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7775U - 投影光机及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投影光机及投影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67775U CN218767775U CN202121775135.7U CN202121775135U CN218767775U CN 218767775 U CN218767775 U CN 218767775U CN 202121775135 U CN202121775135 U CN 202121775135U CN 218767775 U CN218767775 U CN 2187677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dmd
- heat
- circuit board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影光机,包括光机壳、DMD、电路板、弹片及散热组件,所述DMD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散热组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光机壳上,弹片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DMD和电路板压紧固定在所述光机壳上且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DMD和所述弹片之间,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弹片远离所述DMD的一侧;第二固定结构独立于第一固定结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主体及导热柱,所述导热柱与所述散热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柱穿过所述弹片及所述电路板后与所述DMD接触,从而形成由所述DMD经由所述导热柱至所述散热主体的散热通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包括所述投影光机的投影仪。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投影光机和投影仪具有散热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仪领域,尤其涉及投影光机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投影仪作为企业的必备办公设备,家庭影院的重要设备,其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现在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的是数码光处理投影机,其采用数字微镜装置DMD作为成像器件,具有原生对比度高、机器小型化、光路采用封闭式等特点。数码光处理投影机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以数字微镜装置 DMD芯片作为成像器件,通过调节反射光实现投射图像的一种投影技术。它与液晶投影机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成像是通过成千上万个微小的镜片反射光线来实现的。DMD在投影仪的工作过程中频繁控制微小的镜片转动,产生了较多的工作热量,热量如果未被及时排出,则将会影响投影仪的工作性能甚至影响其寿命,因此,为投影仪设置合理的散热结构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光机,包括光机壳、DMD、电路板、弹片及散热组件,所述DMD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散热组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光机壳上,所述弹片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DMD和电路板压紧固定在所述光机壳上且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 DMD和所述弹片之间,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弹片远离所述DMD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独立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主体及导热柱,所述导热柱与所述散热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柱穿过所述弹片及所述电路板后与所述DMD接触,从而形成由所述DMD经由所述导热柱至所述散热主体的散热通道。
优选地,所述弹片远离所述DMD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散热主体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间距。
优选地,所述散热主体包括基体和散热片,基体为一板体,所述导热柱设置在基体靠近所述DMD所在的侧面上,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所述基体远离所述 DMD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固定结构部分位于所述基体上。
优选地,所述散热主体包括与所述弹片相对设置的散热板、热管及散热片,所述热管一端至少部分埋在所述散热板中,另一端贯穿所述散热片。
优选地,所述热管呈类L形,其包括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所述散热板远离所述DMD的侧面上开设有凹口,所述第一热管固定在所述凹口内,所述第二热管贯穿所述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光机壳的上方且与所述光机壳之间具有间距。
优选地,所述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及延伸部,所述散热片本体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延伸部围绕所述贯穿孔设置且沿所述第二热管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热管的外壁贴合,所述贯穿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热管垂直于其轴向方向上的截面尺寸。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固定件、设置在散热主体上的第一固定孔及设置在光机壳上且位置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孔中;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安装件、分布在所述弹片边部且位于多个不同方位上的第一安装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光机壳上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优选地,所述投影光机进一步包括密封件及围绕所述DMD设置的密封环,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弹片之间,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电路板及所述弹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热柱穿过通孔后与所述DMD接触;所述弹片与所述电路板线接触,且接触位置对称位于所述密封件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弹片为板状体,所述弹片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之间;所述弹片还包括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通过所述第一凸条连接,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通过所述第二凸条连接;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朝所述 DMD所在方向凸起;所述弹片为受力发生形变的金属板状体,所述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为板状体弯折形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影仪,包括外壳及如上所述的投影光机,所述投影光机安装在所述外壳中,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位置与所述散热组件的局部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投影光机中,散热组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光机壳上,弹片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DMD和电路板压紧固定在所述光机壳上且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DMD和所述弹片之间,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相互独立,DMD和电路板的安装独立于散热组件的安装,克服了传统投影光机中通过同一固定结构将散热组件、电路板及DMD等元件固定在一起难以控制受力,容易损坏电路板或DMD,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的缺点。弹片与光机壳固定,同时将DMD和电路板压紧固定在光机壳和弹片之间,既实现了光机壳与弹片之间元器件的固定,还通过自身的形变特性将电路板和DMD压紧在一起,通过弹片提供的压紧力相对柔和且适当,保障了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在弹片的安装过程中还可以更直观感受和判断压紧状态是否适当。尤其是将弹片与密封件结合,可以更好地提供均匀柔和且适当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投影光机及投影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投影光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投影光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投影光机中为散热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投影光机去除DMD组件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投影光机中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投影光机中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投影光机中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投影光机中弹片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投影光机中弹片在图7视角下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投影光机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投影光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投影光机的另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散热板及导热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和图16为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P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影光机1,其用于将图像投影于幕布或墙体等投影面上。投影光机1包括DMD组件11、光机壳10、发光模块2、光学调整模块(位于光机壳10内部,未标号)及镜头模块3,光机壳10为内部中空的壳体,发光模块2部分安装在光机壳10上,部分安装于光机壳10 内,光学调整模块安装在光机壳10内,DMD组件11和镜头模块3设置在光机壳10相对的两端且光学调整模块位于DMD组件11和镜头模块3之间。发光模块2发出的光经过光学调整模块进行光学调整后再经过DMD组件11成像后又经过其他光学元件(如振镜或平片)再从镜头模块3投射至投影面上。
发光模块2所包括的元件包括但不限于红光光源、蓝光光源、绿光光源、泵补蓝光光源、准直透镜、汇聚透镜及分光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红光光源、蓝光光源、绿光光源安装在光机壳10上,准直透镜、汇聚透镜及分光片安装在光机壳10内,光源(包括红光光源、蓝光光源、绿光光源、泵补蓝光光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发出的光经过准直透镜、汇聚透镜及分光片中的一者或多者处理后进入光学调整模块中。
光学调整模块包括的光学元件包括但不限于复眼透镜、中继透镜、棱镜或振镜中的一种或多种。镜头模块3中也可以设置光学元件进行光学处理。发光模块发出的光经过光学调整模块进行光学调整后再经过DMD组件11成像后经过其他光学元件(如振镜或平片)再从镜头模块3投射至投影面上。
请参阅图2,DMD组件11安装在光机壳10的一侧,DMD组件11包括 DMD12、密封环13、电路板14、密封件15、弹片16及散热组件17,DMD12 固定于光机壳10上,密封环13为围绕DMD12设置,弹片16具有弹片主体 16a和安装部16b,电路板14、密封件15及弹片主体16相对于DMD12由近至远依次层叠设置在DMD12一侧,安装部16b与光机壳10固定。
请参阅图2和图3,DMD12一侧设置有与光机壳10固定的散热组件17,散热组件17包括散热主体171及导热柱175,导热柱175固定在所述散热主体171靠近所述DMD12的一侧,导热柱175穿过弹片16、密封件15和电路板14进而与DMD12接触,DMD12工作所产生的至少部分热量经由导热柱 175传递至散热主体171,从而在DMD12、导热柱175及散热主体171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散热主体171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于光机壳10上,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散热主体171上的第一固定孔1715及设置在光机壳10上的第二固定孔 103(见图4),第一固定结构还进一步包括固定件173和套设在固定件173 上起缓冲压力作用的弹簧(可省略),固定件173穿过第一固定孔1715固定于第二固定孔103中,实现了散热组件17和光机壳10的直接固定。在安装状态下,散热主体171靠近DMD12的表面与弹片16远离DMD12的表面(第一表面)之间有间距,如此可以避免散热组件17对弹片16施加压力导致电路板 14和/或DMD12损坏,避免传统投影光机上,散热组件的固定结构和电路板及DMD固定结构相互干涉受力不易控制的问题。此外间距的存在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加速热量的散发。
散热主体171包括基体1711和散热片1713,基体1711为一板体,第一固定孔1715开设在基体1711上,散热片1713设置在基体1711远离DMD12 的侧面上。由导热柱175传过来了热量可通过散热片1713快速散出。
请参阅图2和图4,光机壳10侧面上开设有收容腔101,DMD12收容在收容腔101中,DMD12靠近电路板14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电性连接点(未图示),该多个电性连接点界定了第一导电区,DMD12通过多个电性连接点与电路板14实现电性连接。DMD12最大承受压力为N,即受力超过压力N容易被损坏。
请继续参阅图2,密封环13具有密封作用,形状为环形。优选还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的密封环13,其压缩在光机壳10和电路板14之间,即可以有效阻止外部的光线或者灰尘进入DMD12而影响其工作。
请参阅图5,电路板14中央区域开设有第一通孔143,其用于供散热组件17的导热柱175穿过以便于将DMD12工作热量的散出。电路板14靠近 DMD12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电性连接点(未图示),该多个电性连接点界定了第二导电区,第二导电区围绕第一通孔143设置。第一导电区中的电性连接点与第二导电区中的电性连接点一一对应,当电路板14与DMD12接触时,第一导电区中的电性连接点与第二导电区中的电性连接点一一电性连接,实现 DMD12和电路板14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理解,DMD12和电路板14上的电性连接点分别形成在连接器上,即DMD12上设置有连接器,电路板14上设置有另一连接器,两连接器受力(连接力)后对接可实现电路板14和DMD12 的可靠电性连接,保持两者电性连接的最小连接力为M。
可以理解,电性连接点的实际形态包括但不限于触点、探针、插孔或pin 脚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只要可实现第一导电区中的电性连接点与第二导电区中的电性连接点可以一一匹配实现电性连接即可。电路板14可以是硬质电路板14或者柔性电路板14或者两者的组合。
请参阅图6,在弹片16和电路板1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5,其起密封作用,作为另一种选择,密封片15可以选择具有密封兼缓冲作用的材质,以缓冲弹片16对电路板14的压力,使得电路板14受力均匀且缓和适当。密封件15 的中央区域设置有供散热组件17的导热柱175穿过的第二通孔151。
请参阅图7和图8,弹片16为金属材质的板状体,其受力可发生一定弹性形变。弹片16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固定安装于光机壳10上,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分布在弹片16边部(安装部16b)且位于多个不同方位上的第一安装孔165 以及位于光机壳10上且与第一安装孔165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02(标号见图 3),第二固定结构还进一步还包括安装件170(标号见图2),安装件170 穿过第一安装孔165固定在第二安装孔102上以实现弹片16与所述光机壳10之间的直接固定。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弹片16直接与光机壳10固定,同时将DMD12和电路板14压紧固定在光机壳10和弹片16之间,既实现了光机壳10与弹片16之间元器件的固定,还通过自身的形变特性结合密封件 15将电路板14和DMD12压紧在一起,加强了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在弹片16 的安装过程中还可以更直观感受和判断压紧状态是否适当,克服了传统投影光机1中另外设置压紧结构,不仅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压紧状态不容易控制导致电性连接不稳定或者元器件压损的缺点。
第二固定结构独立于第一固定结构,即,第一固定结构的连接稳定度独立于第二固定结构的连接稳定度,在第一固定结构拆卸后,第二固定结构的连接稳定度不受其影响,反之亦然。
请继续参阅图7和图8,弹片16边部设置有避让固定件173的避让口167。弹片16中央设置有第三通孔163,供散热组件17的导热柱175穿过以便于将 DMD12工作热量的散出。弹片16弯折形成有朝向DMD12凸起的凸起部161,在完成投影光机1组装的状态下,弹片16通过凸起部161与电路板14接触并对电路板14产生压紧作用,弹片16与电路板14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接触位置对称位于密封件15相对的两侧,电路板14与DMD12在弹片16的压紧作用下紧密电性接触,增加电性连接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凸起部161为板状体弯折形成的多条凸条,凸条之间相互平行。优选凸条的数量为2,分别为第一凸条161a和第二凸条161b。
具体地,弹片16包括第一板体162a、第二板体162b及第三板体162c,在自然状态下,第一板体162a、第二板体162b及第三板体162c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二板体162b位于第一板体162a和第三板体162c之间;所述第一板体162a和所述第二板体162b通过第一凸条161a连接,第二板体162b和所述第三板体162c通过第二凸条161b连接;密封件15设置在第一凸条161a和第二凸条161b之间。安装部16b设置在第一板体162a和第三板体162c上。
可以理解,第一板体162a和第三板体162c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板体162b 可以与第一板体162a和第三板体162c不共面,如,第二板体162b与电路板 14的距离可小于第一板体162a或第三板体162c的与电路板14的距离。优选地,第二板体162b与电路板14之间的距离小于密封件15在自然状态下的厚度,如此密封件15可更好地与凸条配合为电路板14提供柔和、均匀的压力。
请参阅图9和图10,第一凸条161a和第二凸条161b为长条状,在垂直于自身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为类V形。可以理解,类V形包括形状为(或近似为)V形或C形或U形等。只要保障在弹片16靠近电路板14一侧形成有凸起即可,凸起的形成方式包括通过金属板状体弯折形成或板体(第一板体 162a和/或第二板体162b/第三板体162c)和凸起部161分体制作再通过焊接或其他任意连接方式固定连接等。
可以理解凸起部161的数量不限定于2个,其还可以是多条,如可以在板体上均匀形成3个、4个甚至更多的凸起部161。凸起的整体形状也不做限定,其可以如附图中的长条状,可以是布满板体或板体局部的半球状或锥台状。凸起部161的截面限定为类V形,其该可以是T字形方形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请继续参阅图9和图10,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厚度,凸起部161的结构根据DMD12、连接器以及电路板等的尺寸参数及性能设计,作为一种实施例,弹片16通过凸起部161施加在电路板14上的力的大小为F,DMD12的最大承受压力为N,M≤F≤N。
凸条在DMD12和电路板14电性接触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区或第二导电区内。如此凸条的力度可更好地施加在DMD12和电路板14 的电性连接点所在区域,有效保障两者之间电性连接的可靠度。
第一通孔143、第二通孔151和第三通孔163的形状为方形,位置分别位于其所在元件的中央区域,可以理解,位置不做限定,只要可供散热柱穿过即可;其形状也不做限定,其适配于散热组件17中的导热柱175形状设置。
投影光机1在安装时,先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弹片16、电路板14及DMD12 固定在光机壳10上,再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将散热组件17固定在光机壳10上。
请参阅图11和图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投影光机1的另一实施例,投影光机100与投影光机1大体一致,其同样包括DMD组件11k、发光模块2k、光学调整模块(位于光机壳10k内部,未标号)、镜头模块3k及光机壳10k, DMD组件11k包括DMD12k、密封环13k、电路板14k、密封件15k、弹片 16k及散热组件17k,除散热组件17k之外,其他元器件的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结构均与投影光机1相同。就相同之处,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3和图14,散热组件17k包括散热主体171k及导热柱175k,导热柱175k固定在所述散热主体171k靠近所述DMD12k的一侧,导热柱175k 穿过弹片16k、密封件15k和电路板14k进而与DMD12k接触,DMD12k工作所产生的至少部分热量经由导热柱175k传递至散热主体171k,在DMD12k、导热柱175k和散热主体171k之间形成导电通路。
散热主体171k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于光机壳10k上,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散热主体171k上的第一固定孔1715k及设置在光机壳10k上的第二固定孔103k(见图12),第一固定结构还进一步包括固定件173k和套设在固定件173k上起缓冲压力作用的弹簧(可省略),固定件173k穿过第一固定孔 1715k固定于第二固定孔103k中,实现了散热组件17k和光机壳10k的固定。在安装状态下,散热主体171k与弹片16k相对设置的表面之间有间距,如此可以避免散热组件17k对弹片16k施加压力导致电路板14k和/或DMD12k损坏,避免传统投影光机上,散热组件的固定结构和电路板及DMD固定结构相互干涉受力不易控制的问题。此外间距的存在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加速热量的散发。
散热主体171k包括散热板1711k、热管1714k和散热片1713k,散热板 1711k为一板体,其与弹片16k相对设置,第一固定孔1715k开设在散热板 1711k上,散热板1711k远离DMD12k的侧面上开设有凹口1716k,凹口1716k 贯穿至散热板1711k上下(以图13的视角来看)两个端面,其横向方向的截面为半圆形或扇形,可以将导热管1714部分容纳在凹口1716k中。可以理解凹口1716k的形状不做限定,其可以与热管1714k的外表面形状匹配即可。弹片 16k远离DMD12k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散热主体171k与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为散热板1711k靠近DMD12k的表面,散热主体171k与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间距。
热管1714k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热管1717k和第二热管1718k,第一热管 1717k容纳在凹口1716k中,第二热管1718k与第一热管1717k基本垂直使得热管1714k整体呈类L形,类L型即第二热管1718k与第一热管1717k的夹角可以在60°-120°,优选90°。第二热管1718k贯穿有多块散热片1713k,优选地,多块散热片1713k至少部分相互平行等间距设置。散热片1713k在垂直于第二热管1718k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其他散热片1713k固定连接在一起。散热片1713k固定在第二热管1718k上与热管1714k固定连接。在投影光机 100的安装状态下,第二热管1718k位于光机壳10上方且与光机壳10之间具有一定间距,避免结构过于集中,有利于热量的散出。优选地,第二热管1718k 的高度小于镜头模块3k的高度,以保障快速散热的同时不增加产品体积,可以理解,所述的高度是以投影光机100的放置面(如桌面等)作为地面参考。
请参阅图15、图16和图17,为了使得散热片1713k稳定简便地固定在第二热管1718k上,散热片1713k包括散热片本体1710k和延伸部1719k,延伸部1719k与散热片本体1710k固定连接,散热片本体1710k上开设有贯穿孔(未标号),该贯穿孔的形状为非圆形,具体地,附图中以葫芦形为例来进行示意说明,但对其形状不做限定,其可以是方形、体型、椭圆形等任意非圆形形状。贯穿孔用于第二热管1718k穿过。延伸部1719k围绕贯穿孔设置,延伸部1719k 在第二热管1718k的轴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第二热管1718k穿过贯穿孔时,延伸部1719k的内壁与第二热管1718k的外壁贴合,DMD12k工作所产生的热量至少部分从导热柱175k传递至散热板1711k,再传递给热管1714k,热量从第一热管1717k传递给第二热管1718k,第二热管1718k中的热量从散热片1713k散发。整体可有效将DMD12k的热量快速散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投影仪(未图示),投影仪包括外壳和如上所述的投影光机1,所述投影光机1安装在所述投影仪中。外壳上开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位置与散热组件的局部对应,散热组件的局部优选为散热片所在位置。散热窗的开设形式不限于设置若干散热孔,开设若干条形孔等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机壳、DMD、电路板、弹片及散热组件,所述DMD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散热组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光机壳上,所述弹片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DMD和电路板压紧固定在所述光机壳上且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DMD和所述弹片之间,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弹片远离所述DMD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独立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主体及导热柱,所述导热柱与所述散热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柱穿过所述弹片及所述电路板后与所述DMD接触,从而形成由所述DMD经由所述导热柱至所述散热主体的散热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远离所述DMD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散热主体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包括基体和散热片,基体为一板体,所述导热柱设置在基体靠近所述DMD所在的侧面上,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所述基体远离所述DMD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固定结构部分位于所述基体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包括与所述弹片相对设置的散热板、热管及散热片,所述热管一端至少部分埋在所述散热板中,另一端贯穿所述散热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呈类L形,其包括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所述散热板远离所述DMD的侧面上开设有凹口,所述第一热管固定在所述凹口内,所述第二热管贯穿所述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光机壳的上方且与所述光机壳之间具有间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及延伸部,所述散热片本体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延伸部围绕所述贯穿孔设置且沿所述第二热管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热管的外壁贴合,所述贯穿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热管垂直于其轴向方向上的截面尺寸。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固定件、设置在散热主体上的第一固定孔及设置在光机壳上且位置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孔中;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安装件、分布在所述弹片边部且位于多个不同方位上的第一安装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光机壳上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光机进一步包括密封件及围绕所述DMD设置的密封环,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弹片之间,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电路板及所述弹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热柱穿过通孔后与所述DMD接触;
所述弹片与所述电路板线接触,且接触位置对称位于所述密封件相对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为板状体,所述弹片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之间;所述弹片还包括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通过所述第一凸条连接,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通过所述第二凸条连接;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朝所述DMD所在方向凸起;所述弹片为受力发生形变的金属板状体,所述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为板状体弯折形成。
10.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光机,所述投影光机安装在所述外壳中,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位置与所述散热组件的局部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75135.7U CN218767775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投影光机及投影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75135.7U CN218767775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投影光机及投影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67775U true CN218767775U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643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75135.7U Active CN218767775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投影光机及投影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6777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77130A (zh) * | 2021-07-30 | 2022-02-22 | 深圳市安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投影光机及投影设备 |
-
2021
- 2021-07-30 CN CN202121775135.7U patent/CN21876777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77130A (zh) * | 2021-07-30 | 2022-02-22 | 深圳市安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投影光机及投影设备 |
CN114077130B (zh) * | 2021-07-30 | 2024-04-26 | 深圳市安华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投影光机及投影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75833B2 (en) | Cooling system and projection-typ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CN113917769B (zh) | 投影光机以及投影设备 | |
US20060227514A1 (en) |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MD) assembly for an optical projection system | |
JP6536700B2 (ja) | 光トランシーバの放熱装置及び光通信装置 | |
US20100097579A1 (en) | Lens module having thermal dissipation structure and projector using same | |
US10747092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ring shaped packing, and a light source unit and projector includ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8767775U (zh) | 投影光机及投影仪 | |
WO2021135975A1 (zh) | 一种散热壳、带散热壳的光模块和通信设备 | |
CN215416249U (zh) | 用于投影光机的挡光散热组件、投影光机以及投影仪 | |
CN219065974U (zh) | 一种投影光机及投影设备 | |
CN106647121A (zh) | Dmd组件、dlp光机及dlp投影装置 | |
CN218158683U (zh) | 一种投影光机及投影装置 | |
TW200405037A (en) | Optical modulator, optical device having the optical modulator and projector having the same | |
US11265521B2 (en) |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projector | |
JP2024003005A (ja) | 電子装置及び投影装置 | |
CN114578640A (zh) | 激光投影设备 | |
JP2003133631A (ja) | 光トランシーバ | |
JP2005017452A (ja) | 画像表示プロジェクタ | |
CN114077124B (zh) | 一种投影光机及投影装置 | |
CN113050350A (zh) | 投影主机 | |
CN114077130B (zh) | 一种投影光机及投影设备 | |
CN217982101U (zh) | 数字微镜组件和投影装置 | |
JP6205579B2 (ja) |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 |
CN216927362U (zh) | 激光投影设备 | |
CN215187121U (zh) | 投影主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