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1865U - 铣刀和铣床 - Google Patents

铣刀和铣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1865U
CN218611865U CN202222887593.0U CN202222887593U CN218611865U CN 218611865 U CN218611865 U CN 218611865U CN 202222887593 U CN202222887593 U CN 202222887593U CN 218611865 U CN218611865 U CN 218611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ng cutter
milling
tool
cutting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75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明明
陈春佑
周相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 P Shanghai Metal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 P Shanghai Met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 P Shanghai Metal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 P Shanghai Met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75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1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1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1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机加工领域,提供了一种铣刀和铣床。其中,铣刀具有旋转轴线,所述铣刀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柄沿所述旋转轴线延伸,所述刀头连接所述刀柄并突出于所述刀柄的端部,所述刀头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切削工件的刃部,所述刃部具有朝向工件的端面,所述端面朝向所述旋转轴线并与所述旋转轴线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铣刀,能够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并有利于提高铣切质量。

Description

铣刀和铣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铣刀和铣床。
背景技术
对于柱状工件的凹槽,现有铣刀多为T型刀。开铣切时,T型刀位于工件的一侧,T型刀自转并向前抵接工件,而后绕工件转动实现环形槽的铣切。对于需要开设多个环形槽的工件,需要更换T型刀进行多次铣切,且每次铣切都需要重新对中,因此,加工效率不高且将提高因对中偏差导致的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铣刀和铣床,其旨在提高铣切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铣刀,所述铣刀具有旋转轴线,所述铣刀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柄沿所述旋转轴线延伸,所述刀头连接所述刀柄并突出于所述刀柄的端部,所述刀头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切削工件的刃部,所述刃部具有朝向工件的端面,所述端面朝向所述旋转轴线并与所述旋转轴线留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刃部具有与所述端面相邻的上侧面、下侧面、前刀面和后刀面,所述前刀面和所述后刀面相对且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设置,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相对设置,所述前刀面与所述端面连接处形成端齿,所述前刀面和所述上侧面连接处形成上侧刃,所述前刀面和所述下侧面连接处形成下侧刃。
可选的,所述刀柄和所述刀头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铣刀具有作业工位和待业工位,所述刃部有多个,各所述刃部能够随所述刀头旋转或翻转而在所述作业工位和所述待业工位之间转换,且至少一所述刃部位于所述作业工位。
可选的,所述刀头具有与所述刀柄的连接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位于所述刀头的中心;
所述刃部有两个并设于所述刀头的相对两侧,其中一所述刃部旋转180度而能够替换另一所述刃部。
可选的,所述刀头具有与所述刀柄的连接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位于所述刀头的中心;
所述刃部有两个并设于所述刀头的相对两侧,其中一所述刃部能够相对所述刀头的中线翻转而替换另一所述刃部。
可选的,所述装配孔为圆孔。
可选的,至少所述刃部采用钨钢材质制成。
可选的,所述刀柄在其端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相邻的两个腔壁中,其中一腔壁开设有与所述刀头连接的安装孔,在所述刀头与所述刀柄连接时,两个所述腔壁均与所述刀头抵接且为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铣床,包括如上述的铣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铣刀和铣床,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刃部的设置,使铣刀能够同时铣切出多个凹槽且只需要一次对中操作,而提高作业效率。此外,多个刃部相对位置固定而能够降低因多次铣切对中所带来的偏差风险,提高铣切质量。铣刀的端面朝向旋转轴线并与旋转轴线留有间隙,以内切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加工相比外切方式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经统计,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铣刀,相比于现有T型刀,因更换对位偏差导致的不良率由3%降至1%,对工件40开设两个环形槽的加工时间缩短30%。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铣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结构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结构对工件铣切作业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结构的拆解图;
图5是图1结构中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局部放大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采用T型刀外切加工的示意图;
图8是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铣刀内切加工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40、工件;10、刀柄;20、刀头;21、刃部;102、装配孔;103、容置腔;201、端面;202、下侧面;203、前刀面;205、上侧刃;206、下测刃;204、端齿;208、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铣刀和采用该铣刀的铣床。请参照图1至图3,铣刀具有旋转轴线C,铣刀包括刀柄10和刀头20,刀柄10沿旋转轴线C延伸,刀头20连接刀柄10并突出于刀柄10的端部,刀头20包括至少两个并沿旋转轴线C方向间隔设置的刃部21,刃部21用于切削工件40的刃部21,刃部21具有朝向工件40的端面201,端面201朝向旋转轴线C并与旋转轴线C留有间隙。
为便于描述,将旋转轴线C的延伸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
本实施例中,刀头20上设有多个刃部21,多个刃部21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该设置下,铣刀可以同时铣切多个凹槽,且只需要一次对中操作即可,从而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多个刃部21一体设置于刀头20上,而确保各刃部21之间位置的相对确定,从而使得一次铣切的多个凹槽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因多次铣切对中偏差而影响铣切质量。
本实施例中,端面201朝向旋转轴线C并与旋转轴线C留有间隙。对应的,采用该铣刀进行开槽,加工方式为内切模式。该加工方式相比于外切模式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请参照图7,图7示出采用现有T型刀对工件40采用外切模式加工的示意图。实线的小圆为工件40的轮廓,双点划线的圆为T型刀自转时刀刃的轨迹,相切点A点是接触点,也就是实际切削处。虚线的圆为T型刀的进给轨迹,即T型刀的中心轴的移动路径。结合图示可知,该轨迹圆半径等于工件40中心到T型刀轴心的距离(两小圆的半径之和)。图8示出本实施例提供的铣刀的加工方式,为内切模式。实线的小圆为工件40的轮廓,双点划线的圆为铣刀自转时刀刃的轨迹,相切点A点是接触点,也就是实际切削处。虚线的圆为本实施例铣刀的进给轨迹,即铣刀的中心轴的移动路径。结合图示可知,该轨迹圆半径等于双点划线圆的半径,毫无疑义的,采用该内切模式比外切模式,铣刀的进给轨迹更短,相对而言开槽所需要的时间更少而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由上,本实施例提供的铣刀和采用该铣刀的铣床,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刃部21的设置,使铣刀能够同时铣切出多个凹槽且只需要一次对中操作,而提高作业效率。此外,多个刃部21相对位置固定而能够降低因多次铣切对中所带来的偏差风险,提高铣切质量。铣刀的端面201朝向旋转轴线C并与旋转轴线C留有间隙,以内切的方式对工件40进行加工相比外切方式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经统计,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铣刀,相比于现有T型刀,因更换对位偏差导致的不良率由3%降至1%,对工件40开设两个环形槽的加工时间缩短30%。
请结合图8,铣刀在铣切作业时,铣刀逆时针旋转,进给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此时,铣刀与工件40接触部分的旋转方向和工件40进给方向相同,铣刀对工件40的作用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件40进给方向相同(逆铣)。在其它实施例中,铣刀也可以采用顺铣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照图5和图6,刃部21具有与端面201相邻的上侧面、下侧面202、前刀面203和后刀面,前刀面203和后刀面相对且平行于旋转轴线C设置,上侧面和下侧面202相对设置,前刀面203与端面201连接处形成端齿204,前刀面203和上侧面连接处形成上侧刃205,前刀面203和下侧面202连接处形成下侧刃。
上测刃和下测刃206用于对工件40轴向切削,上侧刃205对工件40切削形成凹槽的上槽壁,下侧刃对工件40切削形成凹槽的下槽壁。端齿204用于径向切削。上侧面、下侧面202与端面201连接处均形成过渡刃。通过上侧刃205、下侧刃、端齿204和过渡刃的设置,同时提供较好的径向切削力和轴向切削力,保障加工效率和质量。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刀柄10和刀头20可拆卸连接。刀头20可拆卸设置,使得刀头20磨损后通过更换刀头20的方式保障铣刀的功能而不需要将整个铣刀报废,达到降低加工成本、节能环保效果。
本实施例中,铣刀具有作业工位和待业工位,刃部21有多个,各刃部21能够随刀头20旋转或翻转而在作业工位和待业工位之间转换,且至少一刃部21位于作业工位。
多个刃部21的设置,实现一个刀头20多次使用的效果,提高铣刀整体使用寿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刃部21的数量具体设定为二个、三个、四个、五个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请参照图2,刀头20具有与刀柄10的连接的装配孔102,装配孔102位于刀头20的中心;刃部21有两个并设于刀头20的相对两侧,其中一刃部21旋转180度而能够替换另一刃部21。
在一侧的刀刃磨损后,将刀头20从刀柄10卸下后旋转180度,再装配到刀柄10上,完成刀刃的替换。
此时,装配孔10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孔,矩形孔或其它中心对称图形。刀头20与刀柄10之间可以为螺栓连接、螺丝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刀头20具有与刀柄10的连接的装配孔102,装配孔102位于刀头20的中心;刃部21有两个并设于刀头20的相对两侧,其中一刃部21能够相对刀头20的中线翻转(上下翻转)而替换另一刃部21。
在一侧的刀刃磨损后,将刀头20从刀柄10卸下后上下翻转,再装配到刀柄10上,完成刀刃的替换。
此时,装配孔10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孔,矩形孔或其它上下对称图形。刀头20与刀柄10之间可以为螺栓连接、螺丝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4,刀柄10在其端部开设有容置腔103,容置腔103相邻的两个腔壁中,其中一腔壁开设有与装配孔102配合的安装孔208,在刀头20与刀柄10连接时,两个腔壁均与刀头20抵接且为面接触。
刀柄10开设容置腔103以收容刀头20,将容置腔103的相邻两腔壁作为对刀头20的限位结构,结构简单。两个腔壁均与刀头20抵接且为面接触,在对刀头20进行限位的同时提高刀头20与刀柄10相对移动的摩擦力,结合安装孔208设于腔壁的设置,确保刀头20与刀柄10的紧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刃部21采用特质钨钢材料制备。钨钢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温度下也基本保持不变,在1000℃时仍有很高的硬度。刃部21采用钨钢,以确保刃部21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刀头20的使用寿命。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在刃部21涂覆涂层以进一步提高刃部21的耐摩擦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具有旋转轴线,所述铣刀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柄沿所述旋转轴线延伸,所述刀头连接所述刀柄并突出于所述刀柄的端部,所述刀头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切削工件的刃部,所述刃部具有朝向所述工件的端面,所述端面朝向所述旋转轴线并与所述旋转轴线留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具有与所述端面相邻的上侧面、下侧面、前刀面和后刀面,所述前刀面和所述后刀面相对设置且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相对设置,所述前刀面与所述端面连接处形成端齿,所述前刀面和所述上侧面连接处形成上侧刃,所述前刀面和所述下侧面连接处形成下侧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和所述刀头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具有作业工位和待业工位,所述刃部有多个,各所述刃部能够随所述刀头旋转或翻转而在所述作业工位和所述待业工位之间转换,且至少一所述刃部位于所述作业工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具有与所述刀柄的连接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位于所述刀头的中心;
所述刃部有两个并设于所述刀头的相对两侧,其中一所述刃部旋转180度而能够替换另一所述刃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具有与所述刀柄的连接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位于所述刀头的中心;
所述刃部有两个并设于所述刀头的相对两侧,其中一所述刃部能够相对所述刀头的中线翻转而替换另一所述刃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为圆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刃部采用钨钢材质制成。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在其端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相邻的两个腔壁中,其中一腔壁开设有与所述刀头连接的安装孔,在所述刀头与所述刀柄连接时,两个所述腔壁均与所述刀头抵接且为面接触。
10.一种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铣刀。
CN202222887593.0U 2022-10-31 2022-10-31 铣刀和铣床 Active CN218611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7593.0U CN218611865U (zh) 2022-10-31 2022-10-31 铣刀和铣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7593.0U CN218611865U (zh) 2022-10-31 2022-10-31 铣刀和铣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1865U true CN218611865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5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7593.0U Active CN218611865U (zh) 2022-10-31 2022-10-31 铣刀和铣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18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62336B2 (ja) 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切削用インサート
CN113770399B (zh)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深孔加工刀具及其加工方法
CN218611865U (zh) 铣刀和铣床
CN113458463B (zh) 一种加工汽车发动机缸体孔的复合式多刃pcd铰刀
CN215999001U (zh) 一种螺纹加工用铣刀
CN111604510B (zh) 一种不锈钢深槽加工的组合刀具
CN213002692U (zh) 一种可转位机夹组合刀具
CN212634656U (zh) 一种拼合式焊接电极修磨刀具
CN214079467U (zh) 一种玉米铣刀
CN107737956A (zh) 一种环形槽加工刀具
CN220679483U (zh) 一种硬质合金平面铣刀
US20200047262A1 (en) Kit for a milling tool and a milling tool
CN214212356U (zh) 一种叶片叶根凹槽加工刀具
CN218903647U (zh) 一种在轴类工件上开设大宽度槽的刀具组件
CN214557695U (zh) 一种刀头可换的叶身内背弧成型铣刀
CN215657912U (zh) 一种多切刃的成型内孔槽刀
CN216138163U (zh) 一种多刃多台阶焊片式锪孔刀
CN215199816U (zh) 一种圆形刀片及其刀具
CN218799397U (zh) 可更换快拆刀具结构
CN217121971U (zh) 陶瓷铰刀
CN216462020U (zh) 一种铣两侧面的成型铣刀
CN220426937U (zh) 可转位多刃口面铣刀
CN215746472U (zh) 一种套式粗车复合刀杆
CN212144529U (zh) 一种三刃车刀
CN220330004U (zh) 复合镗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