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6092U - 万向导引器 - Google Patents

万向导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6092U
CN218686092U CN202222781402.2U CN202222781402U CN218686092U CN 218686092 U CN218686092 U CN 218686092U CN 202222781402 U CN202222781402 U CN 202222781402U CN 218686092 U CN218686092 U CN 218686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ulley
positioning
base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814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杰龙
黄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h 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h 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h 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h 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814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6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6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6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万向导引器,包括一升降座、一底座、一摆动杆、一滑轮架及一拉绳,该升降座可升降定位地结合于一立柱,该底座可左、右摆动定位地结合在该升降座上,且该底座上设有一第一滑轮,该摆动杆呈空心状,其一端可上、下摆动定位地结合于该底座上,且该端内部具有两导轮,该滑轮架可同轴转动地结合在该摆动杆的另一端,且内部设有两第二滑轮,该拉绳一端连结一拉把,另一端穿过该两第二滑轮之间、该摆动杆之中及该两导轮之间,并绕过该第一滑轮;由此可使拉绳能作万向角度的调整,并提高使用的顺畅度及拉力训练的效率。

Description

万向导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拉力训练器材上的万向导引器结构方面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使拉绳能作万向角度的调整,并提高使用的顺畅度及拉力训练的效率的万向导引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拉力训练器材,如图1所示,其结构主要为一架体10前侧的两立柱11上设有两导引器12,然后将两拉把13分别连接两拉绳14,并使该两拉绳14穿过该两导引器12,再通过多个滑轮组15连接至两配重机构16,通过人体通过拉该两拉把13以拉提该两配重机构16的多个配重块来达到训练的目的。
该现有拉力训练器材的该导引器12,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其主要包括一套管120及可左、右摆动地结合在该套管120前侧的一滑轮架121,该套管120的一侧设有一插销122可供插扣于该立柱11上的其中一定位孔110中,以达到调整高度的目的,该套管120的另一侧设有握把123可供使用者握持以利于移动该套管120,该滑轮架121中设有两滑轮124可供该拉绳14穿设于其间。
然而,如上所述现有导引器12的结构于实际应用中存在有下述的问题:该滑轮架121仅只能通过该两滑轮124对该拉绳14进行向上及向下的导引,而无法进行左、右的导引,而使用上较为不顺畅,尤其是,该拉绳14穿过该两滑轮124之间,而该导引器12仅只能调整高度及该滑轮架121仅只能左、右摆动,因此其无法依需要训练到手臂不同位置的肌肉,而会使该拉力训练器材的使用严重受限。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针对上述的问题,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现有导引器仅只能调整高度,且该导引器的该滑轮架仅只能左、右摆动,造成其使用上较不顺畅,而且也无法依需要训练到手臂不同位置的肌肉,而会使该拉力训练器材的使用严重受限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万向导引器,包括一升降座、一底座、一摆动杆、一滑轮架及一拉绳。其中,该升降座可升降定位地结合于一立柱上。该底座可左、右摆动定位地结合在该升降座上,且该底座上设有一第一滑轮。该摆动杆呈空心状,其一端可上、下摆动定位地结合于该底座上,且该端内部具有两导轮。该滑轮架可同轴转动地结合在该摆动杆的另一端上,且内部设有两第二滑轮。该拉绳一端连结一拉把,另一端穿过该两第二滑轮之间、该摆动杆之中及该两导轮之间,并绕过该第一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立柱上间隔设有多个升降定位孔,该升降座包含一套管、一握把、一第一插销,该套管可升降地套设于该立柱上,该握把设于该套管的一侧,该第一插销设于该套管的另一侧,且可插设于该多个升降定位孔的其中任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升降座包含一轴套及一第二插销,该轴套设于该套管的前侧,该第二插销利用一延伸片结合于该轴套顶端的一侧,该底座包含一座体、一定位片、一旋转轴,该定位片结合于该座体的底部,且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可供该第二插销插设定位,该旋转轴直立结合于该定位片底面,且可转动地插设结合于该轴套之中,该第一滑轮设于该座体之中,该摆动杆的一端可上、下摆动定位地结合于该座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轴套利用一横杆连接于该套管的前侧,该横杆的顶面设有一限位柱,该定位片上设有两限位槽,通过该两限位槽与该限位柱的相对嵌设限位以限制该底座左、右摆动的最大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底座包含一第三插销,该第三插销设于该座体的一侧,该摆动杆的一端朝侧边凸伸至该座体的外侧并结合有一定位盘,使该定位盘可随着该摆动杆上、下摆动而同步旋转,该定位盘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可供该第三插销插设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滑轮架包含一架体及一杆套,该杆套结合于该架体的一侧,且可转动地套设于该摆动杆的另一端,使该滑轮架可相对该摆动杆轴向转动,该两第二滑轮设于该架体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万向导引器,可通过该底座可左、右摆动定位地结合在该升降座上、该摆动杆一端可上、下摆动定位地结合于该底座上及该滑轮架可同轴转动地结合于该摆动杆的另一端上的结构设计,使其可因此相对能达到无死角的万向调整,进而使进行拉力训练时能更为顺畅、舒适及顺手,尤其是可训练到手臂不同位置的肌肉,以进而大幅提升训练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拉力训练器材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侧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架上摆定位的动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架下摆定位的动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架的旋转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拉力训练器材上的实施例图。
符号说明:
[现有技术]
10架体 11立柱
110定位孔 12导引器
120套管 121滑轮架
122插销 123握把
124滑轮 13拉把
14拉绳 15滑轮组
16配重机构
[本实用新型]
20升降座 21套管
22轴套 220横杆
221轴承 222限位柱
23握把 24第一插销
25第二插销 250延伸片
30底座 31座体
32定位片 320第一定位孔
321限位槽 33旋转轴
34第一滑轮 35第三插销
40摆动杆 41导轮
42定位盘 420第二定位孔
50滑轮架 51架体
52杆套 520轴承
53第二滑轮
60拉绳 61拉把
70拉力训练器材 71框架
72立柱 73升降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至图7所示,显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万向导引器包括一升降座20、一底座30、一摆动杆40、一滑轮架50及一拉绳60,其中:
该升降座20,包含一套管21、一轴套22、一握把23、一第一插销24及一第二插销25。该轴套22利用一横杆220连接于该套管21的前侧,该轴套22的内部设有多个轴承221,该横杆220的顶面设有一限位柱222。该握把23设于该套管21的一侧。该第一插销24设于该套管21的另一侧。该第二插销25利用一延伸片250结合于该轴套22顶端的一侧。
该底座30,包含一座体31、一定位片32、一旋转轴33、一第一滑轮34及一第三插销35。该座体31位于该轴套22的上方。该定位片32结合于该座体31的底部,且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320可供该第二插销25插设定位,且该定位片32上设有两限位槽321。该旋转轴33直立结合于定位片32底面,且可转动地插设结合于该轴套22之中,使该底座30可相对该升降座20左、右摆动,且通过该两限位槽321与该限位柱222的相对嵌设限位,以限制该底座30左、右摆动的最大角度。该第一滑轮34设于该座体31之中。该第三插销35设于该座体31的一侧。
该摆动杆40,呈空心状,其一端可上、下摆动地结合于该座体31上,且该端内部具有两导轮41,该端的一侧凸伸至该座体31的外侧并结合有一定位盘42,使该定位盘42可随着该摆动杆40上、下摆动而同步旋转,该定位盘42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420可供该第三插销35插设定位。
该滑轮架50,包含一架体51、一杆套52及两第二滑轮53,该杆套52结合于该架体51的一侧,且内部设有多个轴承520,并可转动地套设于该摆动杆40的另一端,使该滑轮架50可相对该摆动杆40轴向转动。该两第二滑轮53设于该架体51内部的上、下侧。
该拉绳60,一端连结一拉把61,另一端穿过该两第二滑轮53之间、该摆动杆40之中及该两导轮41之间,并绕过该第一滑轮34。
在图6、7中可看出,该底座30可相对该升降座20左、右摆动,而且通过将该第二插销25插设于该定位片32的其中一第一定位孔320中,可将该底座30定位于调整后的角度上。另外,该拉绳60也可朝向该两第二滑轮53的其中任一个的方向顺畅的拉动。
请配合参阅图8、9所示,该滑轮架50可通过该摆动杆40的连结而相对该底座30作上、下摆动,而且可再通过将该第三插销35插设于该定位盘42的其中一第二定位孔420中,以将该滑轮架50定位于调整后的角度,如此便可调整该拉绳60向上或向下的摆动角度,由此可达到训练手臂不同位置的肌肉的目的。
请再配合参阅图10所示,再加上通过该滑轮架50可于该摆动杆40上同轴转动的设计,使其能达到无死角的万向调整,让所述万向导引器的使用可更舒适、顺手,同时也能达到使用感受更加稳定及角度调节更大的具体效用。
请再配合参阅图11所示,指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万向导引器安装于一拉力训练器材70上,该拉力训练器材70包括有一框架71,该框架71前侧具有两立柱72分别供两万向导引器安装,其中该立柱72上间隔设有多个升降定位孔73,该升降座20的该套管21套设于该立柱72上,且可通过握住该握把23以上、下移动该升降座20,然后利用该第一插销24插设于其中之一升降定位孔73中,以将该万向导引器定位于调整后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万向导引器,可通过该底座30可左、右摆动定位地结合在该升降座20上、该摆动杆40一端可上、下摆动定位地结合于该底座30上及该滑轮架50可同轴转动地结合于该摆动杆40的另一端上的结构设计,以使其可因此相对能达到无死角的万向调整,进而使进行拉力训练时能更为顺畅、舒适及顺手,尤其是可训练到手臂不同位置的肌肉,以进而大幅提升训练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万向导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升降座,该升降座可升降定位地结合于一立柱上;
一底座,该底座可左、右摆动定位地结合在该升降座上,且该底座上设有一第一滑轮;
一摆动杆,该摆动杆呈空心状,其一端可上、下摆动定位地结合于该底座上,且该端内部具有两导轮;
一滑轮架,该滑轮架可同轴转动地结合在该摆动杆的另一端上,且内部设有两第二滑轮;以及
一拉绳,该拉绳一端连结一拉把,另一端穿过该两第二滑轮之间、该摆动杆之中及该两导轮之间,并绕过该第一滑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导引器,其特征在于,该立柱上间隔设有多个升降定位孔,该升降座包含一套管、一握把、一第一插销,该套管可升降地套设于该立柱上,该握把设于该套管的一侧,该第一插销设于该套管的另一侧,且可插设于该多个升降定位孔的其中任一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向导引器,其特征在于,该升降座包含一轴套及一第二插销,该轴套设于该套管的前侧,该第二插销利用一延伸片结合于该轴套顶端的一侧,该底座包含一座体、一定位片、一旋转轴,该定位片结合于该座体的底部,且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可供该第二插销插设定位,该旋转轴直立结合于该定位片底面,且可转动地插设结合于该轴套之中,该第一滑轮设于该座体之中,该摆动杆的一端可上、下摆动定位地结合于该座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向导引器,其特征在于,该轴套利用一横杆连接于该套管的前侧,该横杆的顶面设有一限位柱,该定位片上设有两限位槽,通过该两限位槽与该限位柱的相对嵌设限位以限制该底座左、右摆动的最大角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向导引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含一第三插销,该第三插销设于该座体的一侧,该摆动杆的一端朝侧边凸伸至该座体的外侧并结合有一定位盘,使该定位盘可随着该摆动杆上、下摆动而同步旋转,该定位盘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可供该第三插销插设定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导引器,其特征在于,该滑轮架包含一架体及一杆套,该杆套结合于该架体的一侧,且可转动地套设于该摆动杆的另一端,使该滑轮架可相对该摆动杆轴向转动,该两第二滑轮设于该架体内部。
CN202222781402.2U 2022-10-21 2022-10-21 万向导引器 Active CN218686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1402.2U CN218686092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万向导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1402.2U CN218686092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万向导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6092U true CN218686092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9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81402.2U Active CN218686092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万向导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6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56246A (en) Weight lifting exercising apparatus
US5336153A (en) Multipurpose gymnastic apparatus
CN113082595A (zh) 一种多功能体育锻炼健身装置
CN218686092U (zh) 万向导引器
CN112843621A (zh) 一种用于臂部训练的拉伸锻炼装置
CN206239960U (zh) 一种两用杠铃训练设备
CN201328989Y (zh) 颈椎正骨牵引机
CN113398524B (zh) 综合力量训练架
TWM637694U (zh) 萬向導引器
CN220404757U (zh) 体育平衡训练装置
KR102598570B1 (ko) 다기능 듀얼 풀리 웨이트 트레이닝 머신
CN2691652Y (zh) 迷你健身器
CN220676647U (zh) 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
CN219595738U (zh) 组合式多功能训练器
CN219050251U (zh) 一种具有折叠式的飞鸟智能电子力量站
CN214550871U (zh) 一种单人联动式静音综合训练器
CN202569345U (zh) 臂肌练习器
CN209361763U (zh) 一种脚踏式扭腰机
CN213220743U (zh) 一种用于腿部康复护理防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
CN215995525U (zh) 健身椅
CN217246488U (zh) 一种一体化训练器
CN211724506U (zh) 一种高低拉健身训练器
CN219423658U (zh) 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
CN216986192U (zh) 登山跑步机下坡度调节机构
CN214436373U (zh) 街舞动作辅助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