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5745U - 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5745U
CN218595745U CN202222600123.1U CN202222600123U CN218595745U CN 218595745 U CN218595745 U CN 218595745U CN 202222600123 U CN202222600123 U CN 202222600123U CN 218595745 U CN218595745 U CN 218595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tton yarn
push rod
servo motor
cut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001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engru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yang Anhua Textile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yang Anhua Textile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yang Anhua Textile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001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5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5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5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6Disintegrating fibre-containing textile articles to obtain fibres for re-us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纱线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推杆,所述第一伸缩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配合块,所述第一伸缩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收卷筒。该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通过设置伺服电机,提高了收卷效率,而通过循环运作第一伸缩推杆,有效的达到使棉纱线均匀分布在收卷筒上的目的,通过机械裁剪取代人工裁剪,使裁剪更加安全可靠,且提高了切割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棉纱线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纱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
背景技术
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根据纺纱的不同工艺,可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普梳纱是用棉纤维普通纺纱系统纺成的纱,精梳纱是用棉纤维经精梳纺纱系统纺成的纱,精梳纱选用优质原料,成纱中纤维伸直平行、光泽好、条干匀和强力高,这类棉纱多用于织造高档织物。
棉纱线性能优良,需求量大,但生产过程中,收卷工序一般是手动转动摇杆完成收卷,收卷效率低,且由于收卷筒的位置不可调节,导致棉纱线并未均匀分布在收卷筒上,收卷完成后,一般为手工剪切棉纱线,导致棉纱线生产效率低下,为提高棉纱线生产效率和达到使棉纱线均匀分布在收卷筒上的目的,故而提出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具备棉纱线均匀分布在收卷筒上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生产过程中,收卷工序一般是手动转动摇杆完成收卷,收卷效率低,且由于收卷筒的位置不可调节,导致棉纱线并未均匀分布在收卷筒上,收卷完成后,一般为手工剪切棉纱线,导致棉纱线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棉纱线均匀分布在收卷筒上和生产效率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推杆,所述第一伸缩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配合块,所述第一伸缩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底部开设有配合槽,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支撑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板块,两个所述板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横置块,所述横置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推杆,所述第二伸缩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裁剪刀片,所述收卷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棉纱线本体。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贯穿连接箱并延伸至连接箱的外部与第一伸缩推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合块位于配合槽的内部,且配合槽的数量共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裁剪刀片与支撑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棉纱线本体与支撑底板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与支撑底板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的数量共有两个,且两个导向块的形状均呈半圆弧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将棉纱线本体的右侧绑在收卷筒的外侧后,随后,运作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将依次带动连接轴和第一伸缩推杆转动,而在配合槽和配合块的卡接配合作用下,第一伸缩推杆将带动收卷筒转动,而在运作伺服电机时,需同时循环运作第一伸缩推杆,使第一伸缩推杆带动收卷筒上下循环运作,而当收卷完毕后,停止运作伺服电机和第一伸缩推杆,运作第二伸缩推杆,使裁剪刀片向下移动,直至完成裁剪,反向运作第二伸缩推杆,使裁剪刀片回到原位即可,此调节过程,通过设置伺服电机,提高了收卷效率,而通过循环运作第一伸缩推杆,有效的达到使棉纱线均匀分布在收卷筒上的目的,通过机械裁剪取代人工裁剪,使裁剪更加安全可靠,且提高了切割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棉纱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收卷筒连接结构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横置块连接结构的左视图。
图中:1支撑底板、2连接箱、3伺服电机、4支撑架、5连接轴、6第一伸缩推杆、7配合块、8收卷筒、9配合槽、10支撑块、11导向块、12板块、13横置块、14第二伸缩推杆、15裁剪刀片、16棉纱线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箱2,连接箱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型号可为RS775,伺服电机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远离伺服电机3的一侧与支撑底板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5,连接轴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推杆6,连接轴5的顶端贯穿连接箱2并延伸至连接箱2的外部与第一伸缩推杆6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推杆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配合块7,第一伸缩推杆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收卷筒8,收卷筒8的底部开设有配合槽9,配合块7位于配合槽9的内部,且配合槽9的数量共有两个,支撑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支撑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1,导向块11的数量共有两个,且两个导向块11的形状均呈半圆弧形,支撑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板块12,两个板块12之间固定连接有横置块13,横置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推杆14,第二伸缩推杆14和第一伸缩推杆6的型号均可为DTZ300,第二伸缩推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裁剪刀片15,收卷筒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棉纱线本体16,裁剪刀片15与支撑底板1之间的距离大于棉纱线本体16与支撑底板1之间的距离,将棉纱线本体16的右侧绑在收卷筒8的外侧后,随后,运作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将依次带动连接轴5和第一伸缩推杆6转动,而在配合槽9和配合块7的卡接配合作用下,第一伸缩推杆6将带动收卷筒8转动,而在运作伺服电机3时,需同时循环运作第一伸缩推杆6,使第一伸缩推杆6带动收卷筒8上下循环运作,而当收卷完毕后,停止运作伺服电机3和第一伸缩推杆6,运作第二伸缩推杆14,使裁剪刀片15向下移动,直至完成裁剪,反向运作第二伸缩推杆14,使裁剪刀片15回到原位即可,此调节过程,通过设置伺服电机3,提高了收卷效率,而通过循环运作第一伸缩推杆6,有效的达到使棉纱线均匀分布在收卷筒8上的目的,通过机械裁剪取代人工裁剪,使裁剪更加安全可靠,且提高了切割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棉纱线的生产效率。
在使用时,将棉纱线本体16的右侧绑在收卷筒8的外侧后,随后,运作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将依次带动连接轴5和第一伸缩推杆6转动,而在配合槽9和配合块7的卡接配合作用下,第一伸缩推杆6将带动收卷筒8转动,而在运作伺服电机3时,需同时循环运作第一伸缩推杆6,使第一伸缩推杆6带动收卷筒8上下循环运作,而当收卷完毕后,停止运作伺服电机3和第一伸缩推杆6,运作第二伸缩推杆14,使裁剪刀片15向下移动,直至完成裁剪,反向运作第二伸缩推杆14,使裁剪刀片15回到原位即可,此调节过程,通过设置伺服电机3,提高了收卷效率,而通过循环运作第一伸缩推杆6,有效的达到使棉纱线均匀分布在收卷筒8上的目的,通过机械裁剪取代人工裁剪,使裁剪更加安全可靠,且提高了切割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棉纱线的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该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将棉纱线本体16的右侧绑在收卷筒8的外侧后,随后,运作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将依次带动连接轴5和第一伸缩推杆6转动,而在配合槽9和配合块7的卡接配合作用下,第一伸缩推杆6将带动收卷筒8转动,而在运作伺服电机3时,需同时循环运作第一伸缩推杆6,使第一伸缩推杆6带动收卷筒8上下循环运作,而当收卷完毕后,停止运作伺服电机3和第一伸缩推杆6,运作第二伸缩推杆14,使裁剪刀片15向下移动,直至完成裁剪,反向运作第二伸缩推杆14,使裁剪刀片15回到原位即可,此调节过程,通过设置伺服电机3,提高了收卷效率,而通过循环运作第一伸缩推杆6,有效的达到使棉纱线均匀分布在收卷筒8上的目的,通过机械裁剪取代人工裁剪,使裁剪更加安全可靠,且提高了切割效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棉纱线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生产过程中,收卷工序一般是手动转动摇杆完成收卷,收卷效率低,且由于收卷筒的位置不可调节,导致棉纱线并未均匀分布在收卷筒上,收卷完成后,一般为手工剪切棉纱线,导致棉纱线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包括支撑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箱(2),所述连接箱(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推杆(6),所述第一伸缩推杆(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配合块(7),所述第一伸缩推杆(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收卷筒(8),所述收卷筒(8)的底部开设有配合槽(9),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所述支撑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1),所述支撑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板块(12),两个所述板块(12)之间固定连接有横置块(13),所述横置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推杆(14),所述第二伸缩推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裁剪刀片(15),所述收卷筒(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棉纱线本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5)的顶端贯穿连接箱(2)并延伸至连接箱(2)的外部与第一伸缩推杆(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块(7)位于配合槽(9)的内部,且配合槽(9)的数量共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刀片(15)与支撑底板(1)之间的距离大于棉纱线本体(16)与支撑底板(1)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远离伺服电机(3)的一侧与支撑底板(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11)的数量共有两个,且两个导向块(11)的形状均呈半圆弧形。
CN202222600123.1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 Active CN218595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0123.1U CN218595745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0123.1U CN218595745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5745U true CN218595745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0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00123.1U Active CN218595745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5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7595A (zh) 一种钢丝刷曲丝一体化生产装置
CN104674389A (zh) 一种毛纺圈条卷放装置
CN218595745U (zh) 一种棉纱线生产用裁剪机构
CN210560903U (zh) 一种锦纶高强长丝生产用切丝装置
CN112537699A (zh) 一种纺织线加工用收卷装置
CN210084478U (zh) 一种衬衣面料生产用边角料收集装置
CN215800128U (zh) 一种棉纱线生产用剪棉纱线机
CN115012109A (zh) 基于纺织面料技术的气动式储纱系统及面料织造方法
CN211340165U (zh) 一种涤丝纺布料裁剪装置
CN215710666U (zh) 一种新型化纤绕线机
CN211310246U (zh) 一种纺织用卷布装置
CN220413650U (zh) 一种纺织机分线机构
CN209988874U (zh) 一种高效率的纺织用绕线设备
CN209039699U (zh) 一种织布机用压布剪布机构
CN213328028U (zh) 一种新型的包覆纱生产用自动包覆机
CN110615318A (zh) 一种无纺纤维丝卷绕装置
CN212000321U (zh) 一种造纸毛毯纤维丝用裁剪装置
CN211496387U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纺织用收线装置
CN214938019U (zh) 抗皱免烫高强度聚酯短纤的小角度收拢压紧装置
CN217517076U (zh) 一种涤纶短纤生产用集束架
CN220433119U (zh) 一种开松加捻装置
CN217458143U (zh) 一种高性能防水化纤布制备用卷布机构
CN215050897U (zh) 一种用于化学纤维切断的缓冲机
CN216972829U (zh) 一种混合聚乙烯纤维九编自动化生产机器
CN210287650U (zh) 一种用于加弹丝生产的切丝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1

Address after: 312365 Wanshangy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hengru Text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 Zhongxin Road,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Zone, Huachong Town, Shuyang County,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3600

Patentee before: Shuyang Anhua Textile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