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6614U - 抗菌涤纶布 - Google Patents

抗菌涤纶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6614U
CN218596614U CN202222582466.XU CN202222582466U CN218596614U CN 218596614 U CN218596614 U CN 218596614U CN 202222582466 U CN202222582466 U CN 202222582466U CN 218596614 U CN218596614 U CN 218596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warp
bunchy
warps
convex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24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国萍
钮雪芳
王红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anxingjia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anxingjia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anxingjia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anxingjia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824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6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6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6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抗菌涤纶布,涉及纺织品技术,旨在解决由于绒毛的设置,空气中的灰尘反而会积攒在绒毛上或者绒毛之间,导致涤纶布的清洁度较低,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层,所述面层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组的凸粒,且相邻组所述凸粒之间形成空白处,若干组所述凸粒阵列分布设置,单侧的一组所述凸粒与另一侧的所述空白处对应设置,且所述凸粒具有柔性,所述凸粒的柔性高于面层的柔性。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其表面的涤纶来起到较好的耐磨效果,并且其中的甲壳素纤维可以起到较好的抗菌抑菌效果,使得本涤纶布不易出现发霉的情况。

Description

抗菌涤纶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抗菌涤纶布。
背景技术
目前的涤纶布在用作清洁抹布的时候,多大是以其表面设置绒毛的形式来进行擦拭,从而保证该涤纶布能够通过绒毛来对被擦拭物的各处进行清洁。
然而在日常过程中,由于绒毛的设置,空气中的灰尘反而会积攒在绒毛上或者绒毛之间,导致涤纶布的清洁度较低。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抗菌涤纶布,能够通过其表面的涤纶来起到较好的耐磨效果,并且其中的甲壳素纤维可以起到较好的抗菌抑菌效果,使得本涤纶布不易出现发霉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抗菌涤纶布,包括面层,所述面层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组的凸粒,且相邻组所述凸粒之间形成空白处,若干组所述凸粒阵列分布设置,单侧的一组所述凸粒与另一侧的所述空白处对应设置,且所述凸粒具有柔性,所述凸粒的柔性高于面层的柔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与若干组凸粒为一体成型式结构,且其通过缎纹组织成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缎纹组织由三个六上四下的经面组织、四个七上三下的经面组织以及三个五上五下的经面组织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缎纹组织的第一和七经线的组织点为三上两下一上两下两上,所述缎纹组织的第二和八经线的组织点为四上两下一上一下两上,所述缎纹组织的第三和九经线的组织点为三上一下一上两下三上,所述缎纹组织的第四和十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一上两下四上两下,所述缎纹组织的第五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下一上一下三上一下一上一下,所述缎纹组织的第六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两下四上两下一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通过若干竹节纱梭织而成,且所述竹节纱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组竹节,同组中的若干所述竹节均匀间隔设置,且所述竹节的柔性强于竹节纱其余位置的柔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竹节纱包括连接纱、以及位于其外侧的纤维素纤维层,所述纤维素纤维层向外凸起形成竹节段,所述竹节纱的外侧缠绕有涤纶丝一,且包裹有涤纶丝一的竹节段形成竹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纱包括芯层以及相互螺旋缠绕于其外侧的保护纱一和保护纱二,所述芯层通过芯线一和芯线二相互加捻而成,所述芯线一和芯线二分别通过异形涤纶纤维以及异形粘胶纤维加捻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异形涤纶纤维以及异形粘胶纤维的截面均呈C字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纱一和保护纱二分别通过若干涤纶丝二以及若干甲壳素纤维加捻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其表面的涤纶来起到较好的耐磨效果,并且其中的甲壳素纤维可以起到较好的抗菌抑菌效果,使得本涤纶布不易出现发霉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竹节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面层的编织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层;2、凸粒;3、连接纱;4、纤维素纤维层;5、竹节段;6、涤纶丝一;7、芯层;8、芯线一;9、异形涤纶纤维;10、芯线二;11、异形粘胶纤维;12、保护纱一;13、涤纶丝二;14、保护纱二;15、甲壳素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该抗菌涤纶布,如图1和2所示,包括面层1,面层1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组的凸粒2,面层1与若干组凸粒2为一体成型式结构,且其通过缎纹组织成形,且相邻组凸粒2之间形成空白处,若干组凸粒2阵列分布设置,单侧的一组凸粒2与另一侧的空白处对应设置,且凸粒2具有柔性,凸粒2的柔性高于面层1的柔性。
在进行擦拭的过程中,面层1和凸粒2都能够与被擦拭物进行充分接触,并且由于凸粒2具有较好的柔性,故而使得当出现一些夹角情况的时候,都能够通过凸粒2来发现形变继而填充至夹角内以适应被擦拭物的形状,同时由于凸粒2与绒毛不同,相邻凸粒2之间并不会出现如同绒毛般狭窄的空间,也就即便有空气中的灰尘落在本涤纶布上,而是落在面层1以及凸粒2的表面,并不会令灰尘嵌在其之上无法洗涤或者抖动掉落。
如图5所示,缎纹组织由三个六上四下的经面组织、四个七上三下的经面组织以及三个五上五下的经面组织组成,缎纹组织的第一和七经线的组织点为三上两下一上两下两上,缎纹组织的第二和八经线的组织点为四上两下一上一下两上,缎纹组织的第三和九经线的组织点为三上一下一上两下三上,缎纹组织的第四和十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一上两下四上两下,缎纹组织的第五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下一上一下三上一下一上一下,缎纹组织的第六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两下四上两下一上,第一、二、三经线与第一、二、三纬线之间形成凸粒2,第四、五、六经线与第五、六、七纬线之间形成凸粒2,第七、八、九经线与第一、二、三纬线之间形成凸粒2。
当人们需要得到本涤纶布的时候,只需要通过如图5所示的编织图结构来进行编织,即可得到该缎纹组织,并且通过竹节纱的配合,使得其能够形成面层1,并且能够在面层1上通过竹节纱一体成型形成若干组的凸粒2,凸粒2也是由竹节纱上的竹节成形。
如图3所示,面层1通过若干竹节纱梭织而成,且竹节纱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组竹节,同组中的若干竹节均匀间隔设置,且竹节的柔性强于竹节纱其余位置的柔性。
如图4所示,竹节纱包括连接纱3、以及位于其外侧的纤维素纤维层4,纤维素纤维层4向外凸起形成竹节段5,竹节纱的外侧缠绕有涤纶丝一6,且包裹有涤纶丝一6的竹节段5形成竹节。
如图6所示,连接纱3包括芯层7以及相互螺旋缠绕于其外侧的保护纱一12和保护纱二14,芯层7通过芯线一8和芯线二10相互加捻而成,芯线一8和芯线二10分别通过异形涤纶纤维9以及异形粘胶纤维11加捻而成,异形涤纶纤维9以及异形粘胶纤维11的截面均呈C字形,保护纱一12和保护纱二14分别通过若干涤纶丝二13以及若干甲壳素纤维15加捻而成。
当人们需要得到竹节纱的时候,只需要人们先获取连接纱3,通过加捻机分别来对若干异形涤纶纤维9以及异形粘胶纤维11进行加捻,得到芯线一8和芯线二10,再通过加捻机完成芯线一8和芯线二10的加捻,得到芯层7,芯层7由于异形涤纶纤维9以及异形粘胶纤维11的设置,故而保持较为蓬松的状态,同时通过加捻机来对若干的涤纶丝二13进行加捻得到保护纱一12,将若干的甲壳素纤维15进行加捻得到保护纱二14,最终通过走锭纺的工艺将保护纱一12和保护纱二14相互螺旋缠绕在芯层7的外侧,得到连接纱3,保护纱一12使得连接纱3的抗拉强度得到增强,而保护纱二14则可以起到较好的抗菌抑菌效果。
接着通过竹节纱机在连接纱3外侧形成纤维素纤维层4,并且纤维素纤维层4向外凸起形成竹节段5,其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够在本涤纶布遇水的时候起到较好的吸水效果,最后通过走锭纺工艺在其外侧缠绕涤纶丝一6,使得其不易松散,并且能够维持涤纶的顺滑触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抗菌涤纶布,包括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组的凸粒(2),且相邻组所述凸粒(2)之间形成空白处,若干组所述凸粒(2)阵列分布设置,单侧的一组所述凸粒(2)与另一侧的所述空白处对应设置,且所述凸粒(2)具有柔性,所述凸粒(2)的柔性高于面层(1)的柔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与若干组凸粒(2)为一体成型式结构,且其通过缎纹组织成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缎纹组织由三个六上四下的经面组织、四个七上三下的经面组织以及三个五上五下的经面组织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缎纹组织的第一和七经线的组织点为三上两下一上两下两上,所述缎纹组织的第二和八经线的组织点为四上两下一上一下两上,所述缎纹组织的第三和九经线的组织点为三上一下一上两下三上,所述缎纹组织的第四和十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一上两下四上两下,所述缎纹组织的第五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下一上一下三上一下一上一下,所述缎纹组织的第六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两下四上两下一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通过若干竹节纱梭织而成,且所述竹节纱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组竹节,同组中的若干所述竹节均匀间隔设置,且所述竹节的柔性强于竹节纱其余位置的柔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节纱包括连接纱(3)、以及位于其外侧的纤维素纤维层(4),所述纤维素纤维层(4)向外凸起形成竹节段(5),所述竹节纱的外侧缠绕有涤纶丝一(6),且包裹有涤纶丝一(6)的竹节段(5)形成竹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纱(3)包括芯层(7)以及相互螺旋缠绕于其外侧的保护纱一(12)和保护纱二(14),所述芯层(7)通过芯线一(8)和芯线二(10)相互加捻而成,所述芯线一(8)和芯线二(10)分别通过异形涤纶纤维(9)以及异形粘胶纤维(11)加捻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涤纶纤维(9)以及异形粘胶纤维(11)的截面均呈C字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纱一(12)和保护纱二(14)分别通过若干涤纶丝二(13)以及若干甲壳素纤维(15)加捻而成。
CN202222582466.XU 2022-09-27 2022-09-27 抗菌涤纶布 Active CN218596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2466.XU CN218596614U (zh) 2022-09-27 2022-09-27 抗菌涤纶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2466.XU CN218596614U (zh) 2022-09-27 2022-09-27 抗菌涤纶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6614U true CN218596614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1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2466.XU Active CN218596614U (zh) 2022-09-27 2022-09-27 抗菌涤纶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6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00187U (zh) 一种舒适耐磨柔软透气人棉纱面料
JP2008231594A (ja) デニム生地
CN218596614U (zh) 抗菌涤纶布
CN209741351U (zh) 一种有弹性的锦纶长丝
CN215251468U (zh) 一种抗变形涤纶丝
CN218812399U (zh) 柔软抗拉涤纶织物
CN211441431U (zh) 双经轴高密度涤纶面料
CN210481653U (zh) 一种新型抗菌除臭网布
CN216891420U (zh) 一种抗起球的凹凸状竹节纱面料
CN215713652U (zh) 一种新型可降解生物质纤维抗菌清洁绒
CN220615118U (zh) 舒适型梭织面料
CN217628803U (zh) 高弹防皱麂皮绒
CN218505428U (zh) 一种高支高密爽滑针织面料
CN218756299U (zh) 抗起球涤纶织物
CN210104189U (zh) 一种织物
CN217476761U (zh) 防污耐磨化纤布
CN218507981U (zh) 耐磨提花塔夫
CN215473607U (zh) 一种具有异色效果柔软高密度纬向弹性织物
CN220812790U (zh) 弹性涤纶丝
CN218164851U (zh) 一种抗菌梭织面料
CN215976217U (zh) 一种柔软度高的新型涤纶网络丝
CN214168244U (zh) 一种抗菌抗静电涤纶加弹丝
CN214324411U (zh) 一种加厚保暖型针织面料
CN218321799U (zh) 一种复合纱线
CN215560905U (zh) 一种便于纺织成耳带的防水防污耳带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