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6157U - 一种齿轮淬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淬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6157U
CN218666157U CN202222462789.5U CN202222462789U CN218666157U CN 218666157 U CN218666157 U CN 218666157U CN 202222462789 U CN202222462789 U CN 202222462789U CN 218666157 U CN218666157 U CN 218666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quenching
storage tank
ro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627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一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nti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4627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6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6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6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淬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底部转设置有用于移动齿轮的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对齿轮淬火的淬火机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机构运转的动力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的固定机构,通过固定机构的设置,能够将淬火的齿轮固定在移动杆上,防止齿轮在淬火过程中移动,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再淬火结束后,将齿轮带到水中进行冷却,通过动力机构的设置,淬火整个过程全自动进行,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齿轮的淬火效率,通过电磁线圈设置,齿轮的淬火消耗的能量较少,节约能源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齿轮淬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齿轮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是一种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齿轮淬火可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在常见的齿轮淬火中通常都需要工人将需要淬火的齿轮放置在操作台上,由于未进行固定,在淬火过程中容易造成齿轮位置的改变,不利于淬火的进行,在淬火结束后,由于齿轮的表面温度很高,需要工人使用特定的工具钳将齿轮放置至冷却液中进行冷却,在这个过程中,容易烫伤工人,而且速度很慢,降低了齿轮淬火的效率,现在大多数齿轮淬火都采用明火淬火,明火淬火的效率较低且耗能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淬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淬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底部转设置有用于移动齿轮的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对齿轮淬火的淬火机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机构运转的动力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的固定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储水槽底部的旋转杆,储水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限制槽,所述限制槽的侧面滑动连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槽;
所述淬火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表面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磁线圈;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下表面上的多个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杆上表面上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底部滑动连接有多个固定块,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所述移动杆对称固定连接在移动杆的侧面,所述螺纹槽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旋转杆外壁设置有与螺纹槽适配的螺纹,所述旋转杆的上端延伸至螺纹槽内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对称分布在储水槽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风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电磁线圈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圈呈螺旋状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动力孔,所述动力孔与储水槽连通,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端穿过动力孔并与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孔与旋转杆之间填充有填充层。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槽呈十字形结构设置,所述移动槽设置在移动杆的上表面中央,所述固定块电动伸缩杆和第五连接杆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分别位于移动槽中四个边中。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储水槽连通,所述进水口内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之间填充有填充层,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储水槽连通,所述出水口内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口与出水管之间填充有填充层,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储水槽两侧,所述出水口位于储水槽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升降机构,有利于在限制槽的限制下,旋转杆旋转实现移动杆和限制杆在限制槽内向下移动,能够自动将淬火后的齿轮移到储水槽中的水中,无需人工搬运,操作简单方便,速度快,提高了齿轮的淬火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淬火机构,有利于利用电磁线圈的设置,对齿轮进行淬火,淬火的效率较高且消耗的能量较少,节约了资源的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动力机构,有利于淬火过程中,能够自动将齿轮移到冷却液中,速度较快,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了人力的使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固定机构,有利于在淬火之前能够将齿轮固定住,防止在淬火过程中,齿轮位置发移动,使得齿轮淬火更加的安全,便于齿轮的淬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淬火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2、储水槽;3、进水管;301、进水口;4、出水管;401、出水口;5、升降机构;501、旋转杆;502、移动杆;503、限制槽;504、限制杆;505、螺纹槽;6、淬火机构;601、支撑杆;602、第一连接杆;603、第二连接杆;604、电磁线圈;7、动力机构;701、电机;702、第三连接杆;703、支撑台;704、第四连接杆;705、动力孔;8、固定机构;801、移动槽;802、固定块;803、电动伸缩杆;804、第五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齿轮淬火装置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淬火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储水槽2,储水槽2的底部转设置有用于移动齿轮的升降机构5,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对齿轮淬火的淬火机构6,底座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机构5运转的动力机构7,升降机构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的固定机构8,储水槽2内部存放大量的水,用于冷却经电磁线圈604淬火的齿轮,便于齿轮的淬火;
升降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在储水槽2底部的旋转杆501,储水槽2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限制槽503,限制槽503的侧面滑动连接有限制杆504,限制杆5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502,移动杆502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槽505,通过升降机构5的设置,能够自己将淬火后的齿轮移到水中,使得齿轮进行冷却,无需人工操作,简单方便;
淬火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上的支撑杆601,支撑杆6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杆602,第一连接杆602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杆603,第二连接杆60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磁线圈604,通过淬火机构6的设置,利用电磁线圈604对齿轮进行淬火,淬火的效率较高且消耗的能量较少;
动力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下表面上的多个第四连接杆704,第四连接杆7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703,支撑台703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机701,电机70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702,通过动力机构7的设置,利用电机7通过第三连接杆702带动升降机构5的运转,全自动进行,无需人工进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淬火的效率;
固定机构8包括设置在移动杆502上表面上的移动槽801,移动槽801底部滑动连接有多个固定块802,移动槽8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电动伸缩杆803,电动伸缩杆803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杆804,第五连接杆804远离电动伸缩杆803的一端与固定块802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机构8的设置,利用固定块802的移动达到对齿轮的固定,使得齿轮在淬火过程中不会移动,使得齿轮更好的淬火。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杆502的数量为一个,两个移动杆502对称固定连接在移动杆502的侧面,螺纹槽505内部设置有螺纹,旋转杆501外壁设置有与螺纹槽505适配的螺纹,旋转杆501的上端延伸至螺纹槽505内部,旋转杆501旋转使得移动杆502在限制杆504的作用下,实现移动杆502在限制槽503内上下移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撑杆601对称分布在储水槽2的两侧,第一连接杆602风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601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杆603分别与电磁线圈604的两端固定连接,电磁线圈604呈螺旋状设置,电磁线圈604能够将整个齿轮覆盖住,便于齿轮的淬火,淬火的效率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底座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动力孔705,动力孔705与储水槽2连通,第三连接杆702的上端穿过动力孔705并与旋转杆501固定连接,动力孔705与旋转杆501之间填充有填充层,防止储水槽2内部的水通过动力孔705漏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槽801呈十字形结构设置,移动槽801设置在移动杆502的上表面中央,固定块802电动伸缩杆803和第五连接杆804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分别位于移动槽801中四个边中,能够实现对齿轮的固定和松弛,便于齿轮地取下和淬火。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301,进水口301与储水槽2连通,进水口301内部设置有进水管3,进水口301与进水管3之间填充有填充层,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出水口401,出水口401与储水槽2连通,出水口401内部设置有出水管4,出水口401与出水管4之间填充有填充层,进水口301和出水口401分别位于储水槽2两侧,出水口401位于储水槽2底部,防止储水槽2内部的水通过进水口301和出水口401漏出,使得储水槽2内部的水更好地从出水管4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有齿轮需要淬火时,将齿轮放置在移动杆502的上表面上,启动电动伸缩杆803,电动伸缩杆803通过第五连接杆804带动固定块802在移动槽801内部相反运动,达到对齿轮固定的目的;
再启动电机701,电机701通过第三连接杆702带动旋转杆501旋转,由于螺纹槽505内部设置有螺纹且旋转杆501侧壁设置有与螺纹槽505适配螺纹,在限制杆504的限制下,实现移动杆502和限制杆504带动齿轮向上移动,使得齿轮移动到电磁线圈604内部;
关闭电机701,连通电磁线圈604,实现对齿轮的淬火;
在齿轮淬火结束后,改变电机701的动力方向启动电机701,实现移动杆502和齿轮向下移动,使得齿轮进去储水槽2内部的水中,达到对齿轮冷却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齿轮淬火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储水槽(2),所述储水槽(2)的底部转设置有用于移动齿轮的升降机构(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对齿轮淬火的淬火机构(6),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机构(5)运转的动力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的固定机构(8);
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在储水槽(2)底部的旋转杆(501),储水槽(2)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限制槽(503),所述限制槽(503)的侧面滑动连接有限制杆(504),所述限制杆(5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502),所述移动杆(502)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槽(505);
所述淬火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上的支撑杆(601),所述支撑杆(6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杆(602),所述第一连接杆(602)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杆(603),所述第二连接杆(60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磁线圈(604);
所述动力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下表面上的多个第四连接杆(704),所述第四连接杆(7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703),所述支撑台(703)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电机(701),所述电机(70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702);
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设置在移动杆(502)上表面上的移动槽(801),所述移动槽(801)底部滑动连接有多个固定块(802),所述移动槽(8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电动伸缩杆(803),所述电动伸缩杆(803)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杆(804),所述第五连接杆(804)远离电动伸缩杆(803)的一端与固定块(80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502)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所述移动杆(502)对称固定连接在移动杆(502)的侧面,所述螺纹槽(505)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旋转杆(501)外壁设置有与螺纹槽(505)适配的螺纹,所述旋转杆(501)的上端延伸至螺纹槽(505)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601)对称分布在储水槽(2)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602)风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60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603)分别与电磁线圈(604)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圈(604)呈螺旋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动力孔(705),所述动力孔(705)与储水槽(2)连通,所述第三连接杆(702)的上端穿过动力孔(705)并与旋转杆(501)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孔(705)与旋转杆(501)之间填充有填充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801)呈十字形结构设置,所述移动槽(801)设置在移动杆(502)的上表面中央,所述固定块(802)电动伸缩杆(803)和第五连接杆(804)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分别位于移动槽(801)中四个边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301),所述进水口(301)与储水槽(2)连通,所述进水口(301)内部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口(301)与进水管(3)之间填充有填充层,所述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出水口(401),所述出水口(401)与储水槽(2)连通,所述出水口(401)内部设置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口(401)与出水管(4)之间填充有填充层,所述进水口(301)和出水口(401)分别位于储水槽(2)两侧,所述出水口(401)位于储水槽(2)底部。
CN202222462789.5U 2022-09-17 2022-09-17 一种齿轮淬火装置 Active CN218666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2789.5U CN218666157U (zh) 2022-09-17 2022-09-17 一种齿轮淬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2789.5U CN218666157U (zh) 2022-09-17 2022-09-17 一种齿轮淬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6157U true CN218666157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7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62789.5U Active CN218666157U (zh) 2022-09-17 2022-09-17 一种齿轮淬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6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66157U (zh) 一种齿轮淬火装置
CN215440602U (zh) 一种轴类零件淬火装置
CN109940120B (zh) 大型低温异构件的生产方法
CN209561085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6977513U (zh) 一种用于井盖生产的中频电炉的冷却装置
CN211999811U (zh) 一种钻杆感应加热钻杆高频淬火装置
CN210208539U (zh) 一种多工位铸造装置
CN210045918U (zh) 核聚变堆超导磁体用大型低温异构件的生产流水线
CN204874661U (zh) 一种环形零件自动淬火生产线
CN219449835U (zh) 一种清洁型热镀锌生产用冷却水池
CN214920433U (zh) 一种熔模法铸造用破壳机
CN207406010U (zh)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抹平机
CN218658246U (zh) 一种配重铁铸造用表面修整装置
CN218879997U (zh) 一种淬火机
CN211471485U (zh) 一种淬火加工用可防脱落的夹持装置
CN214920254U (zh) 一种应用于耐磨锌基合金轴套的水冷芯抽芯装置
CN219454354U (zh) 一种原液降温夹层锅
CN206898990U (zh) 一种用于焊条生产的抛光机
CN214250693U (zh) 一种电磁片扩散尾气排放处理装置
CN216465459U (zh) 节能桥式切石机
CN215668174U (zh) 一种镀锌方管水冷却装置
CN216182054U (zh) 一种lvb-220互感器底座成型模具
CN213977795U (zh) 一种锻造件淬火装置
CN204935395U (zh) 一种陶瓷表面磨加工专用冷却装置
CN210861936U (zh)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9

Address after: Room 7212, Building 3, No. 112-118 Gaoyi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unti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17 Heyuan Road, Qilin District, Quj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655000

Patentee before: Lai Yi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