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0656U -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0656U
CN218760656U CN202223402934.7U CN202223402934U CN218760656U CN 218760656 U CN218760656 U CN 218760656U CN 202223402934 U CN202223402934 U CN 202223402934U CN 218760656 U CN218760656 U CN 218760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valve
water outlet
fluid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29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姚娜
田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Eugenligh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Eugenligh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Eugenligh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Eugenligh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29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0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0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0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包括容器,容器构造有用于容纳流体的内部空腔,容器还构造有分别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加液口,进水口设置于高于出水口的位置处,进水通道,进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另一端用于连通低位流体,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一端与出水口相连通,另一端用于输出流体,进水阀,用于控制进水通道的通断,出水阀,用于控制出水通道的通断,以及封闭部件,用于控制加液口的开启和关闭;本输送装置,利用虹吸及真空压差原理,实现流体由低位向高位输送的功能,这个过程无需消耗额外的能耗,可以实现自适应循环运作,尤其适用于对流速无要求,且需要不间断循环流动的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能耗的流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引力作用,流体(如,水)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从高位向低位流动,但不能自动逆向流动;如果需要逆向流动,通常需要借助增压装置来实现,所述增压装置可以是泵,而增压装置需要能源驱动,所述能源可以是电能、化学能、风能等。
现有技术中,增压装置的运行过程需要不断消耗能源,在一些需要流体循环流动的场合,通常需要增压装置连续不断的运行,例如,工厂的高功率设备,通常需要冷却塔来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散热,在运行过程中,冷却液自动从高位流向低位,然后由抽水泵将低位的冷却液输送到高位,从而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在冷却液的循环流动过程中,抽水泵需要连续不间断运行,整个过程不仅会不断消耗能源,导致成本增加,而且对抽水泵的性能也是极大的考验,通常还会存在震动、噪音等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低能耗流体输送装置,以满足冷却液循环输送、水循环过滤、农业灌溉等场合的低能耗、低成本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要解决低能耗输送流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可以低能耗甚至无能耗的实现不间断循环流动,主要构思为: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构造有用于容纳流体的内部空腔,容器还构造有分别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加液口,且进水口设置于高于出水口的位置处,
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另一端用于连通低位流体,
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另一端用于输出流体,
进水阀,用于控制进水通道的通断,
出水阀,用于控制出水通道的通断,以及
封闭部件,用于控制加液口的开启和关闭。在本方案中,通过配置与容器相连通的进水通道,以便利用进水通道连通低位流体,通过配置与容器相连通的出水通道,以便利用出水通道向高位输出流体,通过进水通道、容器以及出水通道三者的配合,可以搭建起一条从低位到高位的输送线路,解决流体定向输送的问题;通过配置容器,并将进水口配置于高于出水口的位置处,同时分别为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配置进水阀和出水阀,使得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容器、进水阀、出水阀以及封闭部件的配合,在容器内形成真空负压,从而可以利用虹吸及真空压差原理,实现流体由低位向高位输送的功能,这个过程无需消耗额外的能耗,可以实现自适应循环运作,尤其适用于对流速无要求,且需要不间断循环流动的场合,具有低能耗、低成本等显著特点。
为便于成型,优选的,所述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所述内部空腔,所述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加液口分别构造于所述壳体。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桶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液口构造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构造于所述壳体的侧面。通过将加液口构造于壳体的顶部,以便人工在初始时从顶部向容器内注入流体;通过将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构造于壳体的侧面,使得流体可以在负压的作用下从出水口流向进水口,以便更好的利用负压输送流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部件采用的是密封盖,密封盖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圈。以便利用密封盖开启和关闭所述加液口,密封垫圈用于增强内部空腔的气密性,有利于维持更久的负压,从而更有利于本输送装置更持久的运行。
为解决便于操作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壳体。
优选的,所述壳体还构造有适配密封盖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密封盖构造有适配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密封盖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配合可拆卸的连接于壳体。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部件采用的是阀门,阀门与所述加液口相连通。以便利用阀门的开/闭来控制加液口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要解决便于向内部空腔中加流体的问题,进一步的,还包括加液斗,加液斗内构造有空腔,加液斗的上端构造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敞口,加液斗的下端构造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连通口,敞口的流通面积大于连通口的流通面积,连通口与加液口相连通,所述阀门设置于连通口与加液口之间。通过在阀门的上方配置加液斗,并将加液斗上端敞口的流通面积构造为大于连通口的流通面积,从而更便于人工在初期通过加液口向内部空腔中加流体,以便后续形成负压。
为便于装配,进一步的,所述容器还包括设置于加液口处的第一法兰,阀门的两端分别构造有第二法兰和第三法兰,所述连通口处设置有第四法兰,阀门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的配合连接于壳体,加液斗通过第三法兰与第四法兰的配合连接于阀门。
为便于装配,进一步的,所述容器还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一端连接于壳体,并与所述加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法兰构造于连接筒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进水阀采用的是手动阀门。以便人工根据实际需求手动开启或关闭进水阀,从而达到控制流体输送过程开始和结束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要解决低成本连续自动运行的问题,还包括第一浮球阀,所述第一浮球阀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第一浮球阀可以根据低位处液面的高低变化自动开启和关闭,不仅可以利用第一浮球阀实现自动开启和运行功能,而且可以利用第一浮球阀实现自动关闭和停止的功能,以免空气经由进水通道进入内部空腔中,有利于本输送装置更持久、稳定的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阀采用的是浮球阀,或者,还包括第二浮球阀,所述第二浮球阀设置于所述出水通道。以便在高位的液位低于所设定的高度后自动关闭,防止空气经由出水通道进入内部空腔中,使得内部空腔中的负压持续存在;在高位的液位恢复后,第二浮球阀自动开启,以便自动循环流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利用虹吸及真空压差原理,实现流体由低位向高位输送的功能,这个过程无需消耗额外的能耗,可以实现自适应循环运作,尤其适用于对流速无要求,且需要不间断循环流动的场合,具有低能耗、低成本等显著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种流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种流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第三种流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应用图4所示的输送装置将低位液体输送到高位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流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种流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应用图6所示的输送装置将低位液体输送到高位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容器100、壳体101、内部空腔102、进水口103、出水口104、加液口105、螺纹孔106、第一法兰107
进水通道200、进水阀201、第一浮球阀202
出水通道300、出水阀301、第二浮球阀302
密封盖400、密封垫圈401、通孔402、环状凹槽403
阀门500、第二法兰501、第三法兰502
加液斗600、敞口601、第四法兰6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包括容器100、进水通道200、出水通道300、进水阀201、出水阀301以及封闭部件,其中,
所述容器100主要用于为负压的形成提供场所,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不对容器100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制,只需在容器100中构造用于容纳流体的内部空腔102即可。而为便于流体(如,水等可以流动的介质)的输送,所述容器100还构造有分别与内部空腔102相连通的进水口103、出水口104以及加液口105,且进水口103需要设置于高于出水口104的位置处,如图1所示。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容器100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围成所述内部空腔102,所述进水口103、出水口104以及加液口105分别构造于所述壳体101;在实施时,壳体101可以优先构造为桶状结构,例如,如图1所示,壳体101可以优先构造为方桶或圆柱桶结构。所述加液口105可以优先构造于壳体101的顶部,如图1所示,以便人工在初始时从顶部向容器100内注入流体;所述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可以分别构造于所述壳体101的侧面,使得流体可以在负压的作用下从出水口104流向进水口103,以便更好的利用负压输送流体。
在实施时,所述进水通道200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103相连通,如图1所示,所述进水通道200的另一端用于连通低位处的流体,以便利用负压将低位处的流体吸入内部空腔102中,在实施时,进水通道200可以优先采用管道,由于管道的侧壁不会漏水,流体只能从管道的一端流到另一端,从而可以利用管道保持容器100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而为便于在初始时人工手动控制负压的形成,在本实施例中,进水阀201可以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200,使得人工可以利用进水阀201控制进水通道200的通断,例如,如图1所示,进水阀201设置于作为进水通道200的管道,该管道可以是软管,且所述进水阀201可以优先采用手动阀门,以便人工根据实际需求手动开启或关闭进水阀201,从而达到手动控制流体输送过程开始和结束的功能。在初始加液体的过程中,为尽量排出进水通道200内的空气,所述进水阀201可以优先设置于靠近进水通道200端部的位置处,如图1及图5所示,使得在加水过程中,可以利用所加入的水尽量排出进水通道200内的空气。
同理,在实施时,所述出水通道300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104相连通,以便利用负压将吸入内部空腔102中的流体输送到高位,达到向高位输出流体的目的。在实施时,出水通道300可以优先采用管道,所述出水阀301可以设置于该出水通道300,以便控制出水通道300的通断,例如,如图1所示,出水阀301设置于作为出水通道300的管道,该管道可以是软管;在初始加液体的过程中,为尽量排出出水通道300内的空气,所述进水阀201可以优先设置于靠近出水通道300端部的位置处,如图1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进水通道200、容器100以及出水通道300三者的配合,可以搭建起一条从低位到高位的输送线路,以便利用该输送线路将低位的流体定向输送到高位。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封闭部件主要用于控制加液口105的开启和关闭;具体而言,人工可以手动开启封闭部件,从而开启加液口105,以便在初始时,通过加液口105向容器100的内部空腔102中投加与所需输送的流体相同的流体(如,水),而在加液完毕后,可以通过封闭部件手动关闭加液口105,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向内部空腔102中加入流体的方式排出内部空腔102中的空气,以便后续在内部空腔102中形成负压。而当封闭部件关闭后,还可以防止外界的空气经由加液口105进入内部空腔102中,使得容器100内可以继续、持久维持负压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进水口103配置于高于出水口104的位置处,使得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容器100、进水阀201、出水阀301以及封闭部件的配合,在容器100内形成真空负压,从而可以利用虹吸及真空压差原理,实现流体由低位向高位输送的功能,这个过程无需消耗额外的能耗,可以实现自适应循环运作,尤其适用于对流速无要求,且需要不间断循环流动的场合,如冷却液循环输送、水循环过滤、农业灌溉等场合,具有低能耗、低成本等显著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封闭部件具有多种实施方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部件可以是密封盖400,密封盖400可以盖于壳体101,以便利用密封盖400开启和关闭所述加液口105,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由于是利用密封盖400封闭加液口105,使得在实际生产和制造时,加液口105可以做得更大,以方便人工向容器100内加液;同时,密封盖400与壳体10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圈401,密封垫圈401用于增强内部空腔102的气密性,有利于维持更久的负压,从而更有利于本输送装置更持久的运行。在实施时,密封盖400的形状适配加液口105,同时,密封垫圈401至少沿加液口105的圆周方向布置。为便于操作,密封盖400可以可拆卸的设置于壳体101,以便人工开启和关闭密封盖400,此时,壳体101还构造有适配密封盖400的第一连接部,同时,密封盖400构造有适配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使得密封盖40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配合可拆卸的连接于壳体101;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以为至少两个沿加液口105圆周方向开设的螺纹孔106,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以为构造于密封盖400的至少两个通孔402,在安装时,将密封垫圈401安装于密封盖400与壳体101之间,并将密封盖400上的各通孔402分别对准各螺纹孔106,最后从通孔402中插入适配螺纹孔106的螺栓即可固定密封盖400,非常的方便。为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密封盖400还构造有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可以是平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以构造于所述第一配合面,同时,壳体101构造有适配第一配合面的第二配合面,同理,第二配合面可以为平面,第二连接部可以构造于所述第二配合面,而密封垫圈401则压紧于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且加液口105位于密封垫圈401的内侧;而为便于装配密封垫圈401,在更完善的方案中,第一配合面和/或第二配合面内还构造有适配密封垫圈401的环状凹槽403,如图1及图2所示,以便约束密封垫圈401。又如,在实施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以为构造为壳体101的连接筒,如图3所示,连接筒与加液口105相连通,且连接筒构造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以为构造于密封盖400的凹槽,凹槽构造为适配连接筒,且凹槽内构造有适配所述外螺纹的内螺纹,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密封垫圈401,使得密封盖400可以螺纹连接于连接筒,并压紧密封垫圈401,到达排气、密封的目的。
此外,密封盖400的一侧可以活动连接于壳体101,另一侧可以通过现有的卡扣结构约束于壳体101,也能封闭所述加液口105,且也便于人工开启和关闭密封盖400,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部件可以采用阀门500,阀门500与所述加液口105相连通,以便利用阀门500的开/闭来控制加液口105的开启和关闭。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加液口105的开启和关闭操作更简单、高效;但是由于阀门500尺寸的限制,存在不便于通过阀门500向容器100内加液的问题,因此,在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本输送装置还包括加液斗600,加液斗600内构造有空腔,加液斗600的上端构造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敞口601,加液斗600的下端构造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连通口,敞口601的流通面积(即,横截面面积)构造为大于连通口的流通面积,如图4所示,从而更便于人工在初期通过敞口601向内部空腔102中加液体,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敞口601的流通面积构造为大于连通口的流通面积,也大于加液口105的流通面积,使得敞口601更大,更便于人工加液,作为举例,加液斗600可以优先采用漏斗状结构或至少加液斗600的下端构造为漏斗状结构,如图4所示。在装配完成后,连通口与加液口105相连通,如图4所示,所述阀门500可以设置于连通口与加液口105之间。为便于设置阀门500,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阀门500的两端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分别连接于加液斗600和壳体101。又如,阀门500的两端还可以通过热融合的方式分别连接于加液斗600和壳体101。又如,在本实施例中,容器100还包括设置于加液口105处的第一法兰107,如图4所示,阀门500(即封闭部件)的两端分别构造有第二法兰501和第三法兰502,且加液斗600下端的连通口处还设置有第四法兰602,使得阀门500可以通过第一法兰107与第二法兰501的配合连接于壳体101,同时,加液斗600可以通过第三法兰502与第四法兰602的配合连接于阀门500,这样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装配、拆卸方便。当然,在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100还包括连接筒,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筒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01,并与所述加液口105相连通,所述第一法兰107可以构造于连接筒的另一端,使得第一法兰107与壳体101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为人工的装配过程提供操作空间。
在搭建本输送装置时,可以先将进水通道200的端部与低位处的流体相连通,通常,可以将进水通道200的端部设置于低位处液面的下方,如图5所示,防止空气进入进水通道200;并将出水通道300的端部延伸到适配高位的位置处,使得从出水通道300流出的流体可以顺利流到所需的位置处,通常,也可以将出水通道300的端部设置于高位处液面的下方,如图5所示,防止空气进入出水通道300。
在初次使用本输送装置时,先关闭进水阀201和出水阀301,并打开封闭部件;然后可以通过加液口105向容器100的内部空腔102中加液体,以便同步排出内部空腔102中的空气;然后,关闭封闭部件,以便封闭加液口105,然后,可以开启出水阀301,在重力作用下,容器100内的液体通过出水口104和出水通道300流向高液位,使得容器100内形成真空负压;最后打开进水阀201,则低位处的液体可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由低位流入容器100内,而容器100内的液体则自动流出到高位,从而可以以低能耗甚至无能耗实现从低位到高位的不间断循环流动。
在更完善的方案中,所述容器100还配置有压力表,压力表设置于壳体101,并与所述内部空腔102相连通,以便人工直观的查看容器100的内压,当发现容器100内的负压降低到设定的阈值时,可以人工手动关闭进水阀201和出水阀301,然后开启封闭部件,重新向容器100内加水排气,然后关闭封闭部件,再开启出水阀301,使得容器100内形成负压,再开启进水阀201,使得本输送装置可以继续运行,从而避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负压完全消失的情况,更有利于连续运行。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低位与高位是相对应的,沿竖直方向,位于上方的称为高位,位于下方的称为低位,如图5所示;同时可以理解,由于本输送装置是利用真空负压作为动力输送流体,因此,虽然受到大气压的限制,导致本输送装置的扬程有限,但是,完全可以满足工厂冷却水循环输送、农业灌溉、养殖鱼塘增氧控制、水循环过滤等场合的需求。
实施例2
为解决低成本连续自动运行的问题,本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流体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浮球阀202,所述第一浮球阀202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200,如图6-图8所示,第一浮球阀202可以设置于作为进水通道200的管道。使得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第一浮球阀202可以根据低位处液面的高低变化自动开启和关闭,不仅可以利用第一浮球阀202实现自动开启和运行功能,而且可以利用第一浮球阀202实现自动关闭和停止的功能,以免空气经由进水通道200进入内部空腔102中,有利于本输送装置更持久、稳定的运行。在实施时,第一浮球阀202可以优先设置于进水通道200的端部或靠近端部的位置处,如图6及图7所示。
在更完善的方案中,所述出水阀301也可以采用浮球阀,如图6及图8所示,或者,本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浮球阀302,此时,出水阀301可以是手动阀门,而所述第二浮球阀302可以设置于所述出水通道300,如图7所示,以便在高位的液位低于所设定的高度后自动关闭,防止空气经由出水通道300进入内部空腔102中,使得内部空腔102中的负压持续存在;在高位的液位恢复后,浮球阀或第二浮球阀302自动开启,以便自动循环流动。同理,第二浮球阀302可以优先设置于出水通道300的端部或靠近端部的位置处,如图6及图7所示。
在现场安装本输送装置时,需要合理的设置第一浮球阀202的位置和第二浮球阀302的位置,本输送装置一种使用过程可以如实施例1中所述,这里不再赘述,但在运行过程中,当低位处的液位低于浮球液位时,由于浮球在自身重力和杠杆的作用下,会自动关闭第一浮球阀202,防止空气进入容器100,当第一浮球阀202自动关闭后,空气不会进入容器100,则负压持续存在。当低位处的液位恢复时,第一浮球阀202在浮力的作用下自动开启,从而自动开始循环流动。
当高位处的液位低于浮球液位时,由于浮球在自身重力和杠杆的作用下,会自动关闭第二浮球阀302,当第二浮球阀302自动关闭后,空气不会进入容器100,则负压持续存在。当高位处的液位恢复时,第二浮球阀302在浮力的作用下自动开启,从而自动开始循环流动。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使用过程可以是:初始时,人工手动关闭第一浮球阀202和第二浮球阀302,开启进水阀201(以及出水阀301),并开启封闭部件,此时,可以通过加液口105向容器100内加水,并排出容器100、容器100与第一浮球阀202、容器100与第二浮球阀302之间的空气;然后关闭封闭部件,然后再关闭进水阀201(以及出水阀301),然后开启第一浮球阀202和第二浮球阀302(或出水阀301),容器100内的液体流向高位处,并在容器100内形成负压,最后开启进水阀201即可利用负压将低位的流体输送到高位。
可以理解,在实施时,为防止高位处的液位低于浮球液位,因此,可以通过溢流的方式来控制高位处的最低液位高度,使得当高位处的液位处于最低位置时,出水通道300的端部仍然在液面之下,且第二浮球阀302还未完全关闭,这样有利于实现液体的不间断循环流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所述容器构造有用于容纳流体的内部空腔,容器还构造有分别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加液口,且进水口设置于高于出水口的位置处,
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另一端用于连通低位流体,
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另一端用于输出流体,
进水阀,用于控制进水通道的通断,
出水阀,用于控制出水通道的通断,以及
封闭部件,用于控制加液口的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所述内部空腔,所述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加液口分别构造于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部件采用的是密封盖,密封盖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构造有适配密封盖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密封盖构造有适配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密封盖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配合可拆卸的连接于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部件采用的是阀门,阀门与所述加液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液斗,加液斗内构造有空腔,加液斗的上端构造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敞口,加液斗的下端构造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连通口,敞口的流通面积大于连通口的流通面积,连通口与加液口相连通,所述阀门设置于连通口与加液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包括设置于加液口处的第一法兰,阀门的两端分别构造有第二法兰和第三法兰,所述连通口处设置有第四法兰,阀门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的配合连接于壳体,加液斗通过第三法兰与第四法兰的配合连接于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一端连接于壳体,并与所述加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法兰构造于连接筒的另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浮球阀,所述第一浮球阀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
和/或,
所述出水阀采用的是浮球阀,或者,还包括第二浮球阀,所述第二浮球阀设置于所述出水通道。
CN202223402934.7U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 Active CN218760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2934.7U CN218760656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2934.7U CN218760656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0656U true CN218760656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3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2934.7U Active CN218760656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0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60656U (zh)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
CN208203518U (zh) 一种隔膜泵
CN213494383U (zh) 一种汽水混合喷嘴
CN204225236U (zh) 一种进排水一体式液压冲水阀
CN209414680U (zh) 一种隔膜阀
CN208964527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灌装装置
CN109501987A (zh) 一种浮力调节装置
CN209454965U (zh) 一种浮力调节装置
CN204783889U (zh) 一种高温增压阀
CN212318900U (zh) 一种可启闭的排气阀及具有排气功能的水管系统
CN210861576U (zh) 加湿器的浮子结构及加湿器
CN209655794U (zh) 一种中频炉节能控制机构
CN207569259U (zh) 一种自动换向球阀
CN205605342U (zh) 油泵三通结构
CN215762517U (zh) 一种通气单向阀
CN206736468U (zh) 一种单丝热水牵伸水箱
CN218620333U (zh) 一种具有单向气阀的电动抽油泵
CN205136688U (zh) 一种低阻力倒流防止器
CN205121363U (zh) 水位平衡组件和具有其的蒸汽发生器
CN216492842U (zh) 一种养殖专用简易水位控制器
CN211224623U (zh) 一种给料系统以及烹饪设备
CN204803611U (zh) 水位平衡装置
CN214888932U (zh) 一种带有减压功能电动调节阀
WO2022222093A1 (zh) 水箱组件及无人机
CN220703428U (zh) 一种低压溶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