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2553U - 保温容器 - Google Patents

保温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2553U
CN218752553U CN202220110159.9U CN202220110159U CN218752553U CN 218752553 U CN218752553 U CN 218752553U CN 202220110159 U CN202220110159 U CN 202220110159U CN 218752553 U CN218752553 U CN 218752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outer box
inner container
cover
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101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2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2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容器。本实用新型中,保温容器包括:具有开口的箱体、可操作地盖住开口的盖子,箱体包括:外箱、设置在外箱内的内胆,以及夹持在外箱和内胆之间的绝热件;其中外箱与内胆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绝热件不易损坏,保温箱使用更为安全,能够提高保温容器的保温性能。

Description

保温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保温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餐饮行业的飞跃,外卖作为餐饮行业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家中和家人共同享受各类美味也成为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国外发达国家较为普遍,在国内也日渐普及。保温容器以安全环保、保冷保热、携带方便的概念受到餐饮行业的关注。
现有保温容器,一般为EPS材料填充到具有容积特征工程塑料侧壁腔体中,作为化学发泡成型的封闭式保温容器,还有EPP发泡一体成型保温容器,目前两种材料EPS,EPP绝热系数较高,即热传导效率相对较高,在生鲜配送领域,对货物价值较高或温度敏感的货品,以上两种类型材料的保温容器很难达到此温控要求。
保温容器的内壁上设置绝热件,其绝热系数仅为常规EPP,EPS材料的的1/4,即隔热保温性能是EPP等同等材料厚度的十倍以上,具有较低的热传导效率,是目前比较好的隔热保温材料,绝热件一般是将气凝胶或超细玻璃纤维作为填充基材,封装到高阻隔的复合膜袋中,再通过抽真空形成。因此绝热件受限于被冲击,刮划伤等,一旦绝热件被跌落冲击,刮伤刺破,随即会发生泄漏,真空失效,绝热件功能也将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容器,使得绝热件不易损坏,保温箱使用更为安全,能够提高保温容器的保温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保温容器,包括:具有开口的箱体、可操作地盖住所述开口的盖子,所述箱体包括:外箱、设置在所述外箱内的内胆,以及夹持在所述外箱和所述内胆之间的绝热件;其中所述外箱与所述内胆焊接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胆具有嵌入在所述外箱内的内胆本体,以及由所述内胆本体的上边缘延伸至所述外箱外的延伸部;且所述绝热件夹持在所述内胆本体与所述外箱之间;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外箱焊接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箱的顶部具有与所述外箱的内壁相连且水平设置的第一承接面、位于所述第一承接面上方的第二承接面、连接所述第一承接面和所述第二承接面的连接面;
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接面上,且与所述第一承接面相焊接;所述盖子可操作地抵持在所述延伸部和第二承接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接面上具有向下凸出的凸起部,所述盖子的底部具有内凹的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可操作地卡入所述凹陷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箱包括底座和两对相对设置的侧板,且各所述侧板与所述底座相连;
所述第一承接面、所述第二承接面设置在两对所述侧板的顶部,且一个所述侧板的第二承接面上具有凸起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热件包括多个真空隔热板,多个所述真空隔热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和多个所述侧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子上设置有盖体绝热件;
所述盖子包括:
盖子本体;以及,
挡板,与所述盖子本体相连,且可操作地将所述盖体绝热件固定在所述盖子本体上;
其中,所述盖子本体具有延伸至所述盖体绝热件外的挡檐,所述挡檐可操作地抵持在所述第二承接面上;所述挡板的部分区域可操作地抵持于所述延伸部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箱和所述内胆本体均沿自上而下逐渐往所述箱体内倾斜;所述第二承接面朝向所述外箱外并向下延伸形成有搭持部,所述搭持部的底端用于在两个箱体相叠加时搭在位于下方的箱体的第二承接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具有与所述内胆本体的侧壁相对隔开的护板部,以及将所述护板部和所述内胆本体隔开的水平部;其中所述水平部覆盖所述外箱的顶部和所述绝热件的顶部,且所述护板部遮盖所述外箱的侧板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热件的厚度和所述外箱的侧板的厚度和等于所述水平部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护板部嵌入在所述外箱的外表面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热件包括若干个与所述外箱的侧板相对设置的真空隔热板,且所述真空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外箱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胆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贴设有反射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胆为矩形内胆,所述内胆具有底板,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具有纵向延伸的滑道;
所述保温容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嵌入在相对设置的滑道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为蓄冷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绝热件设置在内胆和外箱之间,内胆和外箱对绝热件进行防护,让绝热件不与外界货品直接接触,从而防止绝热件被划伤损坏。且在保温箱跌落时,内胆对绝热件进行防护,降低冲击力对绝热件的损伤,也让绝热件不易损坏。且内胆与外箱焊接相连,让内胆与外箱之间稳定连接,并且绝热件不易脱落。进而保证保温容器的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保温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箱体、绝热件以及内胆配合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盖子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保温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箱体堆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F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保温容器的盖子无第二蓄冷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E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一种保温容器10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保温容器100包括:具有开口10的箱体20、可操作地盖住开口10的盖子2,箱体20包括:外箱1、设置在外箱1内的内胆3,以及夹持在外箱1和内胆3之间的绝热件4。外箱1与内胆3焊接固定。保温容器100可为矩形保温箱,也可为圆柱形或其他形状。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绝热件4设置在内胆3和外箱1之间,内胆3和外箱1对绝热件4进行防护,让绝热件4不与外界货品直接接触,从而防止绝热件4被划伤损坏。且在保温箱跌落时,内胆3对绝热件4进行防护,降低冲击力对绝热件4的损伤,也让绝热件4不易损坏。且内胆3与外箱1焊接相连,让内胆3与外箱1之间稳定连接,并且绝热件 4不易脱落,进而保证保温容器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绝热件4的外形与外箱1内部形状互补。绝热件4可粘贴固定在外箱1内,也可通过内胆3和外箱1夹持固定。内胆3的外形也与外箱1相匹配。
具体的说,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内胆3具有嵌入在外箱1内的内胆本体31,以及由内胆本体31的上边缘延伸至外箱1外的延伸部32,且绝热件4夹持在内胆本体31 与外箱1之间。延伸部32与外箱1焊接固定,延伸部23与外箱1的焊接部位可在外箱1的顶部,延伸部32将绝热件4封闭在外箱1和内胆本体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绝热件4包括若干个与外箱1的侧板12 相对设置的真空隔热板41,真空隔热板41设置在外箱1内。延伸部32具有与内胆本体31 的侧壁相对隔开的护板部321,以及将护板部321和内胆本体31隔开的水平部322。其中水平部322覆盖外箱1的顶部和真空隔热板41的顶部,且护板部321遮盖外箱1的侧板12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真空隔热板41是将气凝胶或超细玻璃纤维作为填充基材,封装到高阻隔的复合膜袋中,再通过抽真空形成。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真空隔热板41的厚度和外箱1的侧板12的厚度和等于水平部322的宽度,从而将真空隔热板41更紧密的夹持在内胆3和外箱1之间,真空隔热板41不易移动。
另外,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护板部321嵌入在外箱1的侧板12的外表面中,将护板部321与外箱1进行定位固定,且外箱1的外表面无额外凸出结构,运输时不会形成干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保温容器100为矩形保温箱,外箱1包括底座11和两对相对设置的侧板12,且各侧板12与底座11相连。绝热件4包括多个真空隔热板41,多个真空隔热板41分别设置在底座11和多个侧板12上。一个侧板12上贴设一个真空隔热板41,底座11上也贴设真空隔热板41。可以理解的一个侧板12上贴设多个真空隔热板41。可理解的,绝热件4也可为与整体件,直接一体套设在外箱1内。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内胆3为矩形内胆,内胆3的内胆本体31 具有底板311,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312和313。可以理解的,在外箱1为其他形状时,内胆3也为其他形状,与外箱1的形状相匹配。内胆3为塑料件,也可为橡胶件等。
另外,内胆3也可为只是覆盖绝热件4的板体。即绝热件4为只覆盖外箱1一个侧板12 的板体时,内胆3也可为覆盖绝热件4的板体,并与外箱1相固定,此时外箱1内其他无绝热件4的地方,也没有内胆3。
另外,如图4所示,相对设置的侧壁312上具有纵向延伸的滑道35,保温容器100还包括隔板,隔板的两侧嵌入在相对设置的滑道35中,从而将外箱1的内部分隔成两个区域。侧壁312上可设置多个滑道35,从而可在外箱1内按照需求放置多个隔板,外箱1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区域。隔板可为塑料板、也可为蓄冷件,蓄冷件为蓄冷板或蓄冷管等,在蓄冷件内可放置有冷却介质。可理解的,侧壁313和侧壁312上可同时设有滑道35,滑道35并不局限设置在一对相对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相对设置的侧壁312上设有向内胆3内凸出且纵向延伸的凸出件34,一个侧壁35为定位侧壁。凸出件34与定位侧壁之间相互隔开。保温容器100还包括第一蓄冷件,且第一蓄冷件的插入在一对相对设置的凸出件34和侧壁313之间。可以理解的,侧壁313和312上可均设有凸出件34,也可知任意一对相对的侧壁设有凸出件34。
另外,如图4所示,内胆3的内表面贴设有反射膜,反射膜为复合膜,一般为金属反射膜,如PET基材的镀铝复合膜。具有较高的红外线反射率和较高的太阳能阻隔率,即具备较好的隔热和热反射功能,从而阻隔了保温容器100材料对冷量的吸收,即将冷量反射回外箱 1内,进而让外箱1内的环境温度迅速降低,冷量不易丧失,进而提升保温容器100的保冷时效,也让保温容器100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反射膜也可为只贴设在内胆3的外表面,或内胆3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贴。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盖子2上设置有第二蓄冷件7。盖子包括:盖子本体21和挡板22。挡板22与盖子本体21相连,且可操作地将第二蓄冷件7夹持在盖子本体21和挡板22 之间。挡板22的四周与盖子本体21固定,挡板22上设有镂空孔,从而将第二蓄冷固定在盖子本体21上,通过挡板22便于第二蓄冷件7拆装,且第二蓄冷件7的冷量可透过镂空孔进入到外箱1中。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盖子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蓄冷件7和盖子本体21之间的盖体绝热件23,盖体绝热件23也可为真空隔热板。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涉及一种保温容器200,该保温容器200中外箱8与内胆80的配合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有部分不同。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外箱8的顶部具有与外箱8的内壁相连且水平设置的第一承接面101、位于第一承接面101上方的第二承接面102、连接第一承接面101和第二承接面102的连接面103。延伸部32设置在第一承接面101上,且与第一承接面101相焊接。从而延伸部32覆盖了第一承接面101与内胆本体31之间的区域,实现对绝热件4的密封。且连接面103抵挡住延伸部32,进一步实现对延伸部32与第一承接面101之间缝隙的遮挡,也对延伸部32的外边缘遮挡,防止延伸部32被外物干扰容易与外箱8分开。盖子9在盖在箱体90上时,盖子9与延伸部32和第二承接面102抵持,从而让盖子9与箱体90的契合度更好,保证箱体90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的,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第二承接面102上具有向下凸出的凸起部104,盖子9的底部具有内凹的凹陷部901,凸起部104可操作地卡入凹陷部901。从而让盖子9盖在箱体90上时,可更好的对准箱体90盖合,盖子9与箱体90连接更为稳固,进一步保证保温容器在使用中的保温性能。
另外,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外箱8包括底座11和两对相对设置的侧板12,四个侧板12的顶部均设有第一承接面101、第二承接面102和连接面103,其中一个侧板12上的第二承接面102上具有向上凸出的凸起部104。可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不局限于图示,也可是多个侧板12的顶部具有凸起部104。
进一步的,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外箱8和内胆本体31均沿自上而下逐渐往箱体90内倾斜。也就是整个箱体90的横截面时自上而下逐渐缩小的,这样一个箱体90的下段就可以放入另一个箱体90内,从而方便箱体90的收纳。第二承接面102朝向外箱8外并向下延伸形成有搭持部105,搭持部105的底端用于在两个箱体相叠加时搭在位于下方的箱体的第二承接面102上。从而让箱体90可堆叠且便于分开,让箱体在运输和存储中占有更少的空间。
另外,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盖子9上设置有盖体绝热件23。盖子9包括:盖子本体91和挡板92。挡板92与盖子本体91相连,盖体绝热件23夹持在挡板92和盖子本体91 之间,盖体绝热件23也可为真空隔热板。盖子本体91具有延伸至盖体绝热件23外的挡檐 93,挡檐93可操作地抵持在第二承接面102上,挡板92的部分区域可操作地抵持于延伸部 32上。从而让盖子9可更好的密封住箱体90。
另外,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挡板92背离盖体绝热件23的一侧的四周可向箱体内凸出用于卡住第二蓄冷件7,挡板92便于第二蓄冷件7拆装,且第二蓄冷件7的冷量可进入到箱体90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所示,盖子9中也可无第二蓄冷件7。挡板92与延伸部32相抵持。
由于第一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若需要,能修改实施例的方面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方面、特征和构思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考虑到上文的详细描述,能对实施例做出这些和其它变化。一般而言,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被认为限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全部等同范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口的箱体、可操作地盖住所述开口的盖子,所述箱体包括:外箱、设置在所述外箱内的内胆,以及夹持在所述外箱和所述内胆之间的绝热件;其中所述外箱与所述内胆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具有嵌入在所述外箱内的内胆本体,以及由所述内胆本体的上边缘延伸至所述外箱外的延伸部;且所述绝热件夹持在所述内胆本体与所述外箱之间;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外箱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的顶部具有与所述外箱的内壁相连且水平设置的第一承接面、位于所述第一承接面上方的第二承接面、连接所述第一承接面和所述第二承接面的连接面;
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接面上,且与所述第一承接面相焊接;所述盖子可操作地抵持在所述延伸部和第二承接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接面上具有向下凸出的凸起部,所述盖子的底部具有内凹的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可操作地卡入所述凹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包括底座和两对相对设置的侧板,且各所述侧板与所述底座相连;
所述第一承接面、所述第二承接面设置在两对所述侧板的顶部,且一个所述侧板的第二承接面上具有凸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件包括多个真空隔热板,多个所述真空隔热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和多个所述侧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上设置有盖体绝热件;
所述盖子包括:
盖子本体;以及,
挡板,与所述盖子本体相连,且可操作地将所述盖体绝热件固定在所述盖子本体上;
其中,所述盖子本体具有延伸至所述盖体绝热件外的挡檐,所述挡檐可操作地抵持在所述第二承接面上;所述挡板的部分区域可操作地抵持于所述延伸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和所述内胆本体均沿自上而下逐渐往所述箱体内倾斜;所述第二承接面朝向所述外箱外并向下延伸形成有搭持部,所述搭持部的底端用于在两个箱体相叠加时搭在位于下方的箱体的第二承接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具有与所述内胆本体的侧壁相对隔开的护板部,以及将所述护板部和所述内胆本体隔开的水平部;其中所述水平部覆盖所述外箱的顶部和所述绝热件的顶部,且所述护板部遮盖所述外箱的侧板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件的厚度和所述外箱的侧板的厚度和等于所述水平部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部嵌入在所述外箱的外表面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件包括若干个与所述外箱的侧板相对设置的真空隔热板,且所述真空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外箱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贴设有反射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为矩形内胆,所述内胆具有底板,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具有纵向延伸的滑道;
所述保温容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嵌入在相对设置的滑道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蓄冷板。
CN202220110159.9U 2021-02-03 2022-01-17 保温容器 Active CN21875255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08821 2021-02-03
CN2021203088217 2021-02-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2553U true CN218752553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42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10159.9U Active CN218752553U (zh) 2021-02-03 2022-01-17 保温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25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2403U (zh) 冰箱
CN103575039B (zh) 隔热箱体及具备该隔热箱体的冰箱
KR200471021Y1 (ko) 온도 조절이 가능한 박스형 패키징
JP2007191195A (ja) 保冷箱及び保冷箱本体の製造方法
US20070267420A1 (en) Insulated container including ultraviolet and/or infrared blocking films
US20040069789A1 (en) Heat-insulating container
CN112810966A (zh) 保温容器
CN206032223U (zh) 物流运输货物保温箱
US4134518A (en) Cold box with breaker strip
CN218752553U (zh) 保温容器
KR20190047823A (ko) 진공단열패널을 이용한 단열박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176077B1 (ko) 보냉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포장박스
JP4238475B2 (ja) 冷蔵庫
JP5109355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庫内仕切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動販売機
KR100664279B1 (ko) 냉장고 캐비넷용 진공 단열재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이를적용한 냉장고 캐비넷의 단열 구조
CN209834522U (zh) 一种稳固、可靠的野战保温箱
KR20150000671U (ko) 온도 조절이 가능한 박스형 패키징
KR100485616B1 (ko) 진공단열재를 이용한 플라스틱 박스
CN208139640U (zh) 一种低温冷藏箱
CN218967726U (zh) 一种保温密封箱
CN218063970U (zh) 真空绝热板及制冷设备
KR20190001898A (ko) 진공단열 패널
CN220555431U (zh) 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包装纸箱
CN212377568U (zh) 绝热板以及具有该绝热板的制冷器具
CN219222950U (zh) 一种制冷系统与箱体可拆分的车载真空保温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