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2025U - 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2025U
CN218722025U CN202222743439.6U CN202222743439U CN218722025U CN 218722025 U CN218722025 U CN 218722025U CN 202222743439 U CN202222743439 U CN 202222743439U CN 218722025 U CN218722025 U CN 218722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ventilation
mounting groove
limiting plate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434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运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Zhishan Venti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Zhishan Venti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Zhishan Venti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Zhishan Venti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434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2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2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2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体,所述通风管体的左侧进风口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通风管体的右侧出风口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通风管体的内部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吸风扇,所述通风管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连接有粉尘吸附结构,利用多个粉尘吸附网来对通风管体内部的粉尘进行吸附,达到过滤的目的,同时由于该粉尘吸附网为可拆卸式结构,能够在后续可以对粉尘吸附网进行拆卸和更换,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一些通风管道上是通过粉尘过滤网来对粉尘进行吸附,但是粉尘过滤网无法进行拆卸,导致粉尘过滤网长时间使用之后过滤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
背景技术
通风管道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复合管道,是为了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通风管道按材质分一般有:钢板风管(普通钢板)、镀锌板(白铁)风管、不锈钢通风管、玻璃钢通风管、塑料通风管、复合材料通风管、彩钢夹心保温板通风管、双面铝箔保温通风管、单面彩钢保温风管、涂胶布通风管(如矿用风筒)、矿用塑料通风管等。
现有技术中的通风管道在通风的过程中会带入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在通风时会被人体进行吸收,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现有的一些通风管道上是通过粉尘过滤网来对粉尘进行吸附,但是粉尘过滤网无法进行拆卸,导致粉尘过滤网长时间使用之后过滤效果较差。
因此设计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体,所述通风管体的左侧进风口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通风管体的右侧出风口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通风管体的内部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吸风扇,所述通风管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连接有粉尘吸附结构;
所述粉尘吸附结构包括位于安装槽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连接有外框体,所述外框体的内部安装有粉尘吸附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尺寸小于外框体的整体尺寸,所述外框体和粉尘吸附网和安装槽进行连接且连接方式为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板的整体尺寸大于安装槽的整体尺寸,所述限位板搭接在安装槽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板较短边的左右两侧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安装槽较短边的左右两侧且位于通风管体的壳体上方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之间连接有安装螺栓且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把手整体呈倒U型结构,且把手的底部通过螺栓和限位板进行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通风管体的内部位于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排风扇,所述吸风扇、通风管体内部以及排风扇之间进行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利用多个粉尘吸附网来对通风管体内部的粉尘进行吸附,达到过滤的目的,同时由于该粉尘吸附网为可拆卸式结构,能够在后续可以对粉尘吸附网进行拆卸和更换,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一些通风管道上是通过粉尘过滤网来对粉尘进行吸附,但是粉尘过滤网无法进行拆卸,导致粉尘过滤网长时间使用之后过滤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粉尘吸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粉尘吸附结构和通风管体连接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风管体;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吸风扇;5、安装槽;6、粉尘吸附结构;61、限位板;62、把手;63、外框体;64、粉尘吸附网;65、第一螺纹孔;66、第二螺纹孔;67、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体1,通风管体1的左侧进风口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通风管体1的右侧出风口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通风管体1的内部位于第一连接板2的一侧安装有吸风扇4,利用吸风扇4用以将外部的空气快速吸附到通风管体1的内部;
其中通风管体1的内部位于第二连接板3的一侧安装有排风扇,吸风扇4、通风管体1内部以及排风扇之间进行连通,通过吸风扇4和排风扇的组合设计能够提高了通风管体1内部的通风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和图3,通风管体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的内部连接有粉尘吸附结构6,粉尘吸附结构6包括位于安装槽5上的限位板61,限位板61的顶部安装有把手62,通过把手62可以在拆卸时将粉尘吸附结构6进行提起,限位板61的底部连接有外框体63,外框体63的内部安装有粉尘吸附网64,利用粉尘吸附网64可以对通风管体1内部的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吸附,避免粉尘经通风管体1进入到内部环境中;
其中安装槽5的内部尺寸小于外框体63的整体尺寸,外框体63和粉尘吸附网64和安装槽5进行连接且连接方式为插接,限位板61的整体尺寸大于安装槽5的整体尺寸,限位板61搭接在安装槽5的上方,限位板61较短边的左右两侧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5,安装槽5较短边的左右两侧且位于通风管体1的壳体上方开设有第二螺纹孔66,第一螺纹孔65和第二螺纹孔66之间连接有安装螺栓67且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通过将外框体63以及粉尘吸附网64插入到安装槽5的内部,随后采用安装螺栓67对其进行固定安装,能够达到对粉尘吸附网64进行拆卸和更换,把手62整体呈倒U型结构,且把手62的底部通过螺栓和限位板61进行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在使用该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时,首先在吸风扇4、通风管体1内部以及排风扇之间进行连通的条件下,通过吸风扇4将外部空气吸到通风管体内部,同时通过排风扇将通风管体1内部的空气排到内部环境中,同时,通过多个粉尘吸附网64用以对通风管体1内部的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吸附,避免粉尘经通风管体1进入到内部环境,之后当需要对粉尘吸附网64进行拆卸时,在第一螺纹孔65和第二螺纹孔66之间连接有安装螺栓67且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的条件下,将安装螺栓67进行拆卸,随后在外框体63和粉尘吸附网64和安装槽5进行连接且连接方式为插接和把手62的底部通过螺栓和限位板61进行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的条件下,通过握持把手62将外框体63和粉尘吸附网64提起,进而可以对粉尘吸附结构6进行拆卸、清理和更换,提高了该通风管体1整体的粉尘吸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包括通风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体(1)的左侧进风口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所述通风管体(1)的右侧出风口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所述通风管体(1)的内部位于第一连接板(2)的一侧安装有吸风扇(4),所述通风管体(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连接有粉尘吸附结构(6);
所述粉尘吸附结构(6)包括位于安装槽(5)上的限位板(61),所述限位板(61)的顶部安装有把手(62),所述限位板(61)的底部连接有外框体(63),所述外框体(63)的内部安装有粉尘吸附网(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尺寸小于外框体(63)的整体尺寸,所述外框体(63)和粉尘吸附网(64)和安装槽(5)进行连接且连接方式为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1)的整体尺寸大于安装槽(5)的整体尺寸,所述限位板(61)搭接在安装槽(5)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1)较短边的左右两侧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5),所述安装槽(5)较短边的左右两侧且位于通风管体(1)的壳体上方开设有第二螺纹孔(66),所述第一螺纹孔(65)和第二螺纹孔(66)之间连接有安装螺栓(67)且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2)整体呈倒U型结构,且把手(62)的底部通过螺栓和限位板(61)进行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体(1)的内部位于第二连接板(3)的一侧安装有排风扇,所述吸风扇(4)、通风管体(1)内部以及排风扇之间进行连通。
CN202222743439.6U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 Active CN218722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3439.6U CN218722025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3439.6U CN218722025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2025U true CN218722025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7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43439.6U Active CN218722025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2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77825U (zh) 空气净化装置
WO2020177301A1 (zh) 带有新风组件的空调器室内机
WO2019037492A1 (zh) 两用式循环净化机
CN218722025U (zh) 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
CN210373934U (zh) 一种具有通风节能系统的绿色建筑
CN208431904U (zh) 一种自带静压分配装置的吊顶式新风换气装置
CN209637041U (zh) 适用于建筑设计的呼吸式生态幕墙
CN203114569U (zh) 压缩机隔音罩
CN214891659U (zh)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CN213841199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4787163U (zh) 一种墙体管道新风装置
CN108266110A (zh) 窗型空气净化装置
CN211041302U (zh) 一种可实现热回收节能的恒温恒湿新风预处理机组
CN207988896U (zh) 窗型空气净化装置
CN202328616U (zh) 壁挂式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CN208253886U (zh) 一种带消音的全热回收新风机
CN206853332U (zh) 一种壁挂式双循环家用空气净化机
CN216244721U (zh) 一种自动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装置
CN220601696U (zh) 一种建筑工程设计用节能通风装置
CN215175701U (zh) 一种具有空气过滤结构的节能环保的新风设备
CN217584751U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通风装置
CN218249300U (zh) 一种具有高效过滤机构的洁净室
CN206487363U (zh) 一种多层结构节能除尘换气门
CN213421356U (zh) 一种热交换芯体竖向放置的全热交换器
CN216384472U (zh) 一种无级变风量新风换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