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2419U - 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2419U
CN218602419U CN202222249505.4U CN202222249505U CN218602419U CN 218602419 U CN218602419 U CN 218602419U CN 202222249505 U CN202222249505 U CN 202222249505U CN 218602419 U CN218602419 U CN 218602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grated circuit
water
water tank
radiating fin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95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ufa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2495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2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2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2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其技术方案包括:固定板、散热翅片和水泵,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水箱,固定座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与水箱之间通过冷却管连通,冷却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水箱、冷却管与散热翅片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散热翅片能够保持较好的吸热效果,使冷却液可以循环利用,有效的提高了对集成电路板本体的散热效果,通过设置有输送管与喷头之间的相互配合,对散热翅片表面粘附的灰尘进行吹落,使散热翅片可以保持较好的散热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通常的集成电路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容易导致集成电路的损坏,需要使用到散热结构进行散热。
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1481746U公开了一种散热性能好的集成电路板,包括安装座和集成电路板本体,所述集成电路板本体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集成电路板本体设置于放置槽内,所述放置槽内设有若干位于集成电路板本体底端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放置槽的底端内壁通过若干支撑杆连接,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内壁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散热扇,所述集成电路板本体的两侧对称设有侧板,现有的技术中CN211481746U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具备水冷散热的功能,散热效果较为一般,同时不具备对散热装置进行清理的功能,使散热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粘附大量灰尘而降低散热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包括固定板、散热翅片和水泵,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水箱之间通过冷却管连通,所述冷却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一侧连通有贯穿散热翅片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底部连通有与散热翅片对应的喷头,所述风扇一侧的固定板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夹持架。
通过固定座将本装置固定在合适位置,通过散热翅片能够方便吸收集成电路板本体产生的热量,通过水泵将吸出的冷却液输送至冷却管内对散热翅片进行水冷散热工作,通过输送管的末端将冷却液输送回水箱内进行循环使用,启动风扇,通过输送管可以将风扇吹出的气流输送至喷头,通过喷头将输送管内的气流喷出,可以对散热翅片表面粘附的灰尘进行吹落,使散热翅片可以保持较好的散热工作。
优选的,所述夹持架与第二固定架之间通过螺纹转杆转动安装,且夹持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贯穿第二固定架的滑杆。通过转动螺纹转杆可以带动夹持架向限位块移动,通过滑杆顺着第二固定架进行滑动,可以使夹持架在移动时不易发生转动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夹持架之间夹持有集成电路板本体。通过将集成电路板本体的一端放入至限位块的内侧,配合夹持架能够将集成电路板本体进行夹持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之间固定安装有与水箱对应的支撑板,水泵的吸水端与水箱之间通过吸水管连通。通过支撑板可以对水箱进行支撑,启动水泵通过吸水管将水箱内的冷却液吸出。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固定套固定安装,输送管与固定板之间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套可以对冷却管进行支撑,通过支撑架可以对输送管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注水口,且水箱的前端连通有排水口。通过注水口能够方便将冷却液注入水箱内,通过排水口可以将水箱内的冷却液排出进行更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水箱、冷却管与散热翅片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散热翅片能够吸收集成电路板本体散发的热量,通过将水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冷却管内可以对散热翅片进行水冷散热,使散热翅片能够保持较好的吸热效果,通过水箱可以对冷却液进行储存,使冷却液可以循环利用,有效的提高了对集成电路板本体的散热效果。
2、通过设置有输送管与喷头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输送管可以将风扇吹出的气流输送至喷头,通过喷头将气流喷出,对散热翅片表面粘附的灰尘进行吹落,使散热翅片可以保持较好的散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头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立体图。
图中:1、固定板;101、固定座;102、固定套;103、支撑架;104、支撑板;2、集成电路板本体;201、第一固定架;202、限位块;203、螺纹转杆;204、夹持架;205、滑杆;206、第二固定架;3、散热翅片;4、水泵;401、冷却管;402、吸水管;403、水箱;404、注水口;405、排水口;5、风扇;501、输送管;502、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包括固定板1、散热翅片3和水泵4,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01,固定座101之间固定连接有水箱403,固定座101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水泵4,水泵4的出水端与水箱403之间通过冷却管401连通,冷却管4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3,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扇5,风扇5的一侧连通有贯穿散热翅片3的输送管501,输送管501的底部连通有与散热翅片3对应的喷头502,风扇5一侧的固定板1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架201与第二固定架206,第二固定架206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夹持架204,夹持架204与第二固定架206之间通过螺纹转杆203转动安装,且夹持架2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贯穿第二固定架206的滑杆205,第一固定架2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02,且限位块202与夹持架204之间夹持有集成电路板本体2,固定座101之间固定安装有与水箱403对应的支撑板104,水泵4的吸水端与水箱403之间通过吸水管402连通。
基于实施例1的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工作原理是:通过固定座101将本装置固定在合适位置,通过将集成电路板本体2的一端放入至限位块202的内侧,通过转动螺纹转杆203可以带动夹持架204向限位块202移动,能够将集成电路板本体2进行夹持固定,通过滑杆205顺着第二固定架206进行滑动,可以使夹持架204在移动时不易发生转动的情况,通过散热翅片3能够方便吸收集成电路板本体2产生的热量,水泵4的型号为SFB-2431Q-005,启动水泵4通过吸水管402将水箱403内的冷却液吸出,通过水泵4将吸出的冷却液输送至冷却管401内对散热翅片3进行水冷散热工作,通过输送管501的末端将冷却液输送回水箱403内进行循环使用,通过支撑板104可以对水箱403进行支撑,启动风扇5,通过输送管501可以将风扇5吹出的气流输送至喷头502,通过喷头502将输送管501内的气流喷出,可以对散热翅片3表面粘附的灰尘进行吹落,使散热翅片3可以保持较好的散热工作。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冷却管401与固定板1之间通过固定套102固定安装,输送管501与固定板1之间通过支撑架103固定连接,水箱403的顶部连通有注水口404,且水箱403的前端连通有排水口405。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固定套102可以对冷却管401进行支撑,通过支撑架103可以对输送管501进行固定;如图4所示,通过注水口404能够方便将冷却液注入水箱403内,通过排水口405可以将水箱403内的冷却液排出进行更换。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Claims (6)

1.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包括固定板(1)、散热翅片(3)和水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01),所述固定座(101)之间固定连接有水箱(403),所述固定座(101)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出水端与水箱(403)之间通过冷却管(401)连通,所述冷却管(4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3),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扇(5),所述风扇(5)的一侧连通有贯穿散热翅片(3)的输送管(501),所述输送管(501)的底部连通有与散热翅片(3)对应的喷头(502),所述风扇(5)一侧的固定板(1)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架(201)与第二固定架(206),所述第二固定架(206)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夹持架(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架(204)与第二固定架(206)之间通过螺纹转杆(203)转动安装,且夹持架(2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贯穿第二固定架(206)的滑杆(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02),且限位块(202)与夹持架(204)之间夹持有集成电路板本体(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1)之间固定安装有与水箱(403)对应的支撑板(104),水泵(4)的吸水端与水箱(403)之间通过吸水管(40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401)与固定板(1)之间通过固定套(102)固定安装,输送管(501)与固定板(1)之间通过支撑架(10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03)的顶部连通有注水口(404),且水箱(403)的前端连通有排水口(405)。
CN202222249505.4U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 Active CN218602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9505.4U CN218602419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9505.4U CN218602419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2419U true CN218602419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97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9505.4U Active CN218602419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2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29318U (zh) 一种计算机高效散热装置
CN218602419U (zh) 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集成电路
CN110440522B (zh) 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冷却装置
CN110491844B (zh) 一种系统集成电路板的散热装置
CN111496106A (zh) 一种五金器具加工用的冷却装置
CN21409363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12400252U (zh) 一种用于载带冷却成型装置
CN214767911U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的清洗装置
CN214554900U (zh) 一种具有降温机构的自动点胶机
CN208335130U (zh) 一种计算机水冷降温装置
CN113858627A (zh) 一种塑料薄膜热合机
CN111633987A (zh) 一种3d打印机用循环冷却装置
CN220244210U (zh) 一种底部散热的机箱
CN21339947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用散热扇结构
CN217985850U (zh) 一种通讯机柜内的水冷散热器
CN218388047U (zh) 低阻抗多层线路板
CN220720019U (zh) 一种亚克力板加工用冷却定型设备
CN220099162U (zh) 一种真空镀膜装置
CN218735583U (zh) 一种楼宇信号覆盖终端控制柜
CN214515674U (zh) 一种用于点胶机的控制装置
CN218429801U (zh) 一种芯片模具定型设备
CN219203136U (zh)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封装覆膜的装置
CN215144428U (zh) 一种生产铸件的固定式散落型砂的冷却设备
CN214223552U (zh) 一种吸尘器生产用散热装置
CN213315803U (zh)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的涂层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Kang

Inventor after: Tian Wang

Inventor after: Wang Tian

Inventor after: Fan Hanqing

Inventor after: Bai Shumeng

Inventor after: Lin Yuanbin

Inventor after: Ren Ying

Inventor before: Ren Y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0

Address after: International Culture Building 2501A, No. 3039 Shennan Middle Road, Funan Community, Futian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ufangx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7, Zone 2, Caihong New Village, Gusu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Ren Y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