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5383U - 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 Google Patents

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5383U
CN218605383U CN202222849596.5U CN202222849596U CN218605383U CN 218605383 U CN218605383 U CN 218605383U CN 202222849596 U CN202222849596 U CN 202222849596U CN 218605383 U CN218605383 U CN 218605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watch
groove
dial
watch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495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宇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495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5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5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5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智能手表,提供一种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及手表。其中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包括适于设置在手表上的第一滑动件和适于设置在表带一端的第二滑动件,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相互配合,用于滑动连接手表和表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其他的工具配合;第一滑动件上设置有弹性卡接件和限位孔中的一者,第二滑动件上设置有弹性卡接件和限位孔中的另一者,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之间具有解锁状态和固定状态,在解锁状态下,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可相对滑动,在固定状态下,弹性卡接件卡入限位孔,适于将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固定,可将表盘固定在表带上的设定位置,限位方式简单,没有易被破坏的部件,结构稳定,牢固耐用。

Description

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手表,尤其涉及一种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表带与手表多通过生耳连接。通过生耳连接,通常为了视觉效果,生耳尺寸较小,结构较脆弱,在受到冲击时,生耳会有开裂、弯曲等风险,体现为消费者日常使用过程中,表带易从手表上脱落;同时,因生耳尺寸小,导致在表带装配和拆卸过程中,生耳的对位和插接操作较为困难,需要专门的工具进行拆装,对更换表带造成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包括适于设置在手表上的第一滑动件和适于设置在表带一端的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上设置有弹性卡接件和限位孔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置有所述弹性卡接件和所述限位孔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之间具有解锁状态和固定状态,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可相对滑动,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弹性卡接件卡入所述限位孔,适于将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动件上设置有所述弹性卡接件,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置有所述限位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滑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动件上开设有凹槽,在不受外力时,所述弹性卡接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凸出于所述凹槽,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弹性卡接件可缩回至所述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弹性卡接件包括弹性件和限位件,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弹簧靠近限位孔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限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二滑动件上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限位孔的内径与所述限位件的外径相等。
可选的,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中部,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中部。
可选的,所述弹性卡接件包括防脱卡肩,所述防脱卡肩设置在所述限位件的侧面上,所述防脱卡肩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槽口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凹槽的内部的直径。
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表和表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
本公开提供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通过设置在表盘上的第一滑动件与设置在表带上的第二滑动件的配合,即可以将表盘与表带滑动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其他的工具配合;通过将设置在一个滑动件上的弹性卡接件卡入设置在另一滑动件上的限位孔,可将手表固定在所述表带上的设定位置,限位方式简单,没有易被破坏的部件,结构稳定,使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牢固耐用。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的弹性卡接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滑动件;2、第二滑动件;3、弹性卡接件;4、限位孔;5、凹槽;6、限位件;7、弹簧;8、防脱卡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该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及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包括适于设置在手表上的第一滑动件1和适于设置在表带一端的第二滑动件2,第一滑动件1和第二滑动件2相互配合,用于滑动连接手表和表带;第一滑动件1上设置有弹性卡接件3和限位孔4中的一者,第二滑动件2上设置有弹性卡接件3和限位孔4中的另一者,可以是弹性卡接件3设置在第一滑动件1上,限位孔4设置在第二滑动件2上,也可以是限位孔4设置在第一滑动件1上,弹性卡接件3设置在第二滑动件2上;第一滑动件1和第二滑动件2之间具有解锁状态和固定状态,在解锁状态下,第一滑动件1和第二滑动件2可相对滑动,在固定状态下,弹性卡接件3卡入限位孔4,适于将第一滑动件1和所述第二滑动件2固定,从而将手表固定在表带上的设定位置。将手表与表带通过表盘和表带连接结构连接时,按压弹性卡接件3,使第一滑动件1可顺利与第二滑动件2滑动连接,滑动至设定位置,即将弹性卡接件3与限位孔4对准时,松开弹性卡接件3使弹性卡接件3卡入限位孔4内,可将手表固定在表带设定位置上。
通过设置在手表上的第一滑动件1与设置在表带上的第二滑动件2的配合,即可以将手表与表带滑动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其他的工具配合;通过将设置在一个滑动件上的弹性卡接件3卡入设置在另一滑动件上的限位孔4,可将手表固定在所述表带上的设定位置,限位方式简单,没有易被破坏的部件,结构稳定,使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牢固耐用。
如图1所示,第一滑动件上设置有弹性卡接件3,第二滑动件2上设置有限位孔4。
如图1所示,第二滑动件2上设置有滑槽,第一滑动件1可滑动的设于滑槽内。将手表与表带通过表盘和表带连接结构连接时,将设置在表盘需与表带连接的一边上的第一滑动件1滑入设置在表带一端的滑槽内,从而连接表盘与表带。滑槽两端开口,第一滑动件1可从滑槽任一端滑入,方便省力。第一滑动件1完全填满滑槽内的空隙,防止灰尘等污染滑槽,不好清洁。滑槽为U型槽,第一滑动件1与手表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厚度小于滑槽的内径的连接部,U型槽开口朝向第一滑动件1且U型槽开口的大小可弹性调整,第一滑动件1滑入滑槽后,可使U型槽开口变小直至压紧连接部,则第一滑动件1的厚度大于滑槽的开口,由此,第一滑动件1既可以顺利滑入滑槽,又不会从滑槽的开口滑脱。
如图1所示,第一滑动件1上开设有凹槽5,在不受外力时,弹性卡接件3设置于凹槽5内并凸出于凹槽5,在外力作用下,弹性卡接件3可缩回至凹槽5内。凹槽5可以是圆形凹槽,方便加工。
如图2所示,弹性卡接件3包括弹性件和限位件6,弹性件为弹簧7,限位件6设于所述弹簧7靠近限位孔4的一端。弹簧7为常用的弹性件,材料易得,弹簧7在相同压力下变形较大,按压时省力,弹簧7产生相同变形所需时间短,节省时间。弹簧7与凹槽5不产生侧向接触,避免按压弹簧7时产生摩擦阻力。弹簧7容易在受到垂直于其弹性变形方向的力时产生弯折,无法很好地与限位孔4卡接,在弹簧7靠近限位孔4的一端设置限位件6,一方面,限位件6可以保护弹簧7不被外力破坏,另一方面,限位件6可卡入限位孔4,在表带或手表受到与滑槽长度方向平行的力时,通过限位件6与限位孔4边缘的抵触,使第一滑动件1不会滑出滑槽,保证了表盘与表带连接的稳定。限位件6的外径与凹槽5的内径相等,一方面,限位件6可完全覆盖凹槽5,则可以避免灰尘等落入凹槽5内污染凹槽5,另一方面,限位件6与凹槽5相抵接且与弹簧7相连,避免了弹簧7在凹槽5内的垂直于其弹性变形方向的位移。弹簧7远离凹槽5的一端为限位件6所覆盖,更美观的同时提升了按压手感。
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孔4开设于第二滑动件2上与凹槽5相对应的位置处,保证在凹槽5内的弹性卡接件3与限位孔4对准时,设置在手表上的第一滑动件1全部滑入设置在表带上的滑槽内,从而保证表带与手表连接后的相对位置符合需求。限位孔4的内径与限位件6的外径相等,保证限位件6卡入限位孔4后不会在限位孔4内产生位移,从而避免了第一滑动件1相对滑槽产生位移导致表盘与表带连接错位。
如图3所示,凹槽5位于第一滑动件1的中部,限位孔4位于第二滑动件2的中部,一方面,使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美观,另一方面,使弹性卡接件3和限位孔4的组合结构对第一滑动件1和滑槽的限位作用更好地发挥。当然,可以设置多个限位孔4,只要在第一滑动件1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凹槽5,设置凹槽5内的弹性卡接件3即可,由此,在其中一个弹性卡接件3或限位孔4发生损坏无法配合以起到限位作用时,其余弹性卡接件3和限位孔2的配合依然可以保证将手表固定在表带设定位置上。多个限位孔4在滑槽上对称分布,相对应的,多个凹槽5在第一滑动件1上对称分布。
如图2所示,限位件6远离凹槽5的一面与第二滑动件2的外表面相平,即限位件6伸出凹槽5的长度与滑槽槽体的厚度相等,不会在第二滑动件2上形成凸起,一方面,使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更加美观,另一方面,防止限位件6受到磕碰而损坏。
如图2所示,弹性卡接件3包括防脱卡肩8,防脱卡肩8设置在限位件6的侧面上,防脱卡肩8的最大长度大于凹槽5的槽口的直径。防脱卡肩8可以是连接在限位件6外侧,沿限位件6周向延伸的环形平面,防脱卡肩8的最大长度大于凹槽5的槽口的直径,凹槽5的槽口的直径小于凹槽5的内部的直径,由此,将弹性卡接件3安装在凹槽5内后,使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产生远离凹槽5方向的弹力作用于限位件6,从而使防脱卡肩8与凹槽5抵接,避免弹性卡接件3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滑脱出凹槽5。防脱卡肩8可以垂直于套筒6的侧壁,与凹槽5抵接的面积更大,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更小,与凹槽5的抵接更稳定。防脱卡肩8可以位于限位件6的底端,能减小限位件6的长度,便于安装弹性卡接件3。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6为套筒,套设于弹簧7上,按压套筒侧壁,套筒侧壁会向内收缩,套筒下开口变小,从而使防脱卡肩8通过凹槽5的槽口。安装弹性卡接件3时,将弹簧7置于凹槽5内,使套筒的侧壁内倾直至防脱卡肩8的最大长度小于凹槽5的槽口的直径时,将套筒和防脱卡肩8穿过凹槽5的槽口,将套筒套设于弹簧7外。当然,要保证套筒的内侧壁与弹簧7间有一定间隙,使套筒的侧壁内向收缩时不与弹簧7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6为弹性结构,可以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安装弹性卡接件3时,使限位件6受力产生弹性形变,直至防脱卡肩8的最大长度小于凹槽5的槽口的直径时,将弹性卡接件3穿过凹槽5的槽口。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手表,适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适于设置在手表上的第一滑动件(1)和适于设置在表带一端的第二滑动件(2),所述第一滑动件(1)上设置有弹性卡接件(3)和限位孔(4)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滑动件(2)上设置有所述弹性卡接件(3)和所述限位孔(4)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一滑动件(1)和所述第二滑动件(2)之间具有解锁状态和固定状态,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滑动件(1)和所述第二滑动件(2)可相对滑动,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弹性卡接件(3)卡入所述限位孔(4),适于将所述第一滑动件(1)和所述第二滑动件(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上设置有所述弹性卡接件(3),所述第二滑动件(2)上设置有所述限位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件(2)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滑动件(1)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上开设有凹槽(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接件(3)包括弹性件和限位件(6),所述弹性件为弹簧(7),所述限位件(6)设于所述弹簧(7)靠近限位孔(4)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4)开设于所述第二滑动件(2)上与所述凹槽(5)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限位孔(4)的内径与所述限位件(6)的外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的中部,所述限位孔(4)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件(2)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接件(3)包括防脱卡肩,所述防脱卡肩(8)设置在所述限位件(6)的侧面上,所述防脱卡肩(8)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凹槽(5)的槽口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的槽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凹槽(5)的内部的直径。
10.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
CN202222849596.5U 2022-10-25 2022-10-25 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Active CN218605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9596.5U CN218605383U (zh) 2022-10-25 2022-10-25 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9596.5U CN218605383U (zh) 2022-10-25 2022-10-25 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5383U true CN218605383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4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49596.5U Active CN218605383U (zh) 2022-10-25 2022-10-25 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5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2782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主体
US5018242A (en) Spring-action hinge for spectacle frame
US6553637B1 (en) Movable buckle structure
US20120067164A1 (en) Rot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a tool
CN109549299B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表带连接组件
CN113229578A (zh)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件及可穿戴设备
CN213405108U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0973278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CN218605383U (zh) 表盘和表带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CN215455886U (zh) 穿戴式电子装置
CN112120364A (zh) 可穿戴设备
CN111657640B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8567843U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212661273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203780144U (zh) 一种能够收纳中心针的圆规
CN216493882U (zh) 快拆结构和腕戴设备
CN212878015U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11186087U (zh) 腕戴设备的连接机构以及腕戴设备
CN214544745U (zh) 耳机以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12852729U (zh) 一种手镯的卡扣结构
CN212661274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210445936U (zh) 一种按压开合吊坠
WO2022017332A1 (zh) 表带扣、表带及穿戴设备
CN212697931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219182984U (zh) 一种双面可用的表带连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