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23103A - 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23103A
CN106523103A CN201610984902.2A CN201610984902A CN106523103A CN 106523103 A CN106523103 A CN 106523103A CN 201610984902 A CN201610984902 A CN 201610984902A CN 106523103 A CN106523103 A CN 106523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hermoelectric device
temperature sensor
difference
difference thermo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849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刚
沈飞翔
钟庆源
高丽娜
李晓波
郑喜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rine Diesel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16109849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231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23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231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5/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by exhaust energy
    • F01N5/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by exhaust energy the devices using heat
    • F01N5/025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by exhaust energy the devices using heat the device being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包括热端循环单元、冷端循环单元以及控制器。热端循环单元包括气‑液换热器、进气管路、出气管路、以及可将导热油输送给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导热油循环管路。冷端循环单元包括可将冷却介质输送给温差热电装置冷端的冷却介质循环管路。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值控制导热油的流量和冷却介质的流量。本发明能在柴油机工况变化情况下实现热电元件热端和冷端介质循环的自适应控制,确保温差热电装置热端与冷端温度稳定可控,从而可保证大功率温差热电装置的设计应用以及良好的发电输出品质。

Description

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柴油机节能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的介质循环技术。
背景技术
排气余热温差热电技术作为一种绿色节能技术,以其单位体积余热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排气余热温差热电技术的应用研究多集中在车用发动机能量回收利用方面,在船用柴油机应用领域还属于空白。在结构型式上现阶段车用发动机的应用主要是将热电元件贴敷在发动机排气管道上,由发动机排气直接提供热电元件所需热端温度,采用风冷或水冷的方式提供冷端温度,在温差的作用下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该种直接式温差发电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系统无额外功耗等优点,但该方案如果应用在船舶发动机环境中会存在以下弊端:
1、因为温差热电装置热端温度与柴油机排气温度直接相关,因此会随着柴油机工况变化而波动幅度较大,运行过程中无法对温差热电装置的热端温度进行稳定控制,难以保证稳定的电能输出;
2、热电元器件有适用的温度范围,排气温度的波动可能会导致热电元器件工作在该温度范围以外,热端温度过低则发电效果不理想,而长期工作在过高的温度条件下会对热电元器件造成损坏;
3、由于船舶柴油机排气管道安装空间的限制,采用直接式的温差热电型式难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灵活设计热电模块的结构并进行布置,更大功率的温差热电装置的设计应用也因此成为难点;
4、由于无法对温差热电装置冷、热端载热介质的运行过程进行控制,因此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对发动机排气废热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柴油机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的介质循环系统,其能在柴油机工况变化情况下实现热电装置热端和冷端介质循环的自适应控制,确保温差热电装置热端与冷端温度稳定可控,从而可保证大功率温差热电装置的设计应用以及良好的发电输出品质,实现电能高效、稳定的输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包括热端循环单元、冷端循环单元以及控制器;
热端循环单元包括气-液换热器、进气管路、出气管路、以及可将导热油输送给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导热油循环管路;所述导热油循环管路由主循环管路和旁通管路组成;所述主循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第一流量计、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电动三通阀;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以分别检测流入温差热电装置热端和流出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导热油的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气-液换热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以分别检测流入气-液换热器和流出气-液换热器的导热油的温度;电动三通阀位于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上游侧,旁通管路分别与电动三通阀和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下游侧的主循环管路连通;气-液换热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连通,气-液换热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主循环管路连通,该气-液换热器用以将从进气管路流入的船用柴油机排出气体与从进液口流入的导热油进行换热;
冷端循环单元包括可将冷却介质输送给温差热电装置冷端的冷却介质循环管路;冷却介质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二流量计、冷却介质流量调节元件、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六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六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温差热电装置冷端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以分别检测流入温差热电装置冷端和流出温差热电装置冷端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六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循环泵、电动三通阀、冷却介质流量调节元件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方案,实现了温差电机热端和冷端介质的循环运行及自适应控制,采用本发明介质循环系统的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具有能效高、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可扩展性强、安装布置灵活的特点,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介质循环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器的调控,自适应地调节热端循环管路和冷端循环管路中导热油和冷却水的温度和流量,从而可保证温差热电装置在最适宜的工况下稳定高效运行,具有发电效率高、电能输出稳定的优点;
(2)采用本发明介质循环系统的温差热电装置由于不需要像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一样在柴油机的排气管路上布置,因此可灵活扩充温差热电装置的温差电机模块的数量,实现更大功率的电能输出,而且安装布置灵活;
(3)本发明的介质循环系统采用导热油循环代替传统的柴油机排气作为温差热电装置的热端温度来源,可防止温差热电装置热端温度波动以及突变的情况,避免热电元器件因温度过高而损坏,从而提高了整套温差热电装置的可靠性;
(4)本发明的介质循环系统采用安全设计原则,在循环管路上设置了膨胀槽以及油气分离器,可有效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温差热电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在一个具体应用案例中的多个温度监测点的温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包括热端循环单元100、冷端循环单元200以及控制器3。
热端循环单元100包括气-液换热器10、进气管路11、出气管路12、以及可将导热油输送给温差热电装置4的热端的导热油循环管路。导热油循环管路由主循环管路131和旁通管路132组成。
主循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14、第一流量计151、第一温度传感器161、第二温度传感器162、第三温度传感器163、第四温度传感器164、电动三通阀17和过滤器18。第一温度传感器16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62分别位于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以分别检测流入温差热电装置热端和流出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导热油的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163和第四温度传感器164分别位于气-液换热器10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以分别检测流入气-液换热器10和流出气-液换热器10的导热油的温度。电动三通阀17位于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上游侧,旁通管路132分别与电动三通阀17和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下游侧的主循环管路连通。气-液换热器10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进气管路11和出气管路12连通,气-液换热器10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主循环管路131连通,气-液换热器10用以将从进气管路11流入的船用柴油机排出气体与从进液口流入的导热油进行换热。
冷端循环单元200包括可将冷却介质输送给温差热电装置冷端的冷却介质循环管路21。冷却介质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二流量计152、冷却介质流量调节元件23、第五温度传感器165和第六温度传感器166。第五温度传感器165和第六温度传感器166分别位于温差热电装置4的冷端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以分别检测流入温差热电装置冷端和流出温差热电装置冷端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控制器3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流量计151、第二流量计152、第一温度传感器161、第二温度传感器162、第三温度传感器163、第四温度传感器164、第五温度传感器165和第六温度传感器166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3的输出端分别与循环泵14、电动三通阀17、冷却介质流量调节元件23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
循环泵14是实现导热油循环的动力机构。导热油被泵送进入气-液换热器10交换柴油机排气热量后流入导热油循环管路,导热油循环流经温差热电装置4的热端,冷却介质循环流经温差热电装置4的冷端,温差热电装置4启动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温差热电装置4产生的电能被存储在蓄电池9中,温差热电装置4由单组温差电机或彼此并联的多组温差电机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6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62的温度测量值控制电动三通阀17在第一导通状态与第二导通状态之间切换。控制器13仅在第一温度传感器161的温度测量值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162的温度测量值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将电动三通阀17切换至第一导通状态,而在第一温度传感器161的温度测量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第二温度传感器162的温度测量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将电动三通阀17切换至第二导通状态,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在电动三通阀17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时,旁通管路132关断,从气-液换热器10的出液口流出的导热油经过温差热电装置热端后回流到气-液换热器10的进液口;在电动三通阀17处于第二导通状态时,旁通管路132导通并将温差热电装置热端旁路,从气-液换热器10的出液口流出的导热油从旁通管路132回流到气-液换热器10的进液口。
实际运行中,船用柴油机启动运行、管路中的导热油温度还没有达到温差电机工作温度时,控制器3将电动三通阀17切换至第二导通状态;当导热油升温达到设定的工作温度时,控制器3将电动三通阀切换至第一导通状态。
控制器3还可以根据第一流量计151实时监测导热油的流量。控制器3根据第四温度传感器164的温度测量值控制导热油的流量;其中,控制器3在第四温度传感器164的温度测量值小于预设的温度容许范围的下限时,通过控制循环泵14减小导热油的流量,在第四温度传感器164的温度测量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容许范围的上限时,通过控制循环泵14增加导热油的流量。如此,当柴油机排气流量、温度变化导致导热油温度波动而过高或者过低时,控制器3通过调节导热油的流量,可以保持进入温差热电装置4的导热油温度稳定,即保持温差电机热端温度的稳定。
在一种具体的应用实施例中,第一温度阈值为280℃,第二温度阈值为250℃,预设的温度容许范围为240℃~300℃。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用于根据第五温度传感器165与第六温度传感器166的温度测量值控制冷却介质的流量;其中,控制器3用于将第六温度传感器166与第五温度传感器165的温度测量值之差与预设的温度差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大于等于温度差阈值,说明冷却水温度偏高,则控制器3控制冷却介质流量调节元件23增加冷却介质的流量,如果小于该温度差阈值,控制器3不对冷却介质的流量进行控制,达到维持温差热电装置冷端的温度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冷却介质循环管路的冷却介质入口与船用柴油机冷却水系统连通,冷却介质为船用柴油机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水。冷却介质流量调节元件23为比例调节阀。温度差阈值为20℃。
综上所述,控制器3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的反馈,通过对循环泵、比例调节阀、电动三通阀等执行机构的控制,从而确保了温差热电装置热端和冷端循环过程的进行,并保证了温差热电装置热端和冷端温度的稳定。
优选地,热端循环单元还包括第七温度传感器167和第八温度传感器168,第七温度传感器167的输出端和第八温度传感器168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七温度传感器167和第八温度传感器168分别设置在进气管路11和出气管路12上,用以分别检测流入气-液换热器10和流出气-液换热器10的船用柴油机排出气体的温度。该第七温度传感器167和第八温度传感器168检测到的温度测量值可显示给操作人员,便于人工监测。进气管路11上还设有电动阀191。与气-液换热器10相并联的管路19上设有电动阀192。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还包括载热介质膨胀除气单元500,载热介质膨胀除气单元500包括油气分离器51、膨胀容器52、膨胀管道53、除气管道54以及注油管线55。
油气分离器51设置在主循环管路131上,膨胀容器52设置在油气分离器51的上方,膨胀容器52设有排气出口。油气分离器51的出油口通过膨胀管道53与膨胀容器52连通,油气分离器51的出气口通过除气管道54与膨胀容器52连通。注油管线55与膨胀容器52连通,用于向膨胀容器52内注油。
本系统采用的载热介质导热油在循环加热过程中会由于温升产生膨胀量,因此,在导热油循环管路上设置膨胀管道53和膨胀容器52以储存导热油并缓冲导热油循环管路内导热油的膨胀量;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导热油中低挥发份物质会以气体形式析出,这些水蒸气、空气及低挥发份气体若不及时排出,会引起局部气阻及循环泵抽空导致颤震,因此本系统在循环泵前设置了油气分离器51,导热油循环流经油气分离器51时,将油中的气体分离出来后经除气管道54进入膨胀容器52后排空。载热介质膨胀除气单元的设置可保证本系统循环管线的安全可靠运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在一个具体应用案例中的多个温度监测点的温度曲线图。其中,船用高速柴油机额定功率为155kW,额定转速为1400r/min。将带有介质循环系统的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安装于柴油机排气管道上。当柴油机运行时,排气温度在300~350℃之间,排气温度波动情况如图3的T1(柴油机排气进入换热器的温度)曲线所示,同时测量了T2曲线(柴油机排气出换热器的温度)、T3曲线(导热油进入换热器的温度)、T4曲线(导热油出换热器的温度)、T5曲线(导热油进温差电机的温度)、T6曲线(导热油出温差电机的温度)。此时T2~T6曲线的温度保持平稳,说明带有介质循环系统的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可自适应调节循环介质的温度,在柴油机排温波动情况下保持循环介质温度稳定,保证温差电机工作在最佳的温度区间。通过试验测试,在柴油机50kW、1400r/min的工况时,此时柴油机排气流量为464kg/h,排气温度为348℃。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利用介质循环系统回收的柴油机排气热量可实现发电量约1.5kW。
本发明涉及的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利用导热油换热器来交换排气的热量,温度稳定的导热油流经热电器件的热端面实现热电转换,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对柴油机排气余热回收利用率高,导热油介质温度稳定,能使热电器件工作在最佳的温度点,可实现最优的热电转换效率。

Claims (10)

1.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端循环单元、冷端循环单元以及控制器;
热端循环单元包括气-液换热器、进气管路、出气管路、以及可将导热油输送给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导热油循环管路;所述导热油循环管路由主循环管路和旁通管路组成;所述主循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第一流量计、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电动三通阀;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以分别检测流入温差热电装置热端和流出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导热油的温度;所述的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气-液换热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以分别检测流入气-液换热器和流出气-液换热器的导热油的温度;所述电动三通阀位于所述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上游侧,所述旁通管路分别与所述电动三通阀和温差热电装置热端的下游侧的主循环管路连通;所述气-液换热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所述进气管路和所述出气管路连通,所述气-液换热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所述主循环管路连通,该气-液换热器用以将从进气管路流入的船用柴油机排出气体与从进液口流入的导热油进行换热;
所述冷端循环单元包括可将冷却介质输送给温差热电装置冷端的冷却介质循环管路;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二流量计、冷却介质流量调节元件、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六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六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温差热电装置冷端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以分别检测流入温差热电装置冷端和流出温差热电装置冷端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六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泵、所述电动三通阀、所述冷却介质流量调节元件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值控制所述电动三通阀在第一导通状态与第二导通状态之间切换;该控制器仅在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值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值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将电动三通阀切换至第一导通状态,而在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或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将电动三通阀切换至第二导通状态,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在所述电动三通阀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时,旁通管路关断,从气-液换热器的出液口流出的导热油经过温差热电装置热端后回流到气-液换热器的进液口;在所述电动三通阀处于第二导通状态时,旁通管路导通并将温差热电装置热端旁路,从气-液换热器的出液口流出的导热油从旁通管路回流到气-液换热器的进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值控制导热油的流量;其中,所述控制器在第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值小于预设的温度容许范围的下限时,通过控制循环泵减小导热油的流量,在第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值大于预设的温度容许范围的上限时,通过控制循环泵增加导热油的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六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值控制所述冷却介质的流量;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将第六温度传感器与第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值之差与预设的温度差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大于等于所述温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冷却介质流量调节元件增加冷却介质的流量。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流量调节元件为比例调节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循环管路上设有过滤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循环单元包括第七温度传感器和第八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七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八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第七温度传感器和第八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上,用以分别检测流入气-液换热器和流出气-液换热器的船用柴油机排出气体的温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管路的冷却介质入口与船用柴油机冷却水系统连通,所述冷却介质为船用柴油机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还包括载热介质膨胀除气单元,所述载热介质膨胀除气单元包括油气分离器、膨胀容器、膨胀管道和除气管道;
所述油气分离器设置在所述主循环管路上,所述膨胀容器设置在所述油气分离器的上方,所述膨胀容器设有排气出口;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通过所述膨胀管道与所述膨胀容器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气口通过所述除气管道与所述膨胀容器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热电装置由单组温差电机或彼此并联的多组温差电机组成。
CN201610984902.2A 2016-11-09 2016-11-09 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 Pending CN1065231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84902.2A CN106523103A (zh) 2016-11-09 2016-11-09 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84902.2A CN106523103A (zh) 2016-11-09 2016-11-09 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23103A true CN106523103A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50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84902.2A Pending CN106523103A (zh) 2016-11-09 2016-11-09 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2310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1457A (zh) * 2019-11-05 2019-12-24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采用中间流体循环的尾气温差发电系统
CN112886869A (zh) * 2021-03-17 2021-06-0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温差热电热能转换装置及温差热电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011A (zh) * 2010-01-25 2010-08-04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发动机废热热电发电的弱混合动力系统
CN102185537A (zh) * 2011-04-09 2011-09-14 王海波 利用导热油炉与半导体发电装置实现热电联产的系统及方法
CN105089753A (zh) * 2015-08-24 2015-11-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内燃机余热发电装置及其方法
CN105089849A (zh) * 2015-07-21 2015-11-2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排气余热温差热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011A (zh) * 2010-01-25 2010-08-04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发动机废热热电发电的弱混合动力系统
CN102185537A (zh) * 2011-04-09 2011-09-14 王海波 利用导热油炉与半导体发电装置实现热电联产的系统及方法
CN105089849A (zh) * 2015-07-21 2015-11-2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排气余热温差热电系统
CN105089753A (zh) * 2015-08-24 2015-11-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内燃机余热发电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1457A (zh) * 2019-11-05 2019-12-24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采用中间流体循环的尾气温差发电系统
CN112886869A (zh) * 2021-03-17 2021-06-0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温差热电热能转换装置及温差热电系统
CN112886869B (zh) * 2021-03-17 2022-06-2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温差热电热能转换装置及温差热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0322B2 (en) Waste-heat recovery system in oil-cooled gas compressor
CN207705315U (zh) 一种商用车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US11821657B2 (en) Waste-heat recovery system in oil-cooled gas compressor
CN108054411A (zh) 一种商用车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4061680A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41408B (zh) 闭式循环冷却水节能驱动系统及方法
CN106229574A (zh) 电池包的冷却方法及系统
CN108680050B (zh) 一种带空气冷却的导热油加热冷却系统
CN107781330A (zh) 整车匹配液力缓速器的散热系统及汽车
CN208477398U (zh) 一种高精度二级冷却高低温控制机
CN20350375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6523103A (zh) 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间接式温差热电装置介质循环系统
CN209540854U (zh) 一种发电厂用锅炉过热降温装置
JP2014152950A (ja) 冷凍システム、船舶及び冷凍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CN111146529A (zh) 一种恒温蓄电池系统
JP6689616B2 (ja) 圧縮空気貯蔵発電装置および圧縮空気貯蔵発電方法
KR20160034420A (ko) 엔진의 배열 회수장치
CN106059323A (zh) 一种变频器的冷却系统
CN106679259A (zh) 冷却水循环使用处理设备
KR101558242B1 (ko) 해수 취수량 제어를 이용한 해수열원 히트펌프 시스템
CN103811085B (zh) 核电站发电机氢气冷却系统的冷氢温度监控和调整方法
CN210512793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智能管理系统
CN208947071U (zh) 燃料电池车的散热装置
CN208360469U (zh) 船舶冷能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CN106523185A (zh) 导热油锅炉和温差热电装置一体化热电联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