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2331U - 电暖器 - Google Patents
电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72331U CN218672331U CN202222445035.9U CN202222445035U CN218672331U CN 218672331 U CN218672331 U CN 218672331U CN 202222445035 U CN202222445035 U CN 202222445035U CN 218672331 U CN218672331 U CN 2186723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heater
- detection piece
- heating
- detecting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06010053615 Thermal bur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10 char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4 electron beam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器,电暖器包括:发热本体,发热本体设有散热口,散热口用于排出热风;检测件,检测件的形状为环形结构,检测件位于发热本体上,散热口位于检测件的内环空间中,检测件与发热本体电性连接,检测件用于检测相对散热口在预设距离内的异物。上述电暖器,由于检测件的形状为环形结构,有利于增大对异物的识别范围,减少检测的盲区和死角,进而有利于提高检测件的检测准确率,从而避免人体部位的烫伤或者异物被炙烤燃烧导致火灾,有利于提高电暖器的使用安全性,减少电暖器送热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技术的发展,在出现了电暖器技术,在寒冷地区渐渐取代了传统烧火、烧炭等取暖方式。电暖器以电能为主要能源,使用电阻加热、感应加热、电弧加热、电子束加热、红外线加热和介质加热等方式,通过直接接触、暖风对流、远红外辐射等途径为人体供暖。
传统技术中,电暖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放置于比较低的位置处,例如地面,电暖器的出风栅周围温度为高温区域,当人体或其它物体等异物距离电暖器的出风栅较近时,容易出现人体被烫伤或物体高温炙烤燃烧等安全性问题。传统的大部分电暖器通过设置传感器来检测异物,识别异物的靠近,但是准确率一般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暖器,能够有效提高电暖器对异物检测的准确率,减少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暖器,所述电暖器包括:发热本体,所述发热本体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用于排出热风;检测件,所述检测件的形状为环形结构,所述检测件位于所述发热本体上,所述散热口位于所述检测件的内环空间,所述检测件与所述发热本体电性连接,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相对所述散热口在预设距离内的异物。
上述电暖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热本体启动后,通过散热口向外界排出热风,同时检测件启动,当人体部位或其它异物靠近散热口,相对散热口处于预设距离内时,检测件感应到异物的存在,从而能够停止发热本体的发热,当异物离开相对散热口的预设距离内时,发热本体恢复发热正常工作,由于检测件的形状为环形结构,有利于增大对异物的识别范围,减少检测的盲区和死角,进而有利于提高检测件的检测准确率,从而避免人体部位的烫伤或者异物被炙烤燃烧,又或者是电暖器改变位置后在无人看管情况持续向可燃物质如木地板、地毯等进行排热风导致火灾,有利于提高电暖器的使用安全性,减少电暖器送热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件为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用于在所述预设距离的范围内产生感应磁场以感应异物。
所述电暖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检测件通过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发热本体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检测件发出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发热本体的启动或停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件位于所述散热口的周向口壁处;或者,所述检测件的内环空间的尺寸大于所述散热口的尺寸,所述检测件的内壁与所述散热口的内口壁之间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检测件的内环空间的尺寸大于所述散热口的尺寸,所述发热本体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为环形槽,所述散热口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环空间中,所述检测件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检测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暖器还包括固定框和第一防护罩,所述固定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固定框背向所述发热本体的一侧设有固定槽,所述检测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一防护罩盖设于所述固定槽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暖器还包括出风栅,所述出风栅盖设于所述散热口上,所述出风栅上设有与所述散热口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检测设置有于所述出风栅朝向所述发热本体的一侧,或所述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出风栅背向所述发热本体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栅背向所述发热本体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出风栅的周向设置,所述检测件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检测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电暖器还包括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盖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本体包括发热件及发热壳体,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发热壳体内,所述散热口开设于所述发热壳体上,所述检测件与所述发热件电性连接,所述检测件用于控制所述发热件的启动或停止。
一种电暖器,所述电暖器包括:发热本体,所述发热本体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用于排出热风;检测件,所述检测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检测件绕所述散热口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检测件均与所述发热本体电性连接,单个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相对所述散热口在预设距离内的异物。
上述电暖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热本体启动后,通过散热口向外界排出热风,同时检测件启动,当人体部位或其它异物靠近散热口,相对散热口处于预设距离内时,检测件感应到异物的存在,从而能够停止发热本体的发热,当异物离开相对散热口的预设距离内时,发热本体恢复发热正常工作,由于检测件为多个,并间隔设置在散热口的周向,有利于增大对异物的识别范围,减少检测的盲区和死角,进而有利于提高检测件的检测准确率,从而避免人体部位的烫伤或者异物被炙烤燃烧,又或者是电暖器改变位置后在无人看管情况持续向可燃物质如木地板、地毯等进行排热风导致火灾,有利于提高电暖器的使用安全性,减少电暖器送热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检测件分别为超声波感应器、微波感应器、红外感应器、光感应器、雷达感应器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暖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检测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电暖器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6为再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电暖器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暖器;110、发热本体;111、散热口;112、发热件;113、第一安装槽;114、第二安装孔;115、第三防护罩;120、检测件;121、固定框;122、第一防护罩;123、固定槽;130、出风栅;131、出风口;132、第二安装槽;133、第一安装孔;140、第二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暖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电暖器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一种电暖器100,电暖器100包括发热本体110及检测件120,发热本体110设有散热口111,散热口111用于排出热风。检测件120的形状为环形结构,检测件120位于发热本体110上,散热口111位于检测件120的内环空间,检测件120与发热本体110电性连接,检测件120用于检测相对散热口111在预设距离内的异物。
上述电暖器100,在使用过程中,发热本体110启动后,通过散热口111向外界排出热风,同时检测件120启动,当人体部位或其它异物靠近散热口111,相对散热口111处于预设距离内时,检测件120感应到异物的存在,从而能够停止发热本体110的发热,当异物离开相对散热口111的预设距离内时,发热本体110恢复发热正常工作。由于检测件120的形状为环形结构,有利于增大对异物的识别范围,减少检测的盲区和死角,进而有利于提高检测件120的检测准确率,从而避免人体部位的烫伤或者异物被炙烤燃烧,又或者是电暖器100改变位置后在无人看管情况持续向可燃物质如木地板、地毯等进行排热风导致火灾,有利于提高电暖器100的使用安全性,减少电暖器100送热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件120用于检测相对散热口111在预设距离内的异物应理解为,检测件120工作时能够在散热口111的周围形成预设距离的检测范围,在此范围内,异物进入后能够被检测件120检测到,从而断开发热本体110的通电,使得发热本体110停止供热,异物离开检测范围内后,检测件120控制发热本体110恢复通电,从而开始供热。
可选地,预设距离的范围在0cm~5cm。例如,预设距离为3cm。因此,相对于散热口111,异物距离在3cm内都能够被检测件120检测到。
具体地,请参阅图2,检测件120为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用于在预设距离的范围内产生感应磁场以感应异物。如此,检测件120通电后,在范围内产生电磁场,电磁场的信号完全覆盖散热口111的位置,当异物靠近散热口111后,会对电磁场的强度进行改变,从而被检测件120检测到,当发热本体110接收到电磁场强度的改变时,将发热本体110内的发热体的通电断开,有利于提高检测准确性,从而能够避免意外发生,提高电暖器100的使用安全性。当异物远离散热口111的高温区域后,感应线圈的信号场恢复正常,当发热本体110接收到信号后,发热本体110内的发热体恢复通电,从而恢复正常的供热。
进一步地,电暖器100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检测件120通过控制器与发热本体110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获取检测件120发出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控制发热本体110的启动或停止。如此,检测件120检测到异物后产生检测信号,将检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从而对发热本体110进行通电或断电,从而控制发热本体110的启动或停止,保证使用安全。
可选地,检测件120位于散热口111的周向口壁处。例如,检测件120设置于散热口111的周向内壁上。或者是检测件120设置于散热口111的边缘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2,若检测件120的内环空间的尺寸大于散热口111的尺寸,发热本体11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3,第一安装槽113为环形槽,散热口111位于第一安装槽113的内环空间中,检测件120的尺寸与第一安装槽113的尺寸相匹配,检测件120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13内。如此,通过第一安装槽113对检测件120进行安装,有利于提高检测件120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与图3,图3示出了图2中检测件12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电暖器100还包括固定框121和第一防护罩122。固定框121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13内,固定框121背向发热本体110的一侧设有固定槽123,检测件120安装于固定槽123内,第一防护罩122盖设于固定槽123上。具体地,第一防护找为透明材质。如此,在检测件120的安装时,将固定框121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3上,然后将检测件120固定在固定槽123中,将第一防护罩122盖设在固定槽123上,第一防护罩122能够对检测件120起保护作用,有利于提高检测件12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固定框121与第一安装槽113的安装方式可为粘接、卡扣连接、插接、螺丝连接、铆接、焊接、磁吸连接或其它连接方式,又或者是两种以上连接方式的组合。
具体地,固定框121在第一安装槽113上的安装方式为卡扣连接。如此,安装方便,可靠性强,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并且维修简单,方便拆卸,有利于提高检测件120的维修便利性。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固定框121在第一安装槽113上的具体安装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2,电暖器100还包括出风栅130,出风栅130盖设于散热口111上,出风栅130上设有与散热口111连通的出风口131,检测件120设置于出风栅130朝向发热本体110的一侧,或检测件120设置于出风栅130背向发热本体110的一侧。如此,一方面出风栅130能够提高电暖器100的结构完整性,另一方面出风栅130还能够避免异物进入发热本体110内,有利于提高电暖器100使用安全性。并且,检测件120的设置位置有两种,即检测件120可以设置于出风栅130的内侧,也可以设置于出风栅130的外侧,因此有利于针对不同型号的电暖器100设置相应可靠的检测件120安装方式,从而提高电暖器100的使用品质。
可选地,出风栅130与发热本体110的连接方式可为螺钉连接、螺栓连接、插接、卡扣连接、粘接、磁吸连接、铆接或其它连接方式。又或者是两种以上上述连接方式的组合。
具体地,发热本体110设有螺纹柱,出风栅130通过螺丝与螺纹柱紧固配合。螺接的方式可靠性强,有利于保证出风栅130与发热本体110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螺接的方式方便拆卸,有利于提高维修便利性。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发热本体110与出风栅130的具体连接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与图3,出风栅130为塑料件。如此,塑料材质的出风栅130不会对检测件120的信号起屏蔽作用,有利于保证检测件120的工作稳定性。
请参阅图4与图5,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电暖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中电暖器100的部件分解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出风栅130背向发热本体110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安装槽132,第二安装槽132为环形槽,第二安装槽132的长度方向沿出风栅130的周向设置,检测件120的尺寸与第二安装槽132的尺寸相匹配,检测件120安装于第二安装槽132内。例如,请参阅图4,散热口111的形状为矩形,检测件120的形状为环形,且检测件120的外轮廓为矩形。如此,能够避免出风栅130对检测件120的检测区域进行遮挡,有利于保证检测件120的工作可靠性。同时,第一安装槽113有利于方便检测件120的安装与固定,进而有利于保证电暖器100的整体使用品质。
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口111的形状还可以为平面内的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正五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又或者是三维空间内的多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与图5,电暖器100还包括第二防护罩140,第二防护罩140盖设于第二安装槽132上。例如,第二防护罩为透明件。如此,第二防护罩140有利于对第二安装槽132内的检测件120起保护作用,进而提高第二检测件12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与图4,发热本体110包括发热件112及发热壳体。发热件112设置于发热壳体内,散热口111设置于发热壳体上,发热件112用于通过散热口111排出热风。检测件120与发热件112电性连接,检测件120用于控制发热件112的启动或停止。如此,发热件112设置于发热本体110内,通过检测件120能够控制发热件112的通断,从而自动开启或停止发热件112,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
例如,发热件112包括风扇和发热管(图中未示出),风扇朝向散热口111设置,发热管设置于风扇与发热管之间。如此,发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风扇的吹送作用,从散热口111经过出风栅130上的出风口131排出,从而为用户提供暖风。
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口111的设置位置还可以在发热本体110的侧壁上、顶壁上、底壁上或其它设置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与图7,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中的电暖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电暖器100的部件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暖器100,电暖器100包括:发热本体110与检测件120。发热本体110设有散热口111,散热口111用于排出热风;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暖器100的的区别在于:检测件120为多个,多个检测件120绕散热口111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检测件120均与发热本体110电性连接,单个检测件120用于检测相对散热口111在预设距离内的异物。
上述电暖器100,在使用过程中,发热本体110启动后,通过散热口111向外界排出热风,同时检测件120启动,当人体部位或其它异物靠近散热口111,相对散热口111处于预设距离内时,检测件120感应到异物的存在,从而能够停止发热本体110的发热,当异物离开相对散热口111的预设距离内时,发热本体110恢复发热正常工作,由于检测件120为多个,并间隔设置在散热口111的周向,有利于增大对异物的识别范围,减少检测的盲区和死角,进而有利于提高检测件120的检测准确率,从而避免人体部位的烫伤或者异物被炙烤燃烧,又或者是电暖器100改变位置后在无人看管情况持续向可燃物质如木地板、地毯等进行排热风导致火灾,有利于提高电暖器100的使用安全性,减少电暖器100送热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可选地,多个检测件120分别为超声波感应器、微波感应器、红外感应器、光感应器、雷达感应器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具体地,多个检测件120均为红外传感器。如此,检测精度高,可靠性强,有利于提高电暖器100对异物的检测准确性,进而提高电暖器100的使用安全性。
又或者是,检测件120为三个。三个检测件120分别为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及微波传感器,且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及微波传感器沿散热口的周向间隔设置。如此,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暖器100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不同传感器类型之间的检测区域存在交叉,有利于减少检测盲区,进一步提高检测件的检测效果。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多个检测件120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电暖器100还包括出风栅130,出风栅130盖设于散热口111上,出风栅130上设有与散热口111连通的出风口131。多个检测件120沿出风栅130的边缘间隔设置,或者检测件120设置于出风栅130上。具体地,出风栅13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33,发热本体11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14,多个检测件120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33上和第二安装孔114上。如此,出风栅130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暖器100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电暖器100还包括第三防护罩115,第三防护罩115为多个且与检测件120为一一对应设置,第三防护罩115套设于检测件120上。具体地,第三防护罩115为透明材质。如此,有利于对检测件120起保护作用,有利于提高检测件12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包括:
发热本体,所述发热本体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用于排出热风;
检测件,所述检测件的形状为环形结构,所述检测件位于所述发热本体上,所述散热口位于所述检测件的内环空间,所述检测件与所述发热本体电性连接,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相对所述散热口在预设距离内的异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为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用于在所述预设距离的范围内产生感应磁场以感应异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检测件通过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发热本体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检测件发出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发热本体的启动或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位于所述散热口的周向口壁处;或者,
所述检测件的内环空间的尺寸大于所述散热口的尺寸,所述检测件的内壁与所述散热口的内口壁之间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检测件的内环空间的尺寸大于所述散热口的尺寸,所述发热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为环形槽,所述散热口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环空间中,所述检测件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检测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还包括固定框和第一防护罩,所述固定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固定框背向所述发热本体的一侧设有固定槽,所述检测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一防护罩盖设于所述固定槽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还包括出风栅,所述出风栅盖设于所述散热口上,所述出风栅上设有与所述散热口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出风栅朝向所述发热本体的一侧,或所述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出风栅背向所述发热本体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栅背向所述发热本体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出风栅的周向设置,所述检测件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检测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电暖器还包括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盖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上。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本体包括发热件及发热壳体,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发热壳体内,所述散热口开设于所述发热壳体上,所述检测件与所述发热件电性连接,所述检测件用于控制所述发热件的启动或停止。
10.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包括:
发热本体,所述发热本体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用于排出热风;
检测件,所述检测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检测件绕所述散热口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检测件均与所述发热本体电性连接,单个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相对所述散热口在预设距离内的异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检测件为超声波感应器、微波感应器、红外感应器、光感应器、雷达感应器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45035.9U CN218672331U (zh) | 2022-09-13 | 2022-09-13 | 电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45035.9U CN218672331U (zh) | 2022-09-13 | 2022-09-13 | 电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72331U true CN218672331U (zh) | 2023-03-21 |
Family
ID=85557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445035.9U Active CN218672331U (zh) | 2022-09-13 | 2022-09-13 | 电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72331U (zh) |
-
2022
- 2022-09-13 CN CN202222445035.9U patent/CN2186723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94481B (zh) | 加热装置 | |
CN211155189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8672331U (zh) | 电暖器 | |
JP7023706B2 (ja) | 炊飯器 | |
CN115435374A (zh) | 电暖器 | |
CN106139618A (zh) | 一种舞台干冰烟雾机 | |
CN108092099A (zh) | 智能安全插排 | |
JP3218919U (ja) | 安全保護装置付き電気ヒーター | |
CN21572340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7013641U (zh) | 烹饪隔热结构及烹饪装置 | |
CN104654429B (zh) | 电暖器 | |
CN201937846U (zh) | 一种自助设备通用的智能加热装置 | |
CN207019116U (zh) | 一种集热式电加热炉 | |
CN201197596Y (zh) | 安全节能电热锅 | |
KR200322904Y1 (ko) | 방열성능을 향상시킨 히터 | |
CN215112781U (zh) | 一种隔热防烫电热炉 | |
CN219282039U (zh) | 一种具有驱蚊功能的电风扇 | |
CN211716626U (zh) | 一种便于检知温度的烹饪器具 | |
CN216822958U (zh) | 盖体以及烹饪器具 | |
CN216438987U (zh) | 一种电热锅 | |
CN104006438A (zh) | 一种发热体采用生铁浇铸的智能暖吧 | |
CN21496470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0861307U (zh) | 电暖器对流及辐射功能一体结构 | |
CN212539270U (zh) |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一体式感烟感温探测器 | |
CN218328734U (zh) | 一种电热恒温加热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