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01366U - 双管贴膜机 - Google Patents

双管贴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01366U
CN218701366U CN202222965324.1U CN202222965324U CN218701366U CN 218701366 U CN218701366 U CN 218701366U CN 202222965324 U CN202222965324 U CN 202222965324U CN 218701366 U CN218701366 U CN 218701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ket
interface
sealing
plat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653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nan Dayua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nan Dayua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nan Dayua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nan Dayua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653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01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01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01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生产设备。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贴膜机,该设备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速度快的特点。技术方案是双管贴膜机,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用于运送接口的输送装置以及沿着接口移动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预热装置、卷边装置、贴膜装置、点封装置、出料装置以及分别电连接上述装置的控制器。

Description

双管贴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双管贴膜机。
背景技术
如图43所示,双管接口是一种安装在医用输液袋的开口位置的部件,主要起到密封袋体、向袋体内部加药、将袋体内药液向外输出的作用。双管接口的本体为塑料件,在注塑完成后还要在双管接口的加药管中安装垫片并对垫片表面进行贴膜,但目前这些工艺主要依靠手工操作与机器生产进行配合,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速度较慢、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管贴膜机,该设备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速度快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双管贴膜机,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用于运送接口的输送装置以及沿着接口移动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预热装置、卷边装置、贴膜装置、点封装置、出料装置以及分别电连接上述装置的控制器。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主机架、可转动地定位在主机架上的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驱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旋转的输送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的换位机构;所述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预热装置、卷边装置、换位机构、贴膜装置、点封装置、出料装置固定在主机架上;所述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预热装置、卷边装置围绕第一转盘依次布置;所述贴膜装置、点封装置、出料装置围绕第二转盘依次布置。
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边沿均匀布置着若干用于定位接口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接口输液管配合的输液管定位柱以及与接口加药管配合的加药管定位柱;所述换位机构包括换向机架、与换向机架固定的换向旋转气缸、由换向旋转气缸驱动的两个换向抓手。
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包括接口振动盘、接口引导机构、接口上料机构;所述接口引导机构包括倾斜布置的接口导向杆、竖直布置的接口导向架、设置在接口导向架下方的接口集料板、驱动接口集料板水平移动的接口集料板平移组件、设置在接口导向架底端的接口阻挡气缸;所述接口导向杆的两端对接接口振动盘与接口导向架;所述接口导向杆包括上下连接的导向板与悬挂杆,悬挂杆的外径大于导向板的厚度;所述接口导向架中设有供接口移动的接口通道,接口导向架的侧面设有接口导向架长槽;所述接口集料板的顶面设有若干接口凹槽;所述接口上料机构包括接口上料机架、与接口上料机架固定的接口平移气缸、由接口平移气缸驱动的上料抓手。
所述第二上料装置包括垫片振动盘、垫片引导机构、垫片组装机构;所述垫片引导机构包括垫片集料板、设置在垫片振动盘与垫片集料板之间的垫片导轨、驱动垫片集料板水平移动的垫片集料板平移组件、与垫片导轨配合的吹气组件;所述垫片导轨中设有供垫片移动的垫片通道,垫片导轨的进口连接垫片振动盘的出口,垫片导轨的出口设有垫片挡板,垫片导轨的出口与垫片挡板贴紧垫片集料板的侧面,垫片导轨的顶面设有垫片导气槽;所述垫片集料板面向垫片导轨的一侧设有若干垫片凹槽,垫片凹槽面向垫片集料板前进方向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垫片组装机构包括垫片组装机架、与垫片组装机架固定的垫片组装平移气缸、由垫片组装平移气缸驱动的垫片组装抓手、配合垫片组装抓手的垫片组装辅助组件。
所述贴膜装置包括封切机构以及设置在封切机构两侧的收放机构;所述封切机构包括封切机架、与封切机架固定的封切电机、可竖直滑动地定位在封切机架上的封切升降架、传递封切电机动力驱动封切升降架竖直移动的封切传动机构、固定在封切升降架底面的冲模头、可竖直滑动地定位在封切升降架上的封切压板与冲模板、固定在封切升降架上的若干封切气缸、由封切气缸驱动并且可竖直移动地定位在冲模头中的脱模杆、设置在封切升降架与封切压板之间的第一压紧弹簧、设置在封切升降架与冲模板之间的第二压紧弹簧、设置在冲模板上并且与冲模头上下对应的封切孔;所述封切压板设置在封切升降架下方,冲模板设置在封切压板下方;所述收放机构包括收放机架、与收放机架固定的收放电机、由收放电机驱动的铝塑膜定位组件、可转动地定位在收放机架上的若干收放导向轮。
所述预热装置包括预热机架、与预热机架固定的预热气缸、由预热升降气缸驱动的若干预热吹嘴、连通预热吹嘴的热风机;所述卷边装置包括卷边机架、与卷边机架固定的下压气缸、由下压气缸驱动的压板;
所述点封装置包括点封机架、与点封机架固定的点封升降气缸、由点封升降气缸驱动的点封定位板与点封平移气缸、设置在点封定位板上的加药管定位孔、输液管定位孔与点封定位孔、由点封平移气缸驱动并且可伸入点封定位孔中的点封头;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机架、与出料机架固定的出料斗与出料平移气缸、可摆动地定位在出料斗上的翻板、驱动翻板转动的翻板气缸、由出料平移气缸驱动的出料抓手;所述翻板气缸的缸体可转动地定位在出料机架上,翻板气缸的活塞杆可转动地定位在翻板上。
所述上料抓手、换向抓手、出料抓手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抓手升降气缸、通过抓手连接板与抓手升降气缸活塞杆固定的若干夹爪气缸、与夹爪气缸爪臂固定的抓手夹板;
所述接口集料板平移组件与垫片集料板平移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与主机架固定的集料板机架、可水平滑动地定位在集料板机架上的集料板滑块、推动集料板滑块移动的集料板平移气缸。
所述铝塑膜定位组件包括铝塑膜驱动轴、与铝塑膜驱动轴固定的后压块、与后压块固定的后挡板、与铝塑膜驱动轴螺纹啮合的前压块、与前压块固定的前挡板;
所述垫片组装抓手包括垫片组装升降气缸、通过垫片升降连接板与垫片组装升降气缸活塞杆固定的若干吸嘴、使吸嘴产生吸力的抽气泵;
所述垫片组装辅助组件包括与垫片组装机架固定的垫片辅助升降气缸、通过垫片辅助连接板与垫片辅助升降气缸活塞杆固定的若干导气针;所述吹气组件包括吹气嘴、连通吹气嘴的吹气风机。
该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换位机构与贴膜装置之间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架以及与检测机架固定的摄像头;
所述第二上料装置配有上料下顶机构,卷边装置配有卷边下顶机构,贴膜装置均配有贴膜下顶机构;所述上料下顶机构、卷边下顶机构、贴膜下顶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与主机架固定的下顶机架、与下顶机架固定的下顶气缸以及由下顶气缸驱动的下顶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装置来运送接口,并通过围绕输送装置布置的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预热装置、卷边装置、贴膜装置、点封装置、出料装置对接口依次进行全自动加工,最终完成安装垫片以及安装铝塑膜贴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速度,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接口上料机构)。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接口振动盘、接口引导机构)。
图8是图7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口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接口集料板平移组件)。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口引导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口引导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口集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垫片组装机构)。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垫片振动盘、垫片引导机构)。
图15是图1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垫片组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垫片集料板平移组件)。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垫片引导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垫片引导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垫片集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卷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换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贴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贴膜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封切机架与收放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的封切升降架、冲模板、封切气缸、冲模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7.1是本实用新型的封切升降架、冲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7.2是本实用新型的封切升降架、冲模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7.3本实用新型的冲模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的冲模板、封切气缸、冲模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的铝塑膜定位组件的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的封切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的封切机构的爆炸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点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的点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点封机架)。
图34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6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下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口集料板平移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的垫片集料板平移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0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抓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的抓手夹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4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驱动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5是接口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6是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7是铝塑膜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8是铝塑膜贴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9是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步骤示意图之一。
图50是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步骤示意图之二。
图51是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步骤示意图之三。
图5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步骤示意图之四。
图53是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步骤示意图之五。
图54是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步骤示意图之六。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5所示,现有的接口包括船型的底座31,底座上垂直固定有加药管32与输液管33。该接口安装在静脉输液袋的袋体开口位置,通过加药管从外部将药物注入输液袋中,输液袋内部的药液通过输液管向外排出,加药管的内孔贯通底座,输液管的内孔贯通底座。
如图46所示,垫片34为圆柱形橡胶块。如图47所示,铝塑膜卷包括芯管37以及缠绕在芯管上的铝塑膜38。可以从铝塑膜上冲出铝塑膜贴片,如图48所示,铝塑膜贴片包括圆片35以及易揭边3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说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双管贴膜机,包括第一上料装置1、第二上料装置2、预热装置3、卷边装置4、贴膜装置5、点封装置6、出料装置7、检测装置12、输送装置、控制器。
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运送接口。所述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预热装置、卷边装置、检测装置、贴膜装置、点封装置、出料装置沿着输送装置上的接口移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输送装置、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预热装置、卷边装置、检测装置、贴膜装置、点封装置、出料装置。所述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可外购获得。
双管贴膜机的工作步骤为:第一上料装置将接口放上输送装置,第二上料装置将垫片装入接口的加药管中,预热装置对接口的加药管顶部边沿进行加热,卷边装置向下挤压加药管的顶部边沿使得该部位变形并且覆盖住垫片四周边沿,检测装置对垫片进行视觉检测,贴膜装置在加药管顶部贴上铝塑膜贴片,点封装置对铝塑膜贴片进行再次固定,出料装置从输送机构上取出接口。
一、输送机构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主机架20、第一转盘8-1、第二转盘8-2、输送驱动机构、换位机构9。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均为水平布置的圆盘,并且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可转动地定位在主机架的顶面,输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同时间歇旋转(接口可各装置侧面短暂停留),换位机构布置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将第一转盘的接口转移到第二转盘上)。
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预热装置、压盖装置、换位机构、贴膜装置、点封装置、出料装置、换位机构均固定在主机架上。
如图4所示,第一转盘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第二转盘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预热装置、卷边装置沿着顺时针方向围绕第一转盘布置。所述检测装置、贴膜装置、点封装置、出料装置沿着顺时针方向围绕第二转盘布置。
如图42所示,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边沿均匀布置着若干支撑座8.1。如图43所示,支撑座的顶面设有向上延伸的加药管定位柱8.2与输液管定位柱8.3。第一上料装置将接口放置到第一转盘的支撑座上时,加药管定位柱伸入加药管中,输液管定位柱伸入输液管中。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四对加药管定位柱与输液管定位柱。
如图44所示,所述输送驱动机构包括输送电机14.1、主动齿轮14.2、被动齿轮14.3、传动轴14.4、第一转盘驱动轴14.5、第二转盘驱动轴14.6、第一转盘主动带轮14.7、第一转盘被动带轮14.8、第一转盘传动带14.9、第二转盘主动带轮14.10、第二转盘被动带轮14.11、第二转盘传动带14.12。其中,输送电机与主机架固定,主动齿轮与输送电机转轴同轴固定,被动齿轮、第一转盘主动带轮、第二转盘主动带轮同轴固定在传动轴上,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第一转盘被动带轮与第一转盘驱动轴同轴固定,第一转盘驱动轴再与第一转盘固定,第二转盘被动带轮与第二转盘驱动轴同轴固定,第二转盘驱动轴再与第二转盘固定,第一转盘传动带连接第一转盘主动带轮与第一转盘被动带轮,第二转盘传动带连接第二转盘主动带轮与第二转盘被动带轮。输送电机工作时带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同时间歇旋转。
如图22所示,所述换位机构包括换向机架9.1、换向旋转气缸9.2、换向抓手。所述换向机架固定在主机架上,换向旋转气缸固定在换向机架顶部,两个换向抓手通过换向连接板 9.3与换向旋转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换向抓手分别固定在换向连接板的两端。换向旋转气缸工作时两个换向抓手不断调换位置,使得第一转盘上的接口可以转移到第二转盘上。
二、第一上料装置
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包括接口振动盘1.1、接口引导机构、接口上料机构。如图6所示,所述接口引导机构包括接口导向杆1.2、接口导向架1.3、接口集料板1.4、接口集料板平移组件、接口阻挡气缸1.5。所述接口振动盘、接口导向杆、接口导向架、接口集料板、接口上料机构沿着接口移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接口振动盘为现有技术,可外购获得。
所述接口导向杆、接口导向架、接口阻挡气缸均通过支架(图中省略)与主机架固定。
如图10所示,所述接口导向杆的上部为导向板1.21并且下部为悬挂杆1.22,导向板底部边沿连接悬挂杆,悬挂杆的外径大于导向板的厚度,接口导向杆倾斜布置,接口导向杆的一端与接口振动盘的出口对接,接口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接口导向架的进口对接,接口导向杆靠近接口振动盘的一端高于靠近接口导向架的一端。
所述接口导向架为竖直布置的空心管体,图10所示,接口导向架中设有供接口移动的接口通道1.34,接口通道的横截面(接口导向架的内腔)横截面与接口的外形相适合,接口导向架的上部设有接口进口1.31,接口导向杆伸入接口进口中,接口导向架的侧面设有轴向延伸的接口导向架长槽1.32,接口导向架的下部设有接口出口1.33,接口阻挡气缸设置在接口导向架下部,接口阻挡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有阻挡杆1.51,接口阻挡气缸可驱动阻挡杆水平穿过接口导向架长槽并伸入接口通道中。
所述接口集料板设置在接口导向架的下方,接口集料板的顶面紧贴接口导向架的底面,接口集料板的顶面设有若干接口凹槽1.41,接口凹槽的形状与接口的底座外形相适合,接口集料板平移组件用于驱动接口集料板水平移动。所述接口集料板上设有四个接口凹槽。
所述接口上料机构包括接口上料机架1.6、接口平移气缸1.7、上料抓手1.11。如图9 所示,所述接口上料机架固定在主机架上,接口平移气缸固定在接口上料机架顶部,上料抓手通过上料抓手连接板1.8与接口平移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所述上料机架还设有上料抓手导轨1.9、与上料抓手导轨滑动配合的上料抓手滑块1.10,上料抓手连接板与上料抓手滑块固定,上料抓手滑块与接口平移气缸的活塞杆固定。
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1、接口振动盘中装有接口,接口振动盘产生振动将接口排列整齐(接口的加药管与输液管向上,接口的底座向下)并输送至接口导向杆上,接口经过接口导向杆时直接悬挂到悬挂杆上(图10所示,悬挂杆上的导向板可阻止接口发生左右摇摆)并且受到重力作用向接口导向架一侧滑动,接口再通过接口进口滑入接口导向架中并向下掉落(被阻挡杆挡住);
2、当接口导向架中储存了一定数量的接口时,阻挡气缸启动,阻挡杆从接口导向架中收回(图10),同时接口集料板平移组件驱动接口集料板水平移动(图10箭头方向),接口依次向下掉落到接口集料板的凹槽中并且被接口集料板向前带出(图11),阻挡杆再伸入接口导向架中挡住接口;
3、接口上料机构启动,将接口集料板上的所有接口一起抓取到第一转盘的支撑座上(最靠近第一上料机构的一个支撑座);接口平移气缸驱动上料抓手移动至接口集料板(图11的接口集料板)上方,上料抓手同时抓取接口集料板上的所有接口,接口平移气缸驱动上料抓手移动至支撑座上方(最靠近第二上料机构的支撑座),上料抓手将接口放在该支撑座上。
三、第二上料装置
所述第二上料装置包括垫片振动盘2.1、垫片引导机构、垫片组装机构。如图13所示,所述垫片引导机构包括垫片导轨2.3、垫片集料板2.2、垫片集料板平移组件、吹气组件。所述垫片振动盘、垫片导轨、垫片集料板、垫片组装机构沿着垫片移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垫片振动盘为现有技术,可外购获得。
所述垫片导轨为水平布置的空心管体,图17所示,垫片导轨的一端与垫片振动盘的出口对接,垫片导轨的另一端与垫片集料板对接,垫片导轨中设有供垫片移动的垫片通道2.31,垫片导轨的顶面设有轴向延伸的垫片导气槽2.33,垫片导轨的出口还设有垫片挡板2.32,垫片挡板垂直于水平面并且往垫片集料板前进方向(图17箭头方向)的一侧延伸。所述垫片集料板的侧面紧贴垫片导轨的出口与垫片挡板,图19所示,该侧面设有若干垫片凹槽2.21,垫片凹槽的形状与垫片的外形相适合,并且每个垫片凹槽面向垫片集料板前进方向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2.22,有利于垫片导轨中的垫片进入垫片凹槽中。所述垫片集料板平移组件驱动垫片集料板水平移动。所述垫片集料板上设有四个垫片凹槽。
所述吹气组件包括吹气嘴2.8以及通过管道连通吹气嘴的吹气风机(图中省略),吹气嘴对准垫片导气槽,吹气嘴向垫片导轨吹出气流以使垫片往垫片集料板移动。
所述垫片组装机构包括垫片组装机架2.4、垫片组装平移气缸2.5、垫片组装抓手2.9、垫片组装辅助组件。如图16所示,所述垫片组装机架固定在主机架上,垫片组装平移气缸固定在垫片组装机架顶部,垫片组装抓手通过垫片组装连接板2.6与垫片组装平移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所述垫片组装机架还设有垫片抓手导轨2.10、与垫片抓手导轨滑动配合的垫片抓手滑块2.11,垫片组装连接板与垫片抓手滑块固定,垫片抓手滑块与垫片组装平移气缸的活塞杆固定。
所述垫片组装抓手(图15所示)包括与垫片组装连接板固定的垫片组装升降气缸2.61、通过垫片升降连接板2.63与垫片组装升降气缸活塞杆固定的若干吸嘴2.62、通过管道连通吸嘴以使吸嘴产生吸力抓取垫片的抽气泵(图中省略)。所述垫片组装抓手设有四个吸嘴。
所述垫片组装辅助组件用于配合垫片组装抓手。所述垫片组装辅助组件(图15所示)包括与垫片组装机架固定的垫片辅助升降气缸2.71、通过垫片辅助连接板2.73与垫片辅助升降气缸活塞杆固定的若干导气针2.72。所述导气针呈一定角度弯曲,便于在不干扰吸嘴运动的情况下伸入加药管中。所述垫片组装辅助组件设有四个导气针。
所述接口导向杆、接口导向架、接口阻挡气缸均通过支架(图中省略)与主机架固定。
所述垫片导轨、吹气嘴均通过支架(图中省略)与主机架固定。
所述第二上料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1、垫片振动盘中装有垫片,接口振动盘通过振动将垫片排列整齐并输送至垫片导轨中,吹气组件产生吹向垫片导气槽的气流,垫片受到气流作用向垫片集料板一侧移动;
2、垫片集料板平移组件驱动垫片集料板往复移动(图17和图18所示),当垫片集料板向前移动时(图17箭头所示方向),各个垫片凹槽依次通过垫片导轨的出口被吹入垫片凹槽中(垫片挡板可以阻挡垫片掉出垫片凹槽),当垫片集料板移动到抓取位置时(图18所示),垫片组装机构再从垫片集料板中取出所有垫片并且安装到接口中;
3、垫片组装平移气缸驱动垫片组装抓手移动至垫片集料板(图18的垫片集料板)上方,垫片组装升降气缸驱动吸嘴下降,吸嘴靠住垫片顶面,抽气泵产生吸力,吸嘴吸住垫片,垫片组装升降气缸驱动吸嘴上升从垫片集料板中取出垫片,垫片组装平移气缸驱动垫片组装抓手移动至支撑座上方(最靠近第二上料机构的支撑座),垫片辅助升降气缸驱动导气针下降(导气针向下伸入加药管中,图49所示),垫片组装升降气缸驱动吸嘴下降并将垫片向下压入加药管中(图50所示),垫片辅助升降气缸驱动导气针上升(拔出导气针,垫片完全封堵住加药管,图51所示),抽气泵关闭,垫片组装升降气缸驱动吸嘴上升;导气针可使垫片与加药管的内壁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图50的标记40所示),当垫片被压入加药管中时有助于排出内部空气,保证垫片安装顺利。
四、预热装置
所述预热装置包括预热机架3.1、预热气缸3.2、预热吹嘴3.3、热风机。如图20所示,所述预热机架固定在主机架上,预热气缸固定在预热机架的顶部,预热连接板3.4与预热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若干预热吹嘴与预热连接板固定,热风机(图中省略)通过管道连通预热吹嘴。所述卷边预热装置的数量为三个,并且这三个卷边预热装置沿着接口的移动方向依次围绕第一转盘布置。
五、卷边装置
所述卷边装置包括卷边机架4.1、下压气缸4.2、压板4.3。如图21所示,所述卷边机架固定在主机架上,下压气缸固定在卷边机架的顶部,压板水平布置并且与下压气缸的活塞杆固定。
所述预热装置与卷边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输送机构的第一转盘带动接口依次经过三个预热装置,预热气缸驱动预热吹嘴下降并靠近接口的加药管,热风机产生的高温气流(气流温度一般为500-550摄氏度)从预热吹嘴排出并吹到加药管的顶部;这三个预热装置依次对接口的加药管进行加热,使得加药管的顶部边沿(图51的标记32.1所示)温度逐渐升高,当接口移动到卷边装置位置时,下压气缸启动,通过压板向下挤压加药管的顶面边沿,从而形成覆盖住垫片的卷边(图52的标记32.2 所示)。
六、检测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图34所示)包括检测机架12.1与摄像头12.2。所述检测机架固定在主机架上,摄像头固定在检测机架的顶部,摄像头用于拍摄下方的接口图像,判断垫片是否存在杂质以及卷边的质量。
七、贴膜装置
所述贴膜装置包括封切机构以及收放机构。
所述封切机构(图31所示)包括封切机架5.1、封切电机5.2、封切传动机构、封切升降架5.3、封切压板5.31、冲模板5.4、封切气缸5.5、冲模头5.6、脱模杆5.61、第一压紧弹簧、第二压紧弹簧。
所述封切机架固定在主机架上,封切电机固定在封切机架的顶部,封切升降架可竖直滑动地定位在封切机架上,封切传动机构用于传递封切电机动力来驱动封切升降架竖直移动,封切压板与冲模板可竖直滑动地定位在封切升降架上,封切压板位于封切升降架下方,冲模板位于封切压板下方,第一压紧弹簧(图中省略)设置在封切升降架与封切压板之间,第二压紧弹簧(图中省略)设置在封切升降架与冲模板之间,若干冲模头固定在封切升降架底面,若干封切气缸固定在封切升降架上,每个封切气缸的活塞杆与一个脱模杆固定,冲模板上设有若干与冲模板对应的封切孔5.41。所述封切压板与冲模板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铝箔膜水平可通过封切压板与冲模板之间),封切压板上设有通孔(图中省略),冲模头可向下穿过通孔并伸入封切孔中。
如图26、图27.1、图27.2、图27.3、图28所示,所述封切机架上设有竖直布置的第一导轨5.11与限位板5.12,封切升降架上设有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套5.32,限位板上设有控制冲模板升降行程的限位凹槽5.13,冲模板的一侧边沿伸入限位凹槽中。所述冲模板上设有竖直布置的第二导轨5.42,封切升降架上设有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套 5.33。所述脱模杆固定在脱模杆连接架5.62上,脱模杆连接架上设有第三导轨5.63,封切升降架上设有与第三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三导向套5.34。所述封切气缸的活塞杆与脱模杆连接架固定。图中省略封切升降架与封切压板之间的导轨与导向套。
所述冲模头、封切孔与铝塑膜贴片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冲模头、脱模杆、封切孔、封切气缸的数量均为四个。
如图27.2、图27.3所示,所述冲模头上设有脱模孔5.6.1(该位置对应铝塑膜贴片的圆片),每个脱模孔中可竖直移动地定位着一个脱模杆。
如图30所示,所述封切传动机构包括封切传动轴5.91、偏心轮5.92、摆动架5.93、万向接头5.94。所述封切传动轴可转动地定位在封切机架上,并且封切传动轴与封切电机转轴同轴连接,偏心轮与封切传动轴固定,摆动架的顶端通过偏心轮轴承5.95可转动地定位在偏心轮上,摆动架的底端通过万向接头与封切升降架固定。封切电机工作时,封切传动机构带动封切升降架上下运动。
所述封切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收放机构(图23)。如图25所示,所述收放机构包括收放机架5.71、收放电机5.72、铝塑膜定位组件、收放导向轮5.73。所述收放机架与封切机架固定,收放电机与收放机架固定,收放导向轮可转动地定位在收放机架上,由收放电机驱动的铝塑膜定位组件设置在收放机架上。其中一个收放机构用于释放铝塑膜,铝塑膜卷(缠绕有铝塑膜的芯管)装在该收放机构的铝塑膜定位组件上,另一个收放机构用于收拢铝塑膜,芯管(空的铝塑膜卷)装在该收放机构的铝塑膜定位组件上,收放电机通过铝塑膜盘定位组件带动铝塑膜卷旋转。铝塑膜卷释放铝塑膜,铝塑膜先绕过该侧收放机构的收放导向轮,然后穿过封切压板与冲模板之间,再绕过另一侧收放机构的收放导向轮后缠绕到芯管上。
如图29所示,所述铝塑膜定位组件包括收放电机转轴同轴固定的铝塑膜驱动轴5.81、与铝塑膜驱动轴固定的后压块5.82、与后压块固定的后挡板5.83、与铝塑膜驱动轴螺纹啮合的前压块5.84、与前压块固定的前挡板5.85。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均为平行布置圆盘,前挡板的内侧设有锥形的前凸台5.86,后挡板的内侧设有锥形的后凸台5.87,铝塑膜卷放在前挡板、后挡板之间,前凸台与后凸台顶入芯管的两端从而固定住铝塑膜卷。铝塑膜卷的拆装方法是:转动前压块,卸下前挡板,取下芯管(用完的铝塑膜卷)或装有经过冲模的铝塑膜的芯管,装上新的铝塑膜卷或芯管,装上前挡板,拧紧前压块,前凸台与后凸台需顶入芯管的两端。
所述贴膜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1、两个收放机构同时工作,分别释放和收卷铝塑膜,铝塑膜穿过封切压板与冲模板之间;
2、铝塑膜停止移动,封切机构工作,封切电机通过封切传动机构带动封切升降架上下运动,封切升降架下降时,冲模板先压住位于下方的第二转盘支撑座上的接口(冲模板压住输液管顶面,封切孔位于加药管上方),封切升降架继续下降一定距离(第一压紧弹簧保证冲模板持续压紧接口),封切压板与冲模板合拢固定住铝塑膜(第二压紧弹簧保证封切压板与冲模板压紧),封切升降架继续下降一定距离,冲模头在铝塑膜上冲出铝塑膜贴片并将其推入封切孔中,同时封切气缸启动,脱模杆向下伸出,脱模杆将铝塑膜贴片推离冲模头底面,并且还将铝塑膜贴片下推到接口的加药管顶部卷边上,由于卷边还未冷却因此粘住铝塑膜贴片(图 53所示);
3、封切升降架、冲模头、冲模板、封切压板同时上升,铝塑膜卷移动一段距离。
八、点封装置
所述点封装置包括点封机架6.1、点封升降气缸6.2、点封定位板6.3、点封平移气缸6.4、点封头6.5。如图32所示,所述点封机架固定在主机架上,点封升降气缸固定在点封机架的顶部,点封定位板与点封平移气缸通过点封固定板6.6与点封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点封升降气缸用于驱动点封定位板与点封平移气缸竖直移动,若干点封头通过点封连接板6.7与点封平移气缸的活塞杆固定,点封平移气缸用于驱动点封头水平移动。所述点封定位板的底面设有若干对的加药管定位孔6.31与输液管定位孔6.32,点封定位板的侧面设有点封定位孔6.33,点封定位孔连通加药管定位孔。
所述点封头为电热器,并且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点封连接板上设有四个点封头。所述点封定位板上设有四对加药管定位孔与输液管定位孔。所述点封定位板上还设有四个点封定位孔。
所述点封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点封升降气缸推动点封定位板下降,加药管定位孔与输液管定位孔分别套住接口的加药管与输液管,铝塑膜的易揭边被加药管定位孔压弯并贴住加药管的侧面(图54所示),点封平移气缸将点封头推入点封定位孔中,点封头的高温(120-140摄氏度)会使加药管的外壁融化从而粘住易揭边(图54的标记41所示),得到加工后的产品(图54);点封头退出点封定位孔,点封定位板上升。
九、出料装置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机架7.1、出料斗7.2、出料平移气缸7.3、翻板7.4、翻板气缸 7.5、出料抓手7.9。如图36所示,所述出料机架固定在主机架上,出料斗与出料平移气缸固定在出料机架上,出料抓手与出料平移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出料平移气缸用于驱动出料抓手在第二转盘的支撑座上方以及出料斗上方移动。所述出料斗倾斜布置,出料斗的底面设有开口,翻板可摆动地定位在开口中,翻板气缸用于驱动翻板摆动。所述出料气缸的缸体可转动地定位在出料机架上,翻板气缸的活塞杆前端可转动地定位在翻板上。
所述出料装置还设有出料导轨7.7、与出料导轨滑动配合的出料滑块7.8,出料抓手通过出料连接板7.6与出料滑块固定。
所述出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出料斗的下方摆放成品料盒(图中省略),翻板的下方摆放次品料盒(图中省略),翻板气缸的活塞杆向前伸出,开口关闭;出料平移气缸带动出料抓手移动至第二转盘的支撑座上方抓取接口,出料平移气缸再带动驱动出料抓手移动至出料斗上方释放接口,接口沿着出料斗向下滑动并落入成品料盒中,如果所抓取的接口存在次品(检测装置检出),翻板气缸的活塞杆收回带动翻板摆动一定角度,开口打开,接口在出料斗上滑动时通过开口落入下方的次品料盒中。
对输液袋加药时,用手指捏住易揭边撕开铝塑膜贴片,再将针头刺穿垫片,就能通过加药管向输液袋内注入药物。
如图40所示,所述上料抓手、换位抓手、出料抓手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抓手升降气缸 10.1、夹爪气缸10.3、抓手夹板10.4。夹爪气缸固定在抓手连接板10.2上,抓手连接板与抓手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抓手夹板与夹爪气缸的爪臂固定。如图41所示,抓手夹板上设有与加药管、输液管外形相适合的第一凹槽10.41与第二凹槽10.42。抓手夹板闭合时,两侧的第一凹槽夹住加药管,两侧的第二凹槽夹住输液管。
如图38、图39所示,所述接口集料板平移组件与垫片集料板平移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集料板机架11.1、集料板滑块11.2、集料板平移气缸11.3。所述集料板机架固定在主机架上,集料板滑块通过集料板导轨11.4可水平滑动地定位在集料板机架上,集料板平移气缸固定在集料板机架上并且集料板平移气缸的活塞杆与集料板滑块固定。接口集料板平移组件中,接口集料板固定在集料板滑块上,集料板平移气缸工作时可带动接口集料板水平移动。垫片集料板平移组件中,垫片集料板固定在集料板滑块上,集料板平移气缸工作时可带动垫片集料板水平移动。
所述第二上料装置配有设置在第一转盘下方的上料下顶机构,卷边装置配有设置在第一转盘下方的卷边下顶机构,贴膜装置均配有设置在第二转盘下方的贴膜下顶机构。如图37所示,所述上料下顶机构、卷边下顶机构、贴膜下顶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下顶机架13.1、下顶气缸13.2、下顶板13.3。所述下顶机架固定在主机架上,下定气缸固定在下顶机架上,下顶板固定在下顶气缸的活塞杆上。第二上料装置的吸嘴下降时,上料下顶机构启动,下顶气缸带动下顶板向上升起并且对第一转盘进行支撑。卷边装置的压板下降时,卷边下顶机构启动,下顶气缸带动下顶板向上升起并且对第一转盘进行支撑。贴膜装置的封切升降架下降时,贴膜下顶机构启动,下顶气缸带动下顶板向上升起并且对第二转盘进行支撑。
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输送电机、接口振动盘、接口阻挡气缸、接口平移气缸、垫片振动盘、吹气风机、垫片组装平移气缸、垫片组装升降气缸、抽气泵、垫片辅助升降气缸、预热气缸、热风机、下压气缸、摄像头、封切电机、封切气缸、收放电机、点封升降气缸、点封平移气缸、点封头、翻板气缸、抓手升降气缸、夹爪气缸、集料板平移气缸、下顶气缸。
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Claims (10)

1.双管贴膜机,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用于运送接口的输送装置以及沿着接口移动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上料装置(1)、第二上料装置(2)、预热装置(3)、卷边装置(4)、贴膜装置(5)、点封装置(6)、出料装置(7)以及分别电连接上述装置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主机架(20)、可转动地定位在主机架上的第一转盘(8-1)与第二转盘(8-2)、驱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旋转的输送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的换位机构(9);所述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预热装置、卷边装置、换位机构、贴膜装置、点封装置、出料装置固定在主机架上;所述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预热装置、卷边装置围绕第一转盘依次布置;所述贴膜装置、点封装置、出料装置围绕第二转盘依次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管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边沿均匀布置着若干用于定位接口的支撑座(8.1);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接口输液管配合的输液管定位柱(8.3)以及与接口加药管配合的加药管定位柱(8.2);所述换位机构包括换向机架(9.1)、与换向机架固定的换向旋转气缸(9.2)、由换向旋转气缸驱动的两个换向抓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管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包括接口振动盘(1.1)、接口引导机构、接口上料机构;所述接口引导机构包括倾斜布置的接口导向杆(1.2)、竖直布置的接口导向架(1.3)、设置在接口导向架下方的接口集料板(1.4)、驱动接口集料板水平移动的接口集料板平移组件、设置在接口导向架底端的接口阻挡气缸(1.5);所述接口导向杆的两端对接接口振动盘与接口导向架;所述接口导向杆包括上下连接的导向板(1.21)与悬挂杆(1.22),悬挂杆的外径大于导向板的厚度;所述接口导向架中设有供接口移动的接口通道(1.34),接口导向架的侧面设有接口导向架长槽(1.32);所述接口集料板的顶面设有若干接口凹槽(1.41);所述接口上料机构包括接口上料机架(1.6)、与接口上料机架固定的接口平移气缸(1.7)、由接口平移气缸驱动的上料抓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管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装置包括垫片振动盘(2.1)、垫片引导机构、垫片组装机构;所述垫片引导机构包括垫片集料板(2.2)、设置在垫片振动盘与垫片集料板之间的垫片导轨(2.3)、驱动垫片集料板水平移动的垫片集料板平移组件、与垫片导轨配合的吹气组件;所述垫片导轨中设有供垫片移动的垫片通道(2.31),垫片导轨的进口连接垫片振动盘的出口,垫片导轨的出口设有垫片挡板(2.32),垫片导轨的出口与垫片挡板贴紧垫片集料板的侧面,垫片导轨的顶面设有垫片导气槽(2.33);所述垫片集料板面向垫片导轨的一侧设有若干垫片凹槽(2.21),垫片凹槽面向垫片集料板前进方向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2.22);所述垫片组装机构包括垫片组装机架(2.4)、与垫片组装机架固定的垫片组装平移气缸(2.5)、由垫片组装平移气缸驱动的垫片组装抓手、配合垫片组装抓手的垫片组装辅助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管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装置包括封切机构以及设置在封切机构两侧的收放机构;所述封切机构包括封切机架(5.1)、与封切机架固定的封切电机(5.2)、可竖直滑动地定位在封切机架上的封切升降架(5.3)、传递封切电机动力驱动封切升降架竖直移动的封切传动机构、固定在封切升降架底面的冲模头(5.6)、可竖直滑动地定位在封切升降架上的封切压板(5.31)与冲模板(5.4)、固定在封切升降架上的若干封切气缸(5.5)、由封切气缸驱动并且可竖直移动地定位在冲模头中的脱模杆(5.61)、设置在封切升降架与封切压板之间的第一压紧弹簧、设置在封切升降架与冲模板之间的第二压紧弹簧、设置在冲模板上并且与冲模头上下对应的封切孔(5.41);所述封切压板设置在封切升降架下方,冲模板设置在封切压板下方;所述收放机构包括收放机架(5.71)、与收放机架固定的收放电机(5.72)、由收放电机驱动的铝塑膜定位组件、可转动地定位在收放机架上的若干收放导向轮(5.7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管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装置包括预热机架(3.1)、与预热机架固定的预热气缸(3.2)、由预热升降气缸驱动的若干预热吹嘴(3.3)、连通预热吹嘴的热风机;所述卷边装置包括卷边机架(4.1)、与卷边机架固定的下压气缸(4.2)、由下压气缸驱动的压板(4.3);
所述点封装置包括点封机架(6.1)、与点封机架固定的点封升降气缸(6.2)、由点封升降气缸驱动的点封定位板(6.3)与点封平移气缸(6.4)、设置在点封定位板上的加药管定位孔(6.31)、输液管定位孔(6.32)与点封定位孔(6.33)、由点封平移气缸驱动并且可伸入点封定位孔中的点封头(6.5);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机架(7.1)、与出料机架固定的出料斗(7.2)与出料平移气缸(7.3)、可摆动地定位在出料斗上的翻板(7.4)、驱动翻板转动的翻板气缸(7.5)、由出料平移气缸驱动的出料抓手;所述翻板气缸的缸体可转动地定位在出料机架上,翻板气缸的活塞杆可转动地定位在翻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管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抓手、换向抓手、出料抓手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抓手升降气缸(10.1)、通过抓手连接板(10.2)与抓手升降气缸活塞杆固定的若干夹爪气缸(10.3)、与夹爪气缸爪臂固定的抓手夹板(10.4);
所述接口集料板平移组件与垫片集料板平移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与主机架固定的集料板机架(11.1)、可水平滑动地定位在集料板机架上的集料板滑块(11.2)、推动集料板滑块移动的集料板平移气缸(1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管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定位组件包括铝塑膜驱动轴(5.81)、与铝塑膜驱动轴固定的后压块(5.82)、与后压块固定的后挡板(5.83)、与铝塑膜驱动轴螺纹啮合的前压块(5.84)、与前压块固定的前挡板(5.85);
所述垫片组装抓手包括垫片组装升降气缸(2.61)、通过垫片升降连接板(2.63)与垫片组装升降气缸活塞杆固定的若干吸嘴(2.62)、使吸嘴产生吸力的抽气泵;
所述垫片组装辅助组件包括与垫片组装机架固定的垫片辅助升降气缸(2.71)、通过垫片辅助连接板(2.73)与垫片辅助升降气缸活塞杆固定的若干导气针(2.72);所述吹气组件包括吹气嘴(2.8)、连通吹气嘴的吹气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管贴膜机,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换位机构与贴膜装置之间的检测装置(12);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架(12.1)以及与检测机架固定的摄像头(12.2);
所述第二上料装置配有上料下顶机构,卷边装置配有卷边下顶机构,贴膜装置均配有贴膜下顶机构;所述上料下顶机构、卷边下顶机构、贴膜下顶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与主机架固定的下顶机架(13.1)、与下顶机架固定的下顶气缸(13.2)以及由下顶气缸驱动的下顶板(13.3)。
CN202222965324.1U 2022-11-03 2022-11-03 双管贴膜机 Active CN218701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5324.1U CN218701366U (zh) 2022-11-03 2022-11-03 双管贴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5324.1U CN218701366U (zh) 2022-11-03 2022-11-03 双管贴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01366U true CN218701366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11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65324.1U Active CN218701366U (zh) 2022-11-03 2022-11-03 双管贴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01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4865A (zh) 一种板栗除刺壳装置及方法
CN110040291A (zh) 轮胎覆膜包装机
CN109879045B (zh) 机器人上下料机及其上料夹取机构
CN100568584C (zh) 自动套胶管和加垫片设备
CN111446346A (zh) 一种led灯全自动点胶贴膜机
CN218701366U (zh) 双管贴膜机
CN112357162B (zh) 一种自动缠绕包装设备
CN208683290U (zh) 一种用于热熔胶的自动撕膜上料装置
CN111376050A (zh) 一种雾化芯自动包棉装置及其工艺方法
CN210284805U (zh) 一种包装设备的m型袋上袋机构
CN116001283A (zh) 双管贴膜机
CN108217195B (zh) 一种极片送料机构及电池制备装置
CN116329817A (zh) 一种冷却液壶焊接装置
CN107813993B (zh) 一种采血针包装系统
CN107803995A (zh) 一种全自动热熔封边机构
CN211003583U (zh) 一种易开盖的叠盖注胶装置
CN208961456U (zh) 一种双铝栓剂的制壳装置
CN209889840U (zh) 用于镀膜汽车前挡玻璃合片前自动上线系统
CN112549632A (zh) 一种酒盒顶盖成型机
US558478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non-round containers
CN112201835A (zh) 平推式纽扣电池插针装置及纽扣电池封装系统
CN109158884A (zh) 一种双铝栓剂的制壳装置及方法
CN220577666U (zh) 一种新型松馏油乳膏加工灌装封尾机
CN220743517U (zh) 一种自粘袋自动套袋装置
CN110871350A (zh) 一种压力套安装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