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5594U - 多设备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多设备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5594U
CN218735594U CN202222464497.5U CN202222464497U CN218735594U CN 218735594 U CN218735594 U CN 218735594U CN 202222464497 U CN202222464497 U CN 202222464497U CN 218735594 U CN218735594 U CN 218735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hell
detection
mounting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644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树
钟荀
解亚平
曾波
戴立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uanj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Yuanj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Yuanj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Yuanj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644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5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5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55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设备连接结构,包括壳体和电源组件,壳体的内部形成限位空间,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独立布置的安装口,每个安装口与限位空间连通,以供检测设备自安装口推拉到限位空间内;电源组件安装于壳体的内侧壁并与安装口相对设置,电源组件分别与多个检测设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多设备连接结构能够同时装入多台检测设备,对于多台检测设备可进行集中检测,保证集中检测互不干扰,提升检测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多设备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设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检测设备一般单独放置,或者多台设备并排摆设,而检测设备通畅需要通过电源线或者其他连接线来供电及建立信号连接,此时多台设备会面临摆设不整齐、电线连接复杂,影响检测现场的清洁美观,甚至会因为设备连接不清楚造成信号的误传导,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多设备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台设备因摆设不整齐和电线连接复杂,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设备连接结构,包括:
壳体,内部形成限位空间,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独立布置的安装口,每个安装口与限位空间连通,以供检测设备自安装口推拉到限位空间内;和
电源组件,安装于壳体的内侧壁并与安装口相对设置,电源组件分别与多个检测设备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壳体包括顶壳、底壳、后壳以及的多个侧板,顶壳、底壳、后壳以及多个侧板围合成限位空间,多个安装口沿横向并排开设于侧板上,电源组件安装于后壳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后壳上设有朝向检测设备延伸的连接柱,连接柱和检测设备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并能够在前后方向限定检测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壳上沿检测设备推入的方向设有导向件,导向件与检测设备的底部导向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顶壳、底壳以及后壳的外周缘均具有内翻的包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侧板上形成多个向外凸出的凸起面,凸起面上开设有与限位空间连通的安装口,安装口用于安装显示屏,显示屏的数量与检测设备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顶壳的内侧端部形成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凸起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后壳上设有避让检测设备的电源线的避让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壳体内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将限位空间分割成多个互不相通的容纳区,容纳区的数量和安装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容纳区单独用于收容一个检测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源组件包括接入电源和多个分接电源,多个分接电源分别与多个检测设备一一对应通信连接,接入电源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对多个检测设备同时供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设备连接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壳体内部形成限位空间,壳体的一侧开设多个独立布置且与限位空间连通的安装口,每个安装口与限位空间连通;在安装多台检测设备时,多台检测设备分别自各自的安装口推入到限位空间内;并通过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源组件与检测设备电连接,以保证对检测设备的供电和信号连接关系建立。本申请的多设备连接结构能够同时将多台设备稳定的连接在限定空间内,使得检测设备在检测现场保持整齐,杜绝接线紊乱的场景,提升检测现场的整洁度,营造一个有序的多设备检测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设备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设备连接结构的壳体去掉左侧侧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设备连接结构在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多设备连接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壳体 30 显示屏
11 顶壳 40 连接柱
111 限位凸起 50 接入电源
12 底壳 60 分接电源
13 后壳 70 避让口
14 侧板 80 散热窗
15 限位空间 90 隔离板
20 检测设备 100 支撑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设备连接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多设备连接结构,包括:
壳体10,内部形成限位空间15,壳体1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独立布置的安装口,每个安装口与限位空间15连通,以供检测设备20自安装口推拉到限位空间15内;和
电源组件,安装于壳体10的内侧壁并与安装口相对设置,电源组件分别与多个检测设备20电连接,其中,检测设备可以为试剂检测、核酸检测等需要检测的装置。
针对本申请的多设备连接结构,在需要对多个检测设备20安装时,每个检测设备20从单独的安装口推入到限位空间15内,由于安装口靠近壳体10的下方设置,安装完成后,检测设备20的操作部自安装口处向外凸出,检测设备20的本体则进入到整个限位空间15内,且底部接触壳体10的底部。并且,本申请在壳体10的内侧壁设置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为每个检测设备20供电和进行信号连接关系建立,以使得每个检测设备20都能够独立正常检测工作。本申请通过将多台检测设备20稳定的连接在限位空间15内,保证了多台检测设备20连接的稳定性,并由本技术方案的结构向处于限定空间内的设备进行供电,还可建立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关系,保证设备放置稳定性的同时,使得检测设备20在检测现场保持整齐,杜绝接线紊乱的场景,提升检测现场的整洁度,营造一个有序的多设备检测环境。
关于本申请的多设备连接结构的整个壳体10外观类似长方体结构,具体地,壳体10包括顶壳11、底壳12、后壳13以及的多个侧板14,顶壳11、底壳12、后壳13以及多个侧板14围合成限位空间15,多个安装口沿横向并排开设于与后壳13相对的前方侧板14上,电源组件安装于后壳13上,这样,当检测设备20推入到限位空间15内后,电源组件能够直接与检测设备20的后端电连接。
如图3所示,后壳13上设有朝向检测设备20延伸的连接柱40,连接柱40和检测设备20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并能够在前后方向限定检测设备20。连接柱40的数量和检测设备20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当检测设备20自安装口推入到限位空间15内后,为了限定检测设备20的前后方向的自由端,采用螺栓将连接柱40和检测设备20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对检测设备20前后方向的限位。
进一步地,底壳12上沿检测设备20推入的方向设有导向件,导向件与检测设备20的底部导向配合。
其中,导向件可以为沿前后方向开设于底壳12上的多条导向槽,且多条导向槽平行间隔布置,在检测设备20推入限位空间15内,检测设备20的底部与导向槽的槽壁接触配合,能够沿导向槽进行导向移动;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导向件也可以为沿前后方向安装于底壳12上的多条导轨,在推入检测设备20时,检测设备20的底部沿导轨在推力作用下滑动,从而完成检测设备20的安装。但无论在底壳12的上表面设置导向槽还是导轨,都能够起到便于检测设备20装入或拆出的导向作用,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顶壳11、底壳12以及后壳13的外周缘均具有内翻的包边,能够美化整个壳体10的外观,线条看起来更加流畅。并且,为了简化制造工艺流程,节约成本,将顶壳11、底壳12和后壳13设置为一体成型制件。
此外,在底壳12的下表面沿四周设有多个支撑底脚100,以起到对整个壳体10的支撑作用,并且减少地面对应底壳12下表面的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侧板14上形成多个向外凸出的凸起面,凸起面上开设有与限位空间15连通的安装口,安装口用于安装显示屏30,显示屏30的数量与检测设备20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显示屏30与相应的检测设备20对应连接,从而可以显示相应的检测设备20的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数据,方便操作人员对整个检测过程的监控。为了方便显示屏30的使用和提高美观性,将显示屏30的外周均设置为弧形结构,并且,将显示屏30分别位于相应的检测设备20的上方,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对应的检测设备20的检测过程。
如图3所示,顶壳11的内侧端部形成有限位凸起111,限位凸起111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凸起面之间。对于同时安装两个检测设备20的连接结构来说,限位凸起111向下插于两个凸起面之间,从而在高度方向对显示屏30的安装和检测设备20进行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后壳13上设有避让检测设备20的电源线的避让口70,以使得检测设备20的电源线能够贯穿避让口70以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多个检测设备20之间检测时互相影响,壳体10内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隔离板90,隔离板90将限位空间15分割成多个均等且互不相通的容纳区,多个容纳区沿左右方向排布,且排布方向和安装口的排布方向相同,容纳区的数量和安装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容纳区单独用于收容一个检测设备20,且每个容纳区的体积要略大于检测设备20的体积,以保证每个检测设备20能够顺利的进入到容纳区内。
如图3和图4所示,电源组件包括接入电源50和多个分接电源60,多个分接电源60分别与多个检测设备20一一对应通信连接,接入电源50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对多个检测设备20同时供电。每个检测设备20的连接线分别与相应的分接电源60连接,而接入电源50同时从外部电源取电后供给多个分接电源60,进而实现对多个检测设备20的同时供电和信号集成,进而避免多个检测设备20接线紊乱的情况。
此外,为了保证检测设备20在测试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散热,在每个收容区均设有散热窗80,每个散热窗80均开设于后壳13上,且对应每个检测设备20设置,以通过散热窗80将检测设备20后侧的热量导出。
为了更详细的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对整体组装过程进行进一步地说明:通过本申请的多设备连接结构组装多个检测设备20时,首先将检测设备20从前往后推入限位空间15内,通过底壳12上的导向件和顶壳11上的限位凸起111以限定检测设备20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的自由度;并由螺栓穿过连接柱40与检测设备20连接,限定检测设备20的前后方向的自由度;此外通过散热窗80导出检测设备20后侧的热量,且采用接入电源50与外部电源或者总控中心连接,并由分接电源60与总电源或者总控中心建立信号连接,从而提供检测设备20的电能或者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多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内部形成限位空间(15),所述壳体(1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独立布置的安装口,每个所述安装口与所述限位空间(15)连通,以供检测设备(20)自所述安装口推拉到所述限位空间(15)内;和
电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10)的内侧壁并与所述安装口相对设置,所述电源组件分别与多个所述检测设备(2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顶壳(11)、底壳(12)、后壳(13)以及的多个侧板(14),所述顶壳(11)、所述底壳(12)、所述后壳(13)以及多个所述侧板(14)围合成所述限位空间(15),多个所述安装口沿横向并排开设于所述侧板(14)上,所述电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后壳(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3)上设有朝向所述检测设备(20)延伸的连接柱(40),所述连接柱(40)和所述检测设备(20)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并能够在前后方向限定所述检测设备(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2)上沿所述检测设备(20)推入的方向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检测设备(20)的底部导向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11)、所述底壳(12)以及所述后壳(13)的外周缘均具有内翻的包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4)上形成多个向外凸出的凸起面,所述凸起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空间(15)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用于安装显示屏(30),所述显示屏(30)的数量与所述检测设备(20)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11)的内侧端部形成有限位凸起(111),所述限位凸起(111)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凸起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3)上设有避让所述检测设备(20)的电源线的避让口。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设有隔离板(90),所述隔离板(90)将所述限位空间(15)分割成多个互不相通的容纳区,所述容纳区的数量和所述安装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容纳区单独用于收容一个所述检测设备(2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接入电源(50)和多个分接电源(60),多个所述分接电源(60)分别与多个所述检测设备(20)一一对应通信连接,所述接入电源(50)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对多个所述检测设备(20)同时供电。
CN202222464497.5U 2022-09-16 2022-09-16 多设备连接结构 Active CN218735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4497.5U CN218735594U (zh) 2022-09-16 2022-09-16 多设备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4497.5U CN218735594U (zh) 2022-09-16 2022-09-16 多设备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5594U true CN218735594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6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64497.5U Active CN218735594U (zh) 2022-09-16 2022-09-16 多设备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55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6879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3493308B (zh) 连接器
CN109959133B (zh) 一种电控盒盖及空调器
US20100265642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TW201627794A (zh) 充電裝置及其充電組件與理線結構
CN218735594U (zh) 多设备连接结构
US8072779B1 (en) Recessed electrical device housing assembly and clip
KR101109145B1 (ko) 패치코드 접속용 패치 패널
CN201523496U (zh) 一种ups机柜
KR101200287B1 (ko) 멀티탭
CN210220166U (zh) 一种电控盒盖及空调器
CN211981434U (zh) 一种线槽
CN110015041B (zh) 一种内置空气开关的充电桩
CN202471778U (zh) 用电信息采集装置及其壳体
KR20190010241A (ko) 다용도 선반
CN207559484U (zh) 长条形控制器的安装结构
CN204332834U (zh) 一种电位器设定模数化继电器结构
CN219395241U (zh) 控制装置以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
CN219392894U (zh) 控制盒组件以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
CN106448457B (zh) 显示装置
KR20150049606A (ko) 랙 설치용 케이블 정리장치
KR101348194B1 (ko) 가변형 커넥터
CN210724277U (zh) 一种可带电插拔的直流屏
CN218448590U (zh) 一种墙面插座
CN216921780U (zh) 门板连接结构、设备外壳及维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