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98540U - 一种支撑座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座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98540U
CN218698540U CN202221984453.9U CN202221984453U CN218698540U CN 218698540 U CN218698540 U CN 218698540U CN 202221984453 U CN202221984453 U CN 202221984453U CN 218698540 U CN218698540 U CN 218698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late
holes
suppor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844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小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844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98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98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98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撑座及其车辆;该支撑座用于对凸轮轴支架进行支撑,包括:第一板,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板,开设有第二通孔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接所述凸轮轴支架;紧固件;其中,在第一板所在的平面内,第一通孔具有直线延伸长度;和/或,在第二板所在的平面内,第二通孔具有直线延伸长度;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相交处形成相交孔;紧固件穿过相交孔,将第一板和第二板固定连接。本申请实现了第二板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调节,进而实现了安装孔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调节,增大了安装孔装配过程中的调节范围,实现了安装孔与凸轮轴支架的快速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座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撑座,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支撑座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车桥的装配要求也越高。在气室产生制动力时,凸轮轴支架会因为气室的推力产生形变,若无凸轮轴支架支撑座的支撑作用,凸轮轴支架就会有多次形变而产生金属疲劳而断裂。因此现有技术中会在车桥上焊接凸轮轴支架支撑座来对凸轮轴支架进行支撑。
凸轮轴支架支撑座的安装孔的尺寸不能设计太小,因为由于零件和工装本身有误差,凸轮轴支架在焊接过程中,也会因为高温而产生形变,造成安装孔的孔位和凸轮轴支架无法装配;同时凸轮轴支架支撑座的安装孔的尺寸不能设计太大,因为制动力给凸轮轴支架产生的型变量本身就很小,如果安装孔的尺寸过大,凸轮轴支架支撑座就无法起到支撑作用。由于安装孔的尺寸限定十分严苛,因此必须对安装孔的装配位置进行精密管控,才能保证安装孔和凸轮轴支架快速装配。
但是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工装来定位凸轮轴支架支撑座在车桥上的焊接位置,然后再将凸轮轴支架支撑座焊接在车桥上。如上设置安装孔的焊接位置固定,很容易因为凸轮轴支架支撑座的焊接位置误差,导致安装孔与凸轮轴支架装配不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撑座,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支撑座的车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撑座,用于对凸轮轴支架进行支撑,所述支撑座包括:
第一板,开设有第一通孔;
第二板,开设有第二通孔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接所述凸轮轴支架;
紧固件;其中,
在所述第一板所在的平面内,所述第一通孔具有直线延伸长度;和/或,在所述第二板所在的平面内,所述第二通孔具有直线延伸长度;
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相交处形成相交孔;
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相交孔,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上述支撑座中,
所述第一通孔具有直线延伸长度,且所述第二通孔具有直线延伸长度;
当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装配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垂直。
可选的,上述支撑座中,
所述第一通孔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有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一线;
所述第二通孔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有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二线;
当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装配时,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的长度和方向相同。
可选的,上述支撑座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腰形通孔。
可选的,上述支撑座中,所述紧固件为螺栓紧固件;螺栓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相交孔;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栓。
一种车辆,具有车桥、支撑座和凸轮轴支架;
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车桥;
所述凸轮轴支架穿设于所述支撑座;
所述支撑座为上文所述的支撑座。
可选的,上述车辆中,
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凸轮轴支架的轴线方向重合;
与所述第一板垂直的平面为基准面;
所述第一通孔的直线延伸长度的方向与所述基准面平行或垂直。
可选的,上述车辆中,所述第一板焊接于所述车桥;
所述第一板的形状为L型,所述第一板的折弯面与所述车桥的外轮廓适配。
可选的,上述车辆中,所述第二板包括一体连接的调节部和安装部;所述调节部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安装部开设有所述安装孔。
可选的,上述车辆中,
所述调节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所述安装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与半圆形的组合图形。
本申请提供的凸轮轴支架的支撑座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交连接,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能够相对移动。定义第一通孔的直线延伸长度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二通孔的直线延伸长度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为第二板提供了相对第一板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移动的活动空间,因此实现了第二板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调节,进而实现了安装孔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调节,增大了安装孔装配过程中的调节范围,实现了安装孔与凸轮轴支架的快速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支撑座、车桥、凸轮轴支架的装配图。
图1-图4中:
1-第一板,2-第二板,3-紧固件,4-车桥,5-凸轮轴支架;
11-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撑座,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支撑座的车辆。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支撑座,支撑座用于对凸轮轴支架5进行支撑;支撑座包括第一板1、第二板2和紧固件3。第一板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第二板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1;第二板2上还开设有安装孔22;凸轮轴支架5穿插设置于安装孔22内。
在第一板1所在的平面内,第一通孔11具有直线延伸长度;和/或,在第二板2所在的平面内,第二通孔21具有直线延伸长度。
具体的,
第一通孔11具有直线延伸长度,即第一通孔11为长条形通孔;第二通孔21具有直线延伸长度,即第二通孔21为长条形通孔。
第一通孔11不具有直线延伸长度,即第一通孔11为点状通孔;第二通孔21不具有直线延伸长度,即第二通孔21为点状通孔。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长条形通孔具有长度尺寸(即通孔的直线延伸长度)和宽度尺寸;点状通孔的点状尺寸与长条形通孔的宽度尺寸相同。
定义第一通孔11的直线延伸长度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二通孔21的直线延伸长度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具体的:
①当仅第一通孔11具有直线延伸长度(即第一通孔11为长条形通孔,第二通孔21为点状通孔)时;或者当仅第二通孔12具有直线延伸长度(即第一通孔11为点状通孔,第二通孔21为长条形通孔)时:
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的相交处指:在与第一板1平行的截面内,点状通孔的投影重叠于长条形通孔的投影,形成投影重叠点。投影重叠点对应的物理空间即为相交孔。
第二板2的长条形通孔或第二板的点状通孔能够在长条形通孔形成的限位空间内相对第一板移动。
在上述移动过程中仅实现了第二板(安装孔)相对第一板在第一方向上或第二方向上的单一方向内的装配位置调节。
当位置调节完成后,在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相交处(即相交孔处)通过紧固件3固定连接。紧固件3能够实现第一板1和第二板2的快速固定连接。
②当第一通孔11具有直线延伸长度且第二通孔21具有直线延伸长度(即第一通孔11为第一长条形通孔,且第二通孔21为第二长条形通孔)时:
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相交处指:在与第一板1平行的截面内,第一长条形通孔的投影与第二长条形通孔的投影不共线且具有投影相交点。投影相交点对应的物理空间即为相交孔。
第二板2的第二长条形通孔能够在第一长条形通孔形成的限位空间内相对第一板移动,而且第二板2的第二长条形通孔也能够在第二长条形通孔形成的限位空间内相对第一板移动。
在上述移动过程中同时实现了第二板2(安装孔22)相对第一板1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的装配位置调节;其调节范围更广,增大了安装孔22装配过程中的调节范围,实现了安装孔22与凸轮轴支架5的快速装配。
当位置调节完成后,在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相交处(即相交孔处)通过紧固件3固定连接。紧固件3能够实现第一板1和第二板2的快速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均具有直线延伸长度,当第一板1和第二板2装配时,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12垂直。
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12垂直,即在第二板2所在的平面内,建立了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安装孔22在上述直角坐标系内进行位置调整更加快速便捷直观。
进一步的,当第一板1和第二板2装配时,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12除了设置成相互垂直的形式外,也可以呈0-90°夹角。
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
第一通孔11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通孔11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一线;第二通孔21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通孔21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二线;当第一板1和第二板2装配时,第一线和第二线的长度和方向相同。
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装配在一起时形成一个调节部;如上设置可以保证形成结构相同的两个调节部,第二板2(安装孔22)调节位置时,两调节部的移动动作能够保持一致。
通过设置两个第一通孔11和两个第二通孔21,保证了第一板1和第二板2之间形成两个相交孔,通过两个紧固件3对第一板1和第二板2的连接固定更加牢靠,增加了支撑座的稳定性能。
进一步的,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可以分别设置1个,也可以分别间隔设置多个;具体的,根据实际作业场景在第一板1和第二板2生产加工时灵活设置。
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均为腰形通孔。腰形通孔为一种特殊的长条形通孔,其装配加工非常便捷快速。
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紧固件3为螺栓紧固件;螺栓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穿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相交处的相交孔,并通过螺母在螺栓上的旋紧和松开,实现第一板1和第二板2的固定连接和松开连接。当第二板2(安装孔22)相对第一板1进行移动时,可以松开螺母,在提供第二通孔21相对第一通孔11移动的自由度的同时,保证第二板2不会脱离开第一板1,安装孔22的调节更加易于管控。
请参参阅附图4,一种车辆,具有车桥4、支撑座和凸轮轴支架5;支撑座设置于车桥4;凸轮轴支架5穿设于支撑座;支撑座为上文所述的支撑座。
由于车辆具有上述的支撑座,此车辆由支撑座带来的有益效果请参见上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安装孔22的轴线方向与凸轮轴支架5的轴线方向重合;与第一板1垂直的平面为基准面;第一通孔11的直线延伸长度的方向与所述基准面平行或垂直;即第一方向与基准面平行或垂直。
如上设置,可以保证第一通孔11为水平的长条形通孔,第二通孔21为竖直的长条形通孔;或者第一通孔11为竖直的长条形通孔,第二通孔21为水平的长条形通孔;其不仅简化了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加工难度,而且在第二板2所在的平面内建立的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直角坐标系中,安装孔的水平/竖直调整更加快速便捷直观。
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板1焊接于车桥4;第一板1的形状为L型,第一板1的折弯面与车桥4的外轮廓适配。
将第一板1设置成了L型,增大了第一板1与车桥4的接触面积,保证了第一板1在车桥4上的焊接固定更加牢靠稳定。
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二板2包括一体连接的调节部和安装部;调节部开设有第二通孔21;安装部开设有安装孔22;其中,调节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安装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与半圆形的组合图形。如上设置,在保证第二板2在能够稳定支撑凸轮轴支架5的前提下,可以节省第二板2的物料使用。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板1和第二板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作业场景进行灵活设置,以针对不同桥型进行避让或者配合。
本申请中涉及的部件、装置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附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部件、装置。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中,各部件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撑座,用于对凸轮轴支架进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
第一板,开设有第一通孔;
第二板,开设有第二通孔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接所述凸轮轴支架;
紧固件;其中,
在所述第一板所在的平面内,所述第一通孔具有直线延伸长度;和/或,在所述第二板所在的平面内,所述第二通孔具有直线延伸长度;
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相交处形成相交孔;
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相交孔,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具有直线延伸长度,且所述第二通孔具有直线延伸长度;
当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装配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有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一线;
所述第二通孔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有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二线;
当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装配时,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的长度和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腰形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紧固件;所述螺栓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相交孔;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栓。
6.一种车辆,具有车桥、支撑座和凸轮轴支架;
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车桥;
所述凸轮轴支架穿设于所述支撑座;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凸轮轴支架的轴线方向重合;
与所述第一板垂直的平面为基准面;
所述第一通孔的直线延伸长度的方向与所述基准面平行或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焊接于所述车桥;
所述第一板的形状为L型,所述第一板的折弯面与所述车桥的外轮廓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包括一体连接的调节部和安装部;所述调节部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安装部开设有所述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所述安装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与半圆形的组合图形。
CN202221984453.9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支撑座及车辆 Active CN218698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4453.9U CN218698540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支撑座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4453.9U CN218698540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支撑座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98540U true CN218698540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8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84453.9U Active CN218698540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支撑座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98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58081U (zh) 一种基板卡匣
CN107398758B (zh) 定位装夹工装
CN218698540U (zh) 一种支撑座及车辆
CN201735977U (zh) 焊接拱度型材框架的定位工装
CN216000191U (zh) 一种多面体异形件快速定位校正夹具
CN209334959U (zh) 一种激光打标用多穴夹紧治具
JP2570191B2 (ja) ラックマウント金具
CN204565512U (zh) 一种拉杆组装工装
JPH0655393A (ja) 斜め支柱
JPH06210351A (ja) 板材の曲げ加工用プレス成形型
CN208712027U (zh) 一种可升降式渣土自卸车的喷涂工装
CN104875038A (zh) 摇臂外形加工三合一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1866413U (zh) 一种折弯工件的翻面装置
CN209850238U (zh) 定位组件及工装
CN217292022U (zh) 一种模块化部装工装
CN214481516U (zh) 万能分板治具
CN205520217U (zh) 汽车螺母板的焊接治具
CN219704245U (zh) 一种中间支撑装置、工作台以及板材边缘加工设备
CN219597980U (zh) 铆接装置
CN210761770U (zh) 板状物的放置架
CN215433676U (zh) 一种改进型三坐标直线模组搬运机械手
CN216576341U (zh) 一种三维柔性焊接工装
CN220990905U (zh) 移液吸头支撑结构及体外诊断设备
CN211888974U (zh) 一种石墨模具装夹治具
CN204843545U (zh) 摇臂外形加工三合一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