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0608U - 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0608U
CN218720608U CN202222929180.4U CN202222929180U CN218720608U CN 218720608 U CN218720608 U CN 218720608U CN 202222929180 U CN202222929180 U CN 202222929180U CN 218720608 U CN218720608 U CN 218720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ed
case
gas
pip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291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飞
刘哲
宋治财
刘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gong Mingta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gong Mingta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gong Mingta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gong Mingta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291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0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0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0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包括机箱和加注枪,机箱内设置有供气管路,加注枪与供气管路连通;还包括灭火装置、降温装置、壳体、流量计、气管、输入设备、控制器和第一电控阀门,灭火装置安装在机箱顶端,灭火装置输出端与机箱内相通,壳体安装在机箱内侧壁上,降温装置输出端设置在壳体内部,流量计设置在壳体内部,气管的输入端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气管输出端与加注枪输入端连通,气管中部连通设置在流量计上,输入设备安装在机箱外侧壁上,控制器安装在壳体内侧壁上。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提高了油气自动定量加注使用便利性,提高了系统的及时灭火效果以及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站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加气站供车辆需要补充石油气时使用,石油气存在气库里,通过管道连接到加气机器,通过加气枪加到车辆的气箱里。
现有技术CN202122913297.9中,公开了一种LNG加气站用集成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柜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排风机、引风机、排气管、进气管、水箱和散热管,水箱设置在控制柜的一侧,排风机与控制柜固定连接,引风机与控制柜固定连接,散热管与水箱固定连接,排气管分别与排风机和散热管连通,进气管分别与引风机和散热管连通。但该系统使用中发现,该系统不能对失火情况进行灭火处理,降低了系统的使用安全性,因此提出一种便于自动灭火,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以提高油气自动定量加注使用便利性,提高系统的及时灭火效果,提高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包括机箱和加注枪,机箱内设置有供气管路,加注枪与供气管路连通;还包括灭火装置、降温装置、壳体、流量计、气管、输入设备、控制器和第一电控阀门,灭火装置安装在机箱顶端,灭火装置输出端与机箱内相通,壳体安装在机箱内侧壁上,降温装置输出端设置在壳体内部,流量计设置在壳体内部,气管的输入端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气管输出端与加注枪输入端连通,气管中部连通设置在流量计上,输入设备安装在机箱外侧壁上,控制器安装在壳体内侧壁上,并且流量计和输入设备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电控阀门连通设置在气管输入端上,并且第一电控阀门与控制器电连接;首先工作人员将需要加注的油气量通过输入设备输入,输入设备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控阀门开启,从而使油气通过外部供气设备排放至气管内部,气管内的油气穿过流量计输送,之后油气进入加注枪内部,通过加注枪对需要使用油气的设备进行加注,通过流量计对油气的流量进行计量,当油气流量达到设定数值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控阀门关闭,从而使油气进行自动定量加注,提高系统的使用便利性,当机箱内发生火灾时,通过灭火装置自动感应并进行灭火,从而提高系统的及时灭火效果,提高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罐体、排放管、第二电控阀门、多组分流管和红外火焰探测器,罐体通过支架安装在机箱顶端,罐体内设置有灭火液体,排放管安装在机箱内侧壁顶部,排放管输入端与罐体内连通,第二电控阀门连通设置在排放管输入端上,多组分流管均连通设置在排放管底端,并且多组分流管底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多组喷头,多组喷头均与机箱内相通,红外火焰探测器连通设置在机箱内侧壁上部,并且红外火焰探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第二电控阀门电连接,并且壳体顶端设置有多组透水孔;通过红外火焰探测器对机箱内的火灾进行感应,当红外火焰探测器感应到机箱内发生火灾时,红外火焰探测器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控阀门开启,从而使罐体内储存的灭火液体通过排放管排放至多组分流管,多组分流管通过多组喷头将灭火液体喷洒至机箱内部,从而使灭火液体对机箱内进行灭火,灭火液体喷洒时,部分灭火液体穿过壳体顶端透水孔进入壳体内部,从而提高壳体内的阻燃效果,降低火灾的危害,通过设置红外火焰探测器,提高系统对火灾自动感应自动灭火的效果,降低火灾危险。
优选的,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水箱、半导体制冷板、两组导热板、泵体、冷却管和两组导流管,水箱安装在机箱外侧壁上,水箱内设置有冷却液,半导体制冷板安装在水箱外侧壁上,多组导热板均设置在水箱内部,多组导热板左端均与半导体制冷板的制冷端连接,并且多组导热板上分别设置有多组通孔,泵体安装在水箱顶端,泵体输入端连通设置在水箱上部,冷却管安装在壳体内侧壁上,冷却管输入端通过第一组导流管与泵体输出端连通,冷却管输出端通过第二组导流管与水箱下部连通;通过打开半导体制冷板对多组导热板冷却降温,使多组导热板通过热传导将水箱内的冷却液冷却降温,通过打开泵体将水箱内的冷却液抽取,抽取的冷却液通过第一组导流管输送至冷却管内部,冷却液将冷却管降温冷却,冷却管通过热传导将壳体内降温冷却,提高壳体内的降温效果,减少控制器运行时的高温故障,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之后冷却液通过第二组导流管回流至水箱内下部,之后水箱内的冷却液从下向上穿过导热板的多组通孔流动,提高多组导热板对冷却液的降温效果,进而提高系统的降温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气体泄漏检测仪和蜂鸣报警器,气体泄漏检测仪连通设置在机箱内部,蜂鸣报警器安装在机箱外侧壁上,并且蜂鸣报警器与气体泄漏检测仪电连接;通过气体泄漏检测仪对机箱内油气浓度进行检测,当气体泄漏检测仪检测到机箱内的油气泄漏时,气体泄漏检测仪将信号输送至蜂鸣报警器,通过蜂鸣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响,从而提高系统对油气泄漏报警的便利性。
优选的,还包括翅片和风扇,翅片安装在半导体制冷板的散热端上,风扇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水箱外侧壁上,并且风扇设置在翅片侧方;通过打开风扇对翅片吹风,提高翅片对半导体制冷板的散热效果,提高半导体制冷板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通设置在壳体内部,并且温度传感器与蜂鸣报警器电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壳体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壳体内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是送至蜂鸣报警器,通过蜂鸣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响,从而提高壳体内的工作温度监测的便利性。
优选的,还包括挂架,挂架安装在机箱外侧壁上,并且挂架对加注枪进行支撑;提高加注枪收纳的便利性。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需要加注的油气量通过输入设备输入,输入设备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控阀门开启,从而使油气通过外部供气设备排放至气管内部,气管内的油气穿过流量计输送,之后油气进入加注枪内部,通过加注枪对需要使用油气的设备进行加注,通过流量计对油气的流量进行计量,当油气流量达到设定数值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控阀门关闭,从而使油气进行自动定量加注,提高系统的使用便利性,当机箱内发生火灾时,通过灭火装置自动感应并进行灭火,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及时灭火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排放管与第二电控阀门等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水箱与半导体制冷板等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排放管与分流管等连接的轴测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箱;2、壳体;3、流量计;4、气管;5、加注枪;6、输入设备;7、控制器;8、第一电控阀门;9、罐体;10、排放管;11、第二电控阀门; 12、分流管;13、红外火焰探测器;14、水箱;15、半导体制冷板;16、导热板;17、泵体;18、冷却管;19、导流管;20、气体泄漏检测仪;21、蜂鸣报警器;22、翅片;23、风扇;24、温度传感器;25、挂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机箱1、加注枪5、灭火装置、降温装置、壳体2、流量计3、气管4、输入设备6、控制器7、第一电控阀门8、气体泄漏检测仪20、蜂鸣报警器21、温度传感器24和挂架25。
机箱1内设置有供气管路,加注枪5与供气管路连通,挂架25安装在机箱1外侧壁上,并且挂架25对加注枪5进行支撑。
壳体2安装在机箱1内侧壁上,流量计3设置在壳体2内部,气管4的输入端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气管4输出端与加注枪5输入端连通,气管4中部连通设置在流量计3上,输入设备6安装在机箱1外侧壁上,控制器7安装在壳体2内侧壁上,并且流量计3和输入设备6分别与控制器7电连接,第一电控阀门8连通设置在气管4输入端上,并且第一电控阀门8与控制器7电连接。
灭火装置安装在机箱1顶端,灭火装置输出端与机箱1内相通。灭火装置包括罐体9、排放管10、第二电控阀门11、多组分流管12和红外火焰探测器13,罐体9通过支架安装在机箱1顶端,罐体9内设置有灭火液体,排放管10安装在机箱 1内侧壁顶部,排放管10输入端与罐体9内连通,第二电控阀门11连通设置在排放管10输入端上,多组分流管12均连通设置在排放管10底端,并且多组分流管 12底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多组喷头,多组喷头均与机箱1内相通,红外火焰探测器 13连通设置在机箱1内侧壁上部,并且红外火焰探测器13与控制器7电连接,控制器7与第二电控阀门11电连接,并且壳体2顶端设置有多组透水孔。
降温装置输出端设置在壳体2内部。降温装置包括水箱14、半导体制冷板15、两组导热板16、泵体17、冷却管18、两组导流管19、翅片22和风扇23。
水箱14安装在机箱1外侧壁上,水箱14内设置有冷却液,半导体制冷板15安装在水箱14外侧壁上,多组导热板16均设置在水箱14内部,多组导热板16左端均与半导体制冷板15的制冷端连接,并且多组导热板16上分别设置有多组通孔,泵体17安装在水箱14顶端,泵体17输入端连通设置在水箱14上部,冷却管18安装在壳体2内侧壁上,冷却管18输入端通过第一组导流管19与泵体17输出端连通,冷却管18输出端通过第二组导流管19与水箱14下部连通。
翅片22安装在半导体制冷板15的散热端上,风扇23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水箱 14外侧壁上,并且风扇23设置在翅片22侧方。
气体泄漏检测仪20连通设置在机箱1内部,蜂鸣报警器21安装在机箱1外侧壁上,并且蜂鸣报警器21与气体泄漏检测仪20电连接。温度传感器24连通设置在壳体2内部,并且温度传感器24与蜂鸣报警器21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工作人员将需要加注的油气量通过输入设备6输入,输入设备6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第一电控阀门8开启,从而使油气通过外部供气设备排放至气管4内部,气管4内的油气穿过流量计3输送,之后油气进入加注枪5内部,通过加注枪5对需要使用油气的设备进行加注,通过流量计3对油气的流量进行计量,当油气流量达到设定数值后,控制器7控制第一电控阀门8关闭,从而使油气进行自动定量加注,提高系统的使用便利性。
通过红外火焰探测器13对机箱1内的火灾进行感应,当红外火焰探测器13感应到机箱1内发生火灾时,红外火焰探测器13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第二电控阀门11开启,从而使罐体9内储存的灭火液体通过排放管10排放至多组分流管12,多组分流管12通过多组喷头将灭火液体喷洒至机箱1内部,从而使灭火液体对机箱1内进行灭火,降低火灾的危害。
通过设置红外火焰探测器13,提高系统对火灾自动感应自动灭火的效果,降低火灾危险。
通过打开半导体制冷板15对多组导热板16冷却降温,使多组导热板16通过热传导将水箱14内的冷却液冷却降温,通过打开泵体17将水箱14内的冷却液抽取,抽取的冷却液通过第一组导流管19输送至冷却管18内部,冷却液将冷却管 18降温冷却,冷却管18通过热传导将壳体2内降温冷却。
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主要功能为:输入设备6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第一电控阀门8开启,从而使油气通过外部供气设备排放至气管4内部,气管4内的油气穿过流量计3输送,之后油气进入加注枪5内部,通过加注枪5对需要使用油气的设备进行加注,通过流量计3对油气的流量进行计量,当油气流量达到设定数值后,控制器7控制第一电控阀门8关闭,从而使油气进行自动定量加注,提高系统的使用便利性,当机箱1内发生火灾时,通过灭火装置自动感应并进行灭火,从而提高系统的及时灭火效果。
上述各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的流量计3、输入设备6、控制器7、第一电控阀门8、第二电控阀门11、红外火焰探测器13、半导体制冷板15、泵体17、气体泄漏检测仪20、蜂鸣报警器21、风扇23和温度传感器24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包括机箱(1)和加注枪(5),机箱(1)内设置有供气管路,加注枪(5)与供气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灭火装置、降温装置、壳体(2)、流量计(3)、气管(4)、输入设备(6)、控制器(7)和第一电控阀门(8),灭火装置安装在机箱(1)顶端,灭火装置输出端与机箱(1)内相通,壳体(2)安装在机箱(1)内侧壁上,降温装置输出端设置在壳体(2)内部,流量计(3)设置在壳体(2)内部,气管(4)的输入端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气管(4)输出端与加注枪(5)输入端连通,气管(4)中部连通设置在流量计(3)上,输入设备(6)安装在机箱(1)外侧壁上,控制器(7)安装在壳体(2)内侧壁上,并且流量计(3)和输入设备(6)分别与控制器(7)电连接,第一电控阀门(8)连通设置在气管(4)输入端上,并且第一电控阀门(8)与控制器(7)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罐体(9)、排放管(10)、第二电控阀门(11)、多组分流管(12)和红外火焰探测器(13),罐体(9)通过支架安装在机箱(1)顶端,罐体(9)内设置有灭火液体,排放管(10)安装在机箱(1)内侧壁顶部,排放管(10)输入端与罐体(9)内连通,第二电控阀门(11)连通设置在排放管(10)输入端上,多组分流管(12)均连通设置在排放管(10)底端,并且多组分流管(12)底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多组喷头,多组喷头均与机箱(1)内相通,红外火焰探测器(13)连通设置在机箱(1)内侧壁上部,并且红外火焰探测器(13)与控制器(7)电连接,控制器(7)与第二电控阀门(11)电连接,并且壳体(2)顶端设置有多组透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水箱(14)、半导体制冷板(15)、两组导热板(16)、泵体(17)、冷却管(18)和两组导流管(19),水箱(14)安装在机箱(1)外侧壁上,水箱(14)内设置有冷却液,半导体制冷板(15)安装在水箱(14)外侧壁上,多组导热板(16)均设置在水箱(14)内部,多组导热板(16)左端均与半导体制冷板(15)的制冷端连接,并且多组导热板(16)上分别设置有多组通孔,泵体(17)安装在水箱(14)顶端,泵体(17)输入端连通设置在水箱(14)上部,冷却管(18)安装在壳体(2)内侧壁上,冷却管(18)输入端通过第一组导流管(19)与泵体(17)输出端连通,冷却管(18)输出端通过第二组导流管(19)与水箱(14)下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泄漏检测仪(20)和蜂鸣报警器(21),气体泄漏检测仪(20)连通设置在机箱(1)内部,蜂鸣报警器(21)安装在机箱(1)外侧壁上,并且蜂鸣报警器(21)与气体泄漏检测仪(20)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翅片(22)和风扇(23),翅片(22)安装在半导体制冷板(15)的散热端上,风扇(23)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水箱(14)外侧壁上,并且风扇(23)设置在翅片(22)侧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4),温度传感器(24)连通设置在壳体(2)内部,并且温度传感器(24)与蜂鸣报警器(21)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架(25),挂架(25)安装在机箱(1)外侧壁上,并且挂架(25)对加注枪(5)进行支撑。
CN202222929180.4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 Active CN218720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9180.4U CN218720608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9180.4U CN218720608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0608U true CN218720608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29180.4U Active CN218720608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0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64922U (zh) 一种储能电站预警及消防系统
CN219046302U (zh) 一种储能电池集装箱
CN114432620A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系统
CN218720608U (zh) 一种加气站专用控制系统
CN112729710A (zh) 一种用于液化气罐气密性检测漏气报警装置
CN211649830U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罐的仓储室
CN207755664U (zh) 一种特种消防车
CN111479412A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微数据中心
CN218944200U (zh) 电池储能装置及其火灾控制系统
CN207898782U (zh) 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箱自动灭火装置
CN213442136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充电桩
CN217448770U (zh) 一种具有消防功能的电池包以及储能装置
CN115770370A (zh) 一种抑制储能电站火灾爆炸的灭火系统
CN114300773A (zh) 一种锂电池储能柜自动防护系统
CN210786051U (zh) 一种汽车用多路灭火装置
CN212644234U (zh) 一种气体输送柜的自动防火装置
CN213275110U (zh) 一种用于悬浮架疲劳强度试验的油源冷却设备
CN208400997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17062254U (zh) 一种锂电池储能柜自动防护系统
CN218569078U (zh) 一种储能系统
CN214957876U (zh) 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备控制柜
CN210036803U (zh) 一种流量和温度监测器
CN215185349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智能配电柜
CN212474681U (zh) 一种碳酸甲乙酯用存储罐
CN221027678U (zh) 一种可移动式电解液储存输送成套装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