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9222U - 悬挂结构及可悬挂的设备组件 - Google Patents

悬挂结构及可悬挂的设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9222U
CN218599222U CN202222466121.8U CN202222466121U CN218599222U CN 218599222 U CN218599222 U CN 218599222U CN 202222466121 U CN202222466121 U CN 202222466121U CN 218599222 U CN218599222 U CN 218599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rotating shaft
shaft hole
mounting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661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植海
王恩忠
田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661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9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9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9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悬挂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结构及可悬挂的设备组件。悬挂结构包括安装座、安装接头、转接件以及悬挂件。安装接头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座上;转接件与安装接头转动连接且能够绕第一转动轴线相对安装接头朝安装座所在的一侧转动;悬挂件与转接件转动连接且能够侧绕第二转动轴线相对转接件朝安装座所在的一侧转动,第一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线交叉。如此,悬挂件能够绕不同的两个周旋转动,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即使在一些不便于悬挂的场景下,用户也可以通过沿不同的方向改变悬挂件的方向和位置以实现顺利悬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悬挂结构及可悬挂的设备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悬挂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结构及可悬挂的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挂钩等悬挂结构通常是直接设置在产品上,例如,在照明灯上设置挂钩结构,为了便于使用,通常是将挂钩直接与产品铰接,其只能沿一个方向上下的转动或者只能沿周向方向旋转,但是在某些场合中仍然存在悬挂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悬挂结构及可悬挂的设备组件,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即使在一些不便于悬挂的场景下,用户也可以通过沿不同的方向改变悬挂件的方向和位置以实现顺利悬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挂结构及可悬挂的设备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现有的悬挂结构在某些场合中仍然存在悬挂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挂结构包括:
安装座;
安装接头,所述安装接头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安装接头转动连接且能够绕第一转动轴线相对所述安装接头朝所述安装座所在的一侧转动;
悬挂件,所述悬挂件与所述转接件转动连接且能够侧绕第二转动轴线相对所述转接件朝所述安装座所在的一侧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交叉。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接头上形成有相对的第一转动连接部和第二转动连接部,所述转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之间;
所述转接件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方向形成有第一转轴孔和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一转轴孔贯穿所述转接件朝向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轴孔贯穿所述转接件朝向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孔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孔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孔和所述第二转轴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悬挂件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悬挂部,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相对的第三转动连接部和第四转动连接部,所述转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转动连接部之间;
所述转接件沿所述第二转动轴线方向形成有第三转轴孔和第四转轴孔,所述第三转轴孔贯穿所述转接件朝向所述第三转动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四转轴孔贯穿所述转接件朝向所述第四转动连接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三转轴孔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三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孔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第四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轴孔和所述第四转轴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螺纹孔,所述安装接头的底部形成安装凸部,所述安装凸部上形成有螺纹,所述安装凸部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接件为球形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形成有收纳槽,所述悬挂件能够相对所述转接件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朝靠近所述安装座所在的一侧转动以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卡接部,在所述悬挂件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时,所述悬挂件与所述卡接部卡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悬挂的设备组件,包括:
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悬挂结构;和
悬挂元件,所述悬挂元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或者所述安装座为所述悬挂元件的组成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悬挂结构包括安装座、安装接头、转接件和悬挂件,安装接头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座上,转接件与安装接头转动连接且能够绕第一转动轴线相对安装接头朝安装座所在的一侧转动;悬挂件与转接件转动连接且能够侧绕第二转动轴线相对转接件朝安装座所在的一侧转动,第一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线交叉。如此,悬挂件可通过转接件相对安装接头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同时也能够相对转接件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这样,悬挂件的活动方向较多,即使在一些不便于悬挂的场景下,用户也可以通过沿不同的方向改变悬挂件的方向和位置以实现顺利悬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悬挂的设备组件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结构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转接件连接悬挂件与安装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接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一体成型后安装于转接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一体成型后安装于转接件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座与安装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可悬挂的设备组件1000;
悬挂结构100;
安装座10、螺纹孔11、收纳槽12、卡接部13、安装接头20、第一转动连接部21、第二转动连接部22、第一轴孔23、第二轴孔24、安装凸部25、转接件30、第一转轴孔31、第二转轴孔32、第三转轴孔33、第四转轴孔34、悬挂件40、连接部41、第三转动连接部411、第四转动连接部412、第三轴孔413、第四轴孔414、悬挂部42、第一转轴50、第二转轴60、第三转轴70、第四转轴80、第一转动轴线91、第二转动轴线92;
悬挂元件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它工艺的应用和/或其它材料的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悬挂结构的转接件与安装接头转动连接且能够绕第一转动轴线相对安装接头朝安装座所在的一侧转动;悬挂件与转接件转动连接且能够侧绕第二转动轴线相对转接件朝安装座所在的一侧转动,第一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线交叉。如此,悬挂件可通过转接件相对安装接头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同时也能够相对转接件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这样,悬挂件的活动方向较多,即使在一些不便于悬挂的场景下,用户也可以通过沿不同的方向改变悬挂件的方向和位置以实现顺利悬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悬挂的设备组件1000可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悬挂结构100和悬挂元件200,悬挂元件200可安装在安装座10上,安装座10也可以为悬挂元件200的组成部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挂结构100可包括安装座10、安装接头20、转接件 30以及悬挂件40。安装接头20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座10上。转接件30与安装接头20转动连接且能够绕第一转动轴线91相对安装接头20朝安装座10所在的一侧转动。悬挂件40与转接件30转动连接且能够侧绕第二转动轴线92 相对转接件30朝安装座10所在的一侧转动,第一转动轴线91与第二转动轴线 92交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悬挂结构100和可悬挂的设备组件1000中,悬挂件40可通过转接件30相对安装接头20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91,同时也能够相对转接件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92,这样,悬挂件40的活动方向较多,即使在一些不便于悬挂的场景下,用户也可以通过沿不同的方向改变悬挂件40的方向和位置以实现顺利悬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悬挂元件200可以是照明灯具、拍摄装置、投影装置等。当悬挂元件200为照明灯具时,照明灯具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安装在安装座10上,也可以是安装座10为照明灯具的一部分,例如,安装座10可以是照明灯具的外壳。
如此,通过悬挂结构100对照明灯具进行悬挂,以及调整照明灯具的照射角度,使照明灯具能达到预期的照明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转接件30可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与安装接头20相连,悬挂件40可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与转接件30相连。
如此,转接件30就可以相对安装接头20朝安装座10所在的一侧转动,悬挂件40可以相对转接件30朝安装座10所在的一侧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转接件30相对安装接头20转动的轴线即为第一转动轴线 91,悬挂件40相对转接件30转动的轴线即为第二转动轴线92。由于第一转动轴线91与第二转动轴线92交叉,因此转接件30的转动方向与悬挂件40的转动方向不同。
在需要使得悬挂件40相对安装座10转动时,既可以通过转动转接件30 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转动悬挂件40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同时转动转接件30和悬挂件40来实现。当通过转动转接件30实现悬挂件40相对安装座10转动时,悬挂件40绕第一转动轴线91上下转动。当通过转动悬挂件40实现悬挂件40 相对安装座10转动时,悬挂件40绕第二转动轴线92上下转动。
当通过同时转动转接件30和悬挂件40实现悬挂件40相对安装座10转动时,由于第一转动轴线91与第二转动轴线92交叉,因此,悬挂件40可沿不同的方向沿上下方向转动。
如此,通过转接件30的转接,使悬挂件40可以沿不同方向转动,以实现对悬挂元件200的顺利悬挂。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件30与安装接头20之间还可以设置阻尼件(附图中未示出),通过阻尼件对转接件30进行限制,以便当转接件30 相对安装接头20转动结束后,转接件30能停留在转动后的位置。同样的,悬挂件40与转接件30之间也可以设置阻尼件,通过阻尼件对悬挂件40进行限制,以便当悬挂件40相对安装座10转动结束后,悬挂件40能停留在转动后的位置。
如此,将悬挂件40调整好状态后,使悬挂件40能停留在调整好的状态处,以解放用户的双手,方便用户工作。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悬挂件40可以是挂钩,其一端与转接件30转动连接,另一端呈钩状。当对悬挂元件200进行悬挂时,通过悬挂件40的钩状部分挂设于横梁、栏杆、绳套等外部结构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中,悬挂元件200可以是照明灯具,照明灯具安装于安装座10背离悬挂件40的一侧,用户可通过悬挂结构100将照明灯具挂设于墙角的横杆时,由于横杆处的空间比较狭小,导致悬挂件40 无法直接通过横杆处的空间对照明灯具进行挂设。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悬挂件40可通过转接件30相对安装座10进行多方向转动,因此可通过调节悬挂件 40的角度使得悬挂件40能顺利通过此狭小空间,进而实现对照明灯具的顺利悬挂。
当照明效果不佳时,还可以转动安装座10,使安装座10相对悬挂件40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调整照明灯具光线的照射角度,以达到预期的照明效果。
而当照明结束后,也可以通过调整悬挂件40相对安装座10的角度,使悬挂件40能顺利脱离横杆。当需要对悬挂结构100进行收纳时,可通过转动悬挂件40使悬挂件40折叠贴附于安装座10,从而减小悬挂结构100的体积,便于携带和收纳。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接头20上形成有相对的第一转动连接部21和第二转动连接部22,转接件30设置在第一转动连接部21和第二转动连接部22之间;
转接件30沿第一转动轴线91方向形成有第一转轴孔31和第二转轴孔32,第一转轴孔31贯穿转接件30朝向第一转动连接部21的一侧,第二转轴孔32 贯穿转接件30朝向第二转动连接部22的一侧;
其中,第一转轴孔31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转动连接部21转动连接,第二转轴孔32通过第二转轴60与第二转动连接部22转动连接。
具体地,第一转动连接部21开设有第一轴孔23,第二转动连接部22开设有第二轴孔24。当转接件30设置于第一转动连接部21与第二转动连接部22 之间时,第一转轴孔31与第一轴孔23相对,第二转轴孔32与第二轴孔24相对。第一转轴50穿设于第一转轴孔31以及第一轴孔23,第二转轴60穿设于第二转轴孔32以及第二轴孔24。
如此,实现通过第一转轴50对第一转轴孔31与第一转动连接部21进行转动连接,通过第二转轴60对第二转轴孔32与第二转动连接部22进行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转轴50对第一转轴孔31与第一转动连接部21进行连接时,第一转轴50、第一转轴孔31、第一轴孔23为同轴安装,即在进行转动时,第一转轴50、第一转轴孔31、第一轴孔23沿同一轴线转动,此轴线即为第一转轴50的中心轴线。同理的,当第二转轴60对第二转轴孔32与第二转动连接部22进行连接时,第二转轴60、第二转轴孔32、第二轴孔24为同轴安装,即在进行转动时,第二转轴60、第二转轴孔32、第二轴孔24沿同一轴线转动,此轴线即为第二转轴60的中心轴线。
其中,第一转轴50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60的中心轴线是重合的,即第一转轴50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60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转动轴线91重合。
如此,即可实现转接件30能够绕第一转动轴线91相对安装接头20朝安装座10所在的一侧转动。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轴孔31和第二转轴孔32相互连通,第一转轴50和第二转轴60一体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轴孔31与第二转轴孔32相互连通后,即在转接件30处形成贯穿于转接件30的通孔。而第一转轴50与第二转轴60一体成型,形成一体的转轴。第一转轴50与第二转轴60形成的转轴穿设于转接件30处形成的通孔,且形成的转轴的可长度大于形成的通孔的长度。
当形成的转轴穿设于形成的通孔时,转轴在通孔两侧会留有突出的部分。而通孔一侧突出的部分穿设于第一转动连接部21的第一轴孔23,通孔另一侧突出的部分穿设于第二转动连接部22的第二轴孔24。
如此,通过第一转轴50与第二转轴60共同形成的转轴对转接件30与安装接头20进行转动连接,使转接件30能相对安装接头20转动。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悬挂件40包括连接部 41和与连接部41连接的悬挂部42,连接部41上形成有相对的第三转动连接部 411和第四转动连接部412,转接件30设置在第三转动连接部411和第四转动连接部412之间;
转接件30沿第二转动轴线92方向形成有第三转轴孔33和第四转轴孔34,第三转轴孔33贯穿转接件30朝向第三转动连接部411的一侧,第四转轴孔34 贯穿转接件30朝向第四转动连接部412的一侧;
其中,第三转轴孔33通过第三转轴70与第三转动连接部411转动连接,第四转轴孔34通过第四转轴80与第四转动连接部412转动连接。
具体地,第三转动连接部411开设有第三轴孔413,第四转动连接部412 开设有第四轴孔414。当转接件30设置于第三转动连接部411与第四转动连接部412之间时,第三转轴孔33与第三轴孔413相对,第四转轴孔34与第四轴孔414相对。第三转轴70穿设于第三转轴孔33以及第三轴孔413,第四转轴80穿设于第四转轴孔34以及第四轴孔414。
如此,实现通过第三转轴70对第三转轴孔33与第三转动连接部411进行转动连接,通过第四转轴80对第四转轴孔34与第四转动连接部412进行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三转轴70对第三转轴孔33与第三转动连接部411进行连接时,第三转轴70、第三转轴孔33、第三轴孔413为同轴安装,即在进行转动时,第三转轴70、第三转轴孔33、第三轴孔413沿同一轴线转动,此轴线即为第三转轴70的中心轴线。同理的,当第四转轴80对第四转轴孔34与第四转动连接部412进行连接时,第四转轴80、第四转轴孔34、第四轴孔414为同轴安装,即在进行转动时,第四转轴80、第四转轴孔34、第四轴孔414沿同一轴线转动,此轴线即为第四转轴80的中心轴线。
其中,第三转轴70的中心轴线与第四转轴80的中心轴线是重合的,即第三转轴70的中心轴线与第四转轴80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线92重合。
如此,即可实现悬挂件40能够绕第二转动轴线92相对转接件30朝安装座 10所在的一侧转动。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4至图6以及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转轴孔 33和第四转轴孔34相互连通,第三转轴70和第四转轴80一体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转轴孔33与第四转轴孔34相互连通后,即在转接件 30处形成贯穿于转接件30的通孔。而第三转轴70与第四转轴80一体成型,形成一体的转轴。第三转轴70与第四转轴80形成的转轴穿设于转接件30处形成的通孔,且形成的转轴的长度大于形成的通孔的长度。
当形成的转轴穿设于形成的通孔时,转轴在通孔两侧会留有突出的部分。而通孔一侧突出的部分穿设于第三转动连接部411的第三轴孔413,通孔另一侧突出的部分穿设于第四转动连接部412的第四轴孔414。
如此,通过第三转轴70与第四转轴80共同形成的转轴对悬挂件40与转接件30进行转动连接,使悬挂件40能相对转接件30转动。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10上形成有螺纹孔11,安装接头20的底部形成安装凸部25,安装凸部25上形成有螺纹,安装凸部25 与螺纹孔11螺纹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凸部25的螺纹与安装座10的螺纹孔11相适配,当将安装接头20安装于安装座10时,将安装凸部25对准螺纹孔11,拧动安装接头20,使安装凸部25旋入螺纹孔11。当安装凸部25旋入螺纹孔11到位后,继续拧动安装接头20,使安装凸部25的螺纹与螺纹孔11之间形成预紧力,从而将安装接头20安装于安装座10,并使安装接头20与安装座10相对固定。当要对安装接头20进行拆卸时,反向拧动安装接头20,即可将安装凸部25从螺纹孔11处拧出,进而完成对安装接头20的拆卸。
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接头20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座10。
具体地,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安装凸部25设置有卡接头(附图中未示出),卡接头的两侧为楔形凸起,两侧的楔形凸起之间开设有槽口。安装座10设置有卡接孔(附图中未示出)。
当将安装接头20安装于安装座10时,将安装凸部25对准卡接孔。推动安装接头20,使安装凸部25朝卡接孔的方向移动。在安装凸部25从卡接孔移动的过程中,卡接孔的边缘对楔形凸起进行挤压,使安装凸部25朝着槽口方向发生弹性形变。由于安装凸部25发生的是弹性形变,因此当楔形凸起穿过卡接孔后,安装凸部25回到形变前的形态,此时楔形凸起卡入卡接孔的内侧,从而完成安装接头20安装于安装座10。
如此,将安装接头20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座10后,安装接头20 可相对安装座10转动,但安装接头20不会与安装座10分离。
需要指出的是,当要对安装接头20进行拆卸时,在卡接孔的内侧捏动安装凸部25,使安装凸部25朝着槽口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使楔形凸起能顺利穿过卡接孔。当楔形凸起能顺利穿过卡接孔时,朝着卡接孔外侧的方向推动安装凸部25,使安装凸部25移出卡接孔,从而完成安装接头20的拆卸。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3以及图5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接件30可为球形件。
可以理解的是,悬挂件40通过球形的转接件30与安装接头20相连,可以方便悬挂件40向不同角度转动,避免悬挂件40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干涉或者卡顿。
进一步的,转接件30与安装接头20之间还可以设置阻尼件(附图中未示出),阻尼件与转接件30接触的部分为球形凹面,以便使阻尼件的端部与转接件30贴合。
如此,通过阻尼件对转接件30进行抵压,使转接件30转动到预期位置后,转接件30能与安装接头20保持相对固定,从而使悬挂结构100保持在调整之后的姿态,以解放用户的双手,方便用户工作。
实施例八
请参阅图3和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10的顶部形成有收纳槽12,悬挂件40能够相对转接件30绕第二转动轴线92朝靠近安装座 10所在的一侧转动以收纳在收纳槽12内。
当对悬挂件40进行收纳时,转动悬挂件40,使悬挂件40绕第二转动轴线 92相对转接件30转动,同时转接件30绕第一转动轴相对安装接头20转动,使悬挂件40朝靠近安装座10所在的一侧转动,进而使悬挂件40与安装座10 相贴,以使悬挂件40收纳在收纳槽12内。
如此,通过收纳槽12的设置,使悬挂件40被折叠后不突出于安装座10,从而使悬挂件40被折叠收纳后,悬挂结构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并能对悬挂件 40进行保护,降低悬挂件40被损坏的风险。
实施例九
请参阅图3和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10上形成有卡接部13,在悬挂件40收纳在收纳槽12内时,悬挂件40与卡接部13卡接。
当悬挂件40被折叠收纳于收纳槽12内后,通过卡接部13对悬挂件40进行限位。
如此,防止悬挂件40被收纳后再次发生转动而伸展出收纳槽12外,保证悬挂件40收纳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安装接头,所述安装接头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安装接头转动连接且能够绕第一转动轴线相对所述安装接头朝所述安装座所在的一侧转动;
悬挂件,所述悬挂件与所述转接件转动连接且能够侧绕第二转动轴线相对所述转接件朝所述安装座所在的一侧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接头上形成有相对的第一转动连接部和第二转动连接部,所述转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之间;
所述转接件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方向形成有第一转轴孔和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一转轴孔贯穿所述转接件朝向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轴孔贯穿所述转接件朝向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孔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孔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孔和所述第二转轴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悬挂部,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相对的第三转动连接部和第四转动连接部,所述转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转动连接部之间;
所述转接件沿所述第二转动轴线方向形成有第三转轴孔和第四转轴孔,所述第三转轴孔贯穿所述转接件朝向所述第三转动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四转轴孔贯穿所述转接件朝向所述第四转动连接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三转轴孔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三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孔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第四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孔和所述第四转轴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螺纹孔,所述安装接头的底部形成安装凸部,所述安装凸部上形成有螺纹,所述安装凸部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为球形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形成有收纳槽,所述悬挂件能够相对所述转接件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朝靠近所述安装座所在的一侧转动以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卡接部,在所述悬挂件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时,所述悬挂件与所述卡接部卡接。
10.一种可悬挂的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悬挂结构;和
悬挂元件,所述悬挂元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或者所述安装座为所述悬挂元件的组成部分。
CN202222466121.8U 2022-09-16 2022-09-16 悬挂结构及可悬挂的设备组件 Active CN218599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6121.8U CN218599222U (zh) 2022-09-16 2022-09-16 悬挂结构及可悬挂的设备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6121.8U CN218599222U (zh) 2022-09-16 2022-09-16 悬挂结构及可悬挂的设备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9222U true CN218599222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99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66121.8U Active CN218599222U (zh) 2022-09-16 2022-09-16 悬挂结构及可悬挂的设备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92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17821B1 (en) Mount for a device
US20180058647A1 (en) Removable desk lamp
CN218599222U (zh) 悬挂结构及可悬挂的设备组件
WO2022156103A1 (zh) 连接器和灯具组件
CN218442013U (zh) 灯具
US20140078731A1 (en) Led socket adapter assembly
CN218095236U (zh) 悬挂结构及设备组件
CN214044237U (zh) 连接器和灯具组件
CN212565390U (zh) 一种方向可调的连接组件及形状可调的灯条组件
CN212005342U (zh) 轨道照明灯
CN21529472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吊灯
CN211502568U (zh) 一种快捷夹持的眼视光学专用灯
CN211627730U (zh) 一种架空线故障指示器拆装组件
CN211694162U (zh) 球形云台
CN218095818U (zh) 一种转轴阻尼结构及灯具
CN111853457A (zh) 一种摄像装置
CN212029021U (zh) 带冷靴的云台支架
CN210511330U (zh) 一种led吸顶灯
CN218237277U (zh) 一种灯头及灯具
CN215552845U (zh) 连接结构及车辆灯具
CN210829887U (zh) 一种电风扇
CN218001404U (zh) 连接支架及灯具
CN214790141U (zh) 一种低温测试台的显示器支架
CN219389143U (zh) 用于摄影器材的折叠挂钩
CN213777381U (zh) 旋转连接模组、台灯配件及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