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8538U - 变速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变速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8538U
CN218718538U CN202222623159.1U CN202222623159U CN218718538U CN 218718538 U CN218718538 U CN 218718538U CN 202222623159 U CN202222623159 U CN 202222623159U CN 218718538 U CN218718538 U CN 218718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ransmission
output
shaft
synchron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31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高阳
罗聪聪
王东风
寇博朝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31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8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8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8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速装置及汽车,变速装置包括输入机构、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及第一同步器,倒挡时,第一同步器使第一输出齿轮与输出轴接合,主动轴带动第一主动齿轮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可带动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一倒档齿轮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从而使得与第一倒档齿轮啮合的第二倒档齿轮带动第一输出齿轮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一同步器使得第一输出齿轮带动输出轴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第一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方向相反。本实施例通过变速装置中第一传动齿轮上第一倒档齿轮带动第一输出齿轮上第二倒档齿轮转动,使得第一主动齿轮可以间接带动第一输出齿轮转动,改变动力在输出轴上的方向,从而实现变速装置的倒档功能。

Description

变速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汽车动力传递系统上最重要的传动部件,变速器决定了汽车的动力传动效率和燃油经济性。在相关技术中,变速器的倒档功能一般是通过设置倒档惰轮和倒档轴来实现,但是这样就需要在变速器中增加控制机械阀,从而增加了变速器中传动轴的数量,导致变速器的体积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装置及汽车,能够有效减小体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装置,包括输入机构、传动机构、输出机构以及第一同步器,输入机构包括主动轴以及套设于主动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主动轴用于接收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第一倒档齿轮以及空套于传动轴上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且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倒档齿轮固定;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第二倒档齿轮以及套设于输出轴上的第一输出齿轮,第二倒档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固定,且第二倒档齿轮与第一倒档齿轮啮合;第一同步器设置于输出轴,第一同步器用于控制第一输出齿轮与输出轴接合和分离。
倒挡时,第一同步器使第一输出齿轮与输出轴接合,主动轴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带动第一主动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一倒档齿轮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以使得第二倒档齿轮带动第一输出齿轮以及输出轴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一同步器带动输出轴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第一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变速装置还包括多个变速齿轮组,每一变速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以及输出齿轮,主动齿轮套设于主动轴,传动齿轮空套于传动轴,输出齿轮空套于输出轴,在各变速齿轮组中,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以及输出齿轮均啮合;变速装置还包括多个同步器,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之间设有一个套设于传动轴的同步器,同步器用于使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择一地与传动轴动力连接;相邻的两个输出齿轮之间设有一个套设于输出轴的同步器,同步器用于使相邻的两个输出齿轮择一地与输出轴动力连接。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变速装置还包括单向同步器,单向同步器空套于传动轴,单向同步器位于第一传动齿轮及与其相邻的传动齿轮之间,且单向同步器与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均连接,以实现动力在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之间传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主动轴包括第一主动轴,第一主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变速齿轮组,变速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以及第二输出齿轮,第一同步器位于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二输出齿轮之间,第一同步器用于使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二输出齿轮择一地与输出轴动力连接;第一主动齿轮空套于第一主动轴,输入机构还包括空套于第一主动轴的第三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啮合。
同步器包括第二同步器和第三同步器,第二同步器设置于第一主动轴,且位于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三主动齿轮之间,第二同步器用于使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三主动齿轮择一地与第一主动轴动力连接;第三同步器设置于传动轴,且位于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第三同步器用于使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择一地与传动轴动力连接。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主动轴还包括第二主动轴,第二主动轴空套第一主动轴,第二主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变速齿轮组,两个变速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均固套于第二主动轴;
同步器还包括第四同步器和第五同步器,第四同步器设置于传动轴,且位于两个传动齿轮之间,第四同步器用于使两个传动齿轮择一地与传动轴连接;第五同步器设置于输出轴,且位于两个输出齿轮之间,第五同步器用于使两个输出齿轮择一地与输出轴连接。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变速装置还包括油气动力源和电力动力源,油气动力源与电力动力源均与主动轴连接,以向输入机构输出动力。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变速装置还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第一离合器的一端与油气动力源以及电力动力源连接,第一离合器的另一端与第一主动轴连接;第二离合器的一端与油气动力源以及电力动力源连接,第二离合器的另一端与第二主动轴连接。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变速装置还包括第三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的一端与油气动力源连接,第三离合器的另一端与电力动力源连接。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变速装置还包括差速器,差速器与传动机构以及输出机构均动力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变速装置,变速装置安装于车体。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变速装置中传动齿轮上的第一倒档齿轮带动输出齿轮上的第二倒档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主动齿轮可以间接地带动输出齿轮转动,以改变动力在输出轴上的传递方向,从而实现变速装置的倒档功能;该倒档功能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机械控制阀、液压结构和油路,从而有效减小了变速装置的体积和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变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变速装置;10、主动轴;101、第一主动轴;102、第二主动轴;11、第一主动齿轮;12、第二主动齿轮;13、第三主动齿轮;14、第四主动齿轮;15、第五主动齿轮;20、传动轴;21、第一传动齿轮;211、第一倒档齿轮;22、第二传动齿轮;23、第三传动齿轮;24、第四传动齿轮;30、输出轴;31、第一输出齿轮;311、第二倒档齿轮;32、第二输出齿轮;33、第三输出齿轮;34、第四输出齿轮;41、第一同步器;42、第二同步器;43、第三同步器;44、第四同步器;45、第五同步器;50、单向同步器;61、油气动力源;62、电力动力源;71、第一离合器;72、第二离合器;73、第三离合器;80、差速器;81、差速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来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相关技术中,变速器的倒档功能一般是通过设置倒档惰轮和倒档轴来实现,但是这样就需要在变速器中增加控制机械阀,从而增加了变速器中传动轴的数量,导致变速器的体积增大。
针对上述情况,第一方面,请参见图1,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变速装置1,包括输入机构、传动机构、输出机构以及第一同步器41。输入机构包括主动轴10以及套设于主动轴10上的第一主动齿轮11,主动轴10用于接收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20、第一倒档齿轮211以及空套于传动轴20上的第一传动齿轮21,第一传动齿轮21与第一主动齿轮11啮合,且第一传动齿轮21与第一倒档齿轮211固定连接;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30、第二倒档齿轮311以及空套于输出轴30上的第一输出齿轮31,第二倒档齿轮311与第一输出齿轮31固定连接,且第二倒档齿轮311与第一倒档齿轮211啮合;第一同步器41设置于输出轴30,第一同步器41能够控制输出轴30与第一输出齿轮31接合和分离,接合时,第一同步器41、输出轴30和第一输出齿轮31动力连接,第一输出齿轮31能够带着输出轴30同方向转动;分离时,第一输出齿轮31和输出轴30脱离动力连接,第一输出齿轮31处于空转状态。
其中,倒档时,第一同步器41使输出轴30和第一输出齿轮31接合,主动轴10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带动第一主动齿轮11转动时,带动第一传动齿轮21以及第一倒档齿轮211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以使得第二倒档齿轮311带动第一输出齿轮31以及输出轴30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第一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动齿轮21空套于传动轴20,即第一传动齿轮21的转动不会带动传动轴20转动,当变速装置1需要使用倒档功能时,则第一同步器41与第一输出齿轮31连接,以使得第一输出齿轮31可以带动输出轴30同步转动,以输出动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两个齿轮在啮合转动时的转动方向不同,以第一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转动为例,则第二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转动,当主动轴10接收到动力后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主动轴10可以带动第一主动齿轮1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与第一主动齿轮11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21会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传动齿轮21上的第一倒档齿轮211与第一传动齿轮21同步转动,第一倒档齿轮211可以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倒档齿轮31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也就是说,第一输出齿轮31也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且第一输出齿轮31通过与第一同步器41连接,以带动输出轴30转动,从而由输出轴30输出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动力,也即变速器可以输出倒档动力,从而实现变速装置1的倒档功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无需通过设置倒档惰轮实现倒档功能,当变速装置1需要使用倒档功能时,通过第一倒档齿轮211以及第二倒档齿轮311,来改变第一主动齿轮11到第一输出齿轮31之间的动力传递方向,并通过第一同步器41将第一输出齿轮31与输出轴30动力连接,即可实现变速装置1的倒档功能。
请参见图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变速装置1还包括多个变速齿轮组,每一变速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以及输出齿轮,主动齿轮套设于主动轴10,传动齿轮空套于传动轴20,输出齿轮空套于输出轴30,在各变速齿轮组中,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以及输出齿轮均啮合。
变速装置1还包括多个同步器,多个同步器中的一部分设置于传动轴20,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之间设有一个同步器,同步器用于使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择一地与传动轴20动力连接;多个同步器中的另一部分设置于输出轴30,相邻的两个输出齿轮之间设有一个同步器,同步器用于使相邻的两个输出齿轮择一地与输出轴30动力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变速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均与传动齿轮以及输出齿轮啮合传动,传动齿轮空套于传动轴20,即传动齿轮可以在传动轴20上空转;同理,输出齿轮空套于输出轴30,输出齿轮可以在输出轴30上空转。变速齿轮组中的具体齿数比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当主动轴10输入动力,在变速齿轮组中,主动齿轮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则可以带动传动齿轮以及输出齿轮转动,且多个变速齿轮组之间可以通过多个同步器实现变速装置1的多个前进档位变换。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要求,这种设置的可选速比范围较广,可以匹配不同的车型,从而可以高实现平台化。
请参见图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变速齿轮组中有一个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21相邻,该相邻的两个齿轮之间设有单向同步器50,单向同步器50空套于传动轴20,单向同步器50位于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之间,且单向同步器50与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均连接,以实现动力在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之间传动。
需要说明的是,单向同步器50空套于传动轴20,也就是说,单向同步器50与传动轴20之间无动力连接,当单向同步器50转动时不会带动传动轴20进行同步转动。以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中有一个传动齿轮转动为例,转动的传动齿轮可以将动力传递到单向同步器50,并通过单向同步器50的带动,使得与之相邻的另一个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实现动力在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中传动。
或者,在一种替换的结构中,变速齿轮组中有一个输出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31相邻,该相邻的两个齿轮之间设有单向同步器50,单向同步器50空套于输出轴30,单向同步器50位于相邻的两个输出齿轮之间,且单向同步器50与相邻的两个输出齿轮均连接,以实现动力在相邻的两个输出齿轮之间传动。
需要说明的是,单向同步器50空套于输出轴30,也就是说,单向同步器50与输出轴30之间无动力连接,当单向同步器50转动时不会带动输出轴30进行同步转动。以相邻的两个输出齿轮中有一个输出齿轮转动为例,转动的输出齿轮可以将动力传递到单向同步器50,并通过单向同步器50的带动,使得与之相邻的另一个输出齿轮转动,从而实现动力在相邻的两个输出齿轮中传动。
请参见图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主动轴10包括第一主动轴101,第一主动轴101上设置有第一变速齿轮组,第一变速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12、第二传动齿轮22以及第二输出齿轮32,第一同步器41位于第一输出齿轮31与第二输出齿轮32之间,第一同步器41用于使第一输出齿轮31与第二输出齿轮32择一地与输出轴30动力连接;第一主动齿轮11空套于第一主动轴101,第二主动齿轮12固套于第一主动轴101,第一传动齿轮22空套于传动轴20,第二输出齿轮31空套于输出轴30。输入机构还包括空套于第一主动轴101的第三主动齿轮13,第三主动齿轮13与第一输出齿轮31啮合。
同步器包括第二同步器42和第三同步器43,第二同步器42设置于第一主动轴101,且位于第一主动齿轮11与第三主动齿轮13之间,第二同步器42用于使第一主动齿轮11和第三主动齿轮13择一地与第一主动轴101动力连接;第三同步器43设置于传动轴20,且位于第一传动齿轮21与第二传动齿轮22之间,第三同步器43用于使第一传动齿轮21和第二传动齿轮22择一地与传动轴20动力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同步器具有齿套,通过移动拨叉可以使齿套移动至与相邻的齿轮结合,从而使得齿轮可以与同步器发生同步转动。具体地,第一主动齿轮11以及第三主动齿轮13均空套于第一主动轴101,即第一主动齿轮11以及第三主动齿轮13可以在第一主动轴101上空转,而第二同步器42的齿套可以与第一主动齿轮11或者第三主动齿轮13连接,以使得第一主动齿轮11或者第三主动齿轮13与第一主动轴101同步转动;同理可知,第一同步器41的齿套可以与第一输出齿轮31或者第二输出齿轮32连接,以使得输出轴30可以与第一输出齿轮31或者第二输出齿轮32同步转动;第三同步器43的齿套可以与第一传动齿轮21或者第二传动齿轮22连接,以使得传动轴20可以与第一传动齿轮21或者第二传动齿轮22同步转动。
其中,以第二同步器42为例,当需要第一主动齿轮11跟随第一主动轴101转动时,将第二同步器42与第一主动齿轮11连接,从而使得第一主动齿轮11可以跟随第一主动轴101转动;当需要第三主动齿轮13跟随第一主动轴101转动时,将第二同步器42与第三主动齿轮13连接,从而使得第三主动齿轮13可以跟随第一主动轴101转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主动轴101顺时针转动,第一同步器41与第一输出齿轮31连接,第二同步器42与第一主动齿轮11连接时,动力经第二同步器42、第一主动齿轮11、第一传动齿轮21以及第一倒档齿轮211传递至第二倒档齿轮311上,第二倒档齿轮311带动第一输出齿轮31、第一同步器41以及输出轴30也沿顺时针转动,由此变速装置1可以实现倒档功能,此时,第一传动齿轮21处于逆时针空转状态,不会带动传动轴20转动,且此时的第一变速齿轮组均处于空转状态。
请参见图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主动轴10还包括第二主动轴102,第二主动轴102空套第一主动轴101,第二主动轴10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变速齿轮组,两个变速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均与第二主动轴102连接。
同步器还包括第四同步器44和第五同步器45,第四同步器44设置于传动轴20,且位于两个传动齿轮之间,第四同步器44用于使两个传动齿轮择一地与传动轴20动力连接;第五同步器45设置于输出轴30,且位于两个输出齿轮之间,第五同步器45用于使相邻的两个输出齿轮择一地与输出轴30动力连接。
具体地,第二主动轴102空套于第一主动轴101上,即第二主动轴102与第一主动轴101之间无动力连接,当第二主动轴102转动时不会带动第一主动轴101同步转动,也就是说,第一主动轴101与第二主动轴102之间可以彼此独立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两个变速齿轮组中包括的主动齿轮为第四主动齿轮14和第五主动齿轮15;传动齿轮为第三传动齿轮23和第四传动齿轮24;输出齿轮为第三输出齿轮33和第四输出齿轮34为例,第四主动齿轮14以及第五主动齿轮15均固套于第二主动轴102,也即第四主动齿轮14以及第五主动齿轮15可以与第二主动轴102同步转动。当第四同步器44的齿套与第三传动齿轮23或者第四传动齿轮24连接时,第三传动齿轮23或者第四传动齿轮24能够将动力传递至传动轴20上,实现动力由传动轴20输出。同理,当第五同步器45的齿套与第三输出齿轮33或者第四输出齿轮34连接时,第三输出齿轮33或者第四输出齿轮34能够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轴30上,实现动力由输出轴30输出。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主动轴102转动,第四同步器44的齿套与第四传动齿轮24连接时,动力经由第五主动齿轮15、第四传动齿轮24、第四同步器44传递至传动轴20,此时第三传动齿轮23处于空转状态;当第二主动轴102转动,第五同步器45的齿套与第三输出齿轮33连接时,动力经由第四主动齿轮14、第三输出齿轮33、第五同步器45传递至输出轴30,此时第四输出齿轮34处于空转状态;因此,通过第二主动轴102上的两个变速齿轮组、第四同步器44以及第五同步器45能够实现变速装置1的多个前进档位变换。
其中,当一个同步器的齿套与对应的一个传动齿轮或者一个输出齿轮结合时,其它同步器均处于空档状态,即其它同步器未与其它传动齿轮或者输出齿轮接合。
综上可知,变速装置1可以通过输入机构、传动机构、输出机构、单向同步器50以及多个同步器,实现变速装置1的倒档功能以及多个前进档的档位变换功能。
请继续参见图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变速装置1还包括差速器80,差速器80与传动机构以及输出机构均传动连接。
具体地,差速器80具有差速器齿轮81,传动轴20以及输出轴30上均设置有输出齿轮,输出齿轮与差速器齿轮81传动连接,从而将传动轴20与输出轴30上的动力传递到差速器80。差速器80用于变速装置1与车辆的连接,以便于将变速装置1的输出动力传递到车辆。
如图1所示,单向同步器50设置于传动轴20上的第一传动齿轮21与第四传动齿轮24之间,本申请变速装置1的倒档和多个前进档的动力传递路线如下:
1)在倒档时,第一同步器41的齿套与第一输出齿轮31连接,第二同步器42的齿套与第一主动齿轮11连接,其它同步器处于空档状态,倒档的动力传递路线:第一主动轴101→第二同步器42→第一主动齿轮11→第一传动齿轮21→第一倒档齿轮211→第二倒档齿轮311→第一输出齿轮31→第一同步器41→输出轴30→差速器80→输出。
2)在第一前进档时,第二同步器42的齿套与第一主动齿轮11连接,第五同步器45的齿套与第三输出齿轮33连接,其它同步器处于空档状态,第一前进档的动力传递路线:第一主动轴101→第二同步器42→第一主动齿轮11→第一传动齿轮21→单向同步器50→第四传动齿轮24→第五主动齿轮15→第二主动轴102→第四主动齿轮14→第三输出齿轮33→第五同步器45→输出轴30→差速器80→输出。
3)在第二前进档时,第二同步器42的齿套与第一主动齿轮11连接,第五同步器45的齿套与第四输出齿轮34连接,其它同步器处于空档状态,第二前进档的动力传递路线:第一主动轴101→第二同步器42→第一主动齿轮11→第一传动齿轮21→单向同步器50→第四传动齿轮24→第五主动齿轮15→第四输出齿轮34→第五同步器45→输出轴30→差速器80→输出。
4)在第三前进档时,第四同步器44的齿套与第四传动齿轮24连接,其它同步器处于空档状态,第三前进档的动力传递路线:第二主动轴102→第五主动齿轮15→第四传动齿轮24→第四同步器44→传动轴20→差速器80→输出。
5)在第四前进档时,第二同步器42的齿套与第三主动齿轮13连接,第一同步器41的齿套与第一输出齿轮31连接,其它同步器处于空档状态,第四前进档的动力传递路线:第一主动轴101→第三主动齿轮13→第一输出齿轮31→第一同步器41→输出轴30→差速器80→输出。
6)在第五前进档时,第五同步器45的齿套与第四输出齿轮34连接,其它同步器处于空档状态,第五前进档的动力传递路线:第二主动轴102→第五主动齿轮15→第四输出齿轮34→第五同步器45→输出轴30→差速器80→输出。
7)在第六前进档时,第三同步器43的齿套与第二传动齿轮22连接,其它同步器处于空档状态,第六前进档的动力传递路线:第一主动轴101→第二主动齿轮12→第二传动齿轮22→第三同步器43→输出轴30→差速器80→输出。
8)在第七前进档时,第四同步器44的齿套与第三传动齿轮23连接,其它同步器处于空档状态,第七前进档的动力传递路线:第二主动轴102→第四主动齿轮14→第三传动齿轮23→第四同步器44→传动轴20→差速器80→输出。
9)在第八前进档时,第一同步器41的齿套与第二输出齿轮32连接,其它同步器处于空档状态,第八前进档的动力传递路线:第一主动轴101→第二主动齿轮12→第二输出齿轮32→第一同步器41→输出轴30→差速器80→输出。
10)在第九前进档时,第五同步器45的齿套与第三输出齿轮33连接,其它同步器处于空档状态,第九前进档的动力传递路线:第二主动轴102→第四主动齿轮14→第三输出齿轮33→第五同步器45→输出轴30→差速器80→输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变速装置1,变速装置1安装于车体。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机构,包括主动轴以及套设于所述主动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所述主动轴用于接收动力源输出的动力;
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第一倒档齿轮以及空套于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倒档齿轮固定;
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第二倒档齿轮以及空套于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二倒档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固定,且所述第二倒档齿轮与所述第一倒档齿轮啮合;
第一同步器,设置于所述输出轴,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输出轴接合和分离;
倒挡时,所述第一同步器使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输出轴接合,所述主动轴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一倒档齿轮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倒档齿轮带动所述第一输出齿轮沿所述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器带动所述输出轴沿所述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多个变速齿轮组,每一所述变速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以及输出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套设于所述主动轴,所述传动齿轮空套于所述传动轴,所述输出齿轮空套于所述输出轴,在各所述变速齿轮组中,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以及所述输出齿轮均啮合;
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多个同步器,相邻的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之间设有一个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所述同步器,所述同步器用于使相邻的两个所述传动齿轮择一地与所述传动轴动力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输出齿轮之间设有一个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所述同步器,所述同步器用于使相邻的两个所述输出齿轮择一地与所述输出轴动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
单向同步器,空套于所述传动轴,所述单向同步器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及与其相邻的所述传动齿轮之间,且所述单向同步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均连接,以实现动力在相邻的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之间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包括第一主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变速齿轮组,所述变速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以及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同步器位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之间,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使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择一地与所述输出轴动力连接;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空套于所述第一主动轴,所述输入机构还包括空套于所述第一主动轴的第三主动齿轮,所述第三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啮合;
所述同步器包括:
第二同步器,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动轴,且位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主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二同步器用于使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主动齿轮择一地与所述第一主动轴动力连接;
第三同步器,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且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三同步器用于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择一地与所述传动轴动力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还包括第二主动轴,所述第二主动轴空套所述第一主动轴,所述第二主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变速齿轮组,两个所述变速齿轮组中的所述主动齿轮均固套于所述第二主动轴;
所述同步器还包括:
第四同步器,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且位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之间,所述第四同步器用于使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之间择一地与所述传动轴动力连接;
第五同步器,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且位于两个所述输出齿轮之间,所述第五同步器用于使两个所述输出齿轮之间择一地与所述输出轴动力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油气动力源和电力动力源,所述油气动力源与所述电力动力源均与所述主动轴连接,以向所述输入机构输出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
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油气动力源以及所述电力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动轴连接;
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油气动力源以及所述电力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动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
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油气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三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力动力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所述传动机构以及所述输出机构均动力连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装置,所述变速装置安装于所述车体。
CN202222623159.1U 2022-09-30 2022-09-30 变速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18718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3159.1U CN218718538U (zh) 2022-09-30 2022-09-30 变速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3159.1U CN218718538U (zh) 2022-09-30 2022-09-30 变速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8538U true CN218718538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9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3159.1U Active CN218718538U (zh) 2022-09-30 2022-09-30 变速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8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58028B2 (en) Rang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for motor vehicles
US7083540B2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having low gear mesh loss
CN102588522B (zh) 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US9920824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vehicle
GB2458795A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with seven gearwheel groups
US9151362B2 (en) Transmission
US9145928B2 (en) Transmission with rear torque converter
US7107866B2 (en) Single clutch layshaft transmission
US7080566B2 (en) Ranged single clutch layshaft powershif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2720809B (zh) 一种变速器及包含该变速器的车辆
US6886424B2 (en) Layshaf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having power-on shifting
CN113370777A (zh) 车辆的混合式动力传动系
WO2020177014A1 (zh) 混合动力系统
US6880418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peed ratio changes in a layshaf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having power-on shifting
CN218718538U (zh) 变速装置及汽车
US9080642B2 (en) Transmission
CN217730214U (zh) 动力传动系统
CN220332455U (zh) 多档变速混动总成及混动汽车
CN216507870U (zh) 混合驱动专用变速器、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20390965U (zh) 多档位混动变速系统及混动汽车
CN220465229U (zh) 混动汽车动力机构及汽车
CN212804120U (zh) 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17081284U (zh) 一种混合动力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GB2458798A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with downstream gearwheel group
CN114962566A (zh) 混动变速箱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