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2106U - 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2106U
CN218662106U CN202223155274.7U CN202223155274U CN218662106U CN 218662106 U CN218662106 U CN 218662106U CN 202223155274 U CN202223155274 U CN 202223155274U CN 218662106 U CN218662106 U CN 218662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baffle
union coupling
coupling seat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52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清强
饶虹
邓超雄
张舒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ity Drain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ity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ity Drain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ity Drain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52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2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2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2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包括车头、车底座及车厢,所述车厢包括厢底、与厢底固定连接的前挡板、与厢底固定连接的左挡板及右挡板,左挡板及右挡板的前端与前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车厢还包括后挡板,后挡板与左挡板、右挡板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左挡板设置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均设置穿透车厢的排污通道,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通过外螺纹可拆卸连接通道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污泥转运车通过运泥车与沉沙池两种功能的切换能有效减少清淤施工工程所需配备的设备种类,简化施工工序,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转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系统的维护中清淤工作是最重要部分之一,这其中即涉及到浅层的雨、污水管管道疏通、清淤,又包括深层隧道及大流量泵站的清淤。在浅层的雨、污水管管道疏通过程中,通常使用沉砂池沉积污水中的淤泥,再利用淤泥抓斗车将沉沙池中的淤泥转移至污泥转运车,并由污泥转运车将淤泥转运至特定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
目前,市场上的污泥转运车包括自卸式污泥转运车、圆罐式污泥转运车、自装卸式污泥转运车。但这些污泥转运车的共同特点就是只能承载、转运污泥。一般中小规模的清淤工程现场只会匹配1-2部污泥转运车,这使得污泥转运车的运输距离、运输效率严重制约清淤工作的快速进行。特别是应用到深层隧道及大流量泵站这种积淤量大的场景时,常规污泥转运车无法短时间快速运走淤泥。
为解决这个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带有污泥离心干化功能的吸污车,该吸污车能直接将含水淤泥抽吸至干化离心桶进行干化,并将干化污泥堆积于清淤现场一旁的空地,待污泥转运车到场后,利用淤泥抓斗车将干化污泥转移至污泥转运车,并由污泥转运车将淤泥转运至特定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这种吸污车能解决清淤效率问题,但该设备的制造及维护成本高,对于中小规模的清淤工程来说,其施工成本大大增加。而且该设备同样需要配套污泥抓斗车进行工作,工序复杂。
因此研发一种成本低,能操作工序简单,且能快速转运污泥的污泥转运车成为市政清淤领域的急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研发操作工序简单,能快速转运污泥的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包括车头、车底座及车厢,所述车厢包括厢底、与厢底固定连接的前挡板、与厢底固定连接的左挡板及右挡板,左挡板及右挡板的前端与前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车厢还包括后挡板,后挡板的上端与左挡板、右挡板的后端铰接连接,所述车底座的尾部设置锁紧连接杆及旋转档块;所述旋转挡块与锁紧连接杆通过套接孔可旋转连接,所述左挡板设置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均设置穿透左挡板的排污通道,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通过外螺纹可拆卸连接通道盖。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均设置有手动截止阀。
可选的,所述通道盖的两侧固定设置把手。
可选的,所述车头与车厢之间的车底座上设置液压动力站,所述液压动力站通过液压管连接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包括固定端及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前挡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前挡板设置伸缩杆通道,所述活动端穿过伸缩杆通道伸入车厢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横截面与车厢的内腔横截面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挡泥板包括与液压伸缩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及与固定板的底部铰接连接的活动板。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后端设置活动板限位凸板。
可选的,所述车厢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靠近前挡板端设置有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能实现运泥车与沉沙池两种功能。当清淤施工现场配备带有污泥离心干化功能的吸污车及污泥抓斗车时,将通道盖盖合在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上,进而封闭排污通道。此时通过污泥抓斗车抓取吸污车干化后的污泥,并转移至多功能运泥车的车厢中,多功能运泥车将干化污泥转运至特定处理站后,通过转动旋转挡块开启后挡板,污泥在其自身的压力下顶开后挡板,方便污泥从车厢中移出。当清淤施工现场没有配备带有污泥离心干化功能的吸污车及污泥抓斗车时,可以旋开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上的通道盖,并将第一排污管连接座连接吸污泵的污水管,将第二排污管连接座连接回流管。此时开启吸污泵,吸污泵就能直接将含有淤泥及水的泥水混合液泵入车厢内。在逐渐将车厢填满的过程中,污泥由于自身重力作用逐步沉降到车厢底部,而上层的污水则从第二排污管连接座的排污通道溢流,并又回流管引导回流至施工处,再次作为吸污泵的污泥混流介质。当检测到车厢沉积的污泥到达第二排污管连接座的排污通道时,关闭吸污泵,将相应管道连接至另一台多功能污泥转运车上,然后继续施工进程。而第一辆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则用通道盖封闭好排污通道,再将污泥进行转运、卸除,再回程进入施工工序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运泥车与沉沙池两种功能的切换能有效减少清淤施工工程所需配备的设备种类,简化施工工序,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的后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的挡泥板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的第一排污管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的通道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该装置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包括车头01、车底座02及车厢03,所述车厢03包括厢底031、与厢底031固定连接的前挡板032、与厢底031固定连接的左挡板033及右挡板034,左挡板033及右挡板034的前端与前挡板032固定连接,所述车厢03还包括后挡板035,后挡板035的上端与左挡板033、右挡板034的后端铰接连接,所述车底座02的尾部设置锁紧连接杆021及旋转档块022;所述旋转挡块022与锁紧连接杆021通过套接孔023可旋转连接,所述左挡板033设置第一排污管连接座036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037,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座036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037均设置穿透左挡板033的排污通道038,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座036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037通过外螺纹可拆卸连接通道盖03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能实现运泥车与沉沙池两种功能。当清淤施工现场配备带有污泥离心干化功能的吸污车及污泥抓斗车时,将通道盖盖合在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上,进而封闭排污通道。此时通过污泥抓斗车抓取吸污车干化后的污泥,并转移至多功能运泥车的车厢中,多功能运泥车将干化污泥转运至特定处理站后,通过转动旋转挡块开启后挡板,污泥在其自身的压力下顶开后挡板,方便污泥从车厢中移出。当清淤施工现场没有配备带有污泥离心干化功能的吸污车及污泥抓斗车时,可以旋开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上的通道盖,并将第一排污管连接座连接吸污泵的污水管,将第二排污管连接座连接回流管。此时开启吸污泵,吸污泵就能直接将含有淤泥及水的泥水混合液泵入车厢内。在逐渐将车厢填满的过程中,污泥由于自身重力作用逐步沉降到车厢底部,而上层的污水则从第二排污管连接座的排污通道溢流,并又回流管引导回流至施工处,再次作为吸污泵的污泥混流介质。当检测到车厢沉积的污泥到达第二排污管连接座的排污通道时,关闭吸污泵,将相应管道连接至另一台多功能污泥转运车上,然后继续施工进程。而第一辆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则用通道盖封闭好排污通道,再将污泥进行转运、卸除,再回程进入施工工序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运泥车与沉沙池两种功能的切换能有效减少清淤施工工程所需配备的设备种类,简化施工工序,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座036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037均设置有手动截止阀040。通过手动截止阀能在需要切换其连接的部件时,快速关闭排污通道,防止在切换过程中、污水或污泥从排污通道中溢出,污染施工场地及其他设备。
具体地,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盖039的两侧固定设置把手041。通过把手能快速将通道盖从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旋下或接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头01与车厢03之间的车底座02上设置液压动力站05,所述液压动力站05通过液压管051连接液压伸缩杆052,所述液压伸缩杆052包括固定端053及活动端054,所述固定端053与前挡板032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前挡板032设置伸缩杆通道042,所述活动端053穿过伸缩杆通道042伸入车厢03的内腔043,并固定连接挡泥板06,所述挡泥板06的横截面与车厢的内腔043横截面相匹配。通过控制液压动力站及液压伸缩杆,可以改变挡泥板在车厢内腔中的位置,当需要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实现污泥转运功能时,将挡泥板拉至前挡板即可,当需要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实现沉沙池的功能时,将挡泥板停留在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之间,挡泥板就能将车厢内腔分隔成污泥入流腔和污泥溢流腔,与吸污泵的污水管连接的连接座一端持续充入泥水混合液,并在此腔内完成污水初步沉降,上层污水溢流至污水溢流腔进行二次沉降,同时上层的污水从第二排污管连接座的排污通道溢出。通过挡泥板的设置能有提高污泥的沉降效果,降低溢流至排污通道的污水的含泥量。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泥板06包括与液压伸缩杆052的活动端054固定连接的固定板061及与固定板061的底部铰接连接的活动板062。通过在挡泥板上设置铰接连接的活动板可以实现车厢内有淤泥的情况下来回移动挡泥板。
具体地,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061的后端设置活动板限位凸板063。活动板限位凸板可以限制活动板向后摆动,只允许其向前摆动。这种结构能达到的效果是:当液压伸缩杆推动挡泥板向后挡板移动时,活动板限位凸板限制活动板的向后摆动,此时挡泥板整体形成一块污泥推板,能将车厢内的污泥推出车厢;当液压伸缩杆推动挡泥板向前挡板移动时,活动板限位凸板无限制作用,活动板向前摆动并在内腔中形成污泥通道,如此来回几次就能完全将车厢内的污泥排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厢0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箱盖045,所述箱盖045靠近前挡板032端设置有观察窗046。箱盖能防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在运行过程中,污水或污泥从顶部溢出或掉落,同时通过观察窗能进行状态观察及污泥装载。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包括车头、车底座及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包括厢底、与厢底固定连接的前挡板、与厢底固定连接的左挡板及右挡板,左挡板及右挡板的前端与前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车厢还包括后挡板,后挡板的上端与左挡板、右挡板的后端铰接连接,所述车底座的尾部设置锁紧连接杆及旋转挡块;所述旋转挡块与锁紧连接杆通过套接孔可旋转连接,所述左挡板设置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均设置穿透左挡板的排污通道,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通过外螺纹可拆卸连接通道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座及第二排污管连接座均设置有手动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盖的两侧固定设置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与车厢之间的车底座上设置液压动力站,所述液压动力站通过液压管连接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包括固定端及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前挡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前挡板设置伸缩杆通道,所述活动端穿过伸缩杆通道伸入车厢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横截面与车厢的内腔横截面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包括与液压伸缩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及与固定板的底部铰接连接的活动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后端设置活动板限位凸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靠近前挡板端设置有观察窗。
CN202223155274.7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 Active CN218662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5274.7U CN218662106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5274.7U CN218662106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2106U true CN218662106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40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5274.7U Active CN218662106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21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2826B (zh) 一种用于分流制雨水管道的雨污切换装置
CN218662106U (zh) 一种多功能污泥转运车
CN106958287B (zh) 一种处理初期雨水的生物滞留池系统
CN105113606A (zh) 一种市政雨水处理系统
KR102036528B1 (ko) 침출수 유출 방지형 적재함
CN201459900U (zh) 一种用于城镇和小区的排水系统
CN208293341U (zh) 与综合管廊结合的道路绿化带下渗雨水的净化及回用系统
CN206599925U (zh) 屋面雨水收集、承压过滤、排放模块化组装系统
CN102505749B (zh) 一种合流制污水管网错时分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696860B (zh) 一种排污系统以及自卸污、自清洗的使用方法
CN220904926U (zh) 一种自卸车洗轮槽
CN212053165U (zh) 一种环形射流真空吸污车
CN201301111Y (zh) 一种对接车辆污水转移装置
CN213014614U (zh) 一种箱涵截污调蓄结构
CN205530656U (zh) 一种用于真空吸淤车的淤泥搅拌固化装置
CN113401541A (zh) 一种易排水环卫车
CN219983981U (zh) 一种搅拌站多用途污水沉淀池
CN210259805U (zh) 一种具有污水处理结构的垃圾车
CN215252564U (zh) 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吸排车
CN220768335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N204749959U (zh) 一种用于排水管网污泥处理的泥水分离机器人
CN208039118U (zh) 一种设置有内部清洗装置的清扫车
CN220223772U (zh) 一种平流式沉淀池排泥斗气水联合反冲系统
CN210556946U (zh) 一种车载自卸式泥浆运输罐
CN220521463U (zh) 一种自流管道上加压取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