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93198U - 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93198U
CN218693198U CN202221031547.4U CN202221031547U CN218693198U CN 218693198 U CN218693198 U CN 218693198U CN 202221031547 U CN202221031547 U CN 202221031547U CN 218693198 U CN218693198 U CN 218693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block
bending
movable side
angle steel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15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洪波
王贤龙
孙成通
田立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Friendship Machinery Co ltd
Liny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inyi Friendship Machinery Co ltd
Liny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yi Friendship Machinery Co ltd, Liny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nyi Friendship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315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93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93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93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包括折弯机构;折弯机构包括固定底板、活动侧底板、固定侧压块和活动侧压块;固定底板和活动侧底板均水平布置;固定侧压块设置于固定底板上方,活动侧压块设置于活动侧底板上方;活动侧压块能够与活动侧底板同步向外侧转动预定角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热变形弯曲工艺,并在折弯设备中设置了多个压块和底板,使待折弯角钢在各个方向上均得到了可靠的固定,从而避免了小弯曲半径外折弯后褶皱、开裂等问题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角钢俗称角铁、是两边互相垂直成角形的长条钢材。角钢可按结构的不同需要组成各种不同的受力构件,也可作构件之间的连接件。角钢属建造用碳素结构钢,是简单断面的型钢钢材,主要用于金属构件及厂房的框架等。在使用中要求有较好的可焊性、塑性变形性能及一定的机械强度。生产角钢的原料钢坯为低碳方钢坯,成品角钢为热轧成形、正火或热轧状态交货。
交货状态的角钢呈直条状,但根据使用环境要求,角钢经常需要弯曲成不同的形状。常见的变形形式有弯弧、弯圆或折弯。弯弧、弯圆设备一般有3-5个轧辊的卷圆机,可在室温下成形。当弯曲半径较大,满足卷圆机的使用要求时,很容易完成变形;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当需要对角钢进行外折弯且弯曲半径较小时,由于边缘部位承受较大的拉应力,极易在外侧的水平边(即图4中的水平侧面72)上发生开裂、起皱、波浪等缺陷,影响产品正常使用。因此,如何消除角钢在小弯曲半径外折弯时产生的质量缺陷,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以解决现有的角钢在小弯曲半径外折弯时容易出现褶皱、开裂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包括折弯机构;折弯机构包括固定底板、活动侧底板、固定侧压块和活动侧压块;固定底板和活动侧底板均水平布置;固定侧压块设置于固定底板上方,活动侧压块设置于活动侧底板上方;活动侧压块能够与活动侧底板同步向外侧转动预定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还包括还包括加热装置和加热台机架;加热装置设置于加热台机架顶部。
进一步的,固定侧压块包括固定侧外压块和固定侧内压块;固定侧外压块的底面和内侧面均为平面;固定侧内压块为由第一压紧面、第二压紧面及斜面围合而成的三棱柱结构;第一压紧面及第二压紧面分别与角钢的两个内侧面相匹配;活动侧压块包括活动侧外压块和活动侧内压块;活动侧外压块的底面和内侧面均为平面;活动侧内压块为由第三压紧面、第四压紧面及斜面围合而成的三棱柱结构;第三压紧面及第四压紧面分别与角钢的两个内侧面相匹配。
进一步的,在固定底板及活动侧底板的外侧设置有圆柱状的折弯芯轴;折弯芯轴位于固定侧压块和活动侧压块之间;折弯芯轴为活动侧压块及活动侧底板向外侧转动时的转动中心。
进一步的,还包括折弯机机架,折弯机构设置于折弯机机架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还包括齿轮齿条机构;齿轮齿条机构中的齿轮与折弯芯轴同轴固定连接;齿轮齿条机构中的齿条与齿条驱动液压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固定侧外压块上设置有固定侧外压块斜面,活动侧外压块上设置有活动侧外压块斜面;固定侧外压块斜面与活动侧外压块斜面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活动侧外压块的顶面上连接有活动侧外压块液压缸;固定侧内压块的斜面上连接有固定侧内压块液压缸;活动侧内压块的斜面上连接有活动侧内压块液压缸。
进一步的,活动侧外压块液压缸沿竖直方向布置;固定侧内压块液压缸及活动侧内压块液压缸均与水平面呈45°斜向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还包括收料台;在折弯机机架和加热台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在折弯机机架和收料台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热变形弯曲工艺,并在折弯设备中设置了多个压块和底板,使待折弯角钢在各个方向上均得到了可靠的固定,从而避免了折弯后褶皱、开裂等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折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将角钢折弯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得到的折弯角钢成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压块的移动方向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号:10、加热台机架;11、加热装置;21、固定底板;22、活动侧底板;30、固定侧压块;31、固定侧外压块;311、固定侧外压块斜面;32、固定侧内压块;321、第一压紧面;322、第二压紧面;33、固定侧内压块液压缸;40、折弯机机架;41、折弯芯轴;42、齿轮;43、齿条;50、活动侧压块;51、活动侧外压块;511、活动侧外压块斜面;52、活动侧内压块;521、第三压紧面;522、第四压紧面;53、活动侧内压块液压缸; 54、活动侧外压块液压缸;61、第一输送机构;62、第二输送机构;70、角钢;71、竖直侧面;72、水平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包括折弯机构;所述折弯机构包括固定底板21、活动侧底板22、固定侧压块30和活动侧压块50;所述固定底板21和所述活动侧底板22均水平布置;所述固定侧压块30设置于所述固定底板21上方,所述活动侧压块50设置于所述活动侧底板22上方;所述活动侧压块50能够与所述活动侧底板22同步向外侧转动预定角度。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多辊卷圆机进行角钢的折弯,其通过辊子的外圆顶住角钢的外侧面使角钢发生弯折,经发明人仔细研究发现,现有多辊卷圆机在进行角钢折弯时无法对角钢的各个侧面进行限位,也是其折弯后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为了克服现有冷弯技术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本申请中,如图1所示,将角钢70以一侧面水平(即水平侧面72)、一侧面竖直(即竖直侧面71)的方式布置,保持所述角钢70的直角开口朝向内侧,同时用两个水平布置的底板(即固定底板21和活动侧底板22)、固定侧压块30、活动侧压块50将角钢70限位。也就是说,使角钢70的折弯中心对正于固定底板21和活动侧底板22 的交接处,用固定侧压块30和活动侧压块50分别夹紧所述折弯中心的左右两侧,之后通过驱动装置将所述活动侧压块50向外侧旋转至预定折弯角度即可。在此过程中,折弯中心的两侧分别用固定侧压块30和活动侧压块50夹紧,使得角钢70的底部、外侧面、内侧面均被固定好,即水平侧面72、竖直侧面71均被严格限定了位置,角钢70的折弯中心附近区域不存在“自由状态”的侧面,可有效防止折弯过程中不受限制的水平侧面12或竖直侧面11发生变形及褶皱、破裂等情况。活动侧底板22可为多种形状,本申请中优选扇形形状,例如为直角扇形,以便实现90度折弯,而且便于实现折弯前后垂直方向的定位和转换。
在加热过程中,将折弯中心及其左右两侧相邻处加热到1200℃~1300℃,并保温1~ 2min。加热范围与所变形的角钢规格有关系,加热的长度(大致)是其边长的两倍,以保证角钢有合适的变形范围和延展空间;例如为3-5cm,5-8cm,8-10cm,8-12cm,5-15cm, 6-20cm,其中还可以为3cm、5cm、8cm、10cm、15cm、18cm、20cm、25cm、30cm;加热装置11可以为手工焊炬进行氧乙炔火焰加热、或者为电磁感应装置进行局部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还包括加热装置11和加热台机架10;所述加热装置11设置于所述加热台机架10顶部。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冷弯的方式来进行角钢折弯,而冷弯技术中非常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为此,本申请采用热变形弯曲工艺,即在进行角钢外折弯之前对折弯中心及邻近区域进行加热,使角钢在高温状态下进行折弯,以此方式消除折弯过程中的应力,减少折皱、开裂等问题的发生。
相应的,也应为加热装置11设置起到支撑作用的加热台机架10。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侧压块30包括固定侧外压块31和固定侧内压块32;所述固定侧外压块31的底面和内侧面均为平面;所述固定侧内压块32为由第一压紧面321、第二压紧面322及斜面围合而成的三棱柱结构;所述第一压紧面321及所述第二压紧面322分别与角钢70的两个内侧面相匹配;所述活动侧压块50包括活动侧外压块51和活动侧内压块52;所述活动侧外压块51的底面和内侧面均为平面;所述活动侧内压块52为由第三压紧面521、第四压紧面522及斜面围合而成的三棱柱结构;所述第三压紧面521及所述第四压紧面522分别与角钢70的两个内侧面相匹配。
为了更好的压紧所述角钢70,使其在折弯过程中保持稳定,根据角钢的结构特点,本申请分别将固定侧压块30拆分为了固定侧外压块31和固定侧内压块32,将活动侧压块50拆分为了活动侧外压块51和活动侧内压块52,用以从各个方向卡紧角钢70。如图5所示,在所述固定侧内压块32上设置第一压紧面321和第二压紧面322,第一压紧面321用于靠紧角钢70的竖直侧面71的内侧,所述第二压紧面322用于靠紧所述水平侧面72的内侧;如图2所示,在所活动侧内压块52上设置第三压紧面521和第四压紧面522,第三压紧面521用于靠紧角钢70的竖直侧面71的内侧,第四压紧面522用于靠紧角钢70的水平侧面72的内侧。由于角钢的两侧边的内表面具有一定的斜度,因此,这四个压紧面也最好具有相应的斜度,用于与竖直侧面71的内侧、水平侧面72的内侧更好的配合。而固定侧外压块31和的底面和活动侧外压块51的内侧面均为平面,可使这两个压块的内侧靠紧在角钢70的竖直侧面71的外部,并将这两个压块的底部分别压紧在固定底板21和活动侧底板22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底板21及所述活动侧底板22的外侧设置有圆柱状的折弯芯轴 41;所述折弯芯轴41位于所述固定侧压块30和所述活动侧压块50之间;所述折弯芯轴41为所述活动侧压块50及所述活动侧底板22向外侧转动时的转动中心。
为了保证折弯半径符合要求,并保证转弯处圆滑,可在折弯中心的内侧布置折弯芯轴 41,折弯芯轴41的外径按角钢10的内侧折弯半径设计,在折弯过程中可起到模子的作用。折弯芯轴41靠紧所述角钢70的竖直侧面71的外侧,使所述活动侧压块50能绕所述折弯芯轴41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折弯芯轴41的直径可以为1cm-6cm,根据角钢的规格,折弯芯轴41的直径例如为1cm、2cm、3cm、4cm、5cm、6cm,在保证足够的强度下,实现角钢折弯较小的完全半径。
如图3所示,将折弯芯轴41与活动侧底板22固定连接为一体,当折弯芯轴41转动时,可带动活动侧底板22一起转动。此外,活动侧压块50也通过固定架与活动侧底板22 固定连接起来,因此其也可与折弯芯轴41能够同步转动。
该设计还具有以下优点:常规的折弯设备中,折弯靠模(相当于本申请中的折弯芯轴 41)只用于确定后续成品的折弯内半径,因此折弯靠模都是固定的,在折弯过程中,角钢10的折弯中心附近的部分是要产生形变的,即角钢70被拉长,因此竖直侧面71的外侧面与折弯靠模之间由于一动一静而存在比较大的摩擦力,影响成品的外表面质量效果。而本申请中,将折弯芯轴41设计为与活动侧压块50同步转动的结构,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此摩擦力,使成品的成型质量更好。活动侧外压块51的贴近折弯芯轴41处设计为圆弧面,用于和折弯芯轴41的圆柱面相配合,以实现快速的导向,便于快速的实现和折弯芯轴41 的贴合或定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折弯机机架40,所述折弯机构设置于所述折弯机机架40的顶部。
除了直接用于对角钢70折弯的折弯机构外,还需要配置电动机、液压泵等驱动装置,为此,在折弯机构下方设置了折弯机机架40,其除了可以容纳内部的电动机、液压泵、控制系统等部件外,还可以作为折弯机构的支撑台。
进一步的,所述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还包括齿轮齿条机构;所述齿轮齿条机构中的齿轮42与所述折弯芯轴41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所述齿轮齿条机构中的齿条43与齿条驱动液压缸固定连接。
为了实现折弯芯轴41带动活动侧压块50及活动侧底板22同步向外侧旋转,从而实现对角钢10的外折弯操作,本申请中以齿轮齿条机构来实现主传动。如图3所示,当两个齿条43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时,可带动齿轮42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与齿轮 42同轴的折弯芯轴41转动。而为了实现更好的折弯效果,提高效率,保证稳定性,本申请中选用大扭矩、运行平稳的液压缸来传递动力,即采用齿条驱动液压缸推动齿条43移动。而齿条驱动液压缸通过液压油管(图中未示出)与折弯机机架40内部的液压泵(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在本申请设备中,还配置有用来带动液压泵的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侧外压块31上设置有固定侧外压块斜面311,所述活动侧外压块 51上设置有活动侧外压块斜面511;所述固定侧外压块斜面311与所述活动侧外压块斜面 511相对设置。
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折弯芯轴41与固定侧压块30、活动侧压块50相冲突,在贴近折弯芯轴41的地方,固定侧压块30和活动侧压块50之间应预留能够容纳折弯芯轴41的间隙,或者将二者与折弯芯轴41相贴合处设计为圆弧面;并且在靠近折弯芯轴41处,固定侧压块30和活动侧压块50上应设置斜面(固定侧外压块斜面311和活动侧外压块斜面 511),以实现限位和折弯最大角度控制,并且防止折弯过程中二者发生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侧外压块51的顶面上连接有活动侧外压块液压缸54;所述固定侧内压块32的斜面上连接有固定侧内压块液压缸33;所述活动侧内压块52的斜面上连接有活动侧内压块液压缸53。
为了便于卡紧角钢70,本申请中,除了固定侧外压块31为固定的外,其余三个压块(固定侧内压块32、活动侧外压块51和活动侧内压块52)均为可移动的,并均采用液压方式推动。这三个用于推动压块的液压缸也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泵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侧外压块液压缸54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固定侧内压块液压缸 33及所述活动侧内压块液压缸53均与水平面呈45°斜向布置。
一种最优选的方式是,活动侧外压块液压缸54沿竖直方向布置,可以使活动侧外压块51上下方向移动;固定侧内压块液压缸33及所述活动侧内压块液压缸53均与水平面呈45°斜向布置,可以使固定侧内压块32和活动侧内压块52均以倾斜45°方向移动。三个活动压块的移动方向如图5中箭头方向所示。
采用该方式的压块设计后,在使用中的折弯准备阶段,将角钢70的折弯中心及两侧区域加热后,角钢10的卡紧过程如下:
1)、将加热后的角钢70沿底板20与固定侧外压块31之间的缝隙水平穿入,并使折弯中心对准折弯芯轴41;
2)、通过活动侧外压块液压缸54推动活动侧外压块51向下移动到预定位置,使活动侧外压块51分别靠紧竖直侧面71的外表面以及底板20的上表面;
3)、通过固定侧内压块液压缸33推动固定侧内压块32向斜下方移动到预定位置,使第一压紧面321靠紧竖直侧面71的内侧面、并使第二压紧面322靠紧水平侧面72的内侧面(即上侧面);
4)、通过活动侧内压块液压缸53推动活动侧内压块52向斜下方移动到预定位置,使第三压紧面521靠紧竖直侧面71的内侧面,并使第四压紧面522靠紧所述水平侧面72 的内侧面(即上侧面)。
前述步骤2~4可分布进行,也可同步进行。
完成折弯工作之后,松开折弯后的成品角钢的过程如下:
1)、通过活动侧内压块液压缸53拉动活动侧内压块52向斜上方回缩到初始位置;
2)、通过固定侧内压块液压缸33拉动固定侧内压块32向斜上方回缩到初始位置;
3)、通过活动侧外压块液压缸54拉动活动侧外压块51向上回缩到初始位置;
4)、将成品角钢70向与入料方向反向的一侧水平抽出。齿条43反向运动使得活动侧底板22顺时针转动90°,手动取出变形后的角钢。
前述步骤1~3可分布进行,也可同步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还包括收料台80;在所述折弯机机架40和所述加热台机架10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61,在所述折弯机机架40和所述收料台80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62。
除手动操作外,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PLC等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发布动作指令,实现自动控制,并在各压块附近设置限位开关或光电检测装置,用于判断各压块是否移动到位、完成卡紧工作(只有在三个活动压块压紧后,才能实现折弯芯轴41的转动,避免压块没有到位就开始转动),并通过第一输送机构61、第二输送机构62将加热装置 11、折弯机构和收料台80组合在一起,在加热台机架10上设置温度传感器,之后通过各限位开关/光电检测装置、温度传感器、计时器和控制装置的组合,即形成图6所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可实现折弯工作的全自动化运行。其中,两个输送机构可以为输送带或输送链条等形式。
此外,角钢70的预定折弯角度为0°~150°,例如为30°、45°、60°、90°、120°、 150°,可以根据实际加工需要,折弯各种角度。如图5所示,折弯的最大角度取决于固定侧外压块斜面311和活动侧外压块斜面511的夹角,以防止二者相互干涉。本申请中,将折弯角度设计为90°,可以直接批量加工出直角的折弯,并可用于在此范围之内更小的外折弯角度。图3中所示即为从图1状态折弯90°后所到达的状态,而图4即为折弯90°后的角钢成品。
以下以一个具体实例来介绍图1所示的折弯设备进行角钢小半径外折弯的工作过程:
该实施例中采用75×8mm的等边角钢(边长75mm、边厚8mm),材料为45#钢,折弯角度90°,折弯后内角半径20mm,折弯芯轴41的直径可以为1-3Cm,例如为2cm。其工艺流程分为:材料局部加热、液压夹持、弯曲变形、卸料四个工艺。
(1)、材料局部加热:采用氧乙炔火焰或者电磁感应局部加热;将角钢10的变形部位加热到1200-1300℃,加热长度为15cm,并保温1-2分钟。
(2)、液压夹持:如图5所示,角钢70水平移动直到变形区域到达折弯芯轴41位置。固定侧外压块31固定在底板20上并成直角关系,为角钢70的运动提供了导向及限位作用。
活动侧外压块51在活动侧外压块液压缸54作用下垂直下落至活动侧底板22之上,接着固定侧内压块32、活动侧内压块52在各自对应的液压缸作用下,与水平面呈45°方向直线运动至角钢70之上,其外表面形状与角钢70内表面一致,并与固定侧外压块31、活动侧外压块51一起将角钢70压紧在固定底板和活动侧底板22之上。活动侧外压块51 和活动侧内压块52固定在活动侧底板22之上;固定底板和活动侧底板22上表面处在同一个水平面。
(3)、弯曲变形:如图3所示,两个齿条43在液压作用作直线运动,带动齿轮42 作逆时针旋转90°,齿轮42通过轴与活动侧底板22以及折弯芯轴41相连接一起转动。在其共同作用下,角钢70实现90°弯曲变形。
(4)、卸料:固定侧内压块32、活动侧内压块52分别回位,活动侧外压块51垂直抬起,两个齿条43反向运动使得活动侧底板22顺时针转动90°。手动取出变形后的角钢 70。
以下以又一具体实例来介绍图6所示的自动化折弯设备进行角钢小半径外折弯的工作过程:
该实施例中同样采用75×8mm的等边角钢(边长75mm、边厚8mm),材料为45#钢,折弯角度90°,折弯后内角半径20mm。该实施例的自动化角钢外折弯工作流程如下:
(1)、将角钢70放置于加热台机架10上,使折弯中心对正预定位置,加热台机架 10上的光电检测装置检测到工件放置入位后,向控制系统(PLC等,图中未示出)发出信号,之后控制系统给出动作指令,使加热台机架10上的加热装置11启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角钢70的加热区域温度达到设定范围时,降低加热功率,使工件保温预定时间;
(2)、到达设定保温时间后,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第一输送机构61带动角钢70 水平移动到折弯机机架40的折弯机构处,并通过折弯机机架40上的光电检测装置确定角钢70是否入位。当角钢70入位后,控制系统向折弯机构上的各压块驱动液压缸给出指令,使各压块按前述的卡紧过程将角钢70卡紧;
(3)、通过折弯机构上设置的限位开关确定各压块是否运行到位,当各压块均到位后,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液压缸推动齿条43转动,从而带动折弯芯轴41、活动侧压块 50及活动侧底板22同步向外侧旋转;当活动侧底板22外侧设置的限位开关被触发时,判断旋转已达到预定角度;
(4)、通过控制系统对各液压缸发送指令,完成前述的松开过程;
(5)、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第二输送机构62将折弯后的成品角钢70输送到收料台80上;同时,液压缸推动齿条43反向转动,使折弯机构复位。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比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实用新型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实用新型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为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实用新型,上面对所公开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方式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并不限于本文给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弯机构;所述折弯机构包括固定底板(21)、活动侧底板(22)、固定侧压块(30)和活动侧压块(50);所述固定底板(21)和所述活动侧底板(22)均水平布置;所述固定侧压块(30)设置于所述固定底板(21)上方,所述活动侧压块(50)设置于所述活动侧底板(22)上方;所述活动侧压块(50)能够与所述活动侧底板(22)同步向外侧转动预定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11)和加热台机架(10);所述加热装置(11)设置于所述加热台机架(10)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压块(30)包括固定侧外压块(31)和固定侧内压块(32);所述固定侧外压块(31)的底面和内侧面均为平面;所述固定侧内压块(32)为由第一压紧面(321)、第二压紧面(322)及斜面围合而成的三棱柱结构;所述第一压紧面(321)及所述第二压紧面(322)分别与角钢(70)的两个内侧面相匹配;
所述活动侧压块(50)包括活动侧外压块(51)和活动侧内压块(52);所述活动侧外压块(51)的底面和内侧面均为平面;所述活动侧内压块(52)为由第三压紧面(521)、第四压紧面(522)及斜面围合而成的三棱柱结构;所述第三压紧面(521)及所述第四压紧面(522)分别与角钢(70)的两个内侧面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底板(21)及所述活动侧底板(22)的外侧设置有圆柱状的折弯芯轴(41);所述折弯芯轴(41)位于所述固定侧压块(30)和所述活动侧压块(50)之间;所述折弯芯轴(41)为所述活动侧压块(50)及所述活动侧底板(22)向外侧转动时的转动中心。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弯机机架(40),所述折弯机构设置于所述折弯机机架(40)的顶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齿条机构;所述齿轮齿条机构中的齿轮(42)与所述折弯芯轴(41)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齿条机构中的齿条(43)与齿条驱动液压缸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外压块(31)上设置有固定侧外压块斜面(311),所述活动侧外压块(51)上设置有活动侧外压块斜面(511);所述固定侧外压块斜面(311)与所述活动侧外压块斜面(511)相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侧外压块(51)的顶面上连接有活动侧外压块液压缸(54);所述固定侧内压块(32)的斜面上连接有固定侧内压块液压缸(33);所述活动侧内压块(52)的斜面上连接有活动侧内压块液压缸(5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侧外压块液压缸(54)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固定侧内压块液压缸(33)及所述活动侧内压块液压缸(53)均与水平面呈45°斜向布置。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料台(80);在所述折弯机机架(40)和所述加热台机架(10)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61),在所述折弯机机架(40)和所述收料台(80)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62)。
CN202221031547.4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 Active CN218693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1547.4U CN218693198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1547.4U CN218693198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93198U true CN218693198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0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1547.4U Active CN218693198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931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2765A (zh) * 2023-09-26 2023-12-26 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 一种可周向变形的连续轧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2765A (zh) * 2023-09-26 2023-12-26 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 一种可周向变形的连续轧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93198U (zh) 一种角钢小半径外折弯设备
CN110216424B (zh) 箱体焊接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KR101747995B1 (ko) 튜브 시스템 벤딩머신
CN106040906B (zh) 将间隔元件自动折弯的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机器
KR101555968B1 (ko) 파이프 밴딩장치
CN110976681B (zh) 一种冷弯成型机的剪切装置
CN109570287A (zh) 一种板材自动弯曲加工设备
CN114951375A (zh) 一种角钢的小弯曲半径外折弯方法
CN2930913Y (zh) 冷藏箱门内板折边设备
CN113843358A (zh) 一种便于操作使用的电脑外壳加工用上下料连续冲压模具
CN210498048U (zh) 一种冲压机的上料装置
CN117086523A (zh) 一种用于空调金属管件焊接加工的焊缝挤压装置
CN114871297A (zh) 一种大型直缝焊管龙门式折弯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
JP2000312918A (ja) 四角形状鋼管の成形装置
KR20150032096A (ko) 2-헤드 2-래디어스 시스템 벤딩머신
CN212042374U (zh) 一种模具用的送料扶正机构
CN210358768U (zh) 钢管智能化转角切断设备
CN114570784A (zh) 一种大口径不锈钢管的成型装置
CN114789551B (zh) 塑钢风道法兰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17342899U (zh) 一种大型直缝焊管龙门式折弯成型机
CN209753697U (zh) 一种矫直装置
CN215358907U (zh) 用于板材加工的防止热形变的定型装置
CN116020917B (zh) 一种工件加工用数控折弯机
CN216177857U (zh) 变压器散热壳3d激光视觉引导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CN218443338U (zh) 一种具有快速取料结构的加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