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0377U - 一种板式换热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式换热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00377U CN218600377U CN202222603819.XU CN202222603819U CN218600377U CN 218600377 U CN218600377 U CN 218600377U CN 202222603819 U CN202222603819 U CN 202222603819U CN 218600377 U CN218600377 U CN 2186003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verse
- heat exchange
- convex ribs
- vertical
- plat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一种板式换热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四个端角处分别构建有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载冷剂进口和载冷剂出口;所述板体中部的流道区域内构建形成有换热纹理。所述换热纹理包括在板体纵向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条横向凸筋,以及间隔布置于相邻两条横向凸筋之间的多条竖向凸筋;所述横向凸筋两端部沿板体横向方向延伸至流道区域边缘。该板式换热片中的换热纹理除了多条横向凸筋之外,还在相邻两条横向凸筋之间构建有多条竖向凸筋。在制冷剂或载冷剂流经该流道区域时,横向凸筋和竖向凸筋增大了流道长度和换热面积;并且,竖向凸筋在相邻两条横向凸筋之间进行导流,此结构下能够起到两次分配、减少流体阻力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式换热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板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制冷行业、空调行业、热泵系统行业、热处理行业、石油化工行业、能源行业、余热回收行业等行业。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使用具有波纹图案并堆叠在一起的金属片。金属片之间形成多条流体通道,使得两种流体(如液体到液体或液体到蒸汽)之间可以根据金属片的传热特性进行热量交换,达到加热或冷却的目的。该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体积小、易于维护检查等优点。
现有板式换热器可参考公告号为“CN2826350Y”和“CN201199138Y”的中国在先专利申请文本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此类板式换热器所采用的换热片中,在制冷剂进口与制冷剂出口,以及载冷剂进口和载冷剂出口之间的流道区域内构建的换热纹理仅包括横向筋条,如公告号为“CN201199138Y”的方案中所采用的W形,或者是公告号为“CN2826350Y”的方案中所采用的V形。此类板式换热器还需要进一步改良,以提升换热效率、减少流体阻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换热片,该板式换热片中的换热纹理除了多条横向凸筋之外,还在相邻两条横向凸筋之间构建有多条竖向凸筋。在制冷剂或载冷剂流经该流道区域时,横向凸筋和竖向凸筋增大了流道长度和换热面积;并且,竖向凸筋在相邻两条横向凸筋之间进行导流,此结构下能够起到两次分配、减少流体阻力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板式换热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四个端角处分别构建有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载冷剂进口和载冷剂出口;所述制冷剂进口与制冷剂出口,载冷剂进口和载冷剂出口分别相对布置于板体上的对角上;所述板体中部在制冷剂进口与制冷剂出口,以及载冷剂进口和载冷剂出口之间的流道区域内构建形成有换热纹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纹理包括在板体纵向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条横向凸筋,以及间隔布置于相邻两条横向凸筋之间的多条竖向凸筋;所述横向凸筋两端部沿板体横向方向延伸至流道区域边缘。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板式换热片,该板式换热片中的制冷剂进口与制冷剂出口,载冷剂进口和载冷剂出口分别相对布置于板体上的对角上;并在板体中部构建有换热纹理,此方案中的换热纹理除了多条横向凸筋之外,还在相邻两条横向凸筋之间构建有多条竖向凸筋。在制冷剂或载冷剂流经该流道区域时,横向凸筋和竖向凸筋增大了流道长度和换热面积;并且,竖向凸筋在相邻两条横向凸筋之间进行导流,此结构下能够起到两次分配、减少流体阻力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凸筋和竖向凸筋的高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竖向凸筋的两端部与其相连的两条横向凸筋相垂直,竖向凸筋与横向凸筋以正交或接近正交的方式相连,增大板片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凸筋沿板体横向方向被构建为V型或W型。
作为优选,所述竖向凸筋沿板体竖向方向被构建为波浪形或锯齿形。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凸筋顶面沿其横向延伸方向构建形成有波纹形或锯齿形布置的筋槽,和/或竖向凸筋顶面沿其竖向延伸方向构建形成有波纹形或锯齿形布置的筋槽。此方案中,在横向凸筋顶面或是竖向凸筋顶面或者两者顶面上设置与其延伸方向适配的筋槽,一方面大大增加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效率;另一方面,横向凸筋上布置筋槽可供流体【制冷剂或载冷剂】顺利经过,从而减少流体流动的阻力,并且流体经过横向凸筋上的筋槽流过后可分配到多条竖向凸筋之间,起到分配作用。竖向凸筋顶面上布置筋槽可供多条竖向凸筋之间的通道相互连通,形成网状交叉紊流,打断流体温度分层,提升换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制冷剂进口与载冷剂出口之间,以及制冷剂出口与载冷剂进口之间均设置有导流区,两个导流区分别处于换热纹理的上下两侧;所述导流区内设置有多条导流凸筋,导流凸筋与横向凸筋中部区域的形状一致,且两端部朝向两侧的制冷剂进口与载冷剂出口,或制冷剂出口与载冷剂进口。此方案中,流体【制冷剂或载冷剂】经过制冷剂进口或载冷剂进口流入后,经过导流凸筋引导流入流道区域进行换热,然后在经过导流凸筋引导到制冷剂出口和载冷剂出口之间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涉及的板式换热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横向凸筋上设置筋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板式换热片,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上四个端角处分别构建有制冷剂进口11、制冷剂出口12、载冷剂进口13和载冷剂出口14。所述制冷剂进口11与制冷剂出口12,载冷剂进口13和载冷剂出口14分别相对布置于板体1上的对角上。所述板体1中部在制冷剂进口11与制冷剂出口12,以及载冷剂进口13和载冷剂出口14之间的流道区域内构建形成有换热纹理15,所述换热纹理15包括在板体1纵向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条横向凸筋151,以及间隔布置于相邻两条横向凸筋151之间的多条竖向凸筋152。所述横向凸筋151两端部沿板体1横向方向延伸至流道区域边缘,横向凸筋151沿板体1横向方向被构建为V型或W型。所述竖向凸筋152沿板体1竖向方向被构建为波浪形或锯齿形。所述横向凸筋151和竖向凸筋的高度相等,竖向凸筋的两端部与其相连的两条横向凸筋151相垂直,竖向凸筋与横向凸筋151以正交或接近正交的方式相连,增大板片强度。
上述板式换热片中的制冷剂进口11与制冷剂出口12,载冷剂进口13和载冷剂出口14分别相对布置于板体1上的对角上。并在板体1中部构建有换热纹理15,此方案中的换热纹理15除了多条横向凸筋151之外,还在相邻两条横向凸筋151之间构建有多条竖向凸筋152。在制冷剂或载冷剂流经该流道区域时,横向凸筋151和竖向凸筋152增大了流道长度和换热面积。并且,竖向凸筋152在相邻两条横向凸筋151之间进行导流,此结构下能够起到两次分配、减少流体阻力的作用。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横向凸筋151顶面沿其横向延伸方向构建形成有波纹形或锯齿形布置的筋槽153,和/或竖向凸筋152顶面沿其竖向延伸方向构建形成有波纹形或锯齿形布置的筋槽153。此方案中,在横向凸筋151顶面或是竖向凸筋152顶面或者两者顶面上设置与其延伸方向适配的筋槽153,一方面大大增加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效率。另一方面,横向凸筋151上布置筋槽153可供流体【制冷剂或载冷剂】顺利经过,从而减少流体流动的阻力,并且流体经过横向凸筋151上的筋槽153流过后可分配到多条竖向凸筋152之间,起到分配作用。竖向凸筋152顶面上布置筋槽153可供多条竖向凸筋152之间的通道相互连通,形成网状交叉紊流,打断流体温度分层,提升换热效率。
此外,在所述制冷剂进口11与载冷剂出口14之间,以及制冷剂出口12与载冷剂进口13之间均设置有导流区16,两个导流区16分别处于换热纹理15的上下两侧。所述导流区16内设置有多条导流凸筋161,导流凸筋161与横向凸筋151中部区域的形状一致,且两端部朝向两侧的制冷剂进口11与载冷剂出口14,或制冷剂出口12与载冷剂进口13。此方案中,流体【制冷剂或载冷剂】经过制冷剂进口11或载冷剂进口13流入后,经过导流凸筋161引导流入流道区域进行换热,然后在经过导流凸筋161引导到制冷剂出口12和载冷剂出口14之间留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板式换热片,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上四个端角处分别构建有制冷剂进口(11)、制冷剂出口(12)、载冷剂进口(13)和载冷剂出口(14);所述制冷剂进口(11)与制冷剂出口(12),载冷剂进口(13)和载冷剂出口(14)分别相对布置于板体(1)上的对角上;所述板体(1)中部在制冷剂进口(11)与制冷剂出口(12),以及载冷剂进口(13)和载冷剂出口(14)之间的流道区域内构建形成有换热纹理(15),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纹理(15)包括在板体(1)纵向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条横向凸筋(151),以及间隔布置于相邻两条横向凸筋(151)之间的多条竖向凸筋(152);所述横向凸筋(151)两端部沿板体(1)横向方向延伸至流道区域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凸筋(151)和竖向凸筋的高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凸筋的两端部与其相连的两条横向凸筋(151)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凸筋(151)沿板体(1)横向方向被构建为V型或W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凸筋(152)沿板体(1)竖向方向被构建为波浪形或锯齿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凸筋(151)顶面沿其横向延伸方向构建形成有波纹形或锯齿形布置的筋槽(153),和/或竖向凸筋(152)顶面沿其竖向延伸方向构建形成有波纹形或锯齿形布置的筋槽(1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进口(11)与载冷剂出口(14)之间,以及制冷剂出口(12)与载冷剂进口(13)之间均设置有导流区(16),两个导流区(16)分别处于换热纹理(15)的上下两侧;所述导流区(16)内设置有多条导流凸筋(161),导流凸筋(161)与横向凸筋(151)中部区域的形状一致,且两端部朝向两侧的制冷剂进口(11)与载冷剂出口(14),或制冷剂出口(12)与载冷剂进口(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03819.XU CN218600377U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一种板式换热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03819.XU CN218600377U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一种板式换热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00377U true CN218600377U (zh) | 2023-03-10 |
Family
ID=85401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03819.XU Active CN218600377U (zh) | 2022-09-23 | 2022-09-23 | 一种板式换热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00377U (zh) |
-
2022
- 2022-09-23 CN CN202222603819.XU patent/CN2186003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872859B2 (ja) | 熱交換器 | |
JP6163190B2 (ja) | 熱交換器 | |
EP2410278B1 (en) | Plate-type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ng air-conditioning device | |
CN110657692B (zh) | 一种换热器 | |
CN115507681B (zh) | 一种板式换热器 | |
CN101995172A (zh) | 微通道换热器以及应用该微通道换热器的设备 | |
CN108801035A (zh) | 新型鱼骨形加半圆柱状凸起的板式换热器板片 | |
CN218600377U (zh) | 一种板式换热片 | |
CN212458020U (zh)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 |
US20110180247A1 (en) | Heat exchanger | |
CN206113726U (zh) | 方形全焊接式板式换热器 | |
CN215003090U (zh) | 一种大小通道板式换热器 | |
CN211926608U (zh) |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及板式换热器 | |
CN214407140U (zh) | 高传热性淋水填料及冷却塔 | |
CN108759524A (zh) | 基于仿生的曲线肋排型微小交错肺泡换热器芯体及换热器 | |
CN220472395U (zh) | 一种具有高效齿形的板式换热器 | |
CN110530179B (zh) | 一种对称鼓泡型板式传热元件 | |
CN112432528A (zh) |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及板式换热器 | |
CN219103807U (zh) | 一种换热板片 | |
CN214426530U (zh) | 高效收水器及冷却塔 | |
CN217275757U (zh) | 一种换热器及其涡旋形换热板体 | |
CN219433895U (zh) | 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及其形成的板式换热器 | |
CN218002288U (zh) | 一种换热器及其新型换热板片 | |
CN221882274U (zh) | 一种逆流换热器 | |
CN116154361B (zh) | 冷板和电池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