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50321U - 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和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和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50321U
CN218650321U CN202222735406.7U CN202222735406U CN218650321U CN 218650321 U CN218650321 U CN 218650321U CN 202222735406 U CN202222735406 U CN 202222735406U CN 218650321 U CN218650321 U CN 218650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wall
heat insulation
smoking set
ins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354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相国
吴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354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50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50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50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和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包括隔热腔体和加热元件;所述隔热腔体的纵剖面呈凵型,所述隔热腔体包括外隔热壁和内加热壁,所述外隔热壁和所述内加热壁之间形成有真空层;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真空层内;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内加热壁贴合、与所述外隔热壁之间设有真空处理的间隙。所述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包括烟具本体和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烟具本体内,并且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的开口与所述烟具本体的外界相通。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能耗高和烟具表面过热的问题,并且相对于现有烟具的分体式结构设计而言,能够降低整体的空间尺寸。

Description

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和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和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电磁加热的HNB(Heat Not Burning的缩写,中文为低温烟)器具存在着能耗高及器具表面过热的问题。另外,由于加热件、线圈和电磁屏蔽件以及隔热件采用分体式结构设置在器具内,层叠分布,各个结构件之间分散,在器具内部占用的空间体积大,使得器具整体结构复杂,还存在整体尺寸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和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包括隔热腔体和加热元件;所述隔热腔体的纵剖面呈凵型,所述隔热腔体包括外隔热壁和内加热壁,所述外隔热壁和所述内加热壁之间形成有真空层;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真空层内,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内加热壁贴合,用于为所述内加热壁加热,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外隔热壁之间设有真空处理的间隙用以隔热。
如上所述的隔热型加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热元件为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贴合在所述内加热壁的侧壁上,用于加热所述内加热壁。
如上所述的隔热型加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热元件为电阻片,所述电阻片贴合在所述内加热壁的外壁上,用于加热所述内加热壁。
如上所述的隔热型加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外隔热壁之间的间隙范围为0.5mm至5mm,所述外隔热壁为隔磁材料制成;所述内加热壁为电磁发热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的隔热型加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外隔热壁之间的间隙范围为0.5mm至5mm,所述外隔热壁为隔磁材料制成;所述内加热壁为非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内加热壁的内壁设有电磁发热层,所述电磁发热层用于在加热元件的作用下发热。
如上所述的隔热型加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内加热壁的纵剖面呈凵型,且于开口处呈外扩设置;所述外隔热壁的纵剖面呈凵型,且于开口处呈收口设置,与所述内加热壁成型为一体。
一种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包括烟具本体和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烟具本体内,并且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的开口与所述烟具本体的外界相通。
如上所述的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烟具本体的一端端部设有导入口,所述导入口与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的开口相通,用于为烟支提供插入位置。
如上所述的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进一步优选为:于所述导入口所在的端部设有降温层,所述降温层位于所述烟具本体内。
如上所述的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降温层为相变材料层,用于为所述烟具本体降温。
如上所述的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烟具本体包括壳体、电池、按键和电路板;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壳体内,分别与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电路板相连;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按键相连;所述按键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元件的运行。
如上所述的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烟具本体呈圆柱状,且所述烟具本体的轴线与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的轴线重合。
如上所述的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靠近所述烟具本体的一端端部,所述烟具本体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加热装置顶部具有开口,而其他部位封闭,加热能耗低;加热元件贴合内加热壁,能够提高发热效率;加热元件位于内加热壁和外隔热壁之间的真空层内,能够避免空气在夹层中的对流和热传导;加热元件与外隔热壁之间具有间隙,能够避免加热元件直接接触外隔热壁而导致的热传导导热,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的优点,并且在加热时不仅能够降低加热能耗,还能够避免外隔热壁过热。
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将加热元件放置在隔热腔体的真空层中,内加热壁能够被加热,外隔热壁能够隔绝热量,并且利用真空将内加热壁与烟具本体进行隔离,能够解决能耗高和烟具表面过热的问题;同时,加热元件与隔热腔体为一体,相对于现有烟具的分体式结构设计而言,能够降低整体的空间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加热壁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隔热壁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加热壁;2-加热元件;3-真空层;4-外隔热壁;5-电磁发热层;6-外壳;7-降温层;8-上盖;9-气孔;10-烟支;11-隔热腔体;12-电池;13-按键;14-电路板;15-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6,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加热壁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隔热壁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具体的,隔热型加热装置包括隔热腔体11和加热元件2。隔热腔体11的纵剖面呈凵型,隔热腔体11包括外隔热壁4和内加热壁1,外隔热壁4和内加热壁1之间形成有真空层3。其中,加热元件2位于真空层3内,加热元件2与内加热壁1贴合、与外隔热壁4之间设有真空处理的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隔热腔体11的纵剖面呈凵型,顶部具有开口,而其他部位封闭,内加热壁1只能通过顶部开口向外传递热量,加热能耗得以降低。加热元件2贴合内加热壁1,能够为内加热壁1加热,提高发热效率,降低能耗。内加热壁1和外隔热壁4之间存在夹层,夹层被抽成真空层3,加热元件2位于真空层3内,能够避免空气在夹层中的对流和热传导。加热元件2与外隔热壁4之间具有间隙(真空处理的间隙),能够避免加热元件2直接接触外隔热壁4而导致的热传导导热,起到隔热作用。本实施例的隔热型加热装置将加热元件2置于具有真空层3的隔热腔体11内,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的优点,并且在加热时不仅能够降低加热能耗,还能够避免外隔热壁4过热。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隔热腔体11为柱状,优选为回转体,呈圆桶状(即顶部开口而其他部位封闭),方便烟支10的插入,并且在加热时能够降低能耗。加热元件2为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贴合在内加热壁1的侧壁上,能够采用电磁加热的方式加热内加热壁1。外隔热壁4为隔磁材料制成,使用不能被电磁加热的材料,优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隔磁材料,能够引导电磁感应产生的磁力线形成完整的磁力线回路,提高电磁场的完整性,避免磁力线透过外隔热壁4,从而能够减少能量损失,提高效率。加热元件2与外隔热壁4之间的间隙范围为0.5mm至5mm,例如可以是0.5mm、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也可以为上述任意两个端点值的任意中间值,能够避免直接接触的热传导导热。优选地,加热元件2与外隔热壁4之间的间隙不超过2mm(0.5mm至2mm之间),既能够隔热,又能够兼具尺寸问题,使得隔热型加热装置的体积不会过大。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实施方案,内加热壁1为电磁发热材料制成,使用能被电磁加热的材料,为电磁感受器,电磁感应线圈紧贴在内加热壁1上,能够提高电磁感应发热效率。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可实施方案,内加热壁1为非磁性材料制成,使用不能被电磁加热但能被磁力线穿过的材料。内加热壁1的内壁设有电磁发热层5,电磁发热层5能够在加热元件2(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变化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进而由感应电动势产生涡流,从而发热。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隔热腔体11为柱状,优选为回转体,呈圆桶状(即顶部开口而其他部位封闭),方便烟支10的插入,并且在加热时能够降低能耗。加热元件2为电阻片,采用电阻加热的方式对内加热壁1进行加热。电阻片贴合在内加热壁1的外壁上(即处于真空层3内,且与内加热壁1贴合),能够加热内加热壁1。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内加热壁1的纵剖面呈凵型,且于开口处呈外扩设置,便于烟支10的插入。外隔热壁4的纵剖面呈凵型,且于开口处呈收口设置,便于与内加热壁1贴合,进而与内加热壁1成型为一体。作为内加热壁1与外隔热壁4的可选连接方式,两者可采用铆接、卡接、焊接等方式相连,优选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能够确保内加热壁1与外隔热壁4连接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隔热型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由于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包括隔热型加热装置,因而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具有上述各实施例中隔热型加热装置的所有优点。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包括烟具本体和隔热型加热装置。其中,隔热型加热装置安装在烟具本体内,并且隔热型加热装置的开口与烟具本体的外界相通,能够接受烟支10的插入。
在本实施例中,将加热元件2放置在隔热腔体11的真空层3中,内加热壁1能够被加热,外隔热壁4能够隔绝热量,利用真空将内加热壁1(和烟支10)与烟具本体进行隔离,能够解决能耗高和烟具表面过热的问题;并且,加热元件2与隔热腔体11为一体,相对于现有烟具将加热件、电磁屏蔽件和线圈作为分体式结构的设计而言,能够降低整体的空间尺寸。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烟具本体的一端端部设有导入口,导入口与隔热型加热装置的开口相通,能够为烟支10提供插入位置。并且,烟具本体于导入口所在的端部设有降温层7,降温层7位于烟具本体内,贴在烟具本体上盖8的底部,使用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缩写为PCM),为相变材料层,在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使用过程中达到预定温度时能够产生相变并吸收热量,为烟具本体降温(降低烟具本体的上盖8的温度)。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烟具本体包括壳体、电池12、按键13和电路板14。其中,壳体包括外壳6和内支架,外壳6围护在烟具本体的外表面,内支架位于外壳6内,能够为电池12、按键13、电路板14提供安装位置。电池12位于壳体内,分别与加热元件2和电路板14相连,能够用来供电。电路板14位于壳体内,电路板14与按键13相连,能够在按键13的作用下控制加热元件2的工作状态。按键13位于壳体的侧壁上,通过按动按键13,能够控制加热元件2的运行。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烟具本体呈圆柱状,且烟具本体的轴线与隔热型加热装置的轴线重合,使用时更接近于传统香烟,能够改善使用体验。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型加热装置靠近烟具本体的一端端部,而烟具本体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充电口15,充电口15与电路板14相连,便于为电池12充电。
如图1至图6所示,以加热元件2采用电磁感应线圈为例,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做详细说明:
使用时,将烟支10通过烟具本体的导入口插入到隔热腔体11中,烟支10上设有气孔9,气孔9位于导入口的开口处。电路板14驱动电磁感应线圈工作,产生交变磁场,内加热壁1使用能被电磁加热的材料,外隔热壁4优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的隔磁材料,能够避免磁力线加热烟具本体。内加热壁1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再产生涡流而使内加热壁1发热,进而加热烟支10,产生气溶胶。烟支10被加热后可进行抽吸,抽吸时烟支10上的气孔9进气,可同时带动气溶胶流动。降温层7贴在外壳6的上盖8的底部,在一定温度时可产生相变并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上盖8的温度。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10)

1.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热腔体和加热元件;
所述隔热腔体的纵剖面呈凵型,所述隔热腔体包括外隔热壁和内加热壁,所述外隔热壁和所述内加热壁之间形成有真空层;
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真空层内,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内加热壁贴合,用于为所述内加热壁加热,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外隔热壁之间设有真空处理的间隙用以隔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元件为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贴合在所述内加热壁的侧壁上,用于加热所述内加热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元件为电阻片,所述电阻片贴合在所述内加热壁的外壁上,用于加热所述内加热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外隔热壁之间的间隙范围为0.5mm至5mm,所述外隔热壁为隔磁材料制成;
所述内加热壁为电磁发热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外隔热壁之间的间隙范围为0.5mm至5mm,所述外隔热壁为隔磁材料制成;
所述内加热壁为非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内加热壁的内壁设有电磁发热层,所述电磁发热层用于在加热元件的作用下发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加热壁的纵剖面呈凵型,且于开口处呈外扩设置;
所述外隔热壁的纵剖面呈凵型,且于开口处呈收口设置,与所述内加热壁成型为一体。
7.一种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烟具本体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隔热型加热装置;
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烟具本体内,并且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的开口与所述烟具本体的外界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具本体的一端端部设有导入口,所述导入口与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的开口相通,用于为烟支提供插入位置;
于所述导入口所在的端部设有降温层,所述降温层位于所述烟具本体内;
所述降温层为相变材料层,用于为所述烟具本体降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具本体包括壳体、电池、按键和电路板;
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壳体内,分别与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电路板相连;
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按键相连;
所述按键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元件的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具本体呈圆柱状,且所述烟具本体的轴线与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的轴线重合;
所述隔热型加热装置靠近所述烟具本体的一端端部,所述烟具本体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CN202222735406.7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和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 Active CN218650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5406.7U CN218650321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和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5406.7U CN218650321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和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50321U true CN218650321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4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35406.7U Active CN218650321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和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50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7271Y (zh) 携带式加热器
TWM359170U (en) Inductive cookware
WO2019137235A1 (zh) 基于电磁感应的热场加热不燃烧装置
CN218650321U (zh) 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和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
CN205386086U (zh) 干烧烘烤型烟具
CN117882894A (zh) 一种隔热型加热装置和隔热型加热不燃烧烟具
CN105982558A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6226767U (zh) 电磁加热线圈盘和电磁加热厨具
CN210630635U (zh) 一种隔热效果显著的卷烟电加热装置
CN220210630U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器具
CN111202423A (zh) 电饭煲锅体及电饭煲
CN206443560U (zh) 一种直热式电热餐炉
CN201744764U (zh) 一种新型涡流电烙铁
CN219624117U (zh) 烹饪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3154542U (zh) 电热饭盒
CN206006879U (zh) 一种电饭煲温控器
CN208551390U (zh) 一种电煲壳体结构及电煲
JPS6142169B2 (zh)
CN218457290U (zh) 一种具有特定隔热装置的加热卷烟烟具
CN218898315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9578298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7509912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354640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07802442U (zh) 电加热器具
CN116831330A (zh) 一种电磁感应烟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