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6265U - 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36265U
CN213236265U CN202021243702.XU CN202021243702U CN213236265U CN 213236265 U CN213236265 U CN 213236265U CN 202021243702 U CN202021243702 U CN 202021243702U CN 213236265 U CN213236265 U CN 213236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iode
switch module
switch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37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朝
胡海军
齐素慈
王子良
张文灼
刘爽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uany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2437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36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36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36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降压模块、延时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一二极管及第二二极管;当外部电源端上电时,第二开关模块控制第一开关模块打开,外部电源端通过第一开关模块为电磁阀线圈提供高电平电压,使电磁阀可以正常启动;延时预设时间后,电磁阀进入保持过程,延时模块通过第二开关模块控制第一开关模块断开,降压模块为电磁阀线圈提供低电平电压,电磁阀以小电流保持吸合,功耗小,节约资源,避免电磁阀因发热影响寿命。

Description

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磁阀作为电控制元件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电磁阀的工作过程分为两个,一个是电磁铁吸合的启动过程,一个是电磁铁吸合之后的保持过程。电磁铁吸合的启动过程需要较高的电流提供较大的能量,而吸合之后仅需较小的电流即可保持吸合。
现有技术中,电磁阀多采用单一电流控制,启动电流和工作电流不能切换,功耗大,浪费资源,且电磁阀长期大电流工作,会造成发热,严重影响电磁阀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启动电流和工作电流不能切换,功耗大,发热严重,浪费资源,影响电磁阀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降压模块、延时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一二极管及第二二极管;
降压模块,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延时模块的输入端及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第二开关模块,第一端与降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控制端与延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第一开关模块,第一端与降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电磁阀的线圈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及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电磁阀的线圈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降压模块、延时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一二极管及第二二极管;降压模块,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延时模块的输入端及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第一端与降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控制端与延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第一端与降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电磁阀的线圈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及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电磁阀的线圈的第二端接地。当外部电源端上电时,第二开关模块控制第一开关模块打开,外部电源端通过第一开关模块为电磁阀线圈提供高电平电压,使电磁阀可以正常启动;延时预设时间后,电磁阀进入保持过程,延时模块通过第二开关模块控制第一开关模块断开,降压模块为电磁阀线圈提供低电平电压,电磁阀以小电流保持吸合,功耗小,节约资源,避免电磁阀因发热影响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降压模块11、延时模块12、第一开关模块13、第二开关模块14、第一二极管D5及第二二极管D6;
降压模块11,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端Vin连接,输出端分别与延时模块12的输入端及第一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
第二开关模块14,第一端与降压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控制端与延时模块12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端与第一开关模块13的控制端连接;
第一开关模块13,第一端与降压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电磁阀的线圈L2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D5的阴极及第二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
第二二极管D6的阳极接地;电磁阀的线圈L2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当外部电源端Vin上电时,延时模块12的输出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二开关模块14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3导通,外部电源端Vin通过第一开关模块13为电磁阀的线圈L2提供高电平电压,使电磁阀可以正常启动;在延时预设时间后,延时模块12的输出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二开关模块14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3断开,此时,降压模块11为电磁阀的线圈L2提供低电平电压,电磁阀以小电流保持吸合;由于第一开关模块13的第二端的电压大于降压模块11的输出端电压,因此设置第一二极管D5,保护降压模块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启动电流和工作电流可以切换,电磁阀启动时大电流工作,当进入保持过程时切换为小电流保持,在保证电磁阀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降低了功耗,节约资源,同时也避免了电磁阀长期发热影响使用寿命。
参考图2,一些实施例中,延时模块12包括:第一电阻R4及第一电容C2;
第一电阻R4,第一端与延时模块1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延时模块12的输出端及第一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
第一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延时模块12采用RC延时电路,例如,RC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为T1,电磁阀进入保持过程的时间为T2,则T1>T2,保证电磁阀进入保持过程后延时模块12才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使得电磁阀小电流保持。可根据T2对第一电阻R4及第一电容C2的电气参数进行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延时模块12还可以包括:第二电阻R3和第三二极管D3;
第三二极管D3,阳极通过第二电阻R3与第一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阴极与第一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电阻R3和第三二极管D3组成第一电容C2的泄放电路,在外部电源端Vin断电后及时将第一电容C2的电荷泄放掉,以免影响延时模式12的延时时间,进而影响电磁阀的工作。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关模块14包括:反相器U2、第三电阻R5、第四电阻R6及第二开关管Q1;
反相器U2,输入端与第二开关模块14的控制端连接,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5与第二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
第二开关管Q1,第一端通过第四电阻R6与第二开关模块1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端还与第二开关模块14的第三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开关模块14的第二端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管Q1可以为NPN型三极管。
一些实施例中,反相器U2的型号可以为SN74LVC1G。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模块13包括:第五电阻R7及第一开关管Q2;
第一开关管Q2,第一端与第一开关模块1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一开关模块13的第二端连接,控制端通过第五电阻R7与第一开关模块13的控制端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2为PMOS管。
一些实施例中,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第四二极管D4;
第四二极管D4,阳极接地,阴极与第一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
当电磁阀断开时产生反向电动势,第四二极管D4用于泄放该反向电动势,防止该反向电动势对降压模块11造成不可逆损伤。
一些实施例中,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五二极管D1;
第五二极管D1,阳极与外部电源端Vin连接,阴极与降压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第六二极管D7;
第六二极管D7,阳极接地,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第六二极管D7和第二二极管D6可以为肖特基二极管。
一些实施例中,降压模块11可以包括:DC\DC变换器U1、电感L1、第六电阻R1、第七电阻R2、稳压二极管D2、第二电容C1及第三电容C3;
DC\DC变换器U1,输入端(1脚)与降压模块11的输入端及第二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输出端(2脚)与电感L1的第一端及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反馈端(3脚)分别与第六电阻R1的第一端及第七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使能端(4脚)及接地端(5脚、6脚、7脚、8脚)均接地;
第七电阻R2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感L1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及降压模块11的输出端连接;
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电容C1的第二端、第六电阻R1的第二端及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均接地。
一些实施例中,DC\DC变换器U1的型号可以为SL1509HV。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进行说明;
1、外部电源Vin上电后,降压模块11的输出端电压开始为第一电容C2充电,此时,延时模块12的输出端为低电平,第二开关管Q1的基极为高电平,第二开关管Q1导通,第一开关管Q2的栅极为低电平,第一开关管Q2导通,外部电源端Vin直接为电磁阀的线圈L2提供高电平供电,电磁阀大电流启动;
2、降压模块11的输出端电压持续为第一电容C2充电,当第一电容C2的第一端的电平达到反相器U2的阈值电压时,反相器U2输出低电平,第二开关管Q1断开,第一开关管Q2的栅极为高电平,第一开关管Q2断开。此时,电磁阀进入保持状态。外部电源端Vin无法为电磁阀的线圈L2供电,由降压模块11的输出端为电磁阀的线圈L2提供低电平供电,电磁阀小电流保持吸合。
对应于上述任一种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且具有上述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所具有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模块、延时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一二极管及第二二极管;
所述降压模块,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延时模块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第一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控制端与所述延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第一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磁阀的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电磁阀的线圈的第二端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第一端与所述延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延时模块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三二极管,阳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反相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及第二开关管;
所述反相器,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五电阻及第一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PMOS管。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四二极管,阳极接地,阴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二极管;
所述第五二极管,阳极与所述外部电源端连接,阴极与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二极管;
所述第六二极管,阳极接地,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CN202021243702.XU 2020-06-30 2020-06-30 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 Active CN213236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3702.XU CN213236265U (zh) 2020-06-30 2020-06-30 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3702.XU CN213236265U (zh) 2020-06-30 2020-06-30 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36265U true CN213236265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86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3702.XU Active CN213236265U (zh) 2020-06-30 2020-06-30 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362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8813A (zh) * 2021-12-28 2022-05-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应用于高速开关阀的多电压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15325250A (zh) * 2022-08-23 2022-11-11 广州康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阀驱动电路及电磁阀驱动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8813A (zh) * 2021-12-28 2022-05-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应用于高速开关阀的多电压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14458813B (zh) * 2021-12-28 2022-10-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应用于高速开关阀的多电压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15325250A (zh) * 2022-08-23 2022-11-11 广州康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阀驱动电路及电磁阀驱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36265U (zh) 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
US20070108948A1 (en) Buck dc to dc converter and method
CN105788968B (zh) 用于飞轮接触器电路的系统和方法
WO2020034665A1 (zh) 接触器的线圈控制电路
US7907431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verting or buffering a voltage
CN112017910A (zh) 继电器驱动电路和应用其的电力设备
CN102576626B (zh) 用于继电器励磁线圈的发热抑制电路
US8384363B2 (en) Buck DC-to-DC converter and method
CN113541497A (zh) 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
CN110970264B (zh) 继电器的驱动电路、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111003B (zh) 一种晶闸管驱动电路及方法
CN218299707U (zh) 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
CN215299137U (zh) 一种主功率回路的控制装置
CN113012983B (zh) 用于接触器的控制设备和方法
CN111462976B (zh) 一种电磁铁驱动电路
CN219611347U (zh) 防反接电路、电源电路以及车辆
CN217035535U (zh) 一种继电器无损驱动电路
CN217035536U (zh) 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
CN219144018U (zh) 一种继电器快速切换控制电路
CN214313063U (zh) 直流接触器用线圈节能电路
CN214337804U (zh) 一种buck降压电路
CN212338349U (zh) 一种电磁阀节能驱动电路
CN216056801U (zh) 电源转换器
CN211149252U (zh) 一种继电器控制系统
EP4080536A1 (en) Contactor,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2

Address after: 050091 No.368, Xinshi North Road, Qiaoxi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Huany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50091 no.626, Hongqi Stree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BEI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