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3658U - 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3658U
CN219423658U CN202320545812.9U CN202320545812U CN219423658U CN 219423658 U CN219423658 U CN 219423658U CN 202320545812 U CN202320545812 U CN 202320545812U CN 219423658 U CN219423658 U CN 219423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ase frame
pull
handrail structure
swing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458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先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Shangjin Sports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Shangjin Sports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Shangjin Sports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Shangjin Sports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458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3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3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3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包括摆动杆,下拉连接件,第一扶手结构,上缓冲垫,下缓冲垫,连接杆,限位装置,坐架,上提连接件,第二扶手结构、第一基架和第二基架。该器材适用于至少2人配合锻炼,更具趣味性,能增加锻炼者的健身热情,可随意调节运动强度,比配重片结构更加安全,通过增加坐架上的人数,能为锻炼者提供更高的运动强度;当上缓冲垫弹性接触摆动杆时,摆动杆的右端下降至最低位,当限位装置弹性接触于下缓冲垫时,摆动杆的右端上升至最高位,相当于限定了摆动的杆的可转动角度,确保健身安全;缓冲垫确保摆动杆摆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剧烈震动,使锻炼者能在较舒适状态下完成健身。

Description

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健身是维持健康重要的手段之一,健身器材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然而,市面上各种健身器材的健身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普及率最高的户外健身器材,大多产品因运动强度过低而达不到理想的健身效果。运动本身比较枯燥乏味且很辛苦,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运动锻炼对身体好,但真正喜欢体育锻炼并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很少,现有的健身器材普遍缺乏趣味性和带动性,以至于群众健身参与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其能够缓解上述问题。
为了缓解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包括摆动杆,下拉连接件,第一扶手结构,上缓冲垫,下缓冲垫,连接杆,限位装置,坐架,上提连接件,第二扶手结构,以及用于支撑于地面的第一基架和第二基架;
所述第一基架固定第一支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支座正上方的第二支座;
所述摆动杆的中间部转动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二支座;所述摆动杆的左端通过所述下拉连接件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扶手结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摆动杆的右端,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坐架的右端;所述坐架的左端转动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坐架的右端通过所述上提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扶手结构;各转动部位的转动面均位于同一竖直面;
所述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安装于所述第二基架,分别用于弹性接触所述摆动杆和弹性接触所述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用于弹性接触所述限位装置上方的所述下缓冲垫;当所述上缓冲垫弹性接触所述摆动杆时,所述摆动杆的右端下降至最低位,当所述限位装置弹性接触于所述下缓冲垫时,所述摆动杆的右端上升至最高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架和第二基架均由两根竖直布置的方形管,以及焊接于两根方形管的上下两根横梁组成,所述方形管的顶部设置方管盖帽;所述第一支座焊接于所述第一基架的下横梁,所述第二支座焊接于所述第一基架的上横梁;所述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基架的上横梁的上下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摆动杆靠上的多个部位与一个加固架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坐架包括长条形框架,以及焊接于所述长条形框架内,并沿着所述长条形框架长度方向依次等距离布置的若干坐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装置由矩形管弯曲而成,其两端头焊接于所述连接杆,其顶边部用于弹性接触所述下缓冲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摆动杆在所述第二支座的最大转动角度为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坐架在所述第一支座的最大转动角度为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扶手结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于地面的坐凳;所述第一扶手结构为由若干圆管焊接而成的下拉把手,所述下拉把手具有若干根下拉梁,每根所述下拉梁均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扶手结构为由圆管弯曲而成的上提把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扶手结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于地面的坐凳,所述第二扶手结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于地面的平凳;所述第一扶手结构为下端带手柄的下拉绳,且有两根;所述第二扶手结构为由圆管弯曲而成的卧推把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扶手结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于地面的坐凳;所述第一扶手结构为由弯曲而成的臂屈伸把手,所述第二扶手结构为由若干圆管焊接而成的推举把手,所述推举把手具有若干根推举梁,每根所述推举梁均沿前后方向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需要至少2人一起配合使用,1人在锻炼时,另一人坐在坐架上面,通过自身的体重为锻炼者做力量训练时提供阻力,这一特点可以满足全家人一起健身的需要,使用者在锻炼时,有家人的陪伴和鼓励,健身就会更有动力,更具趣味性,增加陪伴家人的时间,促进家人感情的同时,也能带动全家人一起参与健身,并能相互督促增加健身热情。
2)可通过同伴利用自身的体重为锻炼者做力量训练时提供阻力,通过改变坐在坐架上的远近距离,能够实现跟配重片结构一样可以随意调节运动强度的效果,还比配重片结构更加安全,能够适用于户外健身使用,并且通过增加坐架上的人数,还能为锻炼者提供更高的运动强度;
3)当上缓冲垫弹性接触摆动杆时,摆动杆的右端下降至最低位,当限位装置弹性接触于下缓冲垫时,摆动杆的右端上升至最高位,相当于限定了摆动的杆的可转动角度,确保健身安全;缓冲垫的设计,确保摆动杆摆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剧烈震动,使锻炼者能在较舒适状态下完成健身。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1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的左视图;
图4是实施例1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2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的结构立体图;
图6是实施例2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的主视图;
图7是实施例3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的结构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3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的主视图;
图中:1-第一基架,2-第二基架,3-摆动杆,4-坐架,5-连接杆,6-限位装置,7-加固架,8-上缓冲垫,9-下拉连接件,10-上提连接件,11-上提把手,12-下拉把手,13-坐凳,14-第一支座,15-第二支座,16-下拉绳,17-平凳,18-卧推把手,19-推举把手,20-臂屈伸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包括摆动杆3,下拉连接件9,第一扶手结构,上缓冲垫8,下缓冲垫(图中未标出),连接杆5,限位装置6,坐架4,上提连接件10,第二扶手结构,以及用于支撑于地面的第一基架1和第二基架2。
其中,第一基架1固定第一支座14,以及位于第一支座14正上方的第二支座15。
摆动杆3的中间部转动支撑连接于第二支座15;摆动杆3的左端通过下拉连接件9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一扶手结构;连接杆5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摆动杆3的右端,下端转动连接于坐架4的右端;坐架4的左端转动支撑连接于第一支座14;坐架4的右端通过上提连接件10固定连接第二扶手结构;各转动部位的转动面均位于同一竖直面。
上缓冲垫8和下缓冲垫安装于第二基架2,分别用于弹性接触摆动杆3和弹性接触限位装置6,限位装置6固定于连接杆5,用于弹性接触限位装置6上方的下缓冲垫;当上缓冲垫8弹性接触摆动杆3时,摆动杆3的右端下降至最低位,当限位装置6弹性接触于下缓冲垫时,摆动杆3的右端上升至最高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座15均装配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内置一前后方向布置的转动轴,转动轴则与摆动杆3固定,这样能延长该转动部位的使用寿命,且确保转动过程中,非常顺畅。
同样,第一支座14也装配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也内置一前后方向布置的转动轴,该转动轴则与坐架4固定,这样就可延长该转动部位的使用寿命,且确保转动过程中,非常顺畅。
同理,连接杆5上下两端均通过一转动轴装配于一转动轴承,以确保延长转动部位的使用寿命,实现平滑顺畅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摆动杆3靠上的多个部位与一个加固架7焊接,确保摆动杆3在承重以及工作状态下,结构稳定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架1和第二基架2均由两根竖直布置的方形管,以及焊接于两根方形管的上下两根横梁组成,方形管的顶部设置方管盖帽;第一支座14焊接于第一基架1的下横梁,第二支座15焊接于第一基架1的上横梁;上缓冲垫8和下缓冲垫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基架2的上横梁的上下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坐架4包括长条形框架,以及焊接于长条形框架内,并沿着长条形框架长度方向依次等距离布置的若干坐梁。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装置6由矩形管弯曲而成,其两端头焊接于连接杆5,其顶边部用于弹性接触下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的结构尺寸根据应用场景而定,例如成人、老人和小孩对应的结构尺寸则可不同。本实施例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的结构尺寸如图2、3、4所示,长度单位为mm。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扶手结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于地面的坐凳13;第一扶手结构为由若干圆管焊接而成的下拉把手12,下拉把手12与下拉连接件9以一定倾斜角度固定连接,下拉把手12具有若干根下拉梁,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群使用,每根下拉梁均沿前后方向布置,锻炼者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握住不同位置的下拉梁进行锻炼。
锻炼者可站立于下拉把手12下方,双手上举抓住离手掌最近的下拉梁,通过背部肌肉和手臂肌肉发力,向下做高位下拉动作。锻炼者也可坐于下拉把手12下方的坐凳13,双手上举抓住离手掌最近的下拉梁,通过背部肌肉和手臂肌肉发力,向下做高位下拉动作。
第二扶手结构为由圆管弯曲而成的上提把手11,如图1、4所示,锻炼者站立于两侧上提把手11之间,双手下垂伸直,让手掌处于两侧上提把手11的正上方,锻炼时身体下蹲、重心下沉,双手在伸直的状态下抓住两侧上提把手11,通过腿部肌肉和臀部肌肉发力将两侧上提把手11拉起,让身体重新处于站立状态,反复多次做深蹲训练。
本实施例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在使用时,至少两人一起配合使用,一人在锻炼时,另一人坐在坐架4上面,通过自身的体重为锻炼者做力量训练时提供阻力,锻炼者通过第一扶手结构向下拉或通过第二扶手结构向上提,都可带动坐架4一端向上抬起,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同伴坐在坐架4上的远近距离,可实现为锻炼者提供不同力量训练的阻力调节。
对于本实用新型,当摆动杆3停放在上缓冲垫8上面时,坐架4的右端可设计为比左端低10~20cm,当坐架4的右端不断抬高的过程中,先是与左端逐渐齐平,再逐渐超过高于左端。如此,坐架4在锻炼过程中就不会出现较大倾斜角度,避免同伴因坐架4角度过大感到不适。在本实施例中,摆动杆3在第二支座15的转动角度,坐架4在第一支座的转动角度均为17°,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请参照图5~图6,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扶手结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于地面的平凳17。第一扶手结构为下端带手柄的下拉绳16,且有两根;第二扶手结构为由圆管弯曲而成的卧推把手18。
本实施例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在使用时,也是至少两人一起配合使用,一人在锻炼时,另一人坐在坐架4上面,通过自身的体重为锻炼者做力量训练时提供阻力,锻炼者通过第一扶手结构向下拉或通过第二扶手结构向上提,都可带动坐架4一端向上抬起,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同伴坐在坐架4上的远近距离,可实现为锻炼者提供不同力量训练的阻力调节。
本实施例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的结构尺寸如图6所示,长度单位为mm。摆动杆3在第二支座15的转动角度为14°。
本实施例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锻炼者可平躺在平凳17上面,让自己的胸口处于卧推把手18的正下方,双手抓住卧推把手18,通过胸部肌肉和手臂肌肉发力,将卧推把手18向上方推起,反复多次做卧推训练动作。
锻炼者还可站立于下拉绳16下方,双手抓住下拉绳16的手柄,向下做下拉动作,也可坐在坐凳13上面,双手抓住下拉绳16的手柄,固定放在双肩上方,通过腹肌发力,带动上身弯腰前倾,反复多次做坐姿收腹下拉训练动作。
实施例3
请参照图7~图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扶手结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于地面的坐凳13;第一扶手结构为由弯曲而成的臂屈伸把手20,第二扶手结构为由若干圆管焊接而成的推举把手19,推举把手19从高位倾斜至低位依次设置若干根推举梁,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群使用,每根推举梁均沿前后方向布置。
本实施例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在使用时,也是至少两人一起配合使用,一人在锻炼时,另一人坐在坐架4上面,通过自身的体重为锻炼者做力量训练时提供阻力,锻炼者通过第一扶手结构向下拉或通过第二扶手结构向上提,都可带动坐架4一端向上抬起,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同伴坐在坐架4上的远近距离,可实现为锻炼者提供不同力量训练的阻力调节。
本实施例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的结构尺寸如图8所示,长度单位为mm。摆动杆3在第二支座15的转动角度为15°,坐架4在第一支座14的转动角度为14°。
本实施例所述互动式健身器材,锻炼者可站立于两侧臂屈伸把手20之间,双手抬高抓住两侧臂屈伸把手20,通过胸大肌和肱三头肌发力将两侧臂屈伸把手20向下压,反复多次做双杠臂屈伸训练动作。
锻炼者使用者还可坐在坐凳13上面,双手抓住头部两侧推举把手19对应高度的推举梁,通过肩部三角肌发力将推举把手19向上推举,反复多次做坐姿推肩训练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摆动杆,下拉连接件,第一扶手结构,上缓冲垫,下缓冲垫,连接杆,限位装置,坐架,上提连接件,第二扶手结构,以及用于支撑于地面的第一基架和第二基架;所述第一基架固定第一支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支座正上方的第二支座;所述摆动杆的中间部转动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二支座;所述摆动杆的左端通过所述下拉连接件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扶手结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摆动杆的右端,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坐架的右端;所述坐架的左端转动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坐架的右端通过所述上提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扶手结构;各转动部位的转动面均位于同一竖直面;所述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安装于所述第二基架,分别作为所述摆动杆右端的下限高度限位件,和作为所述限位装置的上限高度限位件,所述限位装置固定于所述连接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架和第二基架均由两根竖直布置的方形管,以及焊接于两根方形管的上下两根横梁组成,所述方形管的顶部设置方管盖帽;所述第一支座焊接于所述第一基架的下横梁,所述第二支座焊接于所述第一基架的上横梁;所述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基架的上横梁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靠上的多个部位与一个加固架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架包括长条形框架,以及焊接于所述长条形框架内,并沿着所述长条形框架长度方向依次等距离布置的若干坐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由矩形管弯曲而成,其两端头焊接于所述连接杆,其顶边部用于弹性接触所述下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结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于地面的坐凳;所述第一扶手结构为由若干圆管焊接而成的下拉把手,所述下拉把手具有若干根下拉梁,每根所述下拉梁均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扶手结构为由圆管弯曲而成的上提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结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于地面的坐凳,所述第二扶手结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于地面的平凳;所述第一扶手结构为下端带手柄的下拉绳,且有两根;所述第二扶手结构为由圆管弯曲而成的卧推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扶手结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于地面的坐凳;所述第一扶手结构为由弯曲而成的臂屈伸把手,所述第二扶手结构为由若干圆管焊接而成的推举把手,所述推举把手具有若干根推举梁,每根所述推举梁均沿前后方向布置。
CN202320545812.9U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 Active CN219423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5812.9U CN219423658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5812.9U CN219423658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3658U true CN219423658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4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45812.9U Active CN219423658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36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16308A (en) Body exerciser
US5906564A (en) Adjustable incline traveling platform exercise apparatus
US4286782A (en) Multi-purpose exercise enhancing device
US6394936B1 (en) Convergent exercise machine and method
US5928116A (en) Body exerciser
EP1748824B1 (en) Compact weight bench
US20060116253A1 (en) Total body strengthening and toning workstation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KR102296498B1 (ko) 레터럴 레이즈 머신
CN219423658U (zh) 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
CN116212310A (zh) 一种互动式健身器材
CN215691345U (zh) 配重调节用连杆机构和健身器
CN214232580U (zh) 颈部屈伸与侧屈训练器
CN212090721U (zh) 一种社区体育锻炼装置
US4302005A (en) Laterally pivoted weight training device
US6361481B1 (en) Weight lifting simulator
CN111228734A (zh) 卷腹训练器
CN220714714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220860580U (zh) 一种坐式前推训练器
CN211215318U (zh) 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
CN216022980U (zh) 一种可调节式深蹲硬拉六边框
CN213031769U (zh) 一种深蹲综合训练器
KR102374185B1 (ko) 상완삼두근 단련용 운동기구
CN220404739U (zh) 三角肌力量多功能锻炼器及其组合
CN213374965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KR102645853B1 (ko) 드롭 스쿼트 머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