源芯片U1的第一端(电源芯片U1的引脚FB)得到反馈电压VFB,反馈电压VFB始终小于电源芯片U1内部的误差比较电路(图未示)的基准电压VREF。此时,VSW=VIN*D, VSW为电源芯片U1的第五端(电源芯片U1的引脚SW)的电压,VIN 为电源芯片U1的第三端(电源芯片U1的引脚VIN)的输入电压,D为 PWM信号(即启动电压和维持电压)的占空比。因为占空比D很大,所以电压VSW接近电压VIN。
最后,过了反馈延迟时间后,电压VFB与基准电压VREF达到动态平衡,此时,有VSW=(1+R2/R5)*VREF。可以通过设置电阻R2和电阻R5的元器件参数保证电压VSW(即维持电压)略大于继电器PLY1 的保持电压,以使继电器PLY1处于低功耗闭合状态。其中,继电器PLY1 的保持电压不唯一,不同型号的继电器有不同的保持电压。
其中,可以通过调整电阻R2、电容R5及电容C5的元器件的参数设至反馈延迟的时间,例如可以设置,在反馈模块23获取电压VSW后的第3秒时,电源芯片U1发送维持电压至继电器PLY1。也可以设置在反馈模块23获取电压VSW后的第5秒时,电源芯片U1发送维持电压至继电器PLY1。
当需要继电器PLY1断开时:控制芯片通过I/O接口发送低驱动信号至电源芯片U1的第七端(电源芯片U1的引脚EN),使得电源芯片 U1停止输出维持电压。此时,继电器PLY1的线圈失电,电源芯片U1 内部的二极管(图未示)阻断继电器PLY1的续流回路,加快继电器PLY1 的断开,例如,可以使得继电器PLY1的关断时间小于10ms。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100 的结构示意图。该驱动电路100还包括开关模块30,开关模块30分别与第一驱动模块10和继电器200连接,开关模块30用于在继电器200 断开时,阻断继电器200的电流回路。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的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第一驱动模块10包括控制芯片、电阻R7、电容C4 及电阻R6,控制芯片的一端(I/O接口)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与电容C4的第一端、电阻R6的第一端及第二驱动模块 20连接,电容C4的第二端与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其中,控制芯片通过I/O接口输出驱动信号。
控制单元22包括电源芯片U2、电容C9及电容C10,电源芯片U2 的第三端(电源芯片U2的引脚EN)与第一驱动模块10连接,电源芯片U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电源单元21连接,电源芯片U2的第五端 (电源芯片U2的引脚FB)与反馈单元23连接,电源芯片U2的第八端(电源芯片U2的引脚SW)分别与电容C10的第一端、反馈单元23及继电器200连接,电源芯片U2的第七端与电容C10的第二端连接,电源芯片U2的第六端与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其中,VIN为电源输入端口,从VIN端口输入电源Vin至电源芯片U2。其中,电源芯片U2可以是型号为SCT2A23A的DC/DC电源芯片,电源芯片U2根据用户的需求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型号的电源芯片。
电源单元21包括电容C8和电容C7,电容C8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 C7的第一端和控制单元22连接并接地,电容C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 C7的第二端及控制单元22连接,电容C8的第二端还与电源Vin连接。
反馈单元23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及电容C11,电阻 R10的第一端与控制单元22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电阻R9的第二端、电容C11的第一端及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与电容C11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电阻R9的第一端与控制单元22连接。
继电器200包括继电器PLY2,继电器PLY2的第一端与电源芯片 U2的第八端(电源芯片U2的引脚SW)连接,继电器PLY2的第二端与开关模块30连接,继电器PLY2的第五端和第七端均与其它电路连接。其中,当继电器PLY2的第一端和继电器PLY2的第二端间有足够大的电流通过时,继电器PLY2闭合,即继电器PLY2的第五端和继电器PLY2 的第七端导通。
开关模块30包括电阻R11、电阻R12、开关管Q1及二极管D1,电阻R11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模块10连接,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和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管Q1的第二端分别与继电器200和二极管D1的第二端连接,开关管Q1的第三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其中,二极管D1 为稳压二极管。可选的,开关管Q1为MOS管。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方案,以下结合图5分别对继电器PLY2 的闭合和断开的过程进行分析。
具体的,当需要继电器PLY2闭合时:
首先,控制芯片通过I/O接口发送高驱动信号至电源芯片U2的第三端(电源芯片U2的引脚EN),同时,控制芯片通过I/O接口发送高驱动信号至开关模块30,使开关管Q1导通(即开关管Q1的第二端和第三端间导通)。
其次,根据该高驱动信号,电源芯片U2通过电源芯片U2的第八端 (电源芯片U2的引脚SW)发送发送启动电压至继电器PLY2。其中,启动电压为PWM信号,启动电压的占空比由电压VIN和电压VFB决定,电压VIN是输入电源Vin的电压,电压VFB是电源芯片U2的引脚 FB处的电压。
然后,开始反馈延迟,反馈单元23根据电源芯片U2的第八端(电源芯片U2的引脚SW)的电压VSW(即启动电压),发送反馈信号至电源芯片U2的第五端(电源芯片U2的引脚FB)。其中,反馈信号为电压VSW经过反馈单元23的分压后获得的反馈电压VFB。
再是,在反馈延迟期间,电源芯片U2的第五端(电源芯片U2的引脚FB)得到反馈电压VFB,反馈电压VFB始终小于电源芯片U2内部的误差比较电路(图未示,电源芯片U2内部的误差比较电路是,型号为SCT2A23A的DC/DC电源芯片中包括的电路)的基准电压VREF。此时,VSW=VIN*D,VSW为电源芯片U2的第八端(电源芯片U2的引脚SW)的电压,VIN为电源芯片U2的第二端(电源芯片U2的引脚 VIN)的输入电压,D为PWM信号(即启动电压和维持电压)的占空比。因为占空比D很大,所以电压VSW接近电压VIN。
最后,过了反馈延迟时间后,电压VFB与基准电压VREF达到动态平衡,此时,有VSW=(1+R10/R8)*VREF。可以通过设置电阻R10和电阻R8的元器件参数保证电压VSW(即维持电压)略大于继电器PLY2 的保持电压,以使继电器PLY2处于低功耗闭合状态。其中,继电器PLY2 的保持电压不唯一,不同型号的继电器有不同的保持电压。
其中,可以通过调整电阻R10、电容R8及电容C11的元器件的参数设至反馈延迟的时间,例如可以设置,在反馈模块23获取电压VSW 后的第3秒时,电源芯片U2发送维持电压至继电器PLY2。也可以设置在反馈模块23获取电压VSW后的第5秒时,电源芯片U2发送维持电压至继电器PLY2。
当需要继电器PLY2断开时:
控制芯片通过I/O接口发送低驱动信号至电源芯片U2的第三端(电源芯片U2的引脚EN),使得电源芯片U2停止输出维持电压。同时,控制芯片通过I/O接口发送低驱动信号至开关模块30,使开关管Q1截止(即开关管Q1的第二端和第三端间断开)。此时,继电器PLY2的线圈失电,二极管D1钳位开关管Q1的第二端和第三端间的电压,开关管Q1截止阻断继电器PLY2的续流回路,加快继电器PLY2的断开,例如,可以使得继电器PLY2的关断时间小于10ms。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100,该驱动电路100包括:第一驱动模块10和第二驱动模块20,第二驱动模块10包括控制单元 22和反馈单元23,控制单元22分别与反馈单元23、第一驱动模块10 及继电器200连接;控制单元22用于接收第一驱动模块10发送的驱动信号,然后根据驱动信号发送启动电压至继电器200,以使继电器200 闭合;反馈单元23用于根据启动电压输出反馈信号至控制单元22;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发送维持电压至继电器 200,以使继电器200持续闭合,其中,启动电压大于维持电压。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继电器的功率消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反馈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反馈单元、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及继电器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发送的驱动信号;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发送启动电压至所述继电器,以使所述继电器闭合;
所述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启动电压输出反馈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发送维持电压至所述继电器,以使所述继电器持续闭合,其中,所述启动电压大于所述维持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还包括电源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芯片U1和电容C3,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七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三端和第八端均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一端与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五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反馈单元及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四端与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单元包括电阻R2、电阻R4、电阻R5及电容C5,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及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还包括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控制单元提供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并接地,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及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还与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控制芯片、电阻R1、电容C6及电阻R3,所述控制芯片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继电器断开时,阻断所述继电器的电流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电阻R11、电阻R12、开关管Q1及二极管D1,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和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和所述二极管D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和所述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1为MOS管。
10.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驱动电路,以及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的继电器。
CN202221935086.3U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驱动电路和储能设备 Active CN218769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5086.3U CN218769287U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驱动电路和储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5086.3U CN218769287U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驱动电路和储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9287U true CN218769287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1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5086.3U Active CN218769287U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驱动电路和储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9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2847B (zh) 用于开关调节器的数字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48583B (zh) 转换器设备和装备有这样的设备的不间断电源
CN205136752U (zh) 一种低压电磁式电器的节能驱动装置
CN103502649B (zh) 一种远程连接和断开用于在冷却系统中采用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的频率变换器的辅助电源的系统和方法
WO2020034665A1 (zh) 接触器的线圈控制电路
CN102522933A (zh) 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CN1855682B (zh) 用于预偏置负载的续流mosfet控制电路
WO2023056777A1 (zh) 一种接触器的节能控制方法
CN210225056U (zh) 外部拓展装置、无人飞行器的遥控装置及套件
CN218769287U (zh) 一种驱动电路和储能设备
EP2372740A2 (en) Relay driver circuit
CN213236265U (zh) 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
CN105202250A (zh) 一种低压电磁式电器的节能驱动装置
CN112398464A (zh) 一种供电电路及开关装置
CN108683374B (zh) 一种励磁轴发系统启停逻辑控制电路和励磁轴发系统
WO2020063871A1 (zh) 继电器的驱动电路、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215451283U (zh) 继电器控制装置
JP4494622B2 (ja) 電磁リレーのコイル駆動回路
CN107768196B (zh) 一种可降低继电器功耗的控制系统
CN203588791U (zh) 一种电磁线圈驱动电路
CN218162223U (zh) 电磁阀专用自带电压转换式隔离供电电源
CN100420131C (zh) 低压电器交直两用电子节约模块
CN213243513U (zh) 电路系统
CN220457161U (zh) 一种充电模块及充电设备
CN219760882U (zh) 一种抱闸驱动电路、电机驱动器以及电机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9th floor, building 1, kaidar group center building, No. 168, Tongsha Road, Xinwe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elian Minghai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9th floor, building 1, kaidar group center building, 168 Tongsha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Poweroak Newener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