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1473U -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1473U
CN218721473U CN202222729685.6U CN202222729685U CN218721473U CN 218721473 U CN218721473 U CN 218721473U CN 202222729685 U CN202222729685 U CN 202222729685U CN 218721473 U CN218721473 U CN 218721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inner ring
air
outer ring
st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296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
胡杨
欧伟成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296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1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1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1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属于厨房设备技术领域。该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分气盘、外环引射管、内环引射管、喷嘴组件以及火盖组件,底座设置有外环进气接头、爆炒进气接头以及内环进气接头,分气盘包括外环部和内环部,外环部围设有外环混气腔,内环部围设有内环混气腔,外环引射管的一端与外环混气腔连通,内环引射管的一端与内环混气腔连通,喷嘴组件包括设置于底座的上端部的外环喷嘴、爆炒喷嘴以及内环喷嘴,外环喷嘴的一端与外环进气接头连通,爆炒喷嘴的一端与爆炒进气接头连通,爆炒喷嘴和外环喷嘴的另一端均与外环引射管的另一端相对设置,内环喷嘴的一端与内环进气接头连通,内环喷嘴的另一端与内环引射管相对设置。

Description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上进风燃烧器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在燃气灶、集成灶及集成烹饪中心等相关产品上,然而受燃烧器结构本身的限制,热负荷往往没下进风燃烧器大。
现有的提高热负荷的方式为扩大燃烧器直径,这样存在燃烧器体积大,制造成本高且仍不能满足爆炒所需要的热负荷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具有体积小,并能够瞬时将火力加大到高于5.2Kw以满足爆炒对大火力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进风燃烧器,该上进风燃烧器设置有独立的爆炒进气接头以及与爆炒进气接头连通的爆炒喷嘴,并且爆炒喷嘴和外环喷嘴的出气口均与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口相对设置,从而实现了在需要爆炒时,开启爆炒燃气通道,爆炒喷嘴与外环喷嘴共同向外环混气腔内喷射燃气,进而瞬时将外环火力加大到爆炒所需要的高于5.2Kw的热负荷,在不需要爆炒时,关闭爆炒燃气通道即可,外环喷嘴仍然能够正常向外环混气腔内喷射燃气,以进行普通烹饪模式。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分气盘、外环引射管、内环引射管、喷嘴组件以及火盖组件,底座设置有外环进气接头、爆炒进气接头以及内环进气接头,分气盘设置于底座的上端部,分气盘包括外环部和内环部,外环部围设有外环混气腔,内环部围设有内环混气腔,外环引射管的一端与外环混气腔连通,内环引射管的一端与内环混气腔连通,喷嘴组件包括设置于底座的上端部的外环喷嘴、爆炒喷嘴以及内环喷嘴,外环喷嘴的一端与外环进气接头连通,爆炒喷嘴的一端与爆炒进气接头连通,爆炒喷嘴和外环喷嘴的另一端均与外环引射管的另一端相对设置,内环喷嘴的一端与内环进气接头连通,内环喷嘴的另一端与内环引射管相对设置,火盖组件包括设置于外环混气腔上端的外环火盖和设置于内环混气腔上端的内环火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外环引射管包括第一外环引射管和第二外环引射管,外环喷嘴包括第一外环喷嘴和第二外环喷嘴,第一外环喷嘴与第一外环引射管相对设置,第二外环喷嘴与爆炒喷嘴均与第二外环引射管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外环混气腔的底部斜向设置,外环混气腔的一端部的深度大于外环混气腔的另一端部的深度,第一外环引射管和第二外环引射管水平且相平行地与外环混气腔的一端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分气盘还包括隔板和C形导流板,隔板固接于外环混气腔内的一端且位于第一外环引射管和第二外环引射管之间,隔板的上端与外环混气腔的另一端位置处的底壁位于同一水平高度,C形导流板设置于隔板的上端,以对进气螺旋导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底座对应第一外环引射管和第二外环引射管分别设置有凸起的且与外环进气接头连通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底座对应第二外环引射管设置有凸起的且与爆炒进气接头连通的第三连接通道,第一外环喷嘴和第二外环喷嘴分别安装于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上,爆炒喷嘴安装于第三连接通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爆炒喷嘴的出气方向与第二外环喷嘴的出气方向平行;或者爆炒喷嘴的出气方向与第二外环喷嘴的出气方向具有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点火针,外环部和内环部之间具有腔体,点火针设置于腔体中并且点火针的下端与底座固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部,分气盘对应定位凸起部开设有定位槽或定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内环喷嘴设置于底座的上端部的中心,内环引射管对应内环喷嘴固接于内环混气腔的底壁的中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包括旋塞阀、爆炒阀以及上述的上进风燃烧器,旋塞阀设置有外环燃气通道和内环燃气通道,爆炒阀设置有爆炒燃气通道,外环进气接头与外环燃气通道连通,内环进气接头与内环燃气通道连通,爆炒进气接头与爆炒燃气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进风燃烧器由于设置有独立的爆炒进气接头以及与爆炒进气接头连通的爆炒喷嘴,并且爆炒喷嘴和外环喷嘴的出气口均与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口相对设置,从而实现了在需要爆炒时,开启爆炒燃气通道,爆炒喷嘴与外环喷嘴共同向外环混气腔内喷射燃气,进而瞬时将外环火力加大到爆炒所需要的高于5.2Kw的热负荷,在不需要爆炒时,关闭爆炒燃气通道即可,外环喷嘴仍然能够正常向外环混气腔内喷射燃气,以进行普通烹饪模式。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的分气盘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的分气盘的C-C剖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的分气盘的D-D剖视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的分气盘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的E-E剖视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的E-E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座;11、外环进气接头;12、爆炒进气接头;13、内环进气接头;14、第一连接通道;15、第二连接通道;16、第三连接通道;17、定位凸起部;
2、分气盘;21、外环部;211、外环混气腔;212、定位槽;22、内环部;221、内环混气腔;222、定位孔;23、隔板;24、C形导流板;25、腔体;
3、外环引射管;31、第一外环引射管;32、第二外环引射管;
4、内环引射管;
5、喷嘴组件;51、外环喷嘴;511、第一外环喷嘴;512、第二外环喷嘴;52、爆炒喷嘴;53、内环喷嘴;
6、火盖组件;61、外环火盖;62、内环火盖。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如图1至图8相关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1、分气盘2、外环引射管3、内环引射管4、喷嘴组件5以及火盖组件6。
底座1设置有外环进气接头11、爆炒进气接头12以及内环进气接头13,例如,外环进气接头11、爆炒进气接头12以及内环进气接头13均设置于底座1的下端部并且水平设置,以便于与阀体连接。
分气盘2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部,分气盘2包括外环部21和内环部22,外环部21围设有开口朝上的外环混气腔211,内环部22围设有开口朝上的内环混气腔221。
外环引射管3的一端与外环混气腔211连通,内环引射管4的一端与内环混气腔221连通。
喷嘴组件5包括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部的外环喷嘴51、爆炒喷嘴52以及内环喷嘴53。
外环喷嘴51的一端与外环进气接头11连通,爆炒喷嘴52的一端与爆炒进气接头12连通,爆炒喷嘴52和外环喷嘴51的另一端均与外环引射管3的另一端相对设置,以共同向外环引射管3喷射燃气,形成射流将外部空气抽吸至外环引射管3内,以使燃气与空气混合。
内环喷嘴53的一端与内环进气接头13连通,内环喷嘴53的另一端与内环引射管4相对设置,以向内环引射管4内喷射燃气,形成射流将外部空气抽吸至内环引射管4内,以使燃气与空气混合。
火盖组件6包括外环火盖61和内环火盖62,外环火盖61和内环火盖62均围设有开口朝下的外环火盖61设置于外环混气腔211的上端,内环火盖62设置于内环混气腔221的上端,外环火盖61和内环火盖62的上端部均开设有环形排列的火孔。
将外环进气接头11和内环进气接头13分别连接旋塞阀的外环燃气通道和内环燃气通道,将爆炒进气接头12连接爆炒阀的燃气通道,旋塞阀和爆炒阀均与总燃气进气管连通。
按压并旋转旋塞阀的旋钮启动点火,当需要爆炒时,开启爆炒阀,总燃气进气管内的一部分燃气通过爆炒阀、爆炒阀的燃气通道、爆炒进气接头12、爆炒喷嘴52、外环引射管3进入外环混气腔211内,以提升外环混气腔211内的燃气量,从而实现了瞬时将火力加大到爆炒所需要的高于5.2Kw的热负荷。
当不需要爆炒时,关闭爆炒阀,爆炒喷嘴52停止向外环引射管3内喷射燃气。而外环喷嘴51则正常向外环引射管3内喷射燃气,内环喷嘴53也正常向内环引射管4内喷射燃气。
当关闭旋塞阀后,外环喷嘴51停止向外环引射管3内喷射燃气,内环喷嘴53停止向内环引射管4内喷射燃气。
如图1至图8相关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外环引射管3包括第一外环引射管31和第二外环引射管32;外环喷嘴51包括第一外环喷嘴511和第二外环喷嘴512,第一外环喷嘴511和第二外环喷嘴512均与外环进气接头11连通。
第一外环喷嘴511与第一外环引射管31的进气口相对设置,第一外环引射管31的出气口与外环混气腔211连通。
第二外环喷嘴512与爆炒喷嘴52均与第二外环引射管32的进气口相对设置,第二外环引射管32的出气口与外环混气腔211连通。
由于第一外环引射管31和第二外环引射管32均与外环混气腔211连通,使得第一外环引射管31与第二外环引射管32的两股进气在外环混气腔211内汇流,以提升燃气与空气的混合,使得外环燃气/空气混合更均匀,燃烧更充分。
如图1至图8相关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外环混气腔211的底部斜向设置,外环混气腔211的一端部的深度大于外环混气腔211的另一端部的深度,第一外环引射管31和第二外环引射管32水平且相平行地与外环混气腔211的一端连通。
如图4所示,外环混气腔211的A端部的深度大于外环混气腔211的B端部的深度,第一外环引射管31和第二外环引射管32水平且相平行地与外环混气腔211的A端连通。第一外环引射管31和第二外环引射管32的两股进气在进入外环混气腔211的A端后分别斜向向上在B端汇流,由于外环混气腔211为变截面腔体,以改变混合气体的层流,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外环燃气/空气的混合度。
如图1至图8相关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分气盘2还包括隔板23和C形导流板24,隔板23固接于外环混气腔211内的一端且位于第一外环引射管31和第二外环引射管32之间,隔板23的上端与外环混气腔211的另一端位置处的底壁位于同一水平高度,C形导流板24水平设置于隔板23的上端,以对进气螺旋导流,C形导流板24防止进入外环混气腔211内的混合气体直接向上流动,而是在C形导流板24的导流作用下螺旋上升,以提升混合气体的流动形程,进而进一步提升混合均匀度。
如图1至图8相关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底座1对应第一外环引射管31和第二外环引射管32分别设置有凸起的且与外环进气接头11连通的第一连接通道14和第二连接通道15,第一外环喷嘴511和第二外环喷嘴512分别安装于第一连接通道14和第二连接通道15上。
优选的,第一连接通道14和第二连接通道15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凸起,分气盘2对应定位凸起开设有定位槽,以提升安装效率和精度。
底座1对应第二外环引射管32设置有凸起的且与爆炒进气接头12连通的第三连接通道16,以安装爆炒喷嘴52。
如图2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爆炒喷嘴52的出气方向与第二外环喷嘴512的出气方向平行。
当然,爆炒喷嘴52的出气方向与第二外环喷嘴512的出气方向不限于平行,如图8所示,爆炒喷嘴52的出气方向与第二外环喷嘴512的出气方向还可以具有夹角,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两者出气方向的关系。
如图1至图8相关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点火针7,外环部21和内环部22之间具有腔体25,点火针7设置于腔体25中并且点火针7的下端与底座1固接。
例如,内环部22的一端与外环部21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内环部22的另一端与外环部21之间具有腔体25,腔体25具有二次进空气的作用,以使内环火充分燃烧。
如图1至图8相关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部17,例如,定位凸起部17分为第一定位凸起部和第二定位凸起部。
外环部21的底壁对应第一定位凸起部开设有定位槽212,内环部22对应第二定位凸起部开设有定位孔222。
例如,分气盘2的外环部21与内环部22之间开设有定位孔,分气盘2的外环部21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两个定位凸起部17的其中一个与定位孔对应设置并与定位孔插接,另一个与定位槽对应设置并与定位槽插接,提升燃烧器的安装速度的精度。
如图1至图8相关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内环喷嘴53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部的中心,并朝上喷射燃气,内环引射管4对应内环喷嘴53固接于内环混气腔221的底壁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旋塞阀、爆炒阀以及上述的上进风燃烧器,旋塞阀设置有外环燃气通道和内环燃气通道,爆炒阀设置有爆炒燃气通道,外环进气接头11与外环燃气通道连通,内环进气接头13与内环燃气通道连通,爆炒进气接头12与爆炒燃气通道连通。
按压并旋转旋塞阀的旋钮启动点火,当需要爆炒时,开启爆炒阀,总燃气进气管内的一部分燃气通过爆炒阀、爆炒燃气通道、爆炒进气接头12、爆炒喷嘴52、外环引射管3进入外环混气腔211内,以提升外环混气腔211内的燃气量,从而实现了瞬时将火力加大到爆炒所需要的高于5.2Kw的热负荷。
当不需要爆炒时,关闭爆炒阀,爆炒喷嘴52停止向外环引射管3内喷射燃气。而外环喷嘴51则正常向外环引射管3内喷射燃气,内环喷嘴53也正常向内环引射管4内喷射燃气。
当关闭旋塞阀后,外环喷嘴51停止向外环引射管3内喷射燃气,内环喷嘴53停止向内环引射管4内喷射燃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优选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设置有外环进气接头(11)、爆炒进气接头(12)以及内环进气接头(13),
分气盘(2),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部,所述分气盘(2)包括外环部(21)和内环部(22),所述外环部(21)围设有外环混气腔(211),所述内环部(22)围设有内环混气腔(221),
外环引射管(3),所述外环引射管(3)的一端与所述外环混气腔(211)连通,
内环引射管(4),所述内环引射管(4)的一端与所述内环混气腔(221)连通,
喷嘴组件(5),所述喷嘴组件(5)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部的外环喷嘴(51)、爆炒喷嘴(52)以及内环喷嘴(53),所述外环喷嘴(51)的一端与所述外环进气接头(11)连通,所述爆炒喷嘴(52)的一端与所述爆炒进气接头(12)连通,所述爆炒喷嘴(52)和所述外环喷嘴(5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外环引射管(3)的另一端相对设置,所述内环喷嘴(53)的一端与所述内环进气接头(13)连通,所述内环喷嘴(53)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环引射管(4)相对设置,以及
火盖组件(6),包括设置于所述外环混气腔(211)上端的外环火盖(61)和设置于所述内环混气腔(221)上端的内环火盖(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3)包括第一外环引射管(31)和第二外环引射管(32),所述外环喷嘴(51)包括第一外环喷嘴(511)和第二外环喷嘴(512),所述第一外环喷嘴(511)与所述第一外环引射管(3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外环喷嘴(512)与所述爆炒喷嘴(52)均与所述第二外环引射管(32)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混气腔(211)的底部斜向设置,所述外环混气腔(211)的一端部的深度大于所述外环混气腔(211)的另一端部的深度,所述第一外环引射管(31)和所述第二外环引射管(32)水平且相平行地与所述外环混气腔(211)的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盘(2)还包括隔板(23)和C形导流板(24),所述隔板(23)固接于所述外环混气腔(211)内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外环引射管(31)和所述第二外环引射管(32)之间,所述隔板(23)的上端与所述外环混气腔(211)的另一端位置处的底壁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C形导流板(24)设置于所述隔板(23)的上端,以对进气螺旋导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对应所述第一外环引射管(31)和所述第二外环引射管(32)分别设置有凸起的且与所述外环进气接头(11)连通的第一连接通道(14)和第二连接通道(15),所述底座(1)对应所述第二外环引射管(32)设置有凸起的且与所述爆炒进气接头(12)连通的第三连接通道(16),所述第一外环喷嘴(511)和所述第二外环喷嘴(51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14)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5)上,所述爆炒喷嘴(52)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通道(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炒喷嘴(52)的出气方向与所述第二外环喷嘴(512)的出气方向平行;或者所述爆炒喷嘴(52)的出气方向与所述第二外环喷嘴(512)的出气方向具有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火针(7),所述外环部(21)和所述内环部(22)之间具有腔体(25),所述点火针(7)设置于所述腔体(25)中并且所述点火针(7)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部(17),所述分气盘(2)对应所述定位凸起部(17)开设有定位槽或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喷嘴(53)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部的中心,所述内环引射管(4)对应所述内环喷嘴(53)固接于所述内环混气腔(221)的底壁的中心。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旋塞阀、爆炒阀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所述旋塞阀设置有外环燃气通道和内环燃气通道,所述爆炒阀设置有爆炒燃气通道,所述外环进气接头(11)与所述外环燃气通道连通,所述内环进气接头(13)与所述内环燃气通道连通,所述爆炒进气接头(12)与所述爆炒燃气通道连通。
CN202222729685.6U 2022-10-14 2022-10-14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Active CN218721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9685.6U CN218721473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9685.6U CN218721473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1473U true CN218721473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29685.6U Active CN218721473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1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7829B (zh) 一种防干烧单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
CN218721473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544424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599717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9840089U (zh)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CN110043901B (zh) 上进风燃烧器
CN210688216U (zh) 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110043900B (zh) 灶具燃烧器
CN111256127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5493141A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6047653U (zh)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9414750U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具
CN217441632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3207847U (zh) 一种高效引射式火帽
CN115493142A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4700685U (zh) 上进风燃烧器
CN220648251U (zh) 一种上进风灶具燃烧器
CN212132429U (zh) 一种燃气炉头及灶具燃烧器
CN220338458U (zh) 一种爆炒燃烧器
CN219656074U (zh) 燃烧器
CN217928757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6047656U (zh) 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21035839U (zh) 上进风燃气灶
CN218626832U (zh) 一种大气红外混合灶具燃烧器
CN217178513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