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4101U - 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及贴附机 - Google Patents

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及贴附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4101U
CN218754101U CN202223067503.XU CN202223067503U CN218754101U CN 218754101 U CN218754101 U CN 218754101U CN 202223067503 U CN202223067503 U CN 202223067503U CN 218754101 U CN218754101 U CN 218754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lead screw
diaphragm
correcting
straight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675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永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675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4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4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4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及贴附机,涉及膜片贴附技术领域。该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包括沿X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三个吸附平台、视觉检测机构和校正机构,膜片通过胶带设于至少三个吸附平台上,胶带包括离型纸和设于离型纸上的胶层,至少三个吸附平台吸附离型纸,膜片固定于胶层上。视觉检测机构设置于至少三个吸附平台的上方,对膜片进行图像采集。校正机构包括X向校正机构和Y向校正机构,X向校正机构被配置为驱动至少三个吸附平台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吸附平台沿X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校正膜片沿X向的直线度;Y向校正机构被配置为驱动至少三个吸附平台中位于中间的吸附平台沿Y向移动,以校正膜片沿Y向的直线度。

Description

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及贴附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片贴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及贴附机。
背景技术
显示屏多以玻璃为基材,通常在玻璃基材上贴附各种不同的膜片,以达到保护玻璃和产生不同光学效果等作用。因此,贴附工序是显示屏生产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加工工序,随着产能及成本控制要求不断提升,自动化贴膜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在贴附机作业过程中,由于膜片较薄,极易变形,在取料贴附的过程中膜片弯曲变形影响贴附精度。现有技术中吸嘴取料后交接至真空交接平台吸平,通过真空交接平台后交接至贴合定位机构进行视觉拍照计算定位,定位后撕膜贴合。但是这种贴附机贴附的膜片直线度目前可达到±0.2mm,部分超出±0.3mm~±0.4mm,直线度不太稳定,导致产品贴附精度大于±0.3mm,造成产品不良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及贴附机,该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能够提高膜片的直线度,提高膜片贴附精度,进而降低产品不良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包括:
沿X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三个吸附平台,膜片通过胶带设于至少三个所述吸附平台上,所述胶带包括离型纸和设于所述离型纸上的胶层,至少三个所述吸附平台吸附所述离型纸,所述膜片固定于所述胶层上;
视觉检测机构,设置于至少三个所述吸附平台的上方,对所述膜片进行图像采集;
校正机构,包括X向校正机构和Y向校正机构,所述X向校正机构被配置为驱动至少三个所述吸附平台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吸附平台沿X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校正所述膜片沿X向的直线度;所述Y向校正机构被配置为驱动至少三个所述吸附平台中位于中间的所述吸附平台沿Y向移动,以校正所述膜片沿Y向的直线度。
作为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相邻两个所述吸附平台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
作为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X向校正机构包括X向校正电机和X向传动组件,所述X向校正电机通过所述X向传动组件与所述吸附平台连接,以驱动所述吸附平台沿X向移动。
作为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X向传动组件包括X向丝杠、X向丝杠螺母和X向承载台,所述X向校正电机与所述X向丝杠连接,能驱动所述X向丝杠转动,所述X向丝杠螺母与所述X向丝杠传动连接,所述X向丝杠和所述X向丝杠螺母均设于所述X向承载台内,所述X向丝杠螺母靠近所述吸附平台的一侧设置有X向滑槽,所述X向承载台的顶部设置有X向滑板,所述X向滑槽与所述X向滑板配合连接,且所述X向丝杠螺母能伸出所述X向滑板与所述吸附平台连接。
作为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Y向校正机构包括Y向校正电机和Y向传动组件,所述Y向校正电机通过所述Y向传动组件与所述吸附平台连接,以驱动所述吸附平台沿Y向移动。
作为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Y向传动组件包括Y向丝杠、Y向丝杠螺母和Y向承载台,所述Y向校正电机与所述Y向丝杠连接,能驱动所述Y向丝杠转动,所述Y向丝杠螺母与所述Y向丝杠传动连接,所述Y向丝杠和所述Y向丝杠螺母均设于所述Y向承载台内,所述Y向丝杠螺母靠近所述吸附平台的一侧设置有Y向滑槽,所述Y向承载台的顶部设置有Y向滑板,所述Y向滑槽与所述Y向滑板配合连接,且所述Y向丝杠螺母能伸出所述Y向滑板与所述吸附平台连接。
作为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吸附平台设置有四个,所述X向校正机构和所述Y向校正机构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X向校正机构分别驱动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吸附平台沿X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两个所述Y向校正机构分别驱动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吸附平台沿Y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作为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视觉检测机构包括四个图像采集器,四个所述图像采集器和四个所述吸附平台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还包括安装底板,所述X向承载台和所述Y向承载台均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上。
贴附机,包括如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通过沿X向间隔设置至少三个吸附平台,膜片通过胶带设于至少三个吸附平台上。至少三个吸附平台吸附胶带的离型纸所在的一侧,膜片固定于胶层上。通过视觉检测机构对吸附平台上的膜片进行图像采集,并计算偏移量。根据计算出的偏移量,校正机构对膜片的直线度进行校正。在校正X向的直线度时,通过X向校正机构驱动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吸附平台沿X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沿X向拉伸膜片。通过Y向校正机构驱动位于中间的吸附平台沿Y向移动,以沿Y向拉伸膜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利用胶带具有软和易变形的特点,通过校正机构对不同位置的吸附平台施加力,通过吸附平台拉伸胶带变形,从而校正膜片的直线度。该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膜片直线度的校正精度高,能够满足更高要求的贴附精度,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附机,应用上述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通过上述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对膜片的直线度进行校正,提高了膜片直线度,使得膜片的贴附精度更高,降低了生产异常情况的发生,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X向传动组件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Y向传动组件的俯视图。
图中:
1、吸附平台;
2、胶带;21、离型纸;22、胶层;
3、视觉检测机构;31、图像采集器;32、安装架;
4、X向校正机构;41、X向校正电机;42、X向丝杠螺母;421、X向滑槽;43、X向承载台;431、X向滑板;
5、Y向校正机构;51、Y向校正电机;52、Y向丝杠螺母;53、Y向承载台;531、Y向滑板;
6、安装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包括沿X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三个吸附平台1、视觉检测机构3和校正机构,膜片通过胶带2设于至少三个吸附平台1上,胶带2包括离型纸21和设于离型纸21上的胶层22,至少三个吸附平台1吸附离型纸21,膜片固定于胶层22上。视觉检测机构3设置于至少三个吸附平台1的上方,对膜片进行图像采集。校正机构包括X向校正机构4和Y向校正机构5,X向校正机构4被配置为驱动至少三个吸附平台1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吸附平台1沿X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校正膜片沿X向的直线度;Y向校正机构5被配置为驱动至少三个吸附平台1中位于中间的吸附平台1沿Y向移动,以校正膜片沿Y向的直线度。
视觉检测机构3的工作原理是:对膜片在吸附平台1上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然后将采集的图像与标定的膜片的图像进行对比计算,从而计算出X向的偏移量和Y向的偏移量。或,通过在膜片上标定三个定点,测量三个定点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偏移量。关于偏移量的计算方法由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控制器完成,已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吸附平台1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孔,且连通有真空气管,通过真空气管向吸附平台1内抽真空,从而通过多个吸附孔吸附置于其上的离型纸21。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X向校正机构4驱动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吸附平台1沿X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吸附平台1抽真空,其他吸附平台1不抽真空,即其他吸附平台1对离型纸21不吸附。同理,在通过Y向校正机构5驱动位于中间的吸附平台1沿Y向移动时,位于中间的吸附平台1抽真空,其他吸附平台1不抽真空。
利用胶带2具有软和易变形的特点,通过校正机构对不同位置的吸附平台1施加力,通过吸附平台1拉伸胶带2变形,从而校正膜片的直线度。该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膜片直线度的校正精度高,能够满足更高要求的贴附精度,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作为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相邻两个吸附平台1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弹性连接件连接至少三个吸附平台1,将至少三个吸附平台1连接为一体结构,起到应力缓冲的作用,避免X向校正机构4的驱动力过大损坏胶带2,从而导致膜片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为弹簧。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X向传动组件的轴测图;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X向校正机构4包括X向校正电机41和X向传动组件,X向校正电机41通过X向传动组件与吸附平台1连接,以驱动吸附平台1沿X向移动。具体地,X向传动组件包括X向丝杠、X向丝杠螺母42和X向承载台43,X向校正电机41与X向丝杠连接,能驱动X向丝杠转动,X向丝杠螺母42与X向丝杠传动连接,X向丝杠和X向丝杠螺母42均设于X向承载台43内,X向丝杠螺母42靠近吸附平台1的一侧设置有X向滑槽421,X向承载台43的顶部设置有X向滑板431,X向滑槽421与X向滑板431配合连接,且X向丝杠螺母42能伸出X向滑板431与吸附平台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X向校正电机41的主轴伸入X向承载台43内与X向丝杠连接,X向校正电机41驱动X向丝杠转动,X向丝杠带动X向丝杠螺母42沿X向移动,X向丝杠螺母42带动与其连接的吸附平台1沿X向移动,从而实现膜片X向直线度的校正。
X向承载台43顶部设置有两个沿X向的开槽,X向丝杠螺母42经两个沿X向的开槽伸出X向承载台43与吸附平台1连接,且X向滑槽421与X向滑板431配合,从而使得X向丝杠螺母42带动吸附平台1沿X向移动。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Y向传动组件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3所示,Y向校正机构5包括Y向校正电机51和Y向传动组件,Y向校正电机51通过Y向传动组件与吸附平台1连接,以驱动吸附平台1沿Y向移动。具体地,Y向传动组件包括Y向丝杠、Y向丝杠螺母52和Y向承载台53,Y向校正电机51与Y向丝杠连接,能驱动Y向丝杠转动,Y向丝杠螺母52与Y向丝杠传动连接,Y向丝杠和Y向丝杠螺母52均设于Y向承载台53内,Y向丝杠螺母52靠近吸附平台1的一侧设置有Y向滑槽,Y向承载台53的顶部设置有Y向滑板531,Y向滑槽与Y向滑板531配合连接,且Y向丝杠螺母52能伸出Y向滑板531与吸附平台1连接。
Y向传动组件和X向传动组件的结构相同,只是放置方向不同,工作原理也和X向传动组件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平台1设置有四个,X向校正机构4和Y向校正机构5均设置有两个,两个X向校正机构4分别驱动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吸附平台1沿X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两个Y向校正机构5分别驱动位于中间的两个吸附平台1沿Y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校正膜片的直线度时,两个X向校正机构4分别驱动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吸附平台1沿X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校正膜片X向的直线度。此时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吸附平台1抽真空吸附离型纸21的两端,中间两个吸附平台1不抽真空,即将离型纸21的中部释放,以沿X向拉伸离型纸21。两个Y向校正机构5的两个Y向校正电机51可以设置于吸附平台1的同一侧,也可以分别设置于吸附平台1的相对两侧。位于同一侧时两个Y向校正电机51反转,从而实现两个吸附平台1沿Y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同理,在校正膜片Y向的直线度时,位于中间的两个吸附平台1抽真空吸附离型纸21,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吸附平台1不抽真空,即将离型纸21的两端释放,以实现膜片Y向的直线度的校正。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吸附平台1的数量、X向校正机构4的数量和Y向校正机构5的数量可根据膜片的长度设置。示例性地,若设置三个吸附平台1时,X向校正机构4设置两个,两个X向校正机构4分别驱动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吸附平台1,Y向校正机构5驱动位于中间的吸附平台1,Y向校正电机51正反转实现Y向不同方向的校正。若设置五个吸附平台1时,X向校正机构4设置两个,Y向校正机构5可以设置两个,也可以设置一个,当设置两个Y向校正机构5时,两个Y向校正机构5分别和与最外侧的两个吸附平台1相邻的两个吸附平台1连接,最中间的吸附平台1通过承载台承载即可。当设置一个Y向校正机构5时,一个Y向校正机构5与最中间的吸附平台1连接,与最外侧的两个吸附平台1相邻的两个吸附平台1通过承载台承载即可。
作为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视觉检测机构3包括四个图像采集器31,四个图像采集器31和四个吸附平台1一一对应设置。即每个吸附平台1的上方设置一个图像采集器31,以提高膜片图像的采集精度。图像采集器31可以为CCD相机。
四个图像采集器31安装于安装架32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32为龙门架。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图像采集器31至少设置三个,三个图像采集器31分别对应膜片的两端和中点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通过视觉检测机构3和校正机构校正后,膜片的直线度公差可达到±0.05mm,可有效提升膜片贴合前的直线度。
作为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的一个可选方案,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还包括安装底板6,X向承载台43和Y向承载台53均固定于安装底板6上。在本实施例中,将两个X向承载台43和两个Y向承载台53均固定于安装底板6上,以实现承载台的固定,避免承载台在校正电机的作用下移动,影响校正精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贴附机,包括上述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两个X向校正机构4驱动最外侧的两个吸附平台1沿X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膜片绷紧以起到X向的拉直效果。两个Y向校正机构5驱动中间两个吸附平台1沿Y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可起到沿Y向整体拉伸的效果,使得四个吸附平台1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提高贴合前膜片直线度来保证贴合公差,贴附后由于胶层22的粘性,膜片已无法反弹,以此达到提高贴附机贴合精度的目的。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X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三个吸附平台(1),膜片通过胶带(2)设于至少三个所述吸附平台(1)上,所述胶带(2)包括离型纸(21)和设于所述离型纸(21)上的胶层(22),至少三个所述吸附平台(1)吸附所述离型纸(21),所述膜片固定于所述胶层(22)上;
视觉检测机构(3),设置于至少三个所述吸附平台(1)的上方,对所述膜片进行图像采集;
校正机构,包括X向校正机构(4)和Y向校正机构(5),所述X向校正机构(4)被配置为驱动至少三个所述吸附平台(1)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吸附平台(1)沿X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校正所述膜片沿X向的直线度;所述Y向校正机构(5)被配置为驱动至少三个所述吸附平台(1)中位于中间的所述吸附平台(1)沿Y向移动,以校正所述膜片沿Y向的直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吸附平台(1)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校正机构(4)包括X向校正电机(41)和X向传动组件,所述X向校正电机(41)通过所述X向传动组件与所述吸附平台(1)连接,以驱动所述吸附平台(1)沿X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传动组件包括X向丝杠、X向丝杠螺母(42)和X向承载台(43),所述X向校正电机(41)与所述X向丝杠连接,能驱动所述X向丝杠转动,所述X向丝杠螺母(42)与所述X向丝杠传动连接,所述X向丝杠和所述X向丝杠螺母(42)均设于所述X向承载台(43)内,所述X向丝杠螺母(42)靠近所述吸附平台(1)的一侧设置有X向滑槽(421),所述X向承载台(43)的顶部设置有X向滑板(431),所述X向滑槽(421)与所述X向滑板(431)配合连接,且所述X向丝杠螺母(42)能伸出所述X向滑板(431)与所述吸附平台(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校正机构(5)包括Y向校正电机(51)和Y向传动组件,所述Y向校正电机(51)通过所述Y向传动组件与所述吸附平台(1)连接,以驱动所述吸附平台(1)沿Y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传动组件包括Y向丝杠、Y向丝杠螺母(52)和Y向承载台(53),所述Y向校正电机(51)与所述Y向丝杠连接,能驱动所述Y向丝杠转动,所述Y向丝杠螺母(52)与所述Y向丝杠传动连接,所述Y向丝杠和所述Y向丝杠螺母(52)均设于所述Y向承载台(53)内,所述Y向丝杠螺母(52)靠近所述吸附平台(1)的一侧设置有Y向滑槽,所述Y向承载台(53)的顶部设置有Y向滑板(531),所述Y向滑槽与所述Y向滑板(531)配合连接,且所述Y向丝杠螺母(52)能伸出所述Y向滑板(531)与所述吸附平台(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平台(1)设置有四个,所述X向校正机构(4)和所述Y向校正机构(5)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X向校正机构(4)分别驱动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吸附平台(1)沿X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两个所述Y向校正机构(5)分别驱动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吸附平台(1)沿Y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检测机构(3)包括四个图像采集器(31),四个所述图像采集器(31)和四个所述吸附平台(1)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还包括安装底板(6),所述X向承载台(43)和所述Y向承载台(53)均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6)上。
10.贴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
CN202223067503.XU 2022-11-18 2022-11-18 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及贴附机 Active CN218754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7503.XU CN218754101U (zh) 2022-11-18 2022-11-18 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及贴附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7503.XU CN218754101U (zh) 2022-11-18 2022-11-18 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及贴附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4101U true CN218754101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50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67503.XU Active CN218754101U (zh) 2022-11-18 2022-11-18 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及贴附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4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1910A (zh) 一种全自动柔性屏体贴合机
JP5710761B2 (ja) ワークの精密貼合装置、およびワークの精密貼合方法
CN110513370B (zh) 自动化设备的压力控制贴附机构
CN115383421B (zh) 一种基于精准定位的手机组屏装置及其操作系统
CN114325300A (zh) 光通讯用芯片测试设备
CN107797174A (zh) 一种偏光片贴附装置
CN110654596A (zh) 一种自动对位偏贴机
CN218754101U (zh) 膜片直线度自动校正装置及贴附机
CN215151764U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折弯装置
CN106737297B (zh) 一种曲面组装设备
CN213735765U (zh) 一种用于液晶屏自动覆膜机的贴膜机构
CN110654017A (zh) 一种半自动贴膜设备
CN210272302U (zh) 太阳能电池串转移机构
CN115583010A (zh) 一种自动贴膜机及贴膜方法
CN215973892U (zh) 补正机构及对位装置
CN114355132A (zh) 用于光通讯的激光芯片测试系统
CN212266953U (zh) 柔性显示面板贴附装置
CN115032145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背板剥离强度测试装置
CN110571308B (zh) 太阳能电池串校正设备及方法
CN114093269A (zh) 一种全自动高速贴合机及其贴合工艺
CN113189803A (zh) 一种车载异形曲面屏全贴合的设备和方法
CN114801151B (zh) 分段式柔性膜材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CN220577598U (zh) 一种贴膜屏安装结构
CN110723588A (zh) 一种免真空泵的小尺寸网版贴膜装置
CN216330207U (zh) 一种膜片贴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