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08509U - 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08509U
CN218708509U CN202223021706.5U CN202223021706U CN218708509U CN 218708509 U CN218708509 U CN 218708509U CN 202223021706 U CN202223021706 U CN 202223021706U CN 218708509 U CN218708509 U CN 218708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
mainboard
row
fix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17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成君
郝寿军
龚国林
请求不公布姓名
刘国庆
薛云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ntong Ship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ntong Ship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ntong Ship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ntong Ship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217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08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08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08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属于绝缘子污秽检测技术领域,针对了对吊耳在进行安装与使用时的稳定形不佳的问题,包括吊排主板,吊排主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体,吊排主板的内部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吊耳,吊耳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吊耳的顶部设置有与吊排主板相连接的固定栓,吊排主板的底端外壁固定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吊排主板的设置,能够对多个联接吊耳进行放置,实现对吊耳的安装使用效果,在吊耳的安装使用下,对所要使用吊装的物品进行承重,通过加固横板的设置,在使用第二进行吊物时,使吊排主板的承重受力进行曾强,提高对其的承重能力,从而提高其在使用时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绝缘子污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
背景技术
绝缘子长约几百个核苷酸对,是通常位于启动子同正调控元件(增强子)或负调控因子(为异染色质)之间的一种调控序列,绝缘子本身对基因的表达既没有正效应,也没有负效应,其作用只是不让其他调控元件对基因的活化效应或失活效应发生作用。
现有技术中,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需要先将大的船舶结构分成若干个适宜建造施工的分段,再将建造好的这些分段进行翻身、吊运、搭载。普通的吊耳,安装范围受限制,必须要安装在结构强档,且为非结构面位置,非常局限,对一些结构偏弱的隔舱分段无法适用,部分吊耳垂直焊接于船体分段上,吊耳相连接的钢丝绳被分段自由边割伤,或吊耳应结构强度不足导致变形或者破裂失效,对吊耳在进行安装与使用时的稳定形不佳。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吊耳在进行安装与使用时的稳定形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包括吊排主板,所述吊排主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体,所述吊排主板的内部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吊耳,吊耳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吊耳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吊排主板相连接的固定栓,所述吊排主板的底端外壁固定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吊耳的外部,所述吊排主板的顶部设置有加固横板,所述吊排主板的两端固定有连接件,所述吊排主板的一侧内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吊耳的上方,吊排主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吊耳的两侧,所述吊排主板的一侧安装有与所述固定环相配合的支撑组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加固横板一侧内壁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呈对称设置,所述螺纹杆一侧外壁设置有移动套,所述吊排主板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吊排主板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移动套的一侧外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移动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移动杆的两侧壁之间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加固横板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限位套,所述移动杆滑动贯穿所述限位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加固横板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位于所述移动套的下方,所述阻挡块与所述移动套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吊耳的一侧外壁相贴合,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吊排主板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底端外表面为圆弧面,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有显示环,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外壁固定有限位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吊排主板的设置,能够对多个联接吊耳进行放置,实现对吊耳的安装使用效果,在吊耳的安装使用下,对所要使用吊装的物品进行承重,通过加固横板的设置,在使用第二进行吊物时,使吊排主板的承重受力进行曾强,提高对其的承重能力,从而提高其在使用时稳定性。
(2)通过手动驱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使移动杆能够向下进行移动,达到对支撑杆的移动目的,连接板会进行平移,使滑动杆带动固定板进行移动,对吊耳的外部进行定位操作,从而使吊耳在使用时减少晃荡,使其在进行使用时的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排主板;2、安装槽体;3、吊耳;4、固定座;5、固定环;6、加固横板;7、连接件;8、限位块;9、支撑块;10、支撑组件;100、螺纹杆;101、移动套;102、固定套;103、滑动杆;104、连接板;105、移动杆;106、支撑杆;107、固定板;11、限位套;12、阻挡块;13、显示环;14、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包括吊排主板1,吊排主板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体2,吊排主板1的内部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吊耳3,吊耳3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吊耳3的顶部设置有与吊排主板1相连接的固定栓,吊排主板1的底端外壁固定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座4,固定座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5,固定环5位于吊耳3的外部,吊排主板1的顶部设置有加固横板6,吊排主板1的两端固定有连接件7,吊排主板1的一侧内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限位块8,限位块8位于吊耳3的上方,吊排主板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块9,支撑块9位于吊耳3的两侧,吊排主板1的一侧安装有与固定环5相配合的支撑组件10,具体的,通过吊排主板1的设置,对吊耳3进行放置安装,在固定座4的固定环5的相互配合下,使吊耳3的安装位置能够快速确定,在支撑块9的设置下,对吊耳3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行设置,同时对吊排主板1的底部进行支撑。
支撑组件10包括与加固横板6一侧内壁螺纹连接的螺纹杆100,螺纹杆100呈对称设置,螺纹杆100一侧外壁设置有移动套101,吊排主板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吊排主板1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固定套102,固定套102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03,滑动杆10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04,移动套101的一侧外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移动杆105,连接板104与移动杆105的两侧壁之间铰接有支撑杆106,滑动杆103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107,具体的,通过螺纹杆100的转动,能够使移动杆105带动支撑杆106进行移动,连接板104会带动滑动杆103进行移动,固定板107会在滑动杆103的移动下,对吊耳3的外部进行夹持,实现对吊耳3的固定效果。
加固横板6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限位套11,移动杆105滑动贯穿限位套11的内部,加固横板6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阻挡块12,阻挡块12位于移动套101的下方,阻挡块12与移动套101相接触,固定板107与吊耳3的一侧外壁相贴合,连接板104与吊排主板1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限位块8的底端外表面为圆弧面,螺纹杆100的外表面固定有显示环13,螺纹杆100的一侧外壁固定有限位环14,具体的,通过阻挡块12的设置,使移动套101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对移动套101进行阻挡操作,限位环14会在阻挡块12对移动套101进行挡住时,对其进行支撑防止其移动。
工作原理:在对船舶进行工作时,进行大件吊耳3使用时,联接吊耳3之间会进行安装,根据强度满足分段的重量要求进行吊耳3的使用,在对吊耳3进行使用安装时,吊耳3会位于吊排主板1的内部,固定环5会卡入固定座4的内部,实现对吊耳3的初步安装操作,将吊耳3安装至吊排主板1的内部时,再人工驱动螺纹杆100进行转动,螺纹杆100在进行转动时会带动移动套101进行移动,移动套101在进行移动时会带动移动杆105进行移动,移动杆105会在限位套11的内部进行滑动,在限位套11的作用下进行竖直移动,移动杆105在进行移动时会带动支撑杆106进行移动,支撑杆106在进行移动时会带动连接板104进行水平移动,连接板104在进行移动时会带动滑动杆103进行移动,滑动杆103会在固定套102的内部进行滑动,滑动杆103在进行移动时会带动固定板107进行移动,固定板107会对吊耳3的外部进行固定夹持,使吊耳3在进行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当限位环14与加固横板6的顶部接触时,结束对螺纹杆100的转动,此时固定板107已于吊耳3的外部相接触,实现对吊耳3的外部固定效果。
驱动电机8可采用市场购置,驱动电机8配有电源,在本领域属于成熟技术,已充分公开,因此说明书中不重复赘述。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包括吊排主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排主板(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体(2),所述吊排主板(1)的内部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吊耳(3),吊耳(3)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吊耳(3)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吊排主板(1)相连接的固定栓,所述吊排主板(1)的底端外壁固定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5),所述固定环(5)位于所述吊耳(3)的外部,所述吊排主板(1)的顶部设置有加固横板(6),所述吊排主板(1)的两端固定有连接件(7),所述吊排主板(1)的一侧内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位于所述吊耳(3)的上方,吊排主板(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块(9),所述支撑块(9)位于所述吊耳(3)的两侧,所述吊排主板(1)的一侧安装有与所述固定环(5)相配合的支撑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与所述加固横板(6)一侧内壁螺纹连接的螺纹杆(100),所述螺纹杆(100)呈对称设置,所述螺纹杆(100)一侧外壁设置有移动套(101),所述吊排主板(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吊排主板(1)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固定套(102),所述固定套(102)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03),所述滑动杆(10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04),所述移动套(101)的一侧外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移动杆(105),所述连接板(104)与所述移动杆(105)的两侧壁之间铰接有支撑杆(106),所述滑动杆(103)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横板(6)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限位套(11),所述移动杆(105)滑动贯穿所述限位套(1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横板(6)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阻挡块(12),所述阻挡块(12)位于所述移动套(101)的下方,所述阻挡块(12)与所述移动套(101)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7)与所述吊耳(3)的一侧外壁相贴合,所述连接板(104)与所述吊排主板(1)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8)的底端外表面为圆弧面,所述螺纹杆(100)的外表面固定有显示环(13),所述螺纹杆(100)的一侧外壁固定有限位环(14)。
CN202223021706.5U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 Active CN218708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1706.5U CN218708509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1706.5U CN218708509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08509U true CN218708509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16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1706.5U Active CN218708509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08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62661U (zh) 一种大型钢板焊接翻转装置
CN201367299Y (zh) 一种吊装大型焦炉炉门的吊具
CN218708509U (zh) 一种新型大件联排吊耳
CN203833466U (zh) 一种用于平板类零件吊装的起重机及其翻转吊具
CN108946440B (zh) 一种风电叶片叶尖吊具以及使用其的吊装方法
CN202805397U (zh) 新型悬空式脱模翻转吊具
CN212221746U (zh) 一种玻彩石生产用进料设备
CN213318534U (zh) 一种双焊枪支架
CN201793758U (zh) 一种吊架
CN205528873U (zh) 高炉风管维修拆装机械手
CN212151488U (zh) 一种高效电气盘柜起吊安装装置
CN210595090U (zh) 一种用于牵引平板车的起升装置
CN212151383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板用翻转装置
CN111392565A (zh) 一种港口吊装机械臂
CN214935519U (zh) 一种载有悬臂吊的全向移动吊装平台
CN220283295U (zh) 一种辊套吊具
CN104476091A (zh) 一种用于大型壁厚钢板的焊接系统
CN105000490B (zh) 用于安装集装箱船导轨架的顶升装置
CN220463537U (zh) 一种抛丸机用吊具
CN205016899U (zh) 一种悬空变压器安装架
CN219363068U (zh) 一种履带式高空压瓦机的举升装置
CN220358985U (zh) 一种水轮发电机转子磁极拆装专用工具
CN211443875U (zh) 一种转位机
CN217627094U (zh) 一种导水机构翻转检修用吊装装置
CN204549893U (zh) 一种辅助起重机臂架铰支座轴承更换的起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