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4672U - 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4672U
CN218754672U CN202223022816.3U CN202223022816U CN218754672U CN 218754672 U CN218754672 U CN 218754672U CN 202223022816 U CN202223022816 U CN 202223022816U CN 218754672 U CN218754672 U CN 218754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ing
hoist
lifting
assembly
heav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28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宜利
吴强
徐进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yijie Xiame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yijie Xiame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yijie Xiame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yijie Xiame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228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4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4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4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属于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起重设备结构、移动梁结构、系统控制箱、吊装机构、吊扣机构、遥控器、吊绳机构和波纹油箱,所述系统控制箱栓接在移动梁结构的左侧,所述移动梁结构滑动连接在起重设备结构的内部,所述吊装机构与移动梁结构滑动连接,所述吊绳机构活动连接在吊装机构的内部,解决了现有的吊装机在一些重型工件吊装的场合下,需要在起吊后对工件翻转变位改变姿态;比如波纹油箱的波纹片焊接,需要将工装吊起后翻转90度姿态套入焊接工装,采用传统的翻转夹具结构,需要二次起吊耗时耗力耗场地空间,浪费设备成本,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
背景技术
吊装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的统称,在检修或维修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重载工件在进行加工时经常会使用到吊装机,而现有的吊装机在一些重型工件吊装的场合下,需要在起吊后对工件翻转变位改变姿态;比如波纹油箱的波纹片焊接,需要将工装吊起后翻转90度姿态套入焊接工装,由于工件较重,采用传统的翻转夹具结构,需要的翻转力矩大,晃动大,风险太高,如果采用翻转机进行翻转,需要二次起吊(先吊到翻转机、翻转完成后再起吊),耗时耗力耗场地空间,浪费设备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吊装机在一些重型工件吊装的场合下,需要在起吊后对工件翻转变位改变姿态;比如波纹油箱的波纹片焊接,需要将工装吊起后翻转90度姿态套入焊接工装,由于工件较重,采用传统的翻转夹具结构,需要的翻转力矩大,晃动大,风险太高,如果采用翻转机进行翻转,需要二次起吊(先吊到翻转机、翻转完成后再起吊),耗时耗力耗场地空间,浪费设备成本,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包括起重设备结构、移动梁结构、系统控制箱、吊装机构、吊扣机构、遥控器、吊绳机构和波纹油箱,所述系统控制箱栓接在移动梁结构的左侧,所述移动梁结构滑动连接在起重设备结构的内部,所述吊装机构与移动梁结构滑动连接,所述吊绳机构活动连接在吊装机构的内部,所述吊扣机构与吊绳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波纹油箱与吊扣机构栓接。
为了达到吊装机构在移动梁结构内部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优选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葫芦小车组件、第一起重葫芦和第二起重葫芦,所述葫芦小车组件与移动梁结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起重葫芦与葫芦小车组件栓接,所述第二起重葫芦与葫芦小车组件栓接。
为了达到吊装机构吊装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优选的,所述吊绳机构包括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第一吊钩组件和第二吊钩组件,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活动连接在第一起重葫芦的内部,所述第一钢丝绳与第一吊钩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绳活动连接在第二起重葫芦的内部,所述第二钢丝绳与第二吊钩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吊钩组件与吊扣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吊钩组件与吊扣机构活动连接。
为了达到吊动波纹油箱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优选的,所述吊扣机构包括第一吊带、两个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吊带和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吊带与第一吊钩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吊带与第一固定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吊带与第二吊钩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吊带与第二固定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底部与波纹油箱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的顶部与波纹油箱的底部栓接。
为了达到便于第一吊带进行吊装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吊带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底部栓接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表面与波纹油箱的内壁栓接。
为了达到移动梁结构在起重设备结构内部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优选的,所述起重设备结构包括行程导轨组件、固定架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内部与固定架组件的表面焊接,所述固定架组件与行程导轨组件栓接。
为了达到葫芦小车组件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优选的,所述葫芦小车组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葫芦小车组件的内部。
为了达到加强第一固定组件固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优选的,两个第一固定组件相对的一侧均栓接有两个三角块,所述三角块的底部与波纹油箱的顶部栓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通过遥控器进行遥控,使移动梁结构滑动到合适位置,接着将吊装机构移动到合适位置,接着通过遥控器进行遥控,使吊绳机构带动吊扣机构下降,下降到合适位置,通过遥控器进行遥控使吊扣机构将波纹油箱吊起,当波纹油箱需要翻转位置进行焊接时,通过吊装机构进行工作将波纹油箱的角度进行翻转,便于使用者进行后续焊接的工作,完成翻转吊装加工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波纹油箱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吊装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吊绳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三角块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起重设备结构的前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波纹油箱的侧视图。
图中,1、起重设备结构;101、行程导轨组件;102、固定架组件;103、安装组件;2、吊装机构;201、葫芦小车组件;202、第一起重葫芦;203、第二起重葫芦;3、吊绳机构;301、第一钢丝绳;302、第二钢丝绳;303、第一吊钩组件;304、第二吊钩组件;4、吊扣机构;401、第一吊带;402、第一固定组件;403、第二吊带;404、第二固定组件;5、移动梁结构;6、系统控制箱;7、遥控器;8、波纹油箱;9、通孔;10、加强块;11、转轮;12、三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包括起重设备结构1、移动梁结构5、系统控制箱6、吊装机构2、吊扣机构4、遥控器7、吊绳机构3和波纹油箱8,系统控制箱6栓接在移动梁结构5的左侧,移动梁结构5滑动连接在起重设备结构1的内部,吊装机构2与移动梁结构5滑动连接,吊绳机构3活动连接在吊装机构2的内部,吊扣机构4与吊绳机构3活动连接,波纹油箱8与吊扣机构4栓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遥控器7进行遥控,使移动梁结构5滑动到合适位置,接着将吊装机构2移动到合适位置,接着通过遥控器7进行遥控,使吊绳机构3带动吊扣机构4下降,下降到合适位置,通过遥控器7进行遥控使吊扣机构4将波纹油箱8吊起,当波纹油箱8需要翻转位置进行焊接时,通过吊装机构2进行工作将波纹油箱8的角度进行翻转,便于使用者进行后续焊接的工作,完成翻转吊装加工的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吊装机构2包括葫芦小车组件201、第一起重葫芦202和第二起重葫芦203,葫芦小车组件201与移动梁结构5滑动连接,第一起重葫芦202与葫芦小车组件201栓接,第二起重葫芦203与葫芦小车组件201栓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葫芦小车组件201、第一起重葫芦202和第二起重葫芦203,使用时,通过遥控器7进行遥控时,可以便于葫芦小车组件201带动第一起重葫芦202和第二起重葫芦203在移动梁结构5的底部进行活动,便于使用者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吊绳机构3包括第一钢丝绳301、第二钢丝绳302、第一吊钩组件303和第二吊钩组件304,第一钢丝绳301的活动连接在第一起重葫芦202的内部,第一钢丝绳301与第一吊钩组件303固定连接,第二钢丝绳302活动连接在第二起重葫芦203的内部,第二钢丝绳302与第二吊钩组件304固定连接,第一吊钩组件303与吊扣机构4活动连接,第二吊钩组件304与吊扣机构4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钢丝绳301、第二钢丝绳302、第一吊钩组件303和第二吊钩组件304,使用时通过第一起重葫芦202带动第一钢丝绳301和第一吊钩组件303进行活动,接着第二起重葫芦203会带动第一钢丝绳301带动第二吊钩组件304进行活动,通过遥控器7的遥控,可以便于第一起重葫芦202与第二起重葫芦203进行同时升降的工作,并且也可以完成各自升降,便于调节起吊时的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吊扣机构4包括第一吊带401、两个第一固定组件402、第二吊带403和第二固定组件404,第一吊带401与第一吊钩组件303活动连接,第一吊带401与第一固定组件402活动连接,第二吊带403与第二吊钩组件304活动连接,第二吊带403与第二固定组件404活动连接,第一固定组件402的底部与波纹油箱8的顶部栓接,第二固定组件404的顶部与波纹油箱8的底部栓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吊带401、第一固定组件402、第二吊带403和第二固定组件404,使用时通过,第一吊钩组件303带动第一吊带401进行活动,通过第一固定组件402与波纹油箱8栓接,可以便于第一吊带401通过第一起重葫芦202的作用进行升降工作,接着通过第二吊钩组件304带动第二吊带403进行活动,可以第二固定组件404与波纹油箱8栓接,可以便于第二起重葫芦203通过第二吊带403将波纹油箱8进行吊起,在需要调节波纹油箱8使用角度时,通过遥控器7的控制,使第一起重葫芦202下降或者上升,第一起重葫芦202下降或者上升的同时,第二起重葫芦203会进行配合运动,使波纹油箱8完成旋转角度的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第一固定组件402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吊带401配合使用的通孔9,第一固定组件402的底部栓接有加强块10,加强块10的表面与波纹油箱8的内壁栓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固定组件402内部开设的通孔9,可以便于第一吊带401通过通孔9将第一固定组件402吊起,通过第一固定组件402底部栓接的加强块10,可以便于加强波纹油箱8在起重时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起重设备结构1包括行程导轨组件101、固定架组件102和安装组件103,安装组件103的内部与固定架组件102的表面焊接,固定架组件102与行程导轨组件101栓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行程导轨组件101、固定架组件102和安装组件103,使用时将安装组件103与地面进行安装,接着通过固定架组件102进行对行程导轨的支撑,便于移动梁结构5在行程导轨组件101的内壁进行滑动,便于使用者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葫芦小车组件2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轮11,转轮1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葫芦小车组件201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葫芦小车组件201内部转动连接的转轮11,可以便于葫芦小车组件201通过转轮11在移动梁结构5的内壁进行滑动,便于葫芦小车组件201进行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两个第一固定组件402相对的一侧均栓接有两个三角块12,三角块12的底部与波纹油箱8的顶部栓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三角块12,可以加强第一固定组件402对波纹油箱8的固定,避免在起重的过程中出现对波纹油箱8固定不稳的情况出现。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遥控器7进行遥控,使移动梁结构5滑动到合适位置,接着将葫芦小车组件201通过转轮11在移动梁结构5的内部进行滑动,使葫芦小车组件201带动第一起重葫芦202和第二起重葫芦203移动到合适位置,接着通过遥控器7的要看,使第一起重葫芦202和第二起重葫芦203进行工作,将第一吊带401和第二吊带403下降到合适位置,接着将第一吊带401勾入第一固定组件402的内部,接着将第二吊带403组件勾入第二固定组件404的内部,通过遥控器7进行遥控,使第一起重葫芦202带动第一钢丝绳301和第一吊钩组件303将第一吊带401进行升降,第一起重葫芦202起重的同时,第二起重葫芦203会带动第二钢丝绳302和第二吊钩组件304通过第二吊带403进行升降,完成对波纹油箱8同时升降的工作,当波纹油箱8需要翻转位置进行焊接时,通过遥控器7的控制,使第一起重葫芦202带动第一吊带401下降或者上升,第一起重葫芦202下降或者上升的同时,第二起重葫芦203会带动第二吊带403进行配合升降运动,使波纹油箱8完成旋转角度的工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包括起重设备结构(1)、移动梁结构(5)、系统控制箱(6)、吊装机构(2)、吊扣机构(4)、遥控器(7)、吊绳机构(3)和波纹油箱(8),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箱(6)栓接在移动梁结构(5)的左侧,所述移动梁结构(5)滑动连接在起重设备结构(1)的内部,所述吊装机构(2)与移动梁结构(5)滑动连接,所述吊绳机构(3)活动连接在吊装机构(2)的内部,所述吊扣机构(4)与吊绳机构(3)活动连接,所述波纹油箱(8)与吊扣机构(4)栓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2)包括葫芦小车组件(201)、第一起重葫芦(202)和第二起重葫芦(203),所述葫芦小车组件(201)与移动梁结构(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起重葫芦(202)与葫芦小车组件(201)栓接,所述第二起重葫芦(203)与葫芦小车组件(201)栓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机构(3)包括第一钢丝绳(301)、第二钢丝绳(302)、第一吊钩组件(303)和第二吊钩组件(304),所述第一钢丝绳(301)的活动连接在第一起重葫芦(202)的内部,所述第一钢丝绳(301)与第一吊钩组件(3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绳(302)活动连接在第二起重葫芦(203)的内部,所述第二钢丝绳(302)与第二吊钩组件(3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吊钩组件(303)与吊扣机构(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吊钩组件(304)与吊扣机构(4)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扣机构(4)包括第一吊带(401)、两个第一固定组件(402)、第二吊带(403)和第二固定组件(404),所述第一吊带(401)与第一吊钩组件(30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吊带(401)与第一固定组件(40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吊带(403)与第二吊钩组件(30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吊带(403)与第二固定组件(40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组件(402)的底部与波纹油箱(8)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二固定组件(404)的顶部与波纹油箱(8)的底部栓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402)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吊带(401)配合使用的通孔(9),所述第一固定组件(402)的底部栓接有加强块(10),所述加强块(10)的表面与波纹油箱(8)的内壁栓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设备结构(1)包括行程导轨组件(101)、固定架组件(102)和安装组件(103),所述安装组件(103)的内部与固定架组件(102)的表面焊接,所述固定架组件(102)与行程导轨组件(101)栓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小车组件(2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轮(11),所述转轮(1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葫芦小车组件(201)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固定组件(402)相对的一侧均栓接有两个三角块(12),所述三角块(12)的底部与波纹油箱(8)的顶部栓接。
CN202223022816.3U 2022-11-13 2022-11-13 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 Active CN218754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2816.3U CN218754672U (zh) 2022-11-13 2022-11-13 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2816.3U CN218754672U (zh) 2022-11-13 2022-11-13 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4672U true CN218754672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48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2816.3U Active CN218754672U (zh) 2022-11-13 2022-11-13 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4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22942B2 (en) Multi-arm hanging rail type casting cleaning robot
CN108608246B (zh) 具有转动平台与移动平台的四自由度90/180度翻转机
CN218754672U (zh) 一种重载工件的翻转吊装技术
CN202808301U (zh) 用于移动胶带运输设备的移设机
CN103662704A (zh) 跨轨运输装配车
CN112520552A (zh) 一种移动可调式集装箱吊装机
CN201343386Y (zh) 工件移动装置
CN216072681U (zh) 一种机械设备的起吊装置
CN208391301U (zh) 一种双拼焊矫生产线
CN207632353U (zh) 一种手动机械手
CN206912549U (zh) 滚轮焊接专用十字架伸缩机
CN212311317U (zh) 一种h型钢结构焊接变位机
CN107814330A (zh) 一种组合型后悬架举升平台
CN105921924A (zh) 设有龙门吊的龙门焊机装置
CN103420314B (zh) 翻转装置
CN212532239U (zh) 一种大型工件翻转装置
CN112091492A (zh) 一种起重机大龙门焊接工作站
CN111889948A (zh) 一种h型钢结构焊接变位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12677U (zh) 一种用于叉车车架与后桥装配的工装
CN210366822U (zh) 建筑工程中小型构件的运输安装车
CN219703995U (zh) 一种钢结构件加工焊接装置
CN219404102U (zh) 工程机械后车桥组装行走工装
CN213171229U (zh) 一种液压式吊机
CN212127310U (zh) 一种基于起重机总成汇装生产线的多用途吊运装置
CN216943230U (zh) 一种辅助焊工对焊机送丝机进行移动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