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0112U - 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0112U
CN218760112U CN202222557665.5U CN202222557665U CN218760112U CN 218760112 U CN218760112 U CN 218760112U CN 202222557665 U CN202222557665 U CN 202222557665U CN 218760112 U CN218760112 U CN 218760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ant
valve
framework
temperature control
cool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76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x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x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x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x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76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0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0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0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膨胀水箱的顶部安装有排气阀和补气阀,可以在测试过程中进行补气和排气,在经过控制器、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和变频水泵的设计,可以控制变频水泵的输出流量,达到本系统给发动机供给的冷却液温度、流量、压力至始至终都是恒定的,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数据更加真实,更能体现发动机的真实测试需求,通过散热套筒内部的散热风扇,配合排气腔的设计,可以加速外部气流进入到控制器的内部速度,提高风流带走控制器温度的速度,进而提高其控制器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发动机、电动汽车用电机、控制器在试验中运转正常,冷却液循环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规的温控系统是依靠发动机水泵带动冷却液流出发动机后,经散热器热交换冷却后再返回发动机;这种开环式循环虽能达到控制发动机冷却的目的,但无法对水压和流量有效控制,且当冷却液温度接近沸点时,会在循环中产生大量水蒸气,不能有效排气,与实际状况差距较大,不能够真实体现发动机测试需求,而且还会对发动机造成损伤,另外,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不断更换发动机或控制器,会出现冷却液的蒸发、泄露、损耗等现象,尤其是发动机内部空间较大,又对入口压力要求不同时,常规开环式温控系统完全无法满足压力和流量的稳定性,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具备稳定性强和提高散热效果的优点,解决了常规温控系统无法满足压力和流量的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框体的内部安装有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的内部安装有滤网,所述膨胀水箱的顶部分别安装有排气阀和补气阀,所述排气阀和补气阀与膨胀水箱配合使用,所述框体的内部安装有热交换器,所述框体的内部安装有变频水泵,所述框体的内部安装有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所述框体的背面安装有散热套筒,所述散热套筒的一端贯穿至框体的内部并与控制器连通,所述散热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套筒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的顶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贯穿至膨胀水箱的内部,所述膨胀水箱的表面安装有玻璃管液位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膨胀水箱内加注冷却液时,观察液位和为防止变频水泵抽空膨胀水箱内部的冷却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交换器的一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表面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进水管的表面安装有过滤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热交换器加热冷却水和排出冷却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膨胀水箱的一侧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且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的表面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第二进液管与发动机出液口配合使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膨胀水箱内部加入冷却液和发动机内部高温冷却液的输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膨胀水箱和变频水泵输入端之间连通有第一循环管,且第一循环管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变频水泵的输出端和热交换器与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之间连通有三通管,所述热交换器与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之间连通有第二循环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发动机的高温冷却液被分成两路,一路流经热交换器,被外循环冷却水冷却,后输送到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内部,另一路直接输送到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内部,两路水流在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内部混合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发动机的进液口配合使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混合后的冷却液输送到发动机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安装于框体底部的四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该装置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器的底部连通有排气腔,所述散热风扇的表面对称卡接有与散热套筒栓接的限位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控制器内部的元件进行散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膨胀水箱的顶部安装有排气阀和补气阀,可以在测试过程中进行补气和排气,在经过控制器、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和变频水泵的设计,可以控制变频水泵的输出流量,达到本系统给发动机供给的冷却液温度、流量、压力至始至终都是恒定的,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数据更加真实,更能体现发动机的真实测试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套筒内部的散热风扇,配合排气腔的设计,可以加速外部气流进入到控制器的内部速度,提高风流带走控制器温度的速度,进而提高其控制器的散热效果,防止控制器内部元件因温度过高造成老化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背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框体;2、控制器;3、膨胀水箱;4、滤网;5、排气阀;6、补气阀;7、热交换器;8、变频水泵;9、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10、散热套筒;11、散热风扇;12、防尘网;13、液位传感器;14、玻璃管液位计;15、进水管;16、出水管;17、过滤器;18、第一进液管;19、第二进液管;20、第一循环管;21、三通管;22、第二循环管;23、出液管;24、移动轮;25、排气腔;26、限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5所示,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包括框体1,框体1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24,移动轮24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安装于框体1底部的四角,方便该装置进行移动,框体1的顶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3,液位传感器13的输出端贯穿至膨胀水箱3的内部,膨胀水箱3的表面安装有玻璃管液位计14,当向膨胀水箱3内加注冷却液时,观察液位和为防止变频水泵8抽空膨胀水箱3内部的冷却液,框体1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2,框体1的内部安装有膨胀水箱3,膨胀水箱3的一侧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液管18和第二进液管19,且第一进液管18和第二进液管19的表面均安装有电磁阀,第二进液管19与发动机出液口配合使用,方便膨胀水箱3内部加入冷却液和发动机内部高温冷却液的输送,膨胀水箱3的内部安装有滤网4,膨胀水箱3的顶部分别安装有排气阀5和补气阀6,排气阀5和补气阀6与膨胀水箱3配合使用,框体1的内部安装有热交换器7,热交换器7的一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且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的表面均安装有电磁阀,进水管15的表面安装有过滤器17,方便热交换器7加热冷却水和排出冷却水,框体1的内部安装有变频水泵8,膨胀水箱3和变频水泵8输入端之间连通有第一循环管20,且第一循环管20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变频水泵8的输出端和热交换器7与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之间连通有三通管21,热交换器7与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之间连通有第二循环管22,方便发动机的高温冷却液被分成两路,一路流经热交换器7,被外循环冷却水冷却,后输送到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内部,另一路直接输送到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内部,两路水流在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内部混合排出,框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23,出液管23与发动机的进液口配合使用,方便混合后的冷却液输送到发动机内部。
使用过程简述:来自发动机的高温冷却液被分成两路,一路流经热交换器7,被热交换器7内部的外循环冷却水冷却,流向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内部,另一路直接流向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内部,两路水流在流向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输入口处汇合,不同比例的低温和高温冷却液被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调节和混合,以达到预设的温度值,促进发动机冷却液在设备内循环的是变频水泵8,控制器2将发动机入口流量的设定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和数据处理,并将计算出的水泵转速以运行频率的形式输出给变频水泵8,进而可调节冷却液流量,使入口处的流量始终处于设定值,达到恒流的效果,当膨胀水箱3内部需要补气或者排气时,控制器2控制补气时只需要在补气阀6管路接口接入压缩空气,排气时,控制器2控制排气阀5进行打开,以满足设定压力。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框体1的背面安装有散热套筒10,散热套筒10的一端贯穿至框体1的内部并与控制器2连通,散热套筒10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11,控制器2的底部连通有排气腔25,散热风扇11的表面对称卡接有与散热套筒10栓接的限位座26,方便控制器2内部的元件进行散热,散热套筒10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12。
使用过程简述:当该设备进行工作时,散热套筒10内部的散热风扇11进行启动,以此加速外部气流进入到控制器2内部,进而加速气流接触元件的速度,从而使其气流带走元件的温度速度加快,提高其元件的散热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2),所述框体(1)的内部安装有膨胀水箱(3),所述膨胀水箱(3)的内部安装有滤网(4),所述膨胀水箱(3)的顶部分别安装有排气阀(5)和补气阀(6),所述排气阀(5)和补气阀(6)与膨胀水箱(3)配合使用,所述框体(1)的内部安装有热交换器(7),所述框体(1)的内部安装有变频水泵(8),所述框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所述框体(1)的背面安装有散热套筒(10),所述散热套筒(10)的一端贯穿至框体(1)的内部并与控制器(2)连通,所述散热套筒(10)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11),所述散热套筒(10)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顶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3),所述液位传感器(13)的输出端贯穿至膨胀水箱(3)的内部,所述膨胀水箱(3)的表面安装有玻璃管液位计(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7)的一侧分别连通有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且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的表面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进水管(15)的表面安装有过滤器(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3)的一侧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液管(18)和第二进液管(19),且第一进液管(18)和第二进液管(19)的表面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第二进液管(19)与发动机出液口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3)和变频水泵(8)输入端之间连通有第一循环管(20),且第一循环管(20)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变频水泵(8)的输出端和热交换器(7)与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之间连通有三通管(21),所述热交换器(7)与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之间连通有第二循环管(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比例调节混合阀(9)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23),所述出液管(23)与发动机的进液口配合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24),所述移动轮(24)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安装于框体(1)底部的四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的底部连通有排气腔(25),所述散热风扇(11)的表面对称卡接有与散热套筒(10)栓接的限位座(26)。
CN202222557665.5U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 Active CN218760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7665.5U CN218760112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7665.5U CN218760112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0112U true CN218760112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5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7665.5U Active CN218760112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0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2943B (zh) 用于对腔室抽真空的真空泵系统以及用于控制真空泵系统的方法
CN104968942A (zh) 油冷式气体压缩机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11816894B (zh)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02017928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CN201740307U (zh) 用于车载冷藏箱的快速制冷装置
CN218760112U (zh) 一种恒压恒流冷却液温控系统
CN104368504A (zh)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CN116723685B (zh) 液冷散热系统
CN207233872U (zh) 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冷却系统性能检测装置
US10006676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CN102985342A (zh) 用于在需要温度控制的流体贮藏罐中防止污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19679076U (zh) 一种用于电机测试台架的冷却系统
CN112325600B (zh) 一种漆渣烘干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939831A (zh) 一种冷却水与切割液的温控系统及温控方法
CN212360185U (zh) 一种新型带有降温功能的水环式真空泵
CN110993539B (zh) 温控装置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CN110849205B (zh) 一种水冷定压补液水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523103A (zh) 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
CN219179765U (zh) 一种空间光调制器的温控散热系统
CN206496512U (zh) 一种直热式变流量热水系统
CN211423073U (zh) 一种具冷却节能压力流量可调节的新型伺服液压站
CN220437752U (zh) 一种纯水试验系统及试验装置
CN205425882U (zh) 高效节能冷却塔
CN221005673U (zh) 一种可自动调配冷却容量的水冷系统
CN212177576U (zh) 数控机床用液压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