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7282U - 束腰带 - Google Patents
束腰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37282U CN218737282U CN202222984593.2U CN202222984593U CN218737282U CN 218737282 U CN218737282 U CN 218737282U CN 202222984593 U CN202222984593 U CN 202222984593U CN 218737282 U CN218737282 U CN 2187372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ist
- tightening
- pulley
- bearing plate
- pulley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保健用品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束腰带,包括束腰片和束紧组件;束腰片包括左束腰片和右束腰片;束紧组件包括左承力板、右承力板、左滑轮、右滑轮、左拉绳以及右拉绳,多个左滑轮以上下成列方式连接于左承力板上,左承力板连接于左束腰片的一侧,多个右滑轮以上下成列方式连接于右承力板上,右承力板连接于右束腰片的一侧,左束腰片与右束腰片束于腰部时,左承力板与右承力板相邻,成列的左滑轮与成列的右滑轮左右并排形成束紧滑轮组,束紧滑轮组通过一水平间隔线分为上束紧滑轮组和下束紧滑轮组;上束紧滑轮组通过左拉绳收紧,下束紧滑轮组通过右拉绳收紧。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每根独立的拉绳的两端同时收紧,提高收紧效率且不易卡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保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束腰带。
背景技术
束腰带作为一种保健康复用品,其用途不但可以令腰部或背部已受伤害的使用者,避免其因坐姿或站姿的不正确而再度受压以减轻其疼痛,并使其可时时保持抬头挺胸的正确姿态;再则其用途亦可做为塑造使用者腹部缩小的肢体曲线,并因束腰带的束缚力而可避免使用者去过度饮食。
现有技术中,较多的束腰带基本上是通过单根束紧绳绕多组滑轮后形成收紧结构,此种结构使得上下受力一致,未考虑人体腰部上下宽度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女士,使得现有的 护腰带存在使用后与人体相应部位的形态不协调的问题。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6401534A,公开了一种双侧收紧护腰带,包括腰带主体,在所述腰带主体中间设置有主支撑板,所述腰带主体还具有双侧收紧机构组,所述双侧收紧机构组包括位于主支撑板两侧的收紧机构、拉伸线及拉伸线固定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机构包括底座、上盖、辅助支撑机构、具有层叠结构的连接板。该发明的腰带,虽然可根据客户需要调节腰带的腰部收紧程度,但由于为整体收紧,存在与腰部形状不协调的问题。
而根据上述结构进行改进,部分束腰带采用两根独立的拉绳进行上下收紧,例如公开号为CN217244979U,公开了一种护腰带组件,包括弹力带、支撑片以及滑轮组件;弹力带包括依次连接的背部段、中间段以及腹部段,支撑片连接于背部段上,弹力带为两条,分别记为左弹力带和右弹力带;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和绕线台,多个定滑轮和1个绕线台排成一列安装于支撑片上;两组滑轮组件分别位于临近左弹力带和右弹力带对接缝处并呈中心对称,且两个绕线台错位设置,两个绕线台分别与其相邻的多个定滑轮形成沿对接缝上下方向的两组收紧结构,每组收紧结构通过单独的束紧绳进行独立调节。该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单一收紧绳收紧产生的问题,但在采用两根独立的收紧绳分别收紧时采用一端固定,另一端拉绳收紧的方式,存在拉紧效率不佳、容易卡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束腰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束腰带,包括束腰片和束紧组件;
所述束腰片包括左束腰片和右束腰片;
所述束紧组件包括左承力板、右承力板、左滑轮、右滑轮、左拉绳以及右拉绳,多个所述左滑轮以上下成列方式连接于所述左承力板上,所述左承力板连接于所述左束腰片的一侧,多个所述右滑轮以上下成列方式连接于所述右承力板上,所述右承力板连接于所述右束腰片的一侧,所述左束腰片与所述右束腰片束于腰部时,所述左承力板与所述右承力板相邻,成列的所述左滑轮与成列的所述右滑轮左右并排形成束紧滑轮组,所述束紧滑轮组通过一条水平间隔线分为上束紧滑轮组和下束紧滑轮组;
所述上束紧滑轮组通过所述左拉绳进行收紧,所述左拉绳的两端自同一所述左滑轮同向穿出,穿出的所述左拉绳的两端用于同时收紧,所述下束紧滑轮组通过所述右拉绳进行收紧,所述右拉绳的两端自同一所述右滑轮同向穿出,穿出的所述右拉绳的两端用于同时收紧。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拉绳的两端穿出的所述左滑轮与所述右拉绳的两端穿出的所述右滑轮为相邻的上下两排。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滑轮的数量与所述右滑轮的数量相同。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滑轮与所述右滑轮的数量为偶数个。
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拉带,所述拉带包括左拉带和右拉带,所述左拉绳与所述左拉带连接,所述右拉绳与所述右拉带连接,所述左束腰片和所述右束腰片的表面均设有粘接层,所述左拉带与所述右拉带粘接于所述粘接层上。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束腰片的另一侧与所述右束腰片的另一侧活动连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束腰片与所述右束腰片为相同结构,均包括腰背部和腰腹部,所述腰腹部包覆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片上下间隔设置。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腰背部与所述腰腹部为分体结构,所述腰背部和所述腰腹部通过缝合固定连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腰背部和/或所述腰腹部设有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竖向设置。
一些实施方式中,供所述左拉绳两端同向穿出的所述左滑轮和/或供所述右拉绳两端同向穿出的所述右滑轮替换为穿线座,所述穿线座的内部无滑轮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束紧带,通过对每根独立的拉绳同时收紧两端,使得收紧时相邻的两个支撑点进行同时收紧,相对于一端收紧的方式,收紧效率高、不易卡壳,且多点支撑相对于单点支撑还可显著降低收紧时对人体产生的不适感。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束紧带,通过将供拉绳两端同向穿出的滑轮替换为内部无滑轮结构的穿线座,降低成本。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束紧带,通过于拉绳的端部设置拉带,并于束腰片上设置于拉带相适配的粘接层,提高收紧后的拉绳固定效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束紧带,通过对束腰片结构的优化设计,相应部位设置支撑板、加强筋条等结构,提升束腰片的结构强度以及提高束腰带束紧于人体腰部后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束腰带的展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束腰带拉紧时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束腰带拉紧时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束紧组件的正面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束紧组件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束紧组件中滑轮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束紧组件中穿线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束腰带,如图1-6所示,主要由束腰片1以及使束腰片1收紧的束紧组件2构成。束腰片1包括左束腰片11和右束腰片12,左束腰片11和右束腰片12贴附于人体腰部的左右两侧。
束紧组件2包括左承力板21、右承力板22、左滑轮23、右滑轮24、左拉绳25以及右拉绳26。左滑轮23安装于左承力板21上,安装于左承力板21上的左滑轮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左滑轮23以上下成列方式间隔设置于左承力板21上。安装有多个左滑轮23的左承力板21通过缝合固定的方式紧固于左束腰片11的一侧。右滑轮24安装于右承力板22上,安装于右承力板22上的右滑轮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右滑轮24以上下成列方式间隔设置于右承力板22上。安装有多个右滑轮24的右承力板22通过缝合固定的方式紧固于右束腰片11的一侧。
左束腰片11与右束腰片12围附于人体左右腰部时,左承力板21和右承力板22相邻且位于人体脊柱的两侧。位于左承力板21上的一列左滑轮23和位于右承力板22上的一列右滑轮24成左右并排设置,所谓左右并排设置是左滑轮23与右滑轮24左右对应,所谓左右对应是指左滑轮23与同排的右滑轮24的圆心基本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一些实施方式下左滑轮23的数量与右滑轮24的数量相同,此时,左滑轮23与右滑轮24左右一一对应。左列的左滑轮23与右列的右滑轮24形成束紧滑轮组,束紧滑轮组以一条水平间隔线200分成上部的上束紧滑轮组和下部的下束紧滑轮组。上束紧滑轮组包括位于水平间隔线200上放的左列的左滑轮23和右列的右滑轮24,下束紧滑轮组则包括位于水平间隔线200下方的左列的左滑轮23和右列的右滑轮24。
以左滑轮23和右滑轮24的数量均为6个,上束紧滑轮组和下束紧滑轮组分别包括3个左滑轮和3个右滑轮为例说明拉绳的绕法与收紧动作。为方便说明,左列的6个左滑轮23自上而下记为L1-L6,右列的6个右滑轮24自上而下记为R1-R6。左拉绳25的一端自L3的下端穿过后,依次穿过R3、L2、R1、L1、R2后,再从L3的上端穿出,此时,左拉绳25的两端均从标号为L3的左滑轮穿出,且为同向穿出。向左侧方向同时拉紧左拉绳25的两端,左拉绳25会以标记为R2和R3的两个右滑轮24为支点同步收缩拉紧,完成上部收紧动作。相应地,右拉绳26的一端自R4的上端穿过后,依次穿过L4、R5、L6、R6、L5后,再从R4的下端穿出,此时,右拉绳26的两端均从标号为R4的右滑轮24穿出,且为同向穿出。向右侧方向同步拉紧右拉绳26的两端,右拉绳26会以标记为L4和L5的两个左滑轮23为支点同步收缩拉紧,完成下部收紧动作。
上述左束腰片11与右束腰片12通过束紧组件2束紧于人体腰部时,左束腰片11的另一侧和右束腰片12的另一侧首先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连接。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连接方式包括拉链、卡扣、绳系或绳扣等方式,所谓绳系是指左右两根绳相互系在一起。
本实施例提供的束紧带,通过对每根独立的拉绳同时收紧两端,使得收紧时相邻的两个支撑点进行同时收紧,相对于一端收紧的方式,收紧效率高、不易卡壳,且多点支撑相对于单点支撑还可显著降低收紧时对人体产生的不适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变形例,通过将供拉绳两端同向穿出的滑轮替换为内部无滑轮结构的穿线座,降低成本。具体地:
如图1-7所示,将供左拉绳25两端同向穿出的标记为L3的左滑轮23和/或供右拉绳26两端同向穿出的标记为R4的右滑轮24替换为穿线座4。穿线座4是内部无滑轮结构的仅供拉绳穿过的座体。由于标记为L3 左滑轮和标记R4的右滑轮24仅是拉紧受力,不参与导向滑动,固替换为无滑轮结构的穿线座4,能够降低成本。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形成,通过于拉绳的端部设置拉带,并于束腰片上设置于拉带相适配的粘接层,提高收紧后的拉绳固定效率。具体地:
如图1-7所示,在两个独立的拉绳的端部连接拉带3,与左拉绳25端部连接的记为左拉带31,与右拉绳26端部连接的记为右拉带32。一些实施方式中,左拉绳25的端部通过绳系的方式连接,右拉绳26的端部通过绳系的方式连接。在左束腰片11以及右束腰片12的表面设置粘结层5。一些实施方式中粘接层5采用魔术贴的圆毛面形成,相应地,左拉带31和右拉带32的一个表面为魔术贴的刺毛面,两者通过粘贴的方式粘接固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3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对束腰片结构的优化设计,相应部位设置支撑板、加强筋条等结构,提升束腰片的结构强度以及提高束腰带束紧于人体腰部后的舒适感。具体地:
如图1-7所示,组成束腰片1的左束腰片11和右束腰片12为相同结构的片体。以左束腰片11为例,左束腰片11包括腰背部101和腰腹部102。腰背部101主要是贴附于人体腰背部位,腰腹部102主要是贴附于人体腰腹部位。一些实施方式采用腰背部101和腰腹部102为两张独立的片体,腰背部101和腰腹部102两者通过缝合固定的方式紧固连接成左束腰片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束腰片11和/或右束腰片12上设置有加强筋条104。进一步地,左束腰片11和右束腰片12设置有加强筋条104。优选的,左束腰片11和右束腰片12结构相同时,设置于左束腰片11和右束腰片12上的加强筋条104的数量和部位相同。设置于左束腰片11上的加强筋条104,一些实施方式采用沿左束腰片11的竖向方向设置加强筋条104,所谓竖向方向是指与人体高度方向相同的方向。加强筋条104沿竖向方向设置于左束腰片11上时,更利于对腰部的束形,同时也防止横向设置时存在的对人体腰部的小面积接触造成的勒痕。相应地,设置于右束腰片12上的加强筋条104也优选沿竖向方向设置。
一些实施方式中,左束腰片11的腰腹部102中还包覆有支撑片103。支撑片103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有效对人体腹部进行束紧。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片103为多片,多片支撑片103上下间隔设置。多片支撑片103通过缝合线间隔开来。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束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束腰片(1)和束紧组件(2);
所述束腰片(1)包括左束腰片(11)和右束腰片(12);
所述束紧组件(2)包括左承力板(21)、右承力板(22)、左滑轮(23)、右滑轮(24)、左拉绳(25)以及右拉绳(26),多个所述左滑轮(23)以上下成列方式连接于所述左承力板(21)上,所述左承力板(21)连接于所述左束腰片(11)的一侧,多个所述右滑轮(24)以上下成列方式连接于所述右承力板(22)上,所述右承力板(22)连接于所述右束腰片(12)的一侧,所述左束腰片(11)与所述右束腰片(12)束于腰部时,所述左承力板(21)与所述右承力板(22)相邻,成列的所述左滑轮(23)与成列的所述右滑轮(24)左右并排形成束紧滑轮组,所述束紧滑轮组通过一条水平间隔线分为上束紧滑轮组和下束紧滑轮组;
所述上束紧滑轮组通过所述左拉绳(25)进行收紧,所述左拉绳(25)的两端自同一所述左滑轮(23)同向穿出,穿出的所述左拉绳(25)的两端用于同时收紧,所述下束紧滑轮组通过所述右拉绳(26)进行收紧,所述右拉绳(26)的两端自同一所述右滑轮(24)同向穿出,穿出的所述右拉绳(26)的两端用于同时收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供所述左拉绳(25)两端同向穿出的所述左滑轮(23)和供所述右拉绳(26)两端同向穿出的所述右滑轮(24)为相邻的上下两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轮(23)的数量与所述右滑轮(24)的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轮(23)与所述右滑轮(24)的数量为偶数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带(3),所述拉带(3)包括左拉带(31)和右拉带(32),所述左拉绳(25)与所述左拉带(31)连接,所述右拉绳(26)与所述右拉带(32)连接,所述左束腰片(11)和所述右束腰片(12)的表面均设有粘接层(5),所述左拉带(31)与所述右拉带(32)粘接于所述粘接层(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束腰片(11)的另一侧与所述右束腰片(12)的另一侧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束腰片(11)与所述右束腰片(12)为相同结构,均包括腰背部(101)和腰腹部(102),所述腰腹部(102)包覆有支撑片(103),所述支撑片(103)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片(103)上下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背部(101)与所述腰腹部(102)为分体结构,所述腰背部(101)和所述腰腹部(102)通过缝合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背部(101)和/或所述腰腹部(102)设有加强筋条(104),所述加强筋条(104)竖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供所述左拉绳(25)两端同向穿出的所述左滑轮(23)和/或供所述右拉绳(26)两端同向穿出的所述右滑轮(24)替换为穿线座(4),所述穿线座(4)的内部无滑轮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84593.2U CN218737282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束腰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84593.2U CN218737282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束腰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37282U true CN218737282U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646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84593.2U Active CN218737282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束腰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37282U (zh) |
-
2022
- 2022-11-07 CN CN202222984593.2U patent/CN2187372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89316B1 (en) | Support | |
EP1555971B1 (en) | Back support panel with convex surfaces for muscle support | |
US5833638A (en) | Back brace | |
US5387183A (en) | Multi-ply support belt | |
EP2869795B1 (en) | Girdle | |
JP2001218779A (ja) | 上半身用の姿勢矯正装着具 | |
WO2018101344A1 (ja) | 体幹サポーター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ウエア | |
US6063012A (en) | Portable multi-use exercise device | |
KR102167617B1 (ko) | 자세교정벨트 | |
US20070037483A1 (en) | Maternity belt | |
CN218737282U (zh) | 束腰带 | |
CN211131575U (zh) | 腰椎减负护套 | |
JP3753387B2 (ja) | 緊縛ベルト | |
CN113226227A (zh) | 姿势矫正器具 | |
JP3556282B2 (ja) | 腰痛帯 | |
CN211560574U (zh) | 一种人体动态矫正穿戴外衣 | |
JP2016054793A (ja) | コルセット | |
JP3119508U (ja) | 骨盤矯正エプロン | |
CN110538016A (zh) | 腰椎减负护套 | |
CN217245006U (zh) | 一种内穿矫姿带 | |
CN217244979U (zh) | 护腰带组件 | |
CN217547326U (zh) | 一种双调节护腰 | |
JP2002209921A (ja) | 骨盤締め矯正ベルト | |
CN215942912U (zh) | 一种被动型外骨骼支撑组件 | |
JP7433613B2 (ja) | サポーター及び芯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