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1828U - 道岔和轨道 - Google Patents

道岔和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1828U
CN218711828U CN202222832589.4U CN202222832589U CN218711828U CN 218711828 U CN218711828 U CN 218711828U CN 202222832589 U CN202222832589 U CN 202222832589U CN 218711828 U CN218711828 U CN 218711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base
assembly
switch
movable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325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海岳
李志泳
郭峰
张赛举
刘文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325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1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1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1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岔和轨道,道岔包括:固定梁组件,固定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梁、第二固定梁和第三固定梁,第三固定梁位于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之间;以及升降梁组件,升降梁组件包括:升降机构、第一活动梁和第二活动梁,第一活动梁设置于第二固定梁和第三固定梁之间,第二活动梁设置于第一固定梁和第三固定梁之间,升降机构分别与第一活动梁和第二活动梁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活动梁和第二活动梁中的一个上升且另一个下降;以及锁定组件,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活动梁和第二活动梁的下方,以选择性地锁定第一活动梁和第二活动梁。由此,可以实现在纵向空间的移动实现线路转换。

Description

道岔和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岔和轨道。
背景技术
目前,实现云巴线路转换的道岔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直线梁或者多段直线拟合的关节曲线梁在平面上摆动从而实现路径变化,例如:关节型道岔和枢轴型道岔;另一种是通过两根道岔梁在平面上进行交替作用实现线路转换,即一根梁实现直线或曲线线路,处于工作状态,另一根梁处于避让状态,例如:平移型道岔和换梁型道岔。
相关技术中,摆动道岔梁在列车通过道岔时会造成强烈冲击,从而陷入降速或者乘客体验感差的两难境地,替换道岔梁需要的水平安装空间大,占用面积广且影响城市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道岔,该道岔可以使列车在保证高速行驶的状态下减少颠簸,提高乘客体验感,以及节省了替换型道岔在水平空间的占用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轨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道岔,包括:固定梁组件,所述固定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梁、第二固定梁和第三固定梁,所述第三固定梁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之间;以及升降梁组件,所述升降梁组件包括:升降机构、第一活动梁和第二活动梁,所述第一活动梁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梁和所述第三固定梁之间,所述第二活动梁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梁和第三固定梁之间,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梁和所述第二活动梁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梁和所述第二活动梁中的一个上升且另一个下降;以及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梁和所述第二活动梁的下方,以选择性地锁定所述第一活动梁和所述第二活动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道岔,通过设置第二活动梁和第一活动梁,可以实现在纵向空间的移动实现线路转换,可以节省替换性道岔在水平空间的占用面积,而且第二活动梁和第一活动梁的纵向高度无增加,也可以使第二活动梁与第二固定梁形成的曲线路径更加平缓圆润,从而保证列车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减少颠簸,提高乘客的体验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导向柱、第二底座、第二导向柱和锁定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柱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梁的下方,所述第二导向柱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梁的下方,所述锁定机构选择性地锁定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柱上设置有上下间隔的第一锁定槽和第二锁定槽,所述第二导向柱上设置有上下间隔的第三锁定槽和第四锁定槽,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锁定机构穿设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后选择性地同步锁定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锁定槽和位于下方的所述第四锁定槽,以及同步锁定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锁定槽和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三锁定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驱动件;锁定传动组件,所述锁定传动组件与所述锁定驱动件传动连接;两个锁定执行件,两个所述锁定执行件设置于所述锁定传动组件上,两个所述锁定执行件分别用于锁定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锁定传动组件包括:锁定连杆和转接板,所述锁定连杆与所述锁定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转接板平置于所述锁定连杆上,两个所述锁定执行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转接板的两端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到位检测件和第二到位检测件,所述第一到位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或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到位检测件设置于所述锁定执行件或所述锁定传动组件上,所述第一到位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到位检测件的位置且与所述锁定驱动件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底座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导轮,多个所述第一导轮分布在所述第一导向柱的外周;所述第二底座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导轮,多个所述第二导轮分布在所述第二导向柱的外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道岔还包括:底架,所述固定梁组件、所述升降梁组件和所述锁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底座、第四底座、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三底座和所述第四底座设置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一升降柱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底座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梁的下方,所述第二升降柱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四底座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梁的下方,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均与所述升降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底座上且与所述第一升降柱传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四底座上且与所述第二升降柱传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柱和所述第二升降柱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均构造为齿轮,所述齿轮与对应的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升降驱动件上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包括:以上所述的道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的曲线运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的直线运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的截面图;
图4是升降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道岔;
2、底架;3、固定梁组件;31、第一固定梁;32、第二固定梁;33、第三固定梁;4、升降梁组件;41、升降机构;411、第三底座;412、第四底座;413、第一升降柱;414、第二升降柱;415、第一传动件;416、第二传动件;417、升降驱动件;418、齿条;419、驱动轴;42、第一活动梁;43、第二活动梁;5、锁定组件;51、第一底座;511、第一导轮;52、第一导向柱;53、第二底座;531、第二导轮;532、第二穿孔;54、第二导向柱;541、第三锁定槽;55、锁定机构;551、锁定驱动件;552、锁定传动组件;553、锁定执行件;554、锁定连杆;555、转接板;56、第一到位检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1,道岔1可以用于实现在纵向空间的移动实现线路转换。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1,包括:固定梁组件3、升降梁组件4和锁定组件5,固定梁组件3用于在道岔1上确定位置和提升道岔1的结构强度,升降梁组件4可以使梁上升和下降,锁定组件5用于当升降梁升降后,对升降梁起锁定作用,从而可以使云巴在道岔1上稳定行驶。
如图1-图3所示,固定梁组件3设置于底架2上,这样可以使底架2和固定梁组件3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提升道岔1的整体结构强度。固定梁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梁31、第二固定梁32和第三固定梁33,第三固定梁33位于第一固定梁31和第二固定梁32之间,第一固定梁31和第二固定梁32位于底架2上,第一固定梁31、第二固定梁32和第三固定梁33通过支座支撑在底架2上,第一固定梁31、第二固定梁32和第三固定梁33之间经过横梁连接并确定相对位置。第一固定梁31可以为固定直梁,第二固定梁32可以为固定曲梁,当然,第一固定梁31和第二固定梁32还可以均为固定曲梁。
如图1-图3所示,升降梁组件4设置于底架2上,这样可以使底架2和升降梁组件4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提升道岔1的整体结构强度。升降梁组件4包括:升降机构41、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第一活动梁42设置于第二固定梁32和第三固定梁33之间,第二活动梁43设置于第一固定梁31和第三固定梁33之间,也就是说,第二活动梁43可以单独活动,而不影响第一固定梁31和第三固定梁33,升降机构41分别与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传动连接,从而可以使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进行上升和下降,也就是可以驱动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中的一个上升和另一个下降。第一活动梁42可以为活动直梁,第二活动梁43可以为活动曲梁。
当云巴需要直线行驶时,升起第一活动梁42,下降第二活动梁43,道岔1运动完毕形成直线线路可供云巴通过,当云巴需要曲线行驶时,升起第二活动梁43,下降第一活动梁42,道岔1运动完毕形成曲线线路可供云巴通过。
如图1-图3所示,锁定组件5设置于底架2上,这样可以使底架2和锁定组件5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提升道岔1的整体结构强度。锁定组件5设置于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的下方,其可以选择性地锁定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从而便于第二活动梁43和第一活动梁42上升和下降后对第二活动梁43和第一活动梁42进行位置的锁定,进而使道岔1运动完毕供云巴通过,可以保证道岔1的运行稳定性。
由此,通过设置第二活动梁43和第一活动梁42,可以实现在纵向空间的移动实现线路转换,可以节省替换性道岔1在水平空间的占用面积,而且第二活动梁43和第一活动梁42的纵向高度无增加,也可以使第二活动梁43与第二固定梁32形成的曲线路径更加平缓圆润,从而保证列车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减少颠簸,提高乘客的体验感。通过设置锁定组件5,可以锁定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的位置,使道岔1运动完毕供云巴通过,可以保证道岔1的运行稳定性。
其中,如图1和图5所示,锁定组件5包括:第一底座51、第一导向柱52、第二底座53、第二导向柱54和锁定机构55,第一底座51和第二底座53设置于底架2上,第一导向柱52可以升降地设置于第一底座51上,而且第一导向柱52连接于第一活动梁42的下方,第二导向柱54可以升降地设置于第二底座53上,而且第二导向柱54连接于第二活动梁43的下方,锁定机构55选择性地锁定第一导向柱52和第二导向柱54。第一底座51和第二底座53位于底架2上,这样可以使第一底座51和第二底座53与底架2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提升道岔1的整体结构强度,第一底座51和第二底座53可以对第一导向柱52和第二导向柱54进行支撑,便于对锁定组件5对两者进行锁定。
当云巴需要直线行驶时,升起第一活动梁42,下降第二活动梁43,锁定机构55对升起的第一导向柱52进行锁定,道岔1运动完毕形成直线线路可供云巴通过,当云巴需要曲线行驶时,升起第二活动梁43,下降第一活动梁42,锁定机构55对升起的第二导向柱54进行锁定,道岔1运动完毕形成曲线线路可供云巴通过,这样可以实现在纵向空间的移动实现线路转换,可以节省替换性道岔1在水平空间的占用面积,而且第二活动梁43和第一活动梁42的位置更加稳定,可以避免出现移位和错位的问题,可以提高道岔1的运行稳定性。
当然,如图5所示,第一导向柱52上设置有上下间隔的第一锁定槽和第二锁定槽,第二导向柱54上设置有上下间隔的第三锁定槽541和第四锁定槽,第一底座51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第二底座53上设置有第二穿孔532,锁定机构55穿设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532后选择性地同步锁定位于上方的第一锁定槽和位于下方的第四锁定槽,以及同步锁定位于下方的第二锁定槽和位于上方的第三锁定槽541。第一锁定槽和第二锁定槽上下间隔地位于第一导向柱52上,第三锁定槽541和第四锁定槽上下间隔地位于第二导向柱54上,第一锁定槽和第三锁定槽541在第一导向柱52和第二导向柱54的的上部设置,同样的,第二锁定槽和第四锁定槽在第一导向柱52和第二导向柱54的下部设置,第一穿孔位于第一底座51上,第二穿孔532位于第二底座53上,锁定机构55可以穿设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532后同步锁定第一导向柱52和第二导向柱54,这样可以借助第一底座51和第二底座53对第一导向柱52和第二导向柱54进行锁定,从而保证锁定组件5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当云巴需要直线行驶时,升起第一活动梁42,下降第二活动梁43,锁定机构55对第二锁定槽和第三锁定槽进行锁定,也就是锁定机构55对升起的第一导向柱52和下降的第二导向柱54进行锁定,道岔1运动完毕形成直线线路可供云巴通过,当云巴需要曲线行驶时,升起第二活动梁43,下降第一活动梁42,锁定机构55对第一锁定槽和第四锁定槽进行锁定,也就是锁定机构55对下降的第一导向柱52和升起的第二导向柱54进行锁定,道岔1运动完毕形成曲线线路可供云巴通过,这样可以实现同步锁定,可以更好地同步保证第一导向柱52和第二导向柱54的位置可靠性,从而可以保证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的可靠性,可以提高云巴的运行安全性。
其中,如图5所示,锁定机构55包括:锁定驱动件551、锁定传动组件552和两个锁定执行件553,锁定驱动件551连接有传动机构,可以使锁定传动组件552与锁定驱动件551传动连接,两个锁定执行件553设置于锁定传动组件552上,从而可以将锁定驱动件551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锁定执行件553的直线运动,两个锁定执行件553分别用于锁定第一导向柱52和第二导向柱54。锁定驱动件551可以对锁定传动组件552进行驱动连接,从而带动位于锁定传动组件552上的两个锁定执行件553,使两个锁定执行件553分别对第一导向柱52和第二导向柱54进行锁定,进而可以使第一活动梁42或者第二活动梁43进行升降以及确保第一活动梁42或者第二活动梁43的高度差。如此设置的锁定机构55结构简单,功能实现可靠,可以有效保证锁定的可靠性。锁定驱动件551可以为驱动电机,锁定执行件553可以为锁块。
另外,如图5所示,锁定传动组件552包括:锁定连杆554和转接板555,锁定连杆554与锁定驱动件551传动连接,转接板555平置于锁定连杆554上,两个锁定执行件553分别设置于转接板555的两端上。锁定驱动件551对锁定连杆554进行驱动,锁定连杆554和转接板555相连接,也就是说,锁定驱动件551可以带动转接板555的运动,从而使位于转接板555两端的锁定执行件553进行锁定,进而使两个锁定执行件553分别对第一导向柱52和第二导向柱54进行锁定。如此设置的锁定传动组件552结构简单,一个锁定连杆554可以通过一个转接板555带动两个锁定执行件553执行锁定,从而可以保证实现的同步性和精准性。
另外,如图1和图5所示,锁定组件5还包括:第一到位检测件56和第二到位检测件,第一到位检测件56设置于第一底座51或第二底座53上,第二到位检测件设置于锁定执行件553或锁定传动组件552上,第一到位检测件56用于检测第二到位检测件的位置,且第一到位检测件56与锁定驱动件551相连接。第一底座51或第二底座53上设置第一到位检测件56,锁定执行件553上设置第二到位检测件,当第一活动梁42或者第二活动梁43检测到位后,锁定驱动件551驱动锁定连杆554并推动锁定执行件553进入对应导向柱的锁定槽中,第一到位检测件56检测锁定执行件553到位后即可实现第一活动梁42或者第二活动梁43位置的锁定,从而可以防止下滑,在变换线路时,锁定驱动件551驱动锁定连杆554带动锁定执行件553退出对应的锁定槽,从而可以对第一活动梁42或者第二活动梁43进行解锁,第一到位检测件56检测锁定执行件553到位后,第一导向柱52和第二导向柱54可以升降进行转换线路。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底座51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导轮511,多个第一导轮511分布在第一导向柱52的外周,第二底座53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导轮531,多个第二导轮531分布在第二导向柱54的外周。多个第一导轮511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底座51内侧的外周,多个第二导轮531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底座53内侧的外周,这样便于第一导向柱52和第二导向柱54进行升降,从而便于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升降。
此外,如图1和图4所示,道岔还包括:底架2,固定梁组件3、升降梁组件4和锁定组件5设置于所述底架2上,底架2可以用来安装和支撑固定梁组件3、升降梁组件4和锁定组件5,升降机构41包括:第三底座411、第四底座412、第一升降柱413、第二升降柱414、第一传动件415、第二传动件416和升降驱动件417,第三底座411和第四底座412设置于底架2上,第一升降柱413可以升降地设置于第三底座411上,而且第一升降柱413连接于第一活动梁42的下方,第二升降柱414可以升降地设置于第四底座412上,而且第二升降柱414连接于第二活动梁43的下方,第一传动件415和第二传动件416均与升降驱动件417传动连接,第一传动件415设置于第三底座411上,而且第一传动件415与第一升降柱413传动配合,第二传动件416设置于第四底座412上,而且第二传动件416与第二升降柱414传动配合。
第三底座411和第四底座412位于底架2上,这样使第三底座411和第四底座412与底架2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提升道岔1的整体结构强度,第三底座411和第四底座412可以对升降机构41进行支撑,便于对升降机构41进行安装和稳固,第一升降柱413可以活动的连接第三底座411和第一活动梁42,从而可以使第一活动梁42上升和下降,第二升降柱414可以活动的连接第四底座412和第二活动梁43,从而可以使第二活动梁43上升和下降,升降驱动件417对第一传动件415进行驱动,第一传动件415可以连接第三底座411和第一升降柱413,从而在升降驱动件417的作用下对第一活动梁42进行升降,同样的,升降驱动件417对第二传动件416进行驱动,第二传动件416可以连接第四底座412和第二升降柱414,从而在升降驱动件417的作用下对第二活动梁43进行升降。如此设置的升降机构41可以同步驱动第一升降柱413和第二升降柱414,可以减少升降驱动件417的数量,也可以降低升降机构41的布置难度,而且如此设置的升降机构41同步性更好,避免出现切换错误的问题。
除此之外,如图4所示,第一升降柱413和第二升降柱414上设置有齿条418,第一传动件415和第二传动件416均构造为齿轮,齿轮与对应的齿条418啮合,升降驱动件417上设置有驱动轴419,齿轮设置于驱动轴419上。两组齿轮齿条418对向安装通过驱动轴419连接,齿条418可以根据第一活动梁42或者第二活动梁43相对高度差需求确定安装位置,保证齿轮同向转动也可实现齿条418一升一降并且满足高度差要求。
例如,当云巴要走直线线路时,升降驱动件417通过两组齿轮齿条418同时带动第一活动梁42上升,第二活动梁43下降,同时连接在第一活动梁42上的两个第一导向柱52跟随拉伸,连接在第二活动梁43上的两个第二导向柱54跟随压缩,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在升降驱动件417的作用下不断移动,到位感应装置感应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到位后,锁定驱动件551驱动锁定连杆554并推动锁定执行件553进入第一导向柱52相对应的第一锁定槽或者第二锁定槽中进行锁定,至此道岔1运动完毕形成直线线路可供云巴通过;当云巴要走曲线线路时,锁定驱动件551驱动锁定连杆554拉动锁定执行件553退出第一导向柱52相对应的第一锁定槽或者第二锁定槽进行解锁,解锁完成后,升降驱动件417通过两组齿轮齿条418同时带动第一活动梁42下降,第二活动梁43上升,同时连接在第一活动梁42上的第一导向柱52跟随压缩,连接在第二活动梁43上的第二导向柱54跟随拉伸,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在升降驱动件417的作用下不断移动,到位感应装置感应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到位后,锁定驱动件551驱动锁定连杆554并推动锁定执行件553进入导向柱相对应的凹槽中进行锁定,此时道岔1运动完毕形成曲线线路可供云巴通过。道岔1中的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侧向支撑仅靠各自的导向柱,存在侧向强度或刚性不足的风险,在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与第一固定梁31和第二固定梁32之间增加支撑滚轮等结构辅助侧向承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包括:以上所述的道岔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梁组件(3),所述固定梁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梁(31)、第二固定梁(32)和第三固定梁(33),所述第三固定梁(3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梁(31)和所述第二固定梁(32)之间;以及
升降梁组件(4),所述升降梁组件(4)包括:升降机构(41)、第一活动梁(42)和第二活动梁(43),所述第一活动梁(42)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梁(32)和所述第三固定梁(33)之间,所述第二活动梁(43)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梁(31)和第三固定梁(33)之间,所述升降机构(41)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梁(42)和所述第二活动梁(43)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梁(42)和所述第二活动梁(43)中的一个上升且另一个下降;以及
锁定组件(5),所述锁定组件(5)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梁(42)和所述第二活动梁(43)的下方,以选择性地锁定所述第一活动梁(42)和所述第二活动梁(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5)包括:第一底座(51)、第一导向柱(52)、第二底座(53)、第二导向柱(54)和锁定机构(55),所述第一导向柱(52)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51)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梁(42)的下方,所述第二导向柱(54)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53)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梁(43)的下方,所述锁定机构(55)选择性地锁定所述第一导向柱(52)和所述第二导向柱(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52)上设置有上下间隔的第一锁定槽和第二锁定槽,所述第二导向柱(54)上设置有上下间隔的第三锁定槽(541)和第四锁定槽,所述第一底座(51)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底座(53)上设置有第二穿孔(532),所述锁定机构(55)穿设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532)后选择性地同步锁定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锁定槽(521)和位于下方的所述第四锁定槽,以及同步锁定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二锁定槽(522)和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三锁定槽(5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55)包括:
锁定驱动件(551);
锁定传动组件(552),所述锁定传动组件(552)与所述锁定驱动件(551)传动连接;
两个锁定执行件(553),两个所述锁定执行件(553)设置于所述锁定传动组件(552)上,两个所述锁定执行件(553)分别用于锁定所述第一导向柱(52)和所述第二导向柱(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传动组件(552)包括:锁定连杆(554)和转接板(555),所述锁定连杆(554)与所述锁定驱动件(551)传动连接,所述转接板(555)平置于所述锁定连杆(554)上,两个所述锁定执行件(553)分别设置于所述转接板(555)的两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5)还包括:第一到位检测件(56)和第二到位检测件,所述第一到位检测件(56)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51)或所述第二底座(53)上,所述第二到位检测件设置于所述锁定执行件(553)或所述锁定传动组件(552)上,所述第一到位检测件(56)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到位检测件的位置且与所述锁定驱动件(551)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51)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导轮(511),多个所述第一导轮(511)分布在所述第一导向柱(52)的外周;
所述第二底座(53)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导轮(531),多个所述第二导轮(531)分布在所述第二导向柱(54)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架(2),所述固定梁组件(3)、所述升降梁组件(4)和所述锁定组件(5)设置于所述底架(2)上;
所述升降机构(41)包括:第三底座(411)、第四底座(412)、第一升降柱(413)、第二升降柱(414)、第一传动件(415)、第二传动件(416)和升降驱动件(417),所述第三底座(411)和所述第四底座(412)设置于所述底架(2)上,所述第一升降柱(413)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底座(411)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梁(42)的下方,所述第二升降柱(414)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四底座(412)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梁(43)的下方,所述第一传动件(415)和所述第二传动件(416)均与所述升降驱动件(41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415)设置于所述第三底座(411)上且与所述第一升降柱(413)传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件(416)设置于所述第四底座(412)上且与所述第二升降柱(414)传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柱(413)和所述第二升降柱(414)上设置有齿条(418),所述第一传动件(415)和所述第二传动件(416)均构造为齿轮,所述齿轮与对应的所述齿条(418)啮合,所述升降驱动件(417)上设置有驱动轴(419),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轴(419)上。
10.一种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道岔(1)。
CN202222832589.4U 2022-10-26 2022-10-26 道岔和轨道 Active CN218711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2589.4U CN218711828U (zh) 2022-10-26 2022-10-26 道岔和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2589.4U CN218711828U (zh) 2022-10-26 2022-10-26 道岔和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1828U true CN218711828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91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32589.4U Active CN218711828U (zh) 2022-10-26 2022-10-26 道岔和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1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9880A (zh) 运送用移动体的上下通路切换装置
CN107620230A (zh) 一种升降型跨座式单轨道岔
CN111520022A (zh) 铁路机动装备车滑动顶盖
CN218711828U (zh) 道岔和轨道
CN100494020C (zh) 旋浸式输送机系统
CN211354492U (zh) 一种图书馆升降书柜
CN107134737A (zh) 断路器的手车框架、断路器手车及开关柜
CN112963033A (zh) 一种载物转向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水平循环停车库
CN202202592U (zh) 框架平移回转式智能泊车装备
CN209721310U (zh) 一种具有防震缓冲功能的电梯轿厢
CN112093350A (zh) 一种十六轮四向穿梭车
CN212529409U (zh) 一种侧翻扶手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13112349U (zh) 循环升降机
CN113246079A (zh) 宽度可调的轨道工程车车体架车平台
EP0621151B1 (en) Guide for motor vehicle tarpaulin
CN206939618U (zh) 一种滚筒式穿棱车的伸缩装置
CN218858369U (zh) 一种可伸展可变高低的可移动自动洗车结构
CN215241596U (zh) 模台及预制构件生产线
CN218438545U (zh) 一种多层式停车设备的停车平台
CN220411660U (zh) 一种型材仓储设备
CN116715047B (zh) 自动水泥装车机的多级框架式导柱装置
CN211892928U (zh) 一种解锁外置式汽车座椅滑轨
CN209723771U (zh) 一种立体公交车车库的支架
CN215407716U (zh) 一种载物转向装置的行走组件
CN215212612U (zh) 一种立体车库停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