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5930U - 印刷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5930U
CN218615930U CN202222808108.6U CN202222808108U CN218615930U CN 218615930 U CN218615930 U CN 218615930U CN 202222808108 U CN202222808108 U CN 202222808108U CN 218615930 U CN218615930 U CN 218615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member
printing
wiring member
shielding
prin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81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5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5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将配线部件遮蔽的遮蔽部件在装置内成为障碍的情况进行抑制的印刷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印刷装置(1)具备:印刷部(19),其对介质(M)进行印刷;配线部件(32),其对伴随着印刷动作而产生的电信号进行供给;第一遮蔽部件(34),其具有导电性,且在配线部件(32)的延伸设置方向上被延伸设置,并且具有配置配线部件(32)的凹口(34a);第二遮蔽部件(31),其具有导电性,且呈对凹口(34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平面状。通过设为这种结构的印刷装置(1),从而能够对作为将配线部件(1)遮蔽的遮蔽部件的第一遮蔽部件(34)以及第二遮蔽部件(31)在装置内成为障碍的情况进行抑制。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印刷装置。其中,存在一种如下的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部、和供给伴随着印刷动作而产生的电信号的配线部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和具有作为配线部件的作用的基板,并且还具备对该基板进行覆盖的遮蔽部件。
在像专利文献1的印刷装置那样的具备印刷部和配线部件的现有的印刷装置中,为了避开对于配线部件的来自周围的电磁波的影响等的电气噪声,从而设置有对配线部件进行覆盖的遮蔽部件的情况较多。但是,在具备印刷部和配线部件的现有的印刷装置中,存在遮蔽部件在印刷装置内部成为障碍的情况,因此,对装置进行了大型化等处理。因此,需求一种对将配线部件遮蔽的遮蔽部件在装置内成为障碍的情况进行抑制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1464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将配线部件遮蔽的遮蔽部件在装置内成为障碍的情况进行抑制的印刷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印刷部,其对介质进行印刷;配线部件,其对伴随着印刷动作而产生的电信号进行供给;第一遮蔽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且在所述配线部件的延伸设置方向上被延伸设置,并且具有配置所述配线部件的凹口;第二遮蔽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且为对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平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一遮蔽部件兼作所述印刷装置的框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一遮蔽部件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所述第二遮蔽部件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包含金属的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二遮蔽部件以紧贴着所述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来对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二遮蔽部件以经由具有导电性的密封部件而紧贴着所述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来对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具备保持部,所述保持部以保持着所述配线部件的状态而被配置在所述凹口中,所述保持部将所述配线部件相对于向所述凹口的突出方向突出的突出面的距离在所述延伸设置方向上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此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配线部件,其对电信号进行供给;第一遮蔽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且在所述配线部件的延伸设置方向上被延伸设置,并且具有配置所述配线部件的凹口;第二遮蔽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且为对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平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开对于配线部件的来自周围的电气噪声,并且通过凹口和覆盖该凹口的平面状的遮蔽部件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对将配线部件遮蔽的遮蔽部件在装置内成为障碍的情况进行抑制。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图1的印刷装置中的壳体部的内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图2的壳体部的内部的结构中的配线部件及其周边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图3的立体图的一侧端部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图3的立体图的另一侧端部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配线部件以及该配线部件的保持部的周边的结构的立体图,并且为表示将屏蔽罩拆下后的状态的图。
图7为表示配线部件以及该配线部件的保持部的周边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8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配线部件以及该配线部件的保持部的周边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印刷部,其在介质上进行印刷;配线部件,其对伴随着印刷动作而产生的电信号进行供给;第一遮蔽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且在所述配线部件的延伸设置方向上被延伸设置,并且具有配置所述配线部件的凹口;第二遮蔽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且为对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平面状。
根据本方式,作为遮蔽部件而具备第一遮蔽部件和第二遮蔽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遮蔽部件具有导电性,且在配线部件的延伸设置方向上被延伸设置,并且具有配置配线部件的凹口,所述第二遮蔽部件具有导电性,且为对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平面状。因此,能够避开对于配线部件的来自周围的电气噪声,并且通过凹口和覆盖该凹口的平面状的遮蔽部件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对将配线部件遮蔽的遮蔽部件在装置内成为障碍的情况进行抑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所述第一遮蔽部件兼作所述印刷装置的框架。
根据本方式,第一遮蔽部件兼作印刷装置的框架。因此,能够消除在框架之外另行准备第一遮蔽部件的必要性,从而能够使装置结构变得简单,并且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中,所述第一遮蔽部件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所述第二遮蔽部件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包含金属的部分。
根据本方式,第一遮蔽部件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第二遮蔽部件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包含金属的部分。因此,能够使遮蔽部件成为遮蔽效果好且坚固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第二遮蔽部件以紧贴着所述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来对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
根据本方式,第二遮蔽部件以紧贴着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来对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因此,能够提高遮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方式中,所述第二遮蔽部件以经由具有导电性的密封部件而紧贴着所述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来对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
根据本方式,第二遮蔽部件以经由具有导电性的密封部件而紧贴着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来对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因此,例如,通过设为紧贴效果好的密封部件等,从而能够提升第一遮蔽部件与第二遮蔽部件的紧贴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具备保持部,所述保持部以保持着所述配线部件的状态而被配置在所述凹口处,所述保持部将所述配线部件相对于所述凹口的突出方向上的突出面的距离在所述延伸设置方向上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根据本方式,具备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将凹口的突出方向上的配线部件相对于突出面的距离在延伸设置方向上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设为这种结构,从而能够有效地对电气噪声进入配线部件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配线部件,其对电信号进行供给;第一遮蔽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且在所述配线部件的延伸设置方向上被延伸设置,并且具有配置所述配线部件的凹口,第二遮蔽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且为对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平面状。
根据本方式,作为遮蔽部件而具备第一遮蔽部件和第二遮蔽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遮蔽部件具有导电性,且在配线部件的延伸设置方向上被延伸设置,并且具有配置配线部件的凹口,所述第二遮蔽部件具有导电性,且为对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平面状。因此,能够避开对于配线部件的来自周围的电气噪声,并且通过凹口和覆盖该凹口的平面状的遮蔽部件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对将配线部件遮蔽的遮蔽部件在装置内成为障碍的情况进行抑制。
[实施例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首先,参照图1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的概要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中,为了使结构易于理解,而将一部分的结构部件省略来进行表示。此处,图中的X轴方向为水平方向,且为介质安置部2的轴部4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为水平方向,且为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Z轴方向为铅直方向。此外,在下文中,将箭头标记方向设为+方向,将与箭头标记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方向。例如,铅直上方向设为+Z方向,铅直下方向设为-Z方向。
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具备介质安置部2,所述介质安置部2对用于实施印刷的薄片状的介质M收卷而成的卷筒体R1进行支承。并且,在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中,在将介质M向输送方向A进行输送时,介质安置部2的轴部3向旋转方向C进行旋转。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以被实施印刷的印刷面成为外侧的方式卷绕而成的卷筒体R1,但是在使用以印刷面成为内侧的方式卷绕而成的卷筒体R1的情况下,轴部3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以从卷筒体R1送出介质M成为可能。
此外,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具备由对介质M进行支承的介质支承部20等构成的介质M的输送路径。此外,印刷装置1具备用于在该输送路径上将该介质M向输送方向A进行输送的、由驱动辊17和从动辊18构成的输送辊对15。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中,驱动辊17由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宽度方向B上延伸的辊所构成,从动辊18在与驱动辊17对置的位置上,以相对于驱动辊17而在宽度方向B上排列有多个的方式而被设置。但是,对于介质M的输送部的结构并没有特别限定。
此外,在介质支承部20的下部处,设置有能够对被支承于该介质支承部20上的介质M进行加热的加热器12。但是,也可以设为不具有对介质M进行加热的加热部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在壳体部11的内部具备作为印刷部的头19、和滑架16,其中,在所述头19中设置有多个喷嘴,且从该喷嘴喷出油墨以进行印刷,所述滑架16搭载着该头19,并能够在宽度方向B上进行往返移动。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中,介质支承部20上的与头19对置的位置处的输送方向A为+Y方向,头19的移动方向为沿着X轴方向的方向,油墨的喷出方向为-Z方向。
此处,在壳体部11的内部形成有多个框架14,并且形成有导轨13,所述导轨13被安装在所述多个框架14中的一个上,并且沿着X轴方向而被延伸设置。并且,设置有头19的滑架16被安装在导轨13上。
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头19能够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宽度方向B上进行往返移动的同时,从未图示的喷嘴向被输送的介质M喷出油墨来进行印刷。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通过反复执行以预定的输送量而使介质M向输送方向A进行输送的动作、和在介质M停止的状态下使头19在宽度方向B上进行移动的同时使油墨喷出的动作,从而能够在介质M上形成所期望的图像。
此外,在头19的输送方向A上的下游侧处,安装有能够将介质M收卷为卷筒体R2的介质收卷部5。另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以印刷面成为外侧的方式来对介质M进行收卷,因而在对介质M进行收卷时,介质收卷部5的轴部4向旋转方向C进行旋转。另一方面,在以印刷面成为内侧的方式来进行收卷的情况下,轴部4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以对介质M进行收卷成为可能。
此外,在介质支承部20中的输送方向A上的下游侧的端部与介质收卷部5之间设置有张紧杆21,所述张紧杆21与介质M的接触部在宽度方向B上被延伸设置,并且能够对介质M赋予所期望的张力。但是,也可以设为不具备张紧杆21的结构。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设为图1所示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为,并非使用卷筒状的介质M的结构而是使用单张纸等的结构。而且,也可以为,印刷部也并非从喷嘴喷出油墨来进行印刷的喷墨头,而是例如使用热转印方式的印刷部等。
接下来,参照图2至图7来对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的配线进行说明。在印刷装置1的壳体部11的内部设置有如图2所示那样的结构体30。结构体30具有从印刷装置1的+X方向端部起至-X方向端部为止的第一框架34。另外,虽然像上述那样,印刷装置1具备多个框架14,但是第一框架34为多个框架14之中的一个。第一框架34与分别作为多个框架14中的一个的侧框14a以及14b连接。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从而第一框架34将印刷装置1的整体的刚性与侧框14a以及14b一同提高。
图3表示第一框架34及其周边。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第一框架34上,在+X方向端部侧处安装有第一基板35,在-X方向端部侧处安装有第二基板36。并且,第一基板35和第二基板36利用作为配线部件的柔性扁平电缆(FFC)32而被连接在一起。FFC32沿着第一框架34而在X轴方向上被延伸设置,并且FFC32的大部分由平板状的屏蔽罩31所覆盖。
如图4所示,在第一基板35上形成有连接器35a,并且FFC32的+X方向侧的一端与连接器35a连接。此外,如图5所示,在第二基板36上形成有连接器36a,并且FFC32的-X方向侧的另一端与连接器36a连接。如此,FFC32对第一基板35和第二基板36进行电连接。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第一框架34中的屏蔽罩31的-Y方向侧处,安装有对FFC32进行保持的保持部33。保持部33具有如图7所示那样载置着FFC32的平面状的突出面33a,并且具有如图6以及图7所示那样挂住被载置在突出面33a上的FFC32的挂钩部33b。如图6所示,在挂钩部33b中,从+Z方向侧挂住FFC32的挂钩和从-Z方向侧挂住FFC32的挂钩分别沿着X轴方向而被设置多个。保持部33呈平板状,并且以跨及X轴方向且Y轴方向上的厚度L1成为固定值的方式而被构成。另外,虽然如图6所示那样,本实施例的保持部33以在X轴方向上排列有多个的方式而被设置,但也可以设为跨及X轴方向整体的一个保持部33。如此,对于保持部33的结构或数量而没有特别限定。
此外,如图7所示,第一框架34具有以向-Y方向突出的方式而凹陷的凹口34a,并且保持部33以及FFC32被配置在凹口34a中。凹口34a以跨及第一框架34的X轴方向整体的方式而被设置。第一框架34通过具有这种结构的凹口34a,从而提高了刚性。
另外,第一框架34以及屏蔽罩31均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所构成。第一框架34以及屏蔽罩31从刚性的观点、将FFC32从电气噪声中遮蔽的观点来看,优选为具有铁、不锈钢、铝等金属的结构。但是,如果例如形成导电性层等而具有导电性材料,则也可以具有非导电性材料,对于第一框架34以及屏蔽罩31的结构而没有特别限定。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保持部33为树脂制,但是关于保持部33的结构材料也没有特别限定。除了非导电性的材料以外,也能够根据需要而使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
此处,一度总结为,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具备作为在介质M上进行印刷的印刷部的头19、和作为对伴随着印刷动作而产生的电信号进行供给的配线部件的FFC32。此外,具备作为第一遮蔽部件的第一框架34和作为第二遮蔽部件的屏蔽罩31,其中,所述第一框架34具有导电性,且在作为FFC32的延伸设置方向的X轴方向上被延伸设置,并且具有配置FFC32的凹口34a,所述屏蔽罩31具有导电性,且为对凹口34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平面状。
如此,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作为遮蔽部件而具备作为第一遮蔽部件的第一框架34和作为第二遮蔽部件的屏蔽罩31,其中,所述第一框架34具有导电性,且在FFC32的延伸设置方向上被延伸设置,并且具有配置FFC32的凹口34a,所述屏蔽罩31具有导电性,且为对凹口34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平面状。因此,能够避开对于FFC32的来自周围的电气噪声,并且通过凹口34a和覆盖该凹口34a的平面状的遮蔽部件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对将FFC32遮蔽的遮蔽部件在装置内成为障碍的情况进行抑制。此外,由于能够将遮蔽部件形成为小型,因此也实现了装置的轻量化。而且,像上述那样,通过第一框架34具有在延伸设置方向上被延伸设置的凹口34a的结构,从而能够提高扭转刚性等的第一框架34的强度,进而提高印刷装置1整体的强度。
此外,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中的第一遮蔽部件为兼作印刷装置1的框架14的第一框架34。如此,通过第一遮蔽部件兼作印刷装置1的框架14,从而能够消除在框架14之外另行准备第一遮蔽部件的必要性。因此,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使印刷装置1的装置结构变得简单,并且能够抑制印刷装置1的大型化。
此外,像上述那样,第一框架34以及屏蔽罩31均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所构成。作为其它的表现形式,图7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中的第一遮蔽部件(第一框架34)的第一面341和第二面342以及第二遮蔽部件(屏蔽罩31)的第一面311和第二面312中的至少一个包含金属的部分。如此,通过设为第一遮蔽部件以及第二遮蔽部件的表面以及背面中的至少一方包含金属的部分的结构,从而能够使遮蔽部件成为遮蔽效果好且坚固的部件。
此外,像上述那样,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具备保持部33,所述保持部33以保持着FFC32的状态而被配置在凹口34a中。并且,保持部33成为如下结构,即,将FFC32相对于向作为凹口34a的突出方向的-Y方向突出的突出面33a的距离在延伸设置方向上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详细而言,成为将FFC32相对于突出面33a的距离保持为保持部33的厚度L1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有效地对电气性的噪声进入FFC32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如图7所示,屏蔽罩31以紧贴着第一框架34的状态来对凹口34a进行覆盖。如此,通过设为第二遮蔽部件以紧贴着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来对凹口34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结构,从而能够提高遮蔽效果。另外,在第二遮蔽部件以紧贴着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来对凹口34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结构中,除了像本实施例的那样,第二遮蔽部件以直接接触并紧贴着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对凹口34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结构以外,还包括第二遮蔽部件以经由其它的结构部件而间接接触并紧贴着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来对凹口34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结构。
[实施例2]
在下文中,参照图8,来对第二遮蔽部件以经由其它的结构部件而间接接触并紧贴着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来对凹口34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结构的实施例2的印刷装置1进行说明。另外,图8为与图7相对应的图,并且以下所说明的结构以外的实施例2的印刷装置1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印刷装置1相同。此外,与上述实施例共用的结构部件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并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为,第一框架34和屏蔽罩31隔着密封部件37而被紧贴在一起。此处,密封部件37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所构成。
即,在本实施例的印刷装置1中,作为第二遮蔽部件的屏蔽罩31以经由具有导电性的密封部件37而紧贴着作为第一遮蔽部件的第一框架34的状态来对凹口34a进行覆盖。如此,通过设为第二遮蔽部件以经由具有导电性的密封部件37而紧贴着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来对凹口34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结构,例如,通过设为紧贴效果好的密封部件37等,从而能够提高第一遮蔽部件与第二遮蔽部件的紧贴性。进一步而言,通过设为遮蔽效果好的密封部件37等,从而能够提高遮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其能够在不脱离该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各样的结构来实现。例如,还能够用于印刷装置以外的不具有印刷部的电子设备中。此外,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达成上述的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能够适当对与实用新型的概要栏中所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进行替换或组合。此外,只要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未被作为必要的技术特征而被说明,则能够适当地进行删除。
符号说明
1…印刷装置;2…介质安置部;3…轴部;4…轴部;5…介质收卷部;11…壳体部;12…加热器;13…导轨;14…框架;15…输送辊对;16…滑架;17…驱动辊;18…从动辊;19…头(印刷部);20…介质支承部;21…张紧杆;30…结构体;31…屏蔽罩(第二遮蔽部件);32…FFC(配线部件);33…保持部;33a…突出面;33b…挂钩部;34…第一框架(第一遮蔽部件);34a…凹口;35…第一基板;35a…连接器;36…第二基板;36a…连接器;311…第一面;312…第二面;341…第一面;342…第二面;L1…厚度;M…介质;R1…卷筒体;R2…卷筒体。

Claims (7)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印刷部,其对介质进行印刷;
配线部件,其对伴随着印刷动作而产生的电信号进行供给;
第一遮蔽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且在所述配线部件的延伸设置方向上被延伸设置,并且具有配置所述配线部件的凹口;
第二遮蔽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且为对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平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蔽部件兼作所述印刷装置的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蔽部件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所述第二遮蔽部件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包含金属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遮蔽部件以紧贴着所述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来对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遮蔽部件以经由具有导电性的密封部件而紧贴着所述第一遮蔽部件的状态来对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保持部,所述保持部以保持着所述配线部件的状态而被配置在所述凹口中,
所述保持部将所述配线部件相对于所述凹口的突出方向上的突出面的距离在所述延伸设置方向上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配线部件,其对电信号进行供给;
第一遮蔽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且在所述配线部件的延伸设置方向上被延伸设置,并且具有配置所述配线部件的凹口;
第二遮蔽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且为对所述凹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平面状。
CN202222808108.6U 2021-10-27 2022-10-24 印刷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61593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75164 2021-10-27
JP2021175164A JP2023064811A (ja) 2021-10-27 2021-10-27 印刷装置及び電気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5930U true CN218615930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2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8108.6U Active CN218615930U (zh) 2021-10-27 2022-10-24 印刷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64811A (zh)
CN (1) CN21861593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64811A (ja)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4077B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介质按压方法
US20130277482A1 (en) Medium transport apap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8419167B2 (en)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US20070046758A1 (en) Image recording unit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10654269B2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CN218615930U (zh) 印刷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9227443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592828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40027441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118436A (ja) 記録装置
CN108327412B (zh) 印刷装置
US1129227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11059307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oving method for support portion
US7044595B2 (en) Apparatus to control static electricity in an ink-jet printer
JP2006272827A (ja) プリンタ
US20050046670A1 (en) ESD shielding of ink-jet printer
US9346299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301134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078794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組立方法
US11518167B2 (en) Liquid jet device, head body, and method of mounting head body
JP201302804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130916B2 (ja) 電子装置
US11279154B2 (en) Frame unit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230286307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3266864A (ja) 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