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9980U - 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出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出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9980U
CN218599980U CN202222621291.9U CN202222621291U CN218599980U CN 218599980 U CN218599980 U CN 218599980U CN 202222621291 U CN202222621291 U CN 202222621291U CN 218599980 U CN218599980 U CN 218599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panel
air
lower panel
pa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12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吴雪良
唐清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nkage All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nkage All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nkage All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nkage All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12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9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9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9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包括:框体,框体一侧设有出风口;以及上面板和下面板,设置在出风口前侧;以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上、下面板在出风口前端平面同步做斜向同步远离或者靠近运动,以改变上、下面板对通风口的遮挡面积,实现对出风装置四面出风的状态调节;上、下面板同步斜向远离至最远位置时,两面板对出风口封闭遮挡,上、下面板同步斜向靠近至最近位置时,两面板对出风口部分遮挡,两面板与出风口之间形成“上、下、左、右”四周出风状态;驱动组件还能在上、下面板靠近到最近位置时候,驱动两面板沿竖直方向同步运动,调节上方、下方通风口的遮挡面积大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出风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出风调节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出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装置的作用在于对一定空间内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涉及出风状态调节的过程中,现有技术多采用整块面板和导风板进行,由于面板设置为整块且不参与导风,只有导风板有限参与导风,导致出风的调节效果有限,只能实现对单侧出风情况进行一定角度和方向的调整,在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单侧出风,整块面板基本不参与导风,出风装置仅依赖导风板的有限导风,使得空调对空间的温度、湿度等参数的调控能力有限。存在直吹使用者的情况,部分使用者不能接受,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使用需求。
2.实现风量调节功能则需要通风管道中添加额外装置,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保修成本高、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出风调节组件,通过出风调节组件实现面板充分参与导风过程,出风结构能够四周导风的同时,还能进行具体风向和风量的调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出风装置,包括了上述出风调节组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包括框体、上面板、下面板、斜向板和驱动组件。框体一侧有出风口,出风口前侧有上、下面板,斜向板置于上面板和下面板后侧;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中枢、上连接件、下连接件,驱动中枢包括安装座、盖板、齿轮座,驱动中枢置于上面板和下面板与出风口之间,可以置于斜向板后也可置于框体上;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分别与上面板和下面板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上、下面板在出风口前端平面同步做斜向同步远离或者靠近运动;上、下面板同步斜向远离至最远位置时,两面板对出风口进行封闭遮挡;上、下面板同步斜向靠近至最近位置时,两面板对出风口部分遮挡,两面板与出风口之间形成“上、下、左、右”四周出风状态;驱动组件还能在上、下面板到最近位置时候,驱动两面板沿竖直方向同步运动,调节上方、下方通风口的遮挡面积大小。
当设备处于关闭状态时,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斜向相互远离至最远位置,此时上、下面板可以遮挡住空调出风口,能够避免灰尘等异物进入出风口,同时还有美观的效果。
当设备处于开启状态时,上、下连接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斜对向相互靠近至最近位置,从最远位置移动至最近位置期间,此时上、下面板部分遮挡空调出风口,出风口、上、下面板可形成四面出风的状态,上面板连接组件和下面板连接组件在最近位置与最远位置移动期间可随时停止,这两个位置之间的出风状态处于可调节状态,其原理在于上、下面板对出风口排出气流部分阻挡,且对出风口的阻挡面积可以改变,四面出风的状态能够很好地增强出风装置对一定空间内的空气对流效果。
当上、下面板移动至最近位置时,上、下面板呈现固定形态,驱动装置继续推动下可以使得上、下面板同步垂直方向运动,使得面板边缘对上、下出风口的遮挡面积大小进行调整,出风空隙得以改变,从而进一步改变了其出风量,能够在四个方向通风保持最高效的空气对流的同时,个性化地满足用户吹风的使用需求,直吹亦或避免直吹的需求均可实现,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上连接件包括第二挂杆和第二齿条,下连接件包括第一挂杆和第一齿条,上连接件通过第二挂杆与上面板加固相连,下连接件通过第一挂杆与下面板加固相连;上、下连接件分别通过第二齿条和第一齿条与驱动中枢的中心齿轮啮合连接,通过中心齿轮的转动,任何一侧齿条运动了都可以带动另一侧齿条做对合运动,此外,挂杆竖直摆放并与两面板滑动相连,两挂杆与对应齿条内侧有导轨相连,从而使得齿条能够相对于挂杆相对运动,上、下连接件进行斜向运动,上、下面板进行对开运动。
具体地,驱动中枢包括安装座、盖板、齿轮座,驱动中枢可置于斜向板后或者框体上;安装座与盖板包围形成空腔;空腔由齿轮座分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包括电机及齿轮组,齿轮组及电机一同固定在齿轮座上;第二容纳空间内包括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以及中心齿轮,还包括一对配合引导两齿条运动的导向槽,两齿条与导向槽啮合的同时也与中心齿轮啮合,导向槽可以保证齿条、中心齿轮之间转动的稳定性和齿条的斜向运动的方向准确。
具体的,盖板外侧表面一侧有抵住其中一齿条的第一楔形凸起,还有第二楔形凸起和凸起3;第一楔形凸起与上、下连接件中的任意一个连接,这样,任一连接件便可在齿轮组带动第一楔形凸起做上、下运动的同时发生相应的运动。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是通过内部电机驱动齿轮旋转,通过齿轮和齿条、导轨的传导配合作用完成的运动。电机带动齿轮组旋转,由于盖板内侧的槽内导轨和齿轮组连接,齿轮组转动会带动盖板进行上、下运动,盖板的一侧大楔形凸起与其中一齿条相抵,可以进而可以带动其中一齿条进行斜向运动,效果传导给中心齿轮,由于中心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啮合,进而带动另一齿条进行斜向运动,两连接件又连着上、下面板,所以上、下面板可以同步相向或者相反做斜向运动。
当上、下面板运动至最近位置时候,驱动组件中盖板的第二楔形凸起和凸起3能够插入上、下连接件中挂杆凹陷孔洞形成固定状态,这种情况下,中心齿轮不进行运转,上、下面板便在齿轮组的作用下同步进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重要地,上、下面板的运动都是简单直线,通过凸起和凹陷孔洞的对合实现了斜向运动转为垂直方向运动,驱动组件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使得出风调节组件不再是深入空调内侧,安装工艺和维修工作也更为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实现两面板和驱动组件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功能实现容易,进一步简化了安装工艺,同时所需要的零部件尺寸小,也有利于实现整体结构的小型化。
具体的,斜向板与上面板、下面板有个错位空间,当上、下面板移动至最远位置时,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可以相互靠近或者贴在一起;当上、下面板移动至最近位置或者做同步向上运动时,斜向板能够遮挡住驱动组件,能够保证出风调节组件的美观效果。
具体的,出风调节组件能够远程遥控使用,使得出风装置远程实现出去的风呈现“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同时,出风量也可相应变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让装置对一定空间内的温度调节效果更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面板、下面板和斜向板之间在设备关闭状态下是贴合在一起的,挂杆均为竖直方向布置,与上、下面板为滑动连接,其他内容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上、下面板从最远位置同步相对运动至最近位置时候,可以相对挂杆进行竖直方向滑动,能够大幅度提高面板同步相对运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出风装置,包括上述所说的出风调节组件,其使用可以为空调、厨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加湿器、空气加热器、空调扇等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调节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调节组件处于开启状态下(两面板处于最近位置)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调节组件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调节组件中盖板和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处于大量出风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注:
1.出风装置;1-2.出风口;1-3.导风装置;2.上面板;3.下面板;4. 斜向板;5.驱动组件;51.上连接件;511.第二挂杆;512.第二齿条; 513.第一孔洞;52.下连接件;521.第一挂杆;522.第一齿条;523. 第二孔洞;53齿轮组;531.中心齿轮;54电机;55.安装座;551.第二容纳空间;552.导向槽;56.齿轮座;561.第一容纳空间;57. 盖板;571.导槽;572.安装壁;541.第一楔形凸起;542.第二楔形凸起;543.第三楔形凸起;6.上面板运动轨迹图;7.下面板运动轨迹图, 8.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具有该出风调节组件的出风装置1,其中,出风装置1可以为空调、干燥器、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出风装置为空调,请见图1 图2。
本实施例中,出风调节组件包括上面板2、下面板3、斜向板4 和驱动组件5、框体8,其中,
框体8为出风装置的框体结构,框体8一侧设有出风口1-2,上、下面板2和3放置在出风口1-2前侧,斜向板4在上、下面板2和3 的后侧,斜向板4与出风口1-2组成的空间内连接驱动中枢5-1,斜向板4用于遮蔽出风以维持出风装置的四周出风的状态,在出风装置关闭时,斜向板可和上、下面板连接形成一个平面,对出风口进行全遮挡,以防止灰尘等杂物的进入,同时也保持出风装置的美感。
优选地,斜向板4可以选择由整块构成,也可以选择通过多个分块合成,本实施例中选择采用整块构成,同时,斜向板与上、下面板之间可以选择连接也可以选择相近,本实施例中选择了连接。
优选地,驱动中枢5-1可以选择置于斜向板4靠近出风口一侧,也可以选择置于框体8上,本实施例中选择了驱动中枢5-1置于斜向板4靠近出风口一侧。
上、下面板2和3的边缘通过对出风装置出风口1-2形成部分遮挡以控制出风装置的出风状态;上、下面板2和3能够斜向同步运动,斜向运动的方向和出风装置1的一对角线方向平行,同时,两面板通过驱动组件进行相互同步斜向运动的,可以进行相互远离至最远位置,也可以相互接近到最近位置;其中,最远位置为出风装置关闭时,斜向板4、上、下面板2和3连成以平面对出风口1-2进行全遮挡时的位置,具体地,请看图1;最近位置为上、下面板趋近至相接或相近,出风口1-2和上、下面板2和3之间的部分遮挡使得出风装置1处于四周均匀出风的状态,具体的可看图5。
驱动组件5包括上、下连接件51和52和驱动中枢5-1;驱动中枢5-1包括安装座55、盖板57、齿轮座56,驱动中枢5-1置于上面板2和下面板3与出风口1-2之间;安装座55一面连接在斜向板上,安装座55和盖板57之间滑动连接,四周有供齿条进入的小孔,中部有空腔,空腔被安装座内部的齿轮座56一分为二,分为第一容纳空间561和第二容纳空间551;第二容纳空间551内有中心齿轮531、第一齿条522和第二齿条512以及导向槽552,第一齿条531、第二齿条512以及导向槽552与中心齿轮522交错啮合;盖板57内侧有两安装壁572,至少一侧有导槽571,盖板外侧还有三处楔形凸起541、 542、543;第一容纳空间561有齿轮组53、电机54固定在齿轮座56 上,齿轮组53和盖板57内侧导槽571啮合,电机54驱动齿轮组53 转动,齿轮组53和盖板导槽571啮合,可以带动盖板57进行垂直方向上、下运动,与此同时,盖板外侧的大楔形凸起541带动第一齿条 531进行运动,通过中心齿轮531传动使得第一齿条531和第二齿条 512进行对合运动,从而带动两面板进行斜向同步靠近或者远离,详细请看图3和图4。
较佳地,连接件的挂杆521和511靠近安装座一侧,设置有凹陷孔洞513和523,在两面板运动至最近位置时,盖板外侧的两处小楔形凸起542和543恰好可以嵌入其中,此时,由于面板边缘的部分遮挡作用下,与出风口1-2形成四周出风均匀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对一定空间内的空气对流效果较好,用户使用体验好。
通过上述方案,两面板相互斜向运动靠近便可使得出风口1-2、上、下面板2和3之间形成四周出风的状态,这相较于整块面板的单一位移或者仅有导风装置的参与,能够让一定空间内的气流对流效果更好,并且只需要将两面板做简单的相互直线运动,运动形态简单,整体结构也较为简单,制作、安装、维修成本都很低。
举例性地,驱动中枢5-1完全可以设置为伸缩气缸、丝杆螺母副、齿轮齿条机构等。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中枢设置为齿轮齿条机构,驱动中枢通过上连接件51和下连接件52分别与上面板2和下面板3连接,
具体的,是中心齿轮531分别和上、下连接件的第二齿条512、第一齿条522啮合连接;驱动组件5通过齿轮和齿条的传导连接作用来驱动上、下面板在出风口前端平面同步做斜向同步远离或者靠近运动,在两面板移动至最近位置后,驱动组件会进一步推动两面板同步做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具体的运动轨迹可看图6。
进一步地,随着两面板移动至最近位置后,由于挂杆的凹陷孔洞 513和53和盖板外侧的两处小楔形凸起542和543恰好适配,具体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条522也随之被固定住了,这使得齿条无法借助中心齿轮531传导做斜向的运动,上、下连接件及对应的上、下面板便保持在最近距离相对静止,但是随着电机54继续驱动齿轮组53转动,由于盖板内侧导槽571啮合齿轮组53,盖板57 还是会保持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上、下面板便作为可拆卸的整体进行垂直方向的移动,从而使得面板对上、下出风口的遮挡大小进行了调整,使得一侧出风口为大量出风状态,具体如图8所示。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上、下面板和驱动中枢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设置精妙且简单,功能易实现,能够进一步地简化安装及维修的步骤,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实现了上、下面板2和3和驱动中枢5-1之间的稳定可靠连接,以便于驱动中枢5-1进一步带动上、下面板进行平稳、同步垂直方向的运动。
更进一步地,在两面板处于最近位置时候,此时只需要通过凹凸结构的卡扣设置限定住两面板,使得其斜向运动不再进行,而保留垂直方向的运动,驱动中枢除了齿轮齿条结构,完全还可以设置为伸缩气缸、丝杆螺母副等。再者,凹凸的卡扣设置结构非常简单,容易实现,零部件的尺寸也小,有利于实现整体结构的小型化。
再进一步地,一个驱动组件5便可以全程参与斜向和垂直方向的运转中,如图6所示,而不是采用两个驱动装置分别完成具体一个方向的运动,大幅降低了制作成本,也精简了装置结构。
较佳地,第二容纳空间551内设置的两端导向槽552,能够起到对齿条滑动方向进行限制,避免齿条522和512和中心齿轮531啮合过程中发生脱位导致动能的传导效率降低。
优选地,挂杆511和521和面板之间采用滑动加固连接,在提高了齿条和面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同时,还可以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很好地实现上、下两面板的平稳、同步运动。
优选地,出风装置四个具体出风口1-2,均设置有导风装置1-3,导风装置能够实现对具体出风方向的出风情况进行进一步地调节,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要。
更优选地,电机54、齿轮组53置于同一空间561中,齿条522 和512、中心齿轮531等置于另外一空间中,不仅使得驱动组件5整体更为紧凑,还能保证相互运作过程中不发生干扰。
综上,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出风装置,至少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两面板2和3相互斜向运动靠近便可使得出风口1-2、上、下面板2和3之间形成四周出风的状态,能够让一定空间内的气流对流效果更好,并且只需要将两面板做简单的相互直线运动,运动形态简单,整体结构也较为简单,对于安装、制作工艺以及后续的维修上成本都很低;
2.通过挂杆的孔洞513和523和盖板外侧的两处小楔形凸起542 和543之间的卡合设计,实现了两面板2和3和驱动组件5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简化工艺;
3.将齿轮组53的转动运动通过盖板导槽571的配合转化成为了垂直方向上地来回运动,同时,和齿条522和512、中心齿轮531之间进行配合,还实现了斜向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运动,构思精巧,结构简便且零部件小巧,能实现整体结构的小型化。
4.通过两侧挂杆511和521的孔洞513和523和盖板外侧的两处小楔形凸起542和543之间的卡合设计,配合齿轮组53的传动,还实现了垂直方向上两面板的同步、稳定、往复的运动,提高了运动和装配的稳定性,工艺更为简单。
5.通过一个驱动装置5,便能完成两个面板至少在两个运动轨迹上的直线运动,结构还较为简便,可拆卸,安装及维修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为出风装置的框体结构,框体一侧有出风口;以及
上面板和下面板,置于出风装置的出风口前侧;以及
驱动组件,置于两面板与出风口之间,通过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分别与上面板和下面板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上、下面板在出风口前端平面做斜向同步远离或者靠近运动;
上、下面板同步斜向远离至最远位置时,两面板对出风口封闭遮挡;
上、下面板同步斜向靠近至最近位置时,两面板对出风口部分遮挡,两面板与出风口之间形成“上、下、左、右”四周出风状态;
所述驱动组件还能在上、下面板到最近位置时候,驱动两面板沿竖直方向同步运动,以调节上方、下方通风口的遮挡面积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斜向板,置于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后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两连接件相对设置,并分别与上面板、下面板对应连接;所述两连接件分别带动所述上、下面板同步进行运动;以及
驱动中枢,包括安装座、盖板、齿轮座,其固定连接在斜向板或者框体上,用于驱动上、下面板斜向相互靠近至最近位置或者相互远离至最远位置;当上下面板移动到最近位置时,驱动中枢还能带动两面板向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包括第二挂杆和第二齿条,所述下连接件包括第一挂杆和第一齿条,所述上连接件通过第二挂杆与上面板加固相连,所述下连接件通过第一挂杆与下面板加固相连;上、下连接件分别通过第二齿条和第一齿条与驱动中枢的中心齿轮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竖直摆放并与两面板滑动相连,两挂杆与对应齿条内侧有导轨相连,所述导轨供挂杆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盖板包围形成空腔;空腔由齿轮座分为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包括有电机及齿轮组,齿轮组及电机固定在齿轮座上;
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有包括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以及中心齿轮,还包括一对配合引导两齿条运动的导向槽,所述两齿条与导向槽啮合的同时也与中心齿轮啮合,所述中心齿轮转动固定在两导向槽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外侧表面一侧有抵住其中一齿条的第一楔形凸起,还有第二楔形凸起和第三楔形凸起;
所述第一楔形凸起与所述上、下连接件中的任意一个连接;
所述盖板朝向空腔内边有安装壁,至少一侧所述安装壁设置有导槽;两挂杆朝向驱动中枢一侧有孔洞;当上、下面板同步运动至最近位置时,所述第二楔形凸起和第三楔形凸起能够分别插入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固定,这时,可带动上、下面板同步竖直向上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与盖板一侧导槽啮合,所述电机驱动齿轮组运动可以带动所述盖板做垂直上、下运动,所述第一楔形凸起带动其中一连接件运动,该连接件通过齿条传导使得另一连接件做对合运动,使得上、下面板斜向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调节组件出风口侧有导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可以通过遥控装置进行远程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向板与上面板、下面板有个错位空间,当上、下面板移动至最远位置时,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可以相互靠近或者贴在一起;
当上、下面板移动至最近位置和同步向上运动时,斜向板遮挡住了驱动组件,保证出风调节组件的美观效果;
所述斜向板与同上面板、下面板较近一侧的面轮廓一致。
10.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调节组件。
CN202222621291.9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出风装置 Active CN218599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1291.9U CN218599980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出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1291.9U CN218599980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出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9980U true CN218599980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0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1291.9U Active CN218599980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出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9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7661B (zh) 一种立式空调
EP2910862A1 (en)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machine
WO2020118954A1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2303795U (zh) 风管空调机组的风口部件及风管空调机组
CN218599980U (zh) 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出风装置
CN103090511A (zh) 风管空调机组的风口部件及风管空调机组
CN210118843U (zh) 空调室内机
WO2006063509A1 (fr) Mecanisme d’entrainement pour panneau d’entree d’air et d’evacuation d’un climatiseur
CN115854535A (zh) 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出风装置
CN110594864A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119930U (zh) 出风框的驱动机构、空调器的出风框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0601957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735571U (zh) 出风调节模块及空气处理器
CN203396057U (zh) 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及具有该出风口的空调器
CN218179209U (zh) 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CN219955598U (zh) 导流模块及包括该导流模块的空气处理设备
CN105423520A (zh) 窗式空调的进风面板
CN116592501A (zh) 一种出风调节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CN210688371U (zh) 一种吸油烟机双开结构及吸油烟机
CN216346613U (zh) 空调器
CN218179204U (zh) 一种导风组件及送风装置
CN218300603U (zh) 一种电气防护装置
CN215909371U (zh) 扫风机构、出风部件以及空调室内机
CN216924709U (zh) 一种导风组件以及空调
CN21298742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