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0010U - 腕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腕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50010U
CN209750010U CN201920403500.8U CN201920403500U CN209750010U CN 209750010 U CN209750010 U CN 209750010U CN 201920403500 U CN201920403500 U CN 201920403500U CN 209750010 U CN209750010 U CN 209750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arm
wrist
elastic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035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其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035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50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50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50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腕戴设备,包括主体、腕带、以及用于连接主体和腕带的连接机构,腕带上设有插槽,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插槽内的插接部,插接部上设有限位槽;连接机构包括弹片和快拆按键,弹片设于插槽内,弹片包括弹性臂,弹性臂上设置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卡合于限位槽内,将插接部锁定于插槽内;快拆按键插入插槽内与弹片连接,快拆按键与弹片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防止快拆按键脱离弹片,按压快拆按键能够使弹性臂并使其发生弹性形变,使限位凸起脱离限位槽。上述腕戴设备,可以实现腕带与主体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同时腕带与主体拆解后,腕带与快拆按键为一体,有效防止快拆按键在腕带安装与拆卸时易丢失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腕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腕带设备,如普通手表和智能手表、手环等的腕带大多通过生耳结构固定。腕带与主体通过生耳连接结构—固定腕带与主体之间的链接钢棒连接固定。目前此种生耳连接结构产线组装较困难,且不方便随时随地拆卸,拆卸时需要通过其他工具辅助,且容易损坏腕带刮花主体;安装插入时不易对准生耳孔定位,且佩戴时间久容易松弛,导致生耳容易从生耳穿插孔里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腕带快速组装和拆卸、快拆按键不易丢失的腕戴设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腕戴设备,包括主体、腕带、以及用于连接主体和腕带的连接机构,所述腕带上设有插槽,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插槽内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弹片和快拆按键,所述弹片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弹片包括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上设置有可与所述限位槽卡合或脱离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卡合于所述限位槽内,将所述插接部锁定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快拆按键插入插槽内与所述弹片连接,所述快拆按键与弹片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防止所述快拆按键脱离所述弹片,按压所述快拆按键能够使所述弹性臂并使其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限位凸起脱离所述限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片为U型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以及连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连接部;弹性臂设置于所述第一臂上,所述弹性臂的第一端与第一臂连接,弹性臂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第二臂的方向翘起;所述限位凸起向靠近所述第二臂的方向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拆按键为销钉,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弹片底部且朝向插槽内部的锥形翻边孔、以及设置于所述销钉周侧的环形卡槽;所述销钉穿过所述锥形翻边孔,所述锥形翻边孔的翻边卡设于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销钉的尾部与所述弹性臂抵接,通过按压所述销钉使所述弹性臂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限位凸起脱离所述限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片沿第一臂和连接部和第二臂开设有U型缺口,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连接有沿连接部和第二臂方向折弯的折弯部;所述弹性臂和折弯部沿所述U型缺口设置;所述锥形翻边孔设置在所述折弯部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包括分别位于腕带上下两侧的上插槽和下插槽、以及位于上插槽和下插槽之间的中插槽;所述弹片的第一臂插设于所述上插槽内,第二臂插设于所述下插槽内,所述弹片 的连接部的左右两侧设置分别设置伸出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伸出部插入所述中插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腕带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插接部的端部上设置有缺口槽;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槽锁定时,所述销钉周侧插入所述缺口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限位凸起由所述弹性臂折弯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底部的腕带上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通孔,所述销钉通过所述安装槽和通孔插入所述插槽,所述销钉的头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销钉的头部端面与所述腕带的底面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上述腕戴设备,通过设置弹片可以实现腕带与主体的快速安装;通过按压快拆按键可以使腕带快速从主体上分离,同时腕带与主体拆解后,腕带与快拆按键为一体,有效防止快拆按键在腕带安装与拆卸时易丢失的情况发生。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的部分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中弹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中弹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中的快拆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中腕带上插槽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中腕带上弹片安装于插槽内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体100;插接部110;限位槽111;缺口槽112;
腕带200;插槽210;上插槽211;中插槽212;下插槽213;
弹片300;弹性臂310;限位凸起311;第一臂320;第二臂330;连接部340;伸出部341;螺钉孔342;折弯部350;锥形翻边孔351;
快拆按键400;环形卡槽4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腕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腕戴设备可以为普通手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如图1,腕戴设备包括主体100、腕带200、以及用于连接主体100和腕带200的连接机构。如图2和图8,腕带200的一端设有插槽210,主体10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插入插槽210内的插接部110,插接部110上设有限位槽111。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机构包括弹片300和快拆按键400。弹片300位于插槽210内,弹片300包括弹性臂310,弹性臂310上设置有可与限位槽111卡合或脱离的限位凸起311。限位凸起311卡合于限位槽111内时,将插接部110锁定于插槽210内。插槽210一侧的腕带200上设孔,快拆按键400穿过腕带200插入插槽210内,与弹片300连接。快拆按键400与弹片300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防止快拆按键400脱离弹片300。按压快拆按键400能够使弹性臂310发生弹性形变,使限位凸起311脱离限位槽111,实现腕带200与主体100的拆卸。
上述的腕戴设备,通过设置弹片300可以实现腕带200与主体100的快速安装;通过按压快拆按键400可以使腕带200快速从主体100上分离,同时腕带200与主体100拆解后,腕带200与快拆按键400为一体,有效防止快拆按键400在腕带安装与拆卸时易丢失的情况发生。
如图5和图6所示,弹片300为U型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臂320和第二臂330、以及连接第一臂320和第二臂330的连接部3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臂320设置在插槽210上侧,第二臂330设置在下侧。弹性臂310设置于第一臂320上,弹性臂3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一臂320连接,第二端向靠近第二臂330的方向翘起。限位凸起311设置在弹性臂310靠近第二臂330的一侧上。组装时,插接部110插入弹片300的第一臂320与第二臂330之间的空间内,插接部110挤压弹性臂310的限位凸起311,使弹性臂310发生弹性形变,限位凸起311向靠近第一臂320的方向移动,腕带200安装到位后,弹片300的限位凸起311与主体100插接部110上的限位槽111对齐,限位凸起311在弹性臂310弹力恢复力的作用下插入到插接部110的限位槽111内,腕带200与主体100组装完成。
如图7所示,快拆按键400为销钉,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弹片300底部上且朝向插槽210内部的锥形翻边孔351、以及设置于销钉周侧的环形卡槽410。销钉穿过锥形翻边孔351,锥形翻边孔351的翻边卡设于环形卡槽410内,销钉的尾部与弹性臂310抵接,通过按压销钉的头部,使弹性臂310发生弹性形变,使限位凸起311脱离限位槽111,腕带200可以从主体100上拆离。 销钉的环形卡槽410配合锥形翻边孔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弹片300沿第一臂320和连接部340和第二臂330开设有U型缺口,弹性臂310的第二端连接有沿连接部340和第二臂330方向折弯的折弯部350,弹性臂310和折弯部350沿U型缺口设置。锥形翻边孔351设置在折弯部350底部。弹性臂310与折弯部350为U型结构,折弯部350对弹性臂310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可以增大弹性臂310的弹性力,使腕带200与主体100卡接紧固。折弯部350和弹性臂310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 U型缺口由弹片300切割形成,切割部分形成所述弹性臂310和折弯部350。
为了便于弹片300安装于插槽210内,如图8和图9所示,插槽210包括分别位于腕带200上下两侧的上插槽211和下插槽213、以及位于上插槽211和下插槽213之间的中插槽212。弹片300的第一臂320沿上插槽211滑动插设于上插槽211内。第二臂330沿下插槽213滑动插设于下插槽213内。弹片300的连接部340的左右两侧设置分别设置伸出部341,连接部340和伸出部341沿中插槽212滑动插入中插槽212内。上插槽211、下插槽213、中插槽212与弹片300的形状相适配,有利于弹片300插入插槽210内,且可以保证弹片300的第一臂320和第二臂330在插槽210内不会上下运动,提高弹片300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销钉通过限位结构与弹片300连接时,销钉同时可以将弹片300与腕带200进行固定,为了进一步保证弹片300与腕带200之间的连接紧固,连接部340与腕带200之间还进一步通过紧固件(未示出)固定连接。紧固件优选为螺钉,连接部340上开设螺钉孔342,弹片300从插槽210插入后,通过螺钉将弹片300与腕带200紧固。
为了进一步加强主体100与腕带200之间的连接紧固性,如图2,主体100的插接部110的端部上设置有缺口槽112;插接部110插入插槽210锁定时,销钉周侧插入缺口槽112内,缺口槽112对销钉进行避让,可以增大插接部110长度,提高与腕带2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弹片300为一体成型结构。限位凸起311由弹性臂310折弯形成。弹片300为金属弹片300,结构和制造简单、成本低。
插槽210底部的腕带200上开设安装槽,安装槽开设通孔,销钉通过安装槽和通孔插入插槽210,销钉的头部设置于安装槽内。快拆按键400设置于腕带200底部,外观美观。销钉的头部端面与腕带200的底面平齐,保证佩戴舒适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腕戴设备,包括主体、腕带、以及用于连接主体和腕带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上设有插槽,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插槽内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弹片和快拆按键,所述弹片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弹片包括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上设置有可与所述限位槽卡合或脱离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卡合于所述限位槽内,将所述插接部锁定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快拆按键插入插槽内与所述弹片连接,所述快拆按键与弹片之间通过限位结构防止所述快拆按键脱离所述弹片,按压所述快拆按键能够使所述弹性臂并使其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限位凸起脱离所述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为U型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以及连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连接部;所述弹性臂设置于所述第一臂上,所述弹性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臂连接,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第二臂的方向翘起;所述限位凸起向靠近所述第二臂的方向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按键为销钉,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弹片底部且朝向插槽内部的锥形翻边孔、以及设置于所述销钉周侧的环形卡槽;所述销钉穿过所述锥形翻边孔,所述锥形翻边孔的翻边卡设于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销钉的尾部与所述弹性臂抵接,通过按压所述销钉使所述弹性臂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限位凸起脱离所述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沿第一臂和连接部和第二臂开设有U型缺口,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连接有沿连接部和第二臂方向折弯的折弯部;所述弹性臂和折弯部沿所述U型缺口设置;所述锥形翻边孔设置在所述折弯部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包括分别位于腕带上下两侧的上插槽和下插槽、以及位于上插槽和下插槽之间的中插槽;所述弹片的第一臂插设于所述上插槽内,第二臂插设于所述下插槽内,所述弹片的连接部的左右两侧设置分别设置伸出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伸出部插入所述中插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腕带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插接部的端部上设置有缺口槽;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槽锁定时,所述销钉周侧插入所述缺口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限位凸起由所述弹性臂折弯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底部的腕带上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通孔,所述销钉通过所述安装槽和通孔插入所述插槽,所述销钉的头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的头部端面与所述腕带的底面平齐。
CN201920403500.8U 2019-03-27 2019-03-27 腕戴设备 Active CN209750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3500.8U CN209750010U (zh) 2019-03-27 2019-03-27 腕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3500.8U CN209750010U (zh) 2019-03-27 2019-03-27 腕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50010U true CN209750010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6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03500.8U Active CN209750010U (zh) 2019-03-27 2019-03-27 腕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50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69231U (zh) 腕戴设备
CN212036326U (zh) 腕戴设备
CN211833162U (zh) 腕戴设备
CN210054858U (zh) 按底快拆伸缩针自锁表带及其手表
CN109549299B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表带连接组件
CN214047813U (zh) 快拆结构和腕戴设备
CN215455886U (zh) 穿戴式电子装置
CN213428729U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09750010U (zh) 腕戴设备
CN210227145U (zh) 表带连接机构及手表
CN210471217U (zh) 腕戴设备
CN114081252B (zh) 可穿戴设备
CN216316035U (zh) 可穿戴设备
CN113273776B (zh) 一种可拆卸表带的手表
CN112754118B (zh) 一种表带以及可穿戴设备
CN216165679U (zh) 一种快拆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CN219845343U (zh) 一种新型表带连接扣结构
CN212545932U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14677874U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16363935U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211323320U (zh) 表扣及手表
CN212994937U (zh) 易于拆装的表壳
CN213307871U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9590683U (zh) 表头、可穿戴设备及表框组件
CN216907084U (zh) 一种表扣及使用该表扣的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7

Address after: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4 Room 308, North Investment Street Service Center,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