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4447U - 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4447U
CN212104447U CN202020100959.3U CN202020100959U CN212104447U CN 212104447 U CN212104447 U CN 212104447U CN 202020100959 U CN202020100959 U CN 202020100959U CN 212104447 U CN212104447 U CN 212104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concave
rainwater recycling
novel
green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09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旋
艾庆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Wisdri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Wisdri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Wisdri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009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4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4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4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下凹式绿地主体,所述下凹式绿地主体通过内隔墙分隔成循环沟渠,所述下凹式绿地主体一端具有进水口,所述下凹式绿地主体另一端具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底部侧面,通过雨水连接管与雨水回用水池连通,所述溢流管顶部具有溢流式雨水口,所述循环沟渠内具有绿植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海绵城市建设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多数的地区,雨水都是通过地面径流直接排放至雨水管网,最后汇入城市河道,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政雨水管网的负担,而且对于重现期较大的暴雨,很多城市目前的市政雨水管网系统难以承担,城市的雨水径流量较大,而且极有可能造成城市的内涝。对于相对比较缺水的地区,雨水的大量排放对城市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浪潮的背景下,对于城市的某一些有内涝防治及雨水回用需求的区域,需要考虑开发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我国对城市的水问题日益重视,海绵城市的建设已经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区的不透水面积日益加大,目前城市内涝问题也日渐突出,在大暴雨天气,大量的雨水进入市政雨水管网,最后流入城市河道,雨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过量的雨水径流量也会导致城市内涝问题的日益突出。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的浪潮中,需要加入海绵城市的生态建设理念,并将城市雨水回用及洪峰削减的新型下凹式绿地系统运用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峰值流量,降低城市内涝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促进了雨水的资源化利用,避免了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通过合理的方式,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的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城市精神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实现对于水的高效利用及改善城市环境,而如何建设海绵城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海绵城市建设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下凹式绿地主体,所述下凹式绿地主体通过内隔墙分隔成循环沟渠,所述下凹式绿地主体一端具有进水口,所述下凹式绿地主体另一端具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底部侧面,通过雨水连接管与雨水回用水池连通,所述溢流管顶部具有溢流式雨水口,所述循环沟渠内具有绿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所述绿植系统自下而上包括:自然土壤层、碎石灌砂层、透水土工布层和人工填料层,所述人工填料层上种植有若干植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所述人工填料层表面具有U型凹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所述U型凹面自进水口处向远端向下倾斜,其坡度范围为3‰-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所述溢流管与雨水回用水池之间的雨水连接管中部设置有阀门井,所述阀门井一侧通过管道与雨水检查井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所述阀门井与雨水回用水池和雨水检查井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雨水回用闸阀和超标雨水排放闸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所述雨水回用水池内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雨水回用闸阀和超标雨水排放闸阀电连接,所述雨水回用闸阀和超标雨水排放闸阀连锁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所述溢流管侧面连通透水管,所述透水管的入口位于碎石灌砂层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所述雨水回用水池内设置有雨水回用水泵,所述雨水回用水泵出水管上设置有闸阀和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所述雨水回用水池地埋式构筑物,所述雨水回用水池顶部具有可开启的检修孔,所述雨水回用水池底部设有泵坑和爬梯。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通过下凹式绿地主体实现对雨水的高效净化和过滤,并且通过循环式沟渠的设置大大延长了雨水的调蓄净化时间,提高了径流污染物削减率,可以实现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高效生态净化,通过雨水回用池对雨水的调蓄和利用,将超标雨水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下沉式绿地的净化效率,对于降雨频繁及水资源短缺的地区都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充分的利用了各设施的功能,可以实现对雨水峰值流量的削减,缓解城市的内涝,并通过下凹式绿地的高效净化作用,实现对面源污染的控制,通过雨水回用系统,提高了城市对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下凹式绿地主体100,所述下凹式绿地主体100通过内隔墙2分隔成循环沟渠101,所述下凹式绿地主体100一端具有进水口1,所述下凹式绿地主体100另一端具有溢流管20,所述溢流管20 底部侧面,通过雨水连接管4与雨水回用水池10连通,所述溢流管20顶部具有溢流式雨水口3,所述循环沟渠101内具有绿植系统,所述下凹式绿地主体100水平截面呈椭圆状结构,雨水在沟渠内循环流动,大大延长了雨水的调蓄净化时间,提高了径流污染物削减率,保证回用水水质稳定,所述溢流式雨水口3设在循环沟渠101的外侧沟渠的平直段,其顶面标高低于路面标高100mm,高于绿地标高300~40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绿植系统自下而上包括:自然土壤层14、碎石灌砂层15、透水土工布层16和人工填料层17,所述人工填料层17上种植有若干植物18,所述人工填料层17的厚度为200~300mm,透水土工布层16选择200g/m2,碎石灌砂层15 的厚度为200~300mm,所述植物18为雨水净化的植物,可以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能进行较好的拦截和去除。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人工填料层17表面具有U型凹面171。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U型凹面171自进水口1处向远端向下倾斜,其坡度范围为3‰-1%,保证雨水在沟渠内循环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溢流管20与雨水回用水池10之间的雨水连接管4 中部设置有阀门井7,所述阀门井7一侧通过管道与雨水检查井8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井7与雨水回用水池10和雨水检查井8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雨水回用闸阀5和超标雨水排放闸阀6。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雨水回用水池10内设置有液位计9,所述液位计9 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雨水回用闸阀5和超标雨水排放闸阀6电连接,所述雨水回用闸阀5和超标雨水排放闸阀6连锁控制,通过液位计9,对回用水池内的液位进行实时监测,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达到预设数值时,控制其动作,当水位未超标,超标雨水排放闸阀6自动关闭,向雨水回用水池10内自动补水,当水位超标,雨水回用闸阀5 自动关闭,超标雨水排放闸阀6自动打开,将超标雨水接至雨水检查井8,最终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溢流管20侧面连通透水管19,所述透水管19的入口位于碎石灌砂层15的区域,收集下渗的雨水。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雨水回用水池10内设置有雨水回用水泵11,所述雨水回用水泵11出水管上设置有闸阀12和止回阀13,其中回用的雨水可以用于绿化浇洒、冲厕、洗车等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雨水回用水池10地埋式构筑物,所述雨水回用水池10顶部具有可开启的检修孔,所述雨水回用水池10底部设有泵坑和爬梯。
其中,种植的植物18,对流经的雨水具有生态截流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雨水中的径流污染物进行拦截和净化。雨水回用系统通过雨水回用水泵对净化后回用水池中的雨水抽取并进行回用,回用的雨水可以用于绿化浇洒、冲厕、洗车等各类用途。超标雨水排放系统通过雨水连接管将超标雨水接至市政雨水检查井,最终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这种对雨水高效净化及雨水回收利用相结合,具有一定的雨水调蓄作用,对于大暴雨时对汇水区域具有较大的径流峰值削减的效果,可以减轻城市区域的内涝问题,并且具有一定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的作用。比较符合目前的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是一种符合绿色生态的新型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具有经济环保的雨水净化回用及调蓄的作用。本套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以满足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多项功能。对于地面硬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雨水的高效净化,充分地利用了新型下凹式绿地的净化作用,并且可以进行雨水的回收利用,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雨水的利用效率,对于降雨频繁及水资源短缺的地区都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对于建筑与小区等小范围的汇水区域,可以更多的利用生态净化的作用,实现对雨水的自然净化、自然过滤,而且可以将超标雨水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且不影响汇水区的雨水过流能力,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利用下凹式绿地、溢流式雨水口等的生态雨水净化系统进行集成,并将雨水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凹式绿地主体(100),所述下凹式绿地主体(100)通过内隔墙(2)分隔成循环沟渠(101),所述下凹式绿地主体(100)一端具有进水口(1),所述下凹式绿地主体(100)另一端具有溢流管(20),所述溢流管(20)底部侧面,通过雨水连接管(4)与雨水回用水池(10)连通,所述溢流管(20)顶部具有溢流式雨水口(3),所述循环沟渠(101)内具有绿植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系统自下而上包括:自然土壤层(14)、碎石灌砂层(15)、透水土工布层(16)和人工填料层(17),所述人工填料层(17)上种植有若干植物(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填料层(17)表面具有U型凹面(1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凹面(171)自进水口(1)处向远端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20)与雨水回用水池(10)之间的雨水连接管(4)中部设置有阀门井(7),所述阀门井(7)一侧通过管道与雨水检查井(8)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井(7)与雨水回用水池(10)和雨水检查井(8)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雨水回用闸阀(5)和超标雨水排放闸阀(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回用水池(10)内设置有液位计(9),所述液位计(9)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雨水回用闸阀(5)和超标雨水排放闸阀(6)电连接,所述雨水回用闸阀(5)和超标雨水排放闸阀(6)连锁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20)侧面连通透水管(19),所述透水管(19)的入口位于碎石灌砂层(15)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回用水池(10)内设置有雨水回用水泵(11),所述雨水回用水泵(11)出水管上设置有闸阀(12)和止回阀(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回用水池(10)地埋式构筑物,所述雨水回用水池(10)顶部具有可开启的检修孔,所述雨水回用水池(10)底部设有泵坑和爬梯。
CN202020100959.3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Active CN212104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0959.3U CN212104447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0959.3U CN212104447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4447U true CN212104447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7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0959.3U Active CN212104447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4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4588A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处理与储存系统
CN204959952U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207567889U (zh)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3088897A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209686564U (zh) 一种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
CN109024146B (zh) 高速公路边坡排水结构
CN203080678U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1126955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CN103193362A (zh) 一种排水自然回归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与应用
CN107190840B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屋面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09907525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CN109958099B (zh) 一种城市河道雨洪资源调控系统
KR101904147B1 (ko) 에코 도시 조경시스템
CN104563266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高埂稻田灌溉调控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CN213245858U (zh) 一种市政绿化带
CN102767226A (zh) 管理和利用城市雨水的分流制主动型路沿式管道排水系统
CN211721206U (zh) 一种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
CN210202763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CN212104447U (zh) 一种基于新型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5977572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
CN113216320B (zh) 一种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
CN214714789U (zh) 一种市政建设用雨水处理系统
CN213448664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CN212670173U (zh) 一种口袋式雨水花园
CN112458826B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路面雨洪调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