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9861U - 分体式面板及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面板及风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9861U
CN218599861U CN202222691007.5U CN202222691007U CN218599861U CN 218599861 U CN218599861 U CN 218599861U CN 202222691007 U CN202222691007 U CN 202222691007U CN 218599861 U CN218599861 U CN 218599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display box
rib
panel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10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强
李超
张勇
郑和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10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9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9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9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面板及风管机,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以改善目前风管机面板安装效率低且影响外观的问题。该分体式面板用于风管机,包括:壳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呈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设有若干插接槽,第二表面上设有支撑筋;外观板,朝向壳体的表面设有辅助安装件和插接件,辅助安装件与插接件呈相对设置;其中,辅助安装件挂扣在支撑筋上,并且辅助安装件可沿支撑筋移动,插接件与插接槽插接配合以使外观板覆盖壳体的第一表面。本申请可使得外观板与壳体的快速安装,并提高面板美观度。

Description

分体式面板及风管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面板及风管机。
背景技术
风管机,即风管式空调机,是使用空调联接风管的方式向室内送风的一种空调器。目前的风管机为了美观,以及防尘等因素,一般都会在出风口处设置面板,以遮盖风管机内部结构以及减少灰尘等进入风管机内部。
现有的风管机所采用的面板,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一体式的面板,通过螺钉直接正面固定在风管机的主体上,这种方式对风管机外观会有一定影响,且不方便拆卸,对后续显示部分的维修造成困难;第二种是分体式的面板,其固定需要法兰等配件辅助装配,才能完成正面固定,装配步骤较为繁复,拆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分体式面板及风管机,用以改善目前风管机面板拆装效率低且影响外观的问题。
而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面板,用于风管机,所述面板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呈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若干插接槽,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支撑筋;
外观板,所述外观板朝向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辅助安装件和插接件,所述辅助安装件与所述插接件呈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辅助安装件挂扣在所述支撑筋上,并且所述辅助安装件可沿所述支撑筋移动,所述插接件与所述插接槽插接配合以使所述外观板覆盖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表面。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长度方向,所述支撑筋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辅助安装件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辅助安装件沿所述支撑筋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槽内设有弹性夹持件,所述弹性夹持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插接槽时,对所述插接件形成夹持。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外观板朝向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多个筋条,多个所述筋条沿所述外观板轮廓边缘排列设置。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一止口筋,所述第一止口筋围合出出风区域,所述外观板朝向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二止口筋,所述第二止口筋围合出与所述出风区域连通的镂空区域,所述第一止口筋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止口筋的侧面抵接。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面板还包括具有显示屏的显示盒,所述壳体具有背离所述外观板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上设有显示区域,所述显示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三表面,且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处,所述外观板设有显示窗口,所述显示窗口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表面上设有出风部和显示盒安装部,所述出风部凸出于所述第三表面设置,所述显示盒安装部位于所述出风部一侧,所述显示盒固定于所述显示盒安装部,并且所述显示盒沿所述出风部凸出于所述第三表面的方向所具有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出风部沿凸出于所述第三表面方向所具有的厚度。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盒安装部包括插扣槽和扣接槽,所述插扣槽与所述扣接槽相对设置,所述显示区域位于所述扣接槽以及所述插扣槽之间;所述显示盒具有外框轮廓,所述外框轮廓上设有插扣和卡扣,所述插扣与所述卡扣相对设置,且所述插扣与所述插扣槽插接配合,所述卡扣与所述扣接槽扣接配合。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盒安装部还包括围合出所述显示区域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位于所述插扣槽的两侧,所述外框轮廓上设有位于所述插扣两侧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筋抵接,以限制所述显示盒在所述壳体长度方向上移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风管机主体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分体式面板,所述分体式面板设于所述风管机主体的出风侧。
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面板及风管机,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的第一表面上设置若干插接槽,在第二表面上设置支撑筋,在外观板表面设置辅助安装件和插接件,将辅助安装件挂扣在支撑筋上,使外观板能够与壳体连接,再利用插接件和插接槽插接配合,使外观板能够稳固地固定在壳体上,并且将壳体的第一表面覆盖,将壳体的外观遮挡住,提高分体式面板的外观美观度,并且能够阻挡部分灰尘或者其他垃圾进入至壳体内。外观板通过自身的辅助安装件和插接件完成与壳体的可拆卸安装,无需借助其他辅助工具或者其他连接部件,安装更加简单,提高拆装效率。除此以外,通过利用辅助安装件能够沿支撑筋移动,使得在安装过程中,能够将外观板先挂扣于壳体支撑筋上,支撑筋对外观板起到承载作用,再在支撑筋上移动,调节插接件与插接槽的相对位置,插接件和插接槽对接更加省力方便,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壳体的第一表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壳体的第三表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插接槽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第一表面;111、插接槽;1111、弹性夹持件;112、第一止口筋;113、出风区域;12、第二表面;121、支撑筋;13、第三表面;131、出风部;132、显示盒安装部;1321、插扣槽;1322、扣接槽;1323、限位筋;2、外观板;21、辅助安装件;22、插接件;23、筋条;24、第二止口筋;25、镂空区域;3、显示盒;31、插扣;32、卡扣;33、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厚度”、“上”、“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独特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实例中,不会对已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方案,在此对附图中标号所使用的样条曲线以及箭头进行说明:对于不带箭头的样条曲线所指示的部件为实体部件,即具有实体结构的部件;对于带有箭头的样条曲线所指示的部件为虚体部件,即没有实体结构的部件。
空调器已经基本成为每家每户必备的家电之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空调器的追求不仅仅是其功能上的多样化,对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空调器主要包括空调挂机,空调柜机,中央空调以及风管机。对于空调挂机和空调柜机,目前在外观上已经做出了很多改善,外观较为多样;但对于中央空调或者风管机,为了美观,以及防尘等因素,一般都会在出风口处设置面板,以遮盖风管机内部结构以及减少灰尘等进入风管机内部。但目前风管机的面板外观以及安装均不够完善,要么是存在安装麻烦,需要借助外部工具或外部连接件,要么是安装后,外观会受到螺钉等影响而造成不美观。
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风管机,该风管机包括风管机主体以及分体式面板,分体式面板设置在风管机主体的出风侧,用于遮盖风管机主体的内部结构,避免风管机主体内进入灰尘或者其他垃圾,影响风管机正常运行,提高风管机的外观美观度。
为便于理解分体式面板的具体结构,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分体式面板作详细介绍:
请一并参见图1和图3,该分体式面板,主要用于风管机,其包括:
壳体1,包括第一表面11和与第一表面11呈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二表面12,第一表面11上设有若干插接槽111,第二表面12上设有支撑筋121;
外观板2,朝向壳体1的表面设有辅助安装件21和插接件22,辅助安装件21与插接件22呈相对设置;
其中,辅助安装件21挂扣在支撑筋121上,并且辅助安装件21可沿支撑筋121移动,插接件22与插接槽111插接配合以使外观板2覆盖壳体1的第一表面11。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分体式面板主要是通过在壳体1的第一表面11上设置插接槽111,在第二表面12上设置支撑筋121,在外观板2朝向壳体1的表面设置辅助安装件21和插接件22,利用插接件22与插接槽111插接配合,辅助安装件21挂扣在支撑筋121上,以此实现外观板2覆盖于壳体1的第一表面11,并固定在壳体1上,防止灰尘或垃圾进入至壳体1内。并且由于外观板2将壳体1固定于墙体或者固定于风管机主体上的螺钉等固定连接部件遮挡住,能够有效起到提高壳体1外观美观度的效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连接,且具有一定的预设角度,即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存在一定的转折,对于该预设角度的取值,可以根据分体式面板的具体结构选取,一般是60°至90°,本实施例中,该预设角度为90°。
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中外观板2与壳体1的安装过程,下面对其安装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将外观板2的辅助安装件21挂扣于壳体1的支撑筋121上,支撑筋121对外观板2起到承重的作用,使外观板2不会因重力而掉落。并且,外观板2能够沿支撑筋121移动,通过外观板2的移动,使外观板2上的插接件22与壳体1上的插接槽111对齐,并按压外观板2,使插接件22插入至插接槽111内,外观板2固定覆盖在第一表面11上,完成外观板2与壳体1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整体轮廓呈矩形状,具有长度方向。在壳体1上的支撑筋121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延伸长度不大于壳体1的长度。辅助安装件2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辅助安装件21沿支撑筋121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辅助安装件21的数量和相邻辅助安装件21之间的间距根据支撑筋121的长度而定,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筋121的长度约等于壳体1长度方向的长度,使支撑筋121上能够挂扣尽可能多的辅助安装件21,以及使外观板2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移动尽可能多的距离,有利于提高外观板2固定在壳体1上的稳定性,以及在安装过程中,方便外观板2上的插接件22对准插接槽111。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4,在插接槽111内设有弹性夹持件1111,该弹性夹持件1111被配置为在插接件22插入插接槽111时,对插接件22形成夹持。对于弹性夹持件1111的具体结构,描述如下:
弹性夹持件1111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的空间被配置为夹持空间,在插接件22插入插接槽111时,插接件22一部分便位于该夹持空间内。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均具有弹性形变的特性。利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弹性形变的特性,当插接件22插入插接槽111,并与弹性夹持件1111接触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会受到挤压,从而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使夹持空间扩大,从而插接件22插入至夹持空间内,插接件22给予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挤压力消失,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恢复原状,对插接件22形成夹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的第一表面11上设置有第一止口筋112,第一止口筋112呈矩形状并围合出一个区域,该区域被配置为镂空状,作为出风区域113,用于向室内出风。外观板2朝向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止口筋24,第二止口筋24围合出与出风区域113连通的镂空区域25,用于通过从壳体1排出的风并将该风通入至室内。在外观板2覆盖于壳体1第一表面11上时,第一止口筋112的侧面与第二止口筋24的侧面抵接,对出风区域113能够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避免风从壳体1与外观板2之间的间隙泄露,产生噪音以及造成风量的损失。对于第一止口筋112的侧面和第二止口筋24的侧面抵接,具体是第一止口筋112的内侧面与第二止口筋24的外侧面抵接,或者是第一止口筋112的外侧面与第二止口筋24的内侧面抵接,不做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即可。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3,由于外观板2朝向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镂空区域25,为加强外观板2自身强度,在外观板2朝向壳体1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筋条23,多个筋条23沿外观板2轮廓边缘排列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见图2和图5,分体式面板还包括具有显示屏的显示盒3,用于显示风管机的相应参数,比如当前分管机的工作模式、工作时间、工作温度、扫风模式等等。壳体1具有背离外观板2的第三表面13,第三表面13上设置有显示区域。显示盒3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三表面13上,并且显示盒3的显示屏位于显示区域处,用于向外部显示相关信息。
进一步地,第三表面13上设置有出风部131和显示盒安装部132,出风部131凸出于第三表面13设置,显示盒安装部132位于出风部131的一侧。显示盒3固定在显示盒安装部132上,并且显示盒3沿出风部131凸出于第三表面13的方向所具有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出风部131沿凸出于第三表面13方向所具有的厚度。详细地说,第三表面13上让位出了一定空间作为显示盒3安装的空间,并且限制显示盒3凸出于第三表面13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出风部131凸出于第三表面13的厚度,使在厚度方向上,尽可能降低空间浪费,有利于降低壳体1在凸出于第三表面13的方向上的厚度。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对于显示盒安装部132,其包括插扣槽1321和扣接槽1322,插扣槽1321与扣接槽1322相对设置,显示区域位于扣接槽1322和插扣槽1321之间。显示盒3具有外框轮廓,外框轮廓是指显示盒3外部框体的边缘一周所具有的轮廓。外框轮廓上设有插扣31和卡扣32,插扣31和卡扣32相对设置。通过将插扣31插入至插扣槽1321内,将卡扣32插入至扣接槽1322内,以此实现显示盒3可拆卸安装于显示盒安装部132上。为增加显示盒3与显示盒安装部132的固定程度,还可以利用螺钉,将显示盒3进一步固定在显示盒安装部132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插扣槽1321的槽口是朝向扣接槽1322的,而扣接槽1322的槽口是朝向背离第三表面13的方向。在显示盒3安装于显示盒安装部132的具体过程是:首先,将显示盒3的插扣31沿第三表面13的平面方向插入至插扣槽1321内,再将显示盒3另一端按压至显示盒安装部132,使卡扣32与扣接槽1322扣接。该种连接方式,相较于均采用卡接按压的方式,所需要的扣接槽1322数量更少,插接槽111相较于扣接槽1322更容易制造,精度要求更低,也无需具有弹性特性的材质。并且采用先插入再按压的方式,更便于定位安装,也能起到防呆作用。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盒安装部132还包括围合出显示区域的限位筋1323,限位筋1323位于插扣槽1321的两侧;外框轮廓上设有位于插扣31两侧的限位凸起33,限位凸起33与限位筋1323抵接,用于限制显示盒3在壳体1长度方向上的移动。在显示盒3安装在显示盒安装部132过程中,即可利用限位凸起33与限位筋1323抵接,限位筋1323起到限位以及导向的作用,沿限位筋1323推动显示盒3,使插扣31插入至插扣槽1321内,便于定位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见图3,在外观板2上设有显示窗口26,显示窗口26与显示区域对应,用于向外部显示显示屏所显示的内容。显示窗口26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不规则图形,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将显示盒3的显示屏所显示内容显示于外部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其包括风管机主体和如前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分体式面板,分体式面板设置在风管机主体的出风侧,以此遮挡风管机主体的内部结构,提高外观美观度,以及遮挡部分灰尘或者垃圾进入至风管机主体内部。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申请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针对本申请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作为参考,但与本申请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申请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申请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申请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申请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申请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面板,用于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呈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若干插接槽,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支撑筋;
外观板,所述外观板朝向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辅助安装件和插接件,所述辅助安装件与所述插接件呈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辅助安装件挂扣在所述支撑筋上,并且所述辅助安装件可沿所述支撑筋移动,所述插接件与所述插接槽插接配合以使所述外观板覆盖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长度方向,所述支撑筋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辅助安装件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辅助安装件沿所述支撑筋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内设有弹性夹持件,所述弹性夹持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插接槽时,对所述插接件形成夹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板朝向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多个筋条,多个所述筋条沿所述外观板轮廓边缘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一止口筋,所述第一止口筋围合出出风区域,所述外观板朝向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二止口筋,所述第二止口筋围合出与所述出风区域连通的镂空区域,所述第一止口筋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止口筋的侧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还包括具有显示屏的显示盒,所述壳体具有背离所述外观板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上设有显示区域,所述显示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三表面,且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处,所述外观板设有显示窗口,所述显示窗口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表面上设有出风部和显示盒安装部,所述出风部凸出于所述第三表面设置,所述显示盒安装部位于所述出风部一侧,所述显示盒固定于所述显示盒安装部,并且所述显示盒沿所述出风部凸出于所述第三表面的方向所具有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出风部沿凸出于所述第三表面方向所具有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盒安装部包括插扣槽和扣接槽,所述插扣槽与所述扣接槽相对设置,所述显示区域位于所述扣接槽以及所述插扣槽之间;所述显示盒具有外框轮廓,所述外框轮廓上设有插扣和卡扣,所述插扣与所述卡扣相对设置,且所述插扣与所述插扣槽插接配合,所述卡扣与所述扣接槽扣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盒安装部还包括围合出所述显示区域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位于所述插扣槽的两侧,所述外框轮廓上设有位于所述插扣两侧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筋抵接,以限制所述显示盒在所述壳体长度方向上移动。
10.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机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面板,所述分体式面板设于所述风管机主体的出风侧。
CN202222691007.5U 2022-10-12 2022-10-12 分体式面板及风管机 Active CN218599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1007.5U CN218599861U (zh) 2022-10-12 2022-10-12 分体式面板及风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1007.5U CN218599861U (zh) 2022-10-12 2022-10-12 分体式面板及风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9861U true CN218599861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3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1007.5U Active CN218599861U (zh) 2022-10-12 2022-10-12 分体式面板及风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9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99861U (zh) 分体式面板及风管机
CN208059125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08019834B (zh) 一种护管支架以及空调器
CN210512073U (zh) 一种面板体组件和空调器
CN209605355U (zh) 电器盒防火组件、电器盒、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30797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672567U (zh) 壳体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0106592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H08114352A (ja) 室内機の据付構造
CN211650485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524348U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268315B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5823837U (zh) 一种重锤连接装置及商用制冷柜
CN205332365U (zh)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763881U (zh) 空调机
CN217357510U (zh) 面板和空调器
CN209944547U (zh) 移动空调器
CN217817123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220061952U (zh) 空调器的壳体组件以及窗式空调器
CN204493277U (zh) 箱式风机外壳
CN111473505B (zh) 立式全热交换器外壳
CN211424662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面板结构
CN209944545U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980089U (zh) 一种风管机
CN218495141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