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3682U - 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3682U
CN218713682U CN202221506004.3U CN202221506004U CN218713682U CN 218713682 U CN218713682 U CN 218713682U CN 202221506004 U CN202221506004 U CN 202221506004U CN 218713682 U CN218713682 U CN 218713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irrigation
communicated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060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雪
许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unan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unan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unan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unan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060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3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3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3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沉泥井通过进水管与外部沟渠连通,沟渠内的水能够通过进水管流入沉泥井内,水中的杂质沉入沉泥井的底部;沉泥井通过另一根进水管与储水池连通,使得水能够排入储水池内进行储存;灌溉管道埋设于地表之下,灌溉管道上安装有用于湿润土壤的灌溉单元,灌溉管道的一端与储水池内的水泵连通,另一端与回流管道的一端连通,回流管道的另一端与储水池连通。水泵启动后,水流流入灌溉管道内,通过灌溉单元湿润土壤,为植被提供水分,灌溉管道内的水通过回流管道流回储水池内,水流通过上述循环完成对土壤的湿润,实现了对雨水的充分利用,减少了因缺水导致的植被死亡,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减少水土流失。

Description

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水土保持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
背景技术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在环境气候比较干旱的区域,植被可能因缺水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导致生态系统的恶化和土地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这些区域通常缺乏对雨水进行重复利用的设施,雨水仅能在短时间内滋养地层表面的植被,随后大部分便渗透至地层深处,无法被植被轻易利用,降雨后的一段时间后植被又将陷入缺水的状况,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对雨水进行充分利用的雨水管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包括:储水池、沉泥井、进水管、水泵、灌溉管道、灌溉单元和回流管道;沉泥井和储水池均埋设于地下,顶部与地面齐平;沉泥井通过一根进水管与外部沟渠连通,通过另一根进水管与储水池连通;灌溉管道埋设于地表下,灌溉管道的一端与储水池内安装的水泵连通,另一端与回流管道的一端连通,回流管道的另一端与储水池连通;若干个竖直的灌溉单元安装于灌溉管道的顶部并与灌溉管道连通。
优选的,灌溉管道包括输水管、主水管和次水管;输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水泵和主水管的一端连通;主水管的管壁上等间隔连接有若干根次水管,次水管垂直于主水管,距离输水管最远的一根次水管的末端与回流管道连通,其余次水管的末端封闭。
优选的,若干个灌溉单元等间隔安装于次水管的管壁顶部,灌溉单元与次水管连通。
优选的,灌溉单元包括安装筒、固定块、固定板、套环和吸水绳;安装筒固定于次水管的管壁顶部并与次水管内部连通;安装筒侧壁上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顶部设有插槽;固定板固定于插槽内,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套环,套环的侧壁上设有螺孔并安装有螺栓;吸水绳的顶端安装于套环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底端穿过安装筒伸入次水管内部。
优选的,还包括溢水管道,溢水管道的一端与储水池连通,另一端与外部排水渠连通。
优选的,次水管靠近主水管的一端的高度高于远离主水管的一端。
优选的,相邻两根次水管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至1.5米。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土保持雨水管网,沉泥井通过进水管与外部沟渠连通,在降雨时,沟渠内的水能够通过进水管流入沉泥井内,水中的泥沙等杂质沉入沉泥井的底部;沉泥井通过另一根进水管与储水池连通,使得水能够排入储水池内进行储存;灌溉管道埋设于地表之下,灌溉管道上安装有用于湿润土壤的灌溉单元,灌溉管道的一端与储水池内的水泵连通,另一端与回流管道的一端连通,回流管道的另一端与储水池连通。水泵启动后,水流流入灌溉管道内,通过灌溉单元湿润土壤,为植被提供水分,灌溉管道内的水通过回流管道流回储水池内,水流通过上述循环完成对土壤的湿润,实现了对雨水的充分利用,减少了因缺水导致的植被死亡,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减少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土保持雨水管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土保持雨水管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灌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在各附图中:1、储水池;2、沉泥井;3、进水管;4、水泵;5、灌溉管道;6、灌溉单元;7、回流管道;8、溢水管道;51、输水管;52、主水管;53、次水管;61、安装筒;62、固定块;63、固定板;64、套环;65、吸水绳;6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如图1所示,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包括:储水池1、沉泥井2、进水管3、水泵4、灌溉管道5、灌溉单元6和回流管道7;沉泥井2和储水池1均埋设于地下,顶部与地面齐平;沉泥井2通过一根进水管3与外部沟渠连通,通过另一根进水管3与储水池1连通;灌溉管道5埋设于地表下,灌溉管道5的一端与储水池1内安装的水泵4连通,另一端与回流管道7的一端连通,回流管道7的另一端与储水池1连通;若干个竖直的灌溉单元6安装于灌溉管道5的顶部并与灌溉管道5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沉泥井2通过进水管3与外部沟渠连通,在降雨时,沟渠内的水能够通过进水管3流入沉泥井2内,水中的泥沙等杂质沉入沉泥井2的底部;沉泥井2通过另一根进水管3与储水池1连通,使得水能够排入储水池1内进行储存;灌溉管道5埋设于地表之下,灌溉管道5上安装有用于湿润土壤的灌溉单元6,灌溉管道5的一端与储水池1内的水泵4连通,另一端与回流管道7的一端连通,回流管道7的另一端与储水池1连通。水泵4启动后,水流流入灌溉管道5内,通过灌溉单元6湿润土壤,为植被提供水分,灌溉管道5内的水通过回流管道7流回储水池1内,水流通过上述循环完成对土壤的湿润,实现了对雨水的充分利用,减少了因缺水导致的植被死亡,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减少水土流失。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包括:储水池1、沉泥井2、进水管3、水泵4、灌溉管道5、灌溉单元6和回流管道7。其中,沉泥井2和储水池1均埋设于地下,顶部与地面齐平,通过盖板盖住。沉泥井2通过一根进水管3与外部沟渠连通,在发生降雨时,沟渠内的水流能够通过进水管3流入沉泥井2内。沉泥井2通过另一根进水管3与储水池1连通,水流经过沉泥井2沉淀下杂质之后流入储水池1内。灌溉管道5埋设于地表下,灌溉管道5的一端与储水池1内安装的水泵4连通,另一端与回流管道7的一端连通,回流管道7的另一端与储水池1连通,水泵4启动后可将储水池1内的水输送至灌溉管道5内,并经过回流管道7流回储水池1内进行循环。若干个竖直的灌溉单元6安装于灌溉管道5的顶部并与灌溉管道5连通,灌溉单元6可汲取灌溉管道5内的水分并润湿灌溉单元6附近的土壤。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灌溉管道5包括输水管51、主水管52和次水管53;输水管51的两端分别与水泵4和主水管52的一端连通。主水管52的管壁上等间隔连接有若干根次水管53,主水管52的半径大于次水管53的半径,次水管53垂直于主水管52。距离输水管51最远的一根次水管53的末端与回流管道7连通,其余次水管53的末端封闭,主水管52内的水流经所有次水管53后才能从回流管道7流回储水池1。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若干个灌溉单元6等间隔安装于次水管53的管壁顶部,灌溉单元6与次水管53连通,可汲取次水管53内的水分润湿土壤。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灌溉单元6包括安装筒61、固定块62、固定板63、套环64和吸水绳65。安装筒61为上下开口的圆筒,安装筒61固定于次水管53的管壁顶部并与次水管53内部连通。安装筒61侧壁上固定有固定块62,固定块62顶部设有插槽。固定板63固定于插槽内,固定板63的顶部固定有套环64,套环64的侧壁上设有螺孔并安装有螺栓66。吸水绳65的顶端安装于套环64内并通过螺栓66固定,底端穿过安装筒61伸入次水管53内部,吸水绳65可利用毛细现象汲取次水管53内的水分润湿周围的土壤。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雨水管网还包括溢水管道8,溢水管道8的一端与储水池1连通,另一端与外部排水渠连通,当储水池1内的积水超过一定高度后,多余的积水可通过溢水管道8排出至排水渠内。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次水管53靠近主水管52的一端的高度高于远离主水管52的一端,使得主水管52流入次水管53内的水分能够被次水管53上的所有灌溉单元6汲取。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根次水管5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至1.5米。
显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土保持雨水管网,沉泥井2通过进水管3与外部沟渠连通,在降雨时,沟渠内的水能够通过进水管3流入沉泥井2内,水中的泥沙等杂质沉入沉泥井2的底部;沉泥井2通过另一根进水管3与储水池1连通,使得水能够排入储水池1内进行储存;灌溉管道5埋设于地表之下,灌溉管道5上安装有用于湿润土壤的灌溉单元6,灌溉管道5的一端与储水池1内的水泵4连通,另一端与回流管道7的一端连通,回流管道7的另一端与储水池1连通。水泵4启动后,水流流入灌溉管道5内,通过灌溉单元6湿润土壤,为植被提供水分,灌溉管道5内的水通过回流管道7流回储水池1内,水流通过上述循环完成对土壤的湿润,实现了对雨水的充分利用,减少了因缺水导致的植被死亡,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减少水土流失。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实验等得出相关技术方案,因此这些相关技术方案都应在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池(1)、沉泥井(2)、进水管(3)、水泵(4)、灌溉管道(5)、灌溉单元(6)和回流管道(7);沉泥井(2)和储水池(1)均埋设于地下,顶部与地面齐平;沉泥井(2)通过一根进水管(3)与外部沟渠连通,通过另一根进水管(3)与储水池(1)连通;灌溉管道(5)埋设于地表下,灌溉管道(5)的一端与储水池(1)内安装的水泵(4)连通,另一端与回流管道(7)的一端连通,回流管道(7)的另一端与储水池(1)连通;若干个竖直的灌溉单元(6)安装于灌溉管道(5)的顶部并与灌溉管道(5)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雨水管网,其特征在于,灌溉管道(5)包括输水管(51)、主水管(52)和次水管(53);输水管(51)的两端分别与水泵(4)和主水管(52)的一端连通;主水管(52)的管壁上等间隔连接有若干根次水管(53),次水管(53)垂直于主水管(52),距离输水管(51)最远的一根次水管(53)的末端与回流管道(7)连通,其余次水管(53)的末端封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土保持雨水管网,其特征在于,若干个灌溉单元(6)等间隔安装于次水管(53)的管壁顶部,灌溉单元(6)与次水管(53)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土保持雨水管网,其特征在于,灌溉单元(6)包括安装筒(61)、固定块(62)、固定板(63)、套环(64)和吸水绳(65);安装筒(61)固定于次水管(53)的管壁顶部并与次水管(53)内部连通;安装筒(61)侧壁上固定有固定块(62),固定块(62)顶部设有插槽;固定板(63)固定于插槽内,固定板(63)的顶部固定有套环(64),套环(64)的侧壁上设有螺孔并安装有螺栓(66);吸水绳(65)的顶端安装于套环(64)内并通过螺栓(66)固定,底端穿过安装筒(61)伸入次水管(53)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土保持雨水管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水管道(8),溢水管道(8)的一端与储水池(1)连通,另一端与外部排水渠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土保持雨水管网,其特征在于,次水管(53)靠近主水管(52)的一端的高度高于远离主水管(52)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土保持雨水管网,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次水管(5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至1.5米。
CN202221506004.3U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 Active CN218713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6004.3U CN218713682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6004.3U CN218713682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3682U true CN218713682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5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06004.3U Active CN218713682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3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09582U (zh) 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
CN109958099B (zh) 一种城市河道雨洪资源调控系统
US20230019458A1 (en) Secondary drainage method at time of flooding
CN218713682U (zh) 一种水土保持雨水管网
CN210368845U (zh) 一种新型的水利生态护坡
CN110029721A (zh) 一种具有排污及初雨调蓄功能的管涵结合截污结构
CN215858009U (zh) 利用超长隧道地下水作为洞内消防水池水源的供水系统
RU2655799C1 (ru) Водооборотная осушительно-увлажни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CN212259908U (zh) 一种市政绿化生态带
CN215926906U (zh) 一种景观水池溢流和排空集成装置
CN216239415U (zh) 一种车库顶板排水及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组织系统
CN213448816U (zh) 具有防淤积功能的一体化雨污分流泵站
CN211285659U (zh) 用于基坑的排水系统
CN106592748A (zh) 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
CN210086427U (zh) 一种虹吸渗排管
CN213448533U (zh) 基坑排水结构
CN217870545U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边坡光伏板架排水结构
CN218861722U (zh) 一种公园道路循环排水装置
CN218540846U (zh) 一种室外雨水蓄水池补水装置
CN212104447U (zh) 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3508837U (zh) 一种多功能储水型雨水花园
CN213268089U (zh) 一种生态护坡雨水收集系统
CN114215079B (zh) 一种高速公路护坡工艺
CN218148167U (zh) 一种堤防雨水截流收集一体化结构
CN212835792U (zh)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