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7275U - 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7275U
CN218667275U CN202222551392.3U CN202222551392U CN218667275U CN 218667275 U CN218667275 U CN 218667275U CN 202222551392 U CN202222551392 U CN 202222551392U CN 218667275 U CN218667275 U CN 218667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affle
fore
elastic component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13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aot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aot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aot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aot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13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7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7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7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包括升降柱主体、顶柱以及按压弹性组件,所述升降柱主体的顶部固接有所述顶柱,所述顶柱的顶端开设有挡板,通过转动柱贯穿挡板连接所述顶柱,所述挡板的下方设有拉手,所述拉手位于所述顶柱的内腔中,所述拉手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按压弹性组件位于所述顶柱的内腔中,通过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弹性组件顶部,贯穿挡板连接顶柱的转动柱位置不处在挡板正中央,挡板呈L形,施力时挡板侧倾,挡板上没有外力时,挡板处于平置的状态,挡住拉手出口,减少灰尘、雨伞进入内腔中,对内腔内的拉手进行保护,延长此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
背景技术
升降柱,又称升降地柱,升降路桩,防冲撞路桩,液压升降柱,隔离桩等。升降柱广泛用于城市交通、军队及国家重要机关大门及周边、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费站、机场、学校、银行、大型会所、停车场等许多场合。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及主要设施和场所的安全;现有的移动升降柱的拉手随着升降柱进行伸缩,当拉手位于地面基槽中时,车辆通过移动升降柱上分时会产生颠簸,并且会拉手长时间暴露在外,时间久了砂石会对拉手产生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设计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包括升降柱主体、顶柱以及按压弹性组件,所述升降柱主体的顶部固接有所述顶柱,所述顶柱的顶端开设有挡板,通过转动柱贯穿挡板连接所述顶柱,所述挡板的下方设有拉手,所述拉手位于所述顶柱的内腔中,所述拉手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按压弹性组件位于所述顶柱的内腔中,所述按压弹性组件的底端紧贴所述内腔的底部内壁,所述拉手位于所述按压弹性组件的上方,通过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弹性组件顶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靠近弹簧的一侧开设有沟槽。
优选的,所述推板靠近弹簧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勾,所述卡勾契合所述沟槽。
优选的,所述按压弹性组件由推板、底板、弹簧、卡勾、沟槽组成,所述按压弹性组件呈对称状分布且固定连接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升降柱主体的上端设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柱的底端,所述升降柱主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反光片,所述反光片环绕所述升降柱主体一周。
优选的,所述内腔呈凸字形,靠近挡板的一端变小且卡柱限位块对拉手进行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设有拉手,有利于再公共场地通过拉手移动此装置,当拉手收回内腔中时,此装置顶部与地面一齐,设有限位块对拉手进行限位,且限位块的宽度大于内腔顶端出口的宽度,便于通过拉手提起此装置,对此装置进行移位;拉手位于内腔中时,拉手的上方设有挡板,贯穿挡板连接顶柱的转动柱位置不处在挡板正中央,挡板呈L形,施力时挡板侧倾,挡板上没有外力时,挡板处于平置的状态,挡住拉手出口,减少灰尘、雨伞进入内腔中,对内腔内的拉手进行保护,延长此装置的使用寿命;
2、设有弹性组件,便于将拉手收回到顶柱的内腔中,使其顶柱顶端保持平整,有利于当此装置感应到有车辆需要通过时,此装置下降,顶柱顶端与地面保持一平,车辆无颠簸通过此装置的上方;设有反光片有利于在夜晚光线视力较差的时候,车辆行驶到此装置前,车前灯照在此装置上,反光片对车灯光线进行反射,从而提醒驾驶者此装置的存在,使其减速缓慢行驶通过此装置,保护驾驶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其中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其中按压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标记表示:升降柱主体1、感应装置11、反光片12、顶柱2、挡板21、拉手22、限位块23、内腔24、按压弹性组件3、推板31、底板32、弹簧33、卡勾34、沟槽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4,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包括升降柱主体1、顶柱2以及按压弹性组件3,升降柱主体1的顶部固接有顶柱2,顶柱2的顶端开设有挡板21,通过转动柱贯穿挡板21连接顶柱2,挡板21的下方设有拉手22,拉手22位于顶柱2的内腔24中,拉手22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按压弹性组件3位于顶柱2的内腔24中,按压弹性组件3的底端紧贴内腔24的底部内壁,拉手22位于按压弹性组件3的上方,通过限位块23固定连接按压弹性组件3顶部;设有挡板,贯穿挡板连接顶柱的转动柱位置不处在挡板正中央,挡板呈L形,当拉手回到内腔中,挡板上没有外力时,挡板处于平置的状态,挡住拉手出口,减少灰尘、雨伞进入内腔中,对内腔内的拉手进行保护。
进一步,限位块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31,推板31的远离限位块23的一侧固定连接弹簧33,弹簧3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2,底板32靠近弹簧33的一侧开设有沟槽35;设有拉手,有利于通过拉手移动此装置,且设有限位块对拉手进行限位,且限位块的宽度大于内腔顶端出口的宽度;便于通过拉手提起此装置,对此装置进行移位。
进一步,推板31靠近弹簧33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勾34,卡勾34契合沟槽35;设有卡勾与卡槽有利于对弹簧进行弹性限位;当卡勾契合卡槽时,弹簧处于半压缩状态。
进一步,按压弹性组件3由推板31、底板32、弹簧33、卡勾34、沟槽35组成,按压弹性组件3呈对称状分布且固定连接限位块23;设有弹性组件,便于将拉手收回到顶柱的内腔中,使其顶柱顶端保持平整,有利于当此装置感应到有车辆需要通过时,此装置下降,顶柱顶端与地面保持一平,车辆无颠簸通过此装置的上方。
进一步,升降柱主体1的上端设有感应装置11,感应装置11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柱2的底端,升降柱主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反光片12,反光片12环绕升降柱主体1一周;设有反光片有利于在夜晚光线视力较差的时候,车辆行驶到此装置前,车前灯照在此装置上,反光片对车灯光线进行反射,从而提醒驾驶者此装置的存在,使其减速缓慢行驶通过此装置。
进一步,内腔24呈凸字形,靠近挡板21的一端变小且卡柱限位块23对拉手22进行限位;开设有凸字形内腔,有利于对拉手进行限位。
工作原理:在使用此装置时,先手指向下按压挡板21,使挡板21侧倾露出拉手22的顶部,手指继续向下对拉手22施力按压,拉手22受力,并且将力向下传递至按压弹性组件3(在没有向下按压时,弹簧33处于一个半压缩状态),弹簧33向下压缩,给卡勾一个松力,会听到“咔嚓”的声音,卡勾从卡槽中移位,使其弹簧33向上弹起恢复原状,由于限位块23固定连接弹簧33顶端的推板31,弹簧33向上弹起时,通过推板31将拉手22顶开挡板21,露出在顶柱2上,由于拉手22固接的限位块23,对拉手22进行限位,限位块23仍在内腔24中,此时限位块23的顶端紧贴内腔24顶端内壁;此时,使用者用手穿过顶柱2与拉手22之间的空隙,握住拉手22便可以将此装置提起来移动到地面开设好的基槽中;反之,当拉手22露在顶柱2上需要将拉手22收回内腔24中时,再次按压拉手22,向下施力,弹簧33压缩,听见“咔嚓”一声,卡勾契合卡槽,使弹簧33处于半压缩状态,由于推板31随着弹簧33向下回缩,带动拉手22往内收缩,使其拉手22回到内腔24中,挡板21恢复原状;此时顶柱2顶端恢复平整;此时有利于当车辆行过此装置的上方时不会产生颠簸需;要再次移动此装置时,再次按压弹出拉手22,对此装置11进行移动;通过遥控端控制此装置升起,当有车辆经过时,感应装置11识别,此装置自动下降,让车辆通过,当夜晚来临可见度减低,车辆行驶到此装置前面时,此装置上的反光片12反射一定光源,提示驾驶者注意到有此装置,减少车辆直接撞击到此装置,从而导致此装置产生损耗以及不必要的纠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柱主体(1)、顶柱(2)以及按压弹性组件(3),所述升降柱主体(1)的顶部固接有所述顶柱(2),所述顶柱(2)的顶端开设有挡板(21),通过转动柱贯穿挡板(21)连接所述顶柱(2),所述挡板(21)的下方设有拉手(22),所述拉手(22)位于所述顶柱(2)的内腔(24)中,所述拉手(22)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所述按压弹性组件(3)位于所述顶柱(2)的内腔(24)中,所述按压弹性组件(3)的底端紧贴所述内腔(24)的底部内壁,所述拉手(22)位于所述按压弹性组件(3)的上方,通过限位块(23)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弹性组件(3)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31),所述推板(31)的远离限位块(23)的一侧固定连接弹簧(33),所述弹簧(3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2),所述底板(32)靠近弹簧(33)的一侧开设有沟槽(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31)靠近弹簧(33)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勾(34),所述卡勾(34)契合所述沟槽(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弹性组件(3)由推板(31)、底板(32)、弹簧(33)、卡勾(34)、沟槽(35)组成,所述按压弹性组件(3)呈对称状分布且固定连接限位块(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主体(1)的上端设有感应装置(11),所述感应装置(11)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柱(2)的底端,所述升降柱主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反光片(12),所述反光片(12)环绕所述升降柱主体(1)一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24)呈凸字形,靠近挡板(21)的一端变小且卡柱限位块(23)对拉手(22)进行限位。
CN202222551392.3U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 Active CN218667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1392.3U CN218667275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1392.3U CN218667275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7275U true CN218667275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0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1392.3U Active CN218667275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7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1321B (zh) 一种可使用市民卡的公共自行车租赁装置
CN218667275U (zh) 一种公共安全用移动升降桩
CN212499984U (zh) 一种移动式充电桩
CN211171756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智能停车用防护装置
CN109706805A (zh) 一种保护和阻止闯红灯的智能人行道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0639748U (zh) 一种新型行人闯红灯语音提示桩
CN2586724Y (zh) 自动控制的气动障碍桩
CN212656636U (zh) 一种用于地下车库智能化管理的辅助停车装置
CN215072709U (zh) 一种智慧停车视频桩保护装置
CN107364362A (zh) 一种智慧城市绿色出行可升降式充换电站
CN211956726U (zh) 一种可移动式多车道交通信号指示装置
CN201217957Y (zh) 隐形车库
CN213476700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临时路障
CN211949897U (zh) 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CN219410640U (zh) 一种液压分体升降柱
CN212802766U (zh) 一种立体车库的防车辆冲出停车位装置
CN211007307U (zh) 一种立体车库前梁结构
CN204510065U (zh) 一种凸起式太阳能路标
CN201835238U (zh) 一种路沿石
CN220246755U (zh) 一种带有检测车牌的升降路桩
CN213927715U (zh) 一种可控制体积的车库
CN210341752U (zh) 一种道路交通隔离墩
CN2335847Y (zh) 自携式机动车液压助推器
CN212647534U (zh) 一种自动监控收费系统
CN216074897U (zh) 一种用于城市规划的道路隔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