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5041U - 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5041U
CN218595041U CN202222537429.7U CN202222537429U CN218595041U CN 218595041 U CN218595041 U CN 218595041U CN 202222537429 U CN202222537429 U CN 202222537429U CN 218595041 U CN218595041 U CN 218595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surface
folded
folding
degrees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74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锋军
王鹏
许世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i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i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i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i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74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5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5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5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包括外箱,所述外箱内设置有左缓冲件、右缓冲件、第一矩形配件盒、第二矩形配件盒、第三矩形配件盒、异形配件盒、U形缓冲件、第四矩形配件盒、异形缓冲件、蜂窝板体、四竖直护角块、两第一横向中部护角块、一第二横向中部护角块;四所述竖直护角块分别贴设在所述外箱四侧转角处;所述左缓冲件和所述右缓冲件分别相向设置在所述外箱内位于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且与所述外箱长度方向的一内侧壁相贴接触。内部结构紧凑,抗震防摔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包装纸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划船器的包装基本采用瓦楞纸包装箱,为了缩小包装箱的占地面积,一般会将划船器实行分拆放置,分拆后包括划船器主体以及相应的零部件。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堆叠放置的方式,各部件之间仅用单片厚制瓦楞纸板进行分隔,而对于空余的空间就填塞纸团或者EPS和EPE进行抗震缓冲,这样的内部结构设置存在的缺陷是:空间不规整,比较凌乱,结构不紧凑,部件在外箱内部容易发生晃动或位移,并且跌落时抗震防摔能力弱,不能对产品进行有效的保护,并且大量使用EPS和EPE材料,并不环保。鉴于这种情况,亟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内部结构紧凑,抗震防摔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包括外箱,所述外箱内设置有左缓冲件、右缓冲件、第一矩形配件盒、第二矩形配件盒、第三矩形配件盒、异形配件盒、U形缓冲件、第四矩形配件盒、异形缓冲件、蜂窝板体、四竖直护角块、两第一横向中部护角块、一第二横向中部护角块;四所述竖直护角块分别贴设在所述外箱四侧转角处;所述左缓冲件和所述右缓冲件分别相向设置在所述外箱内位于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且与所述外箱长度方向的一内侧壁相贴接触。
所述第一矩形配件盒和所述第二矩形配件盒并列嵌合设置在所述左缓冲件和所述右缓冲件之间的下部并且高于所述外箱内腔底部的上方;所述第一矩形配件盒、第二矩形配件盒、左缓冲件、右缓冲件围设形成第一置物空间;所述左缓冲件、右缓冲件、第一矩形配件盒、第二矩形配件盒的宽度均小于所述外箱的内腔宽度;所述左缓冲件和所述右缓冲件的高度等于所述外箱内腔的高度。
所述第一置物空间远离所述外箱长度方向内侧壁的一侧与所述外箱长度方向另一侧内侧壁之间中部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外箱内腔底部相贴接触的第一横向中部护角块;两侧所述第一横向中部护角块之间设置有第二横向中部护角块。
所述左缓冲件长度方向的一侧嵌合设置有U形缓冲件,所述U形缓冲件的一侧与所述左缓冲件的侧面相贴接触,所述U形缓冲件的另一侧与所述外箱长度方向的内侧壁相贴接触;所述U形缓冲件的高度等于所述外箱内腔的高度;所述U形缓冲件中空一侧靠向所述外箱宽度方向的内侧壁设置;所述U形缓冲件的中空空间内对应嵌合设置有底部与所述外箱内腔底部相贴接触的第三矩形配件盒。
所述右缓冲件与所述外箱长度方向内侧壁之间嵌合设置有第四矩形配件盒,所述第四矩形配件盒宽度方向的内侧壁与所述外箱宽度方向的内侧壁相贴接触;所述第四矩形配件盒长度方向的一内侧壁与所述外箱长度方向的内侧壁相贴接触,所述第四矩形配件盒长度方向的另一内侧壁与所述右缓冲件长度方向的内侧壁相贴接触。
所述U形缓冲件和所述第四矩形配件盒之间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外箱长度方向内侧壁相贴接触的蜂窝板体。
所述第四矩形配件盒的上表面对应嵌合设置有异形缓冲件;所述U形缓冲件与所述异形缓冲件之间设置有异形配件盒,所述异形配件盒和所述异形缓冲件的上表面与所述外箱开口处齐平。
所述左缓冲件、右缓冲件、U形缓冲件、第四矩形配件盒、第一矩形配件盒、第二矩形配件盒、异形缓冲件、蜂窝板体和异形配件盒围设形成第二置物空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U形缓冲件包括一纸成型并且通过折线划分形成的三折面A;三折面A依次相互90°折设。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缓冲件包括一纸成型的第一折面B、第二折面B、第三折面B,所述第一折面B远离所述第二折面B的一侧依次成型有第四折面B和第五折面B;所述第五折面B宽度方向的一侧依次成型有第六折面B和第七折面B;所述第三折面B远离所述第二折面B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七折面B同方向成型有第八折面B,所述第八折面B长度方向的一侧依次成型有第九折面B和第十折面B;所述第三折面B远离所述第二折面B的一侧紧邻所述第十折面B的位置依次成型有第十一折面B、第十二折面B、第十三折面B;所述第三折面B与所述第十折面B对应的位置通过裁切线裁切形成有第十四折面B;所述第三折面B与所述第十三折面B对应的位置通过裁切线裁切形成有第十五折面B;所述第四折面B和所述第五折面B的长度相等,所述第四折面B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折面B的长度;所述第十折面B、第十一折面B、第十二折面B、第十三折面B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五折面B的长度;所述第三折面B和第一折面B同侧90°折设;所述第四折面B、第五折面B、第六折面B、第七折面B折设形成第一缓冲部;所述第四折面B靠向所述第三折面B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五折面B靠向所述第二折面B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六折面B靠向所述第一折面B的一侧折设,所述第七折面B折设90°后与所述第一折面B相贴接触;
所述第八折面B、第九折面B、第十折面B、第十四折面B折设形成第二缓冲部;所述第十四折面B靠向所述第一折面B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十折面B靠向第二折面B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九折面B靠向所述第三折面B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八折面B折设90°后与所述第三折面B相贴接触;
所述第十一折面B、第十二折面B、第十三折面B、第十五折面B折设形成第三缓冲部;所述第十五折面B靠向所述第一折面B的一侧90°折设,所述十三折面B靠向所述第二折面B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十二折面B靠向所述第三折面B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十一折面B折设90°后与所述第三折面B相贴接触;
所述第二缓冲部和所述第三缓冲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部相贴接触;所述第一折面B、第二折面、第三折面B、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之间围设形成限位置物空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十折面B靠向所述第十四折面B的一侧裁设形成有扣紧块,所述第四折面B与所述扣紧块对应的位置裁设有供所述扣紧块插入扣紧的扣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右缓冲件包括一纸成型的第一折面C、第二折面C、第三折面C;所述第一折面C、第二折面C、第三折面C宽度方向的一侧通过裁切线横跨裁设有与所述第一折面C连接的第四折面C;
所述第一折面C远离所述第二折面C一侧的中部连接有第四缓冲部,所述第一折面C远离所述第二折面C一侧并且远离所述第四折面C的一侧连接有第五缓冲部,所述第三折面C远离所述第二折面C的一侧连接有第六缓冲部;
所述第一折面C、第三折面C同向折设90°;
所述第四缓冲部包括第五折面C、第六折面C、第七折面C、第八折面C,所述第五折面C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折面C连接,所述第五折面C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八折面C连接;所述第七折面C的一侧与所述第八折面C宽度方向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七折面C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六折面C连接;所述第八折面C设置为反向“7”字形;所述第五折面C靠向所述第三折面C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八折面C靠向所述第二折面C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七折面C靠向所述第一折面C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六折面C折设90°后与所述第一折面C相贴接触;
所述第五缓冲部包括第九折面C、第十折面C、第十一折面C、第十二折面C;所述第九折面C与所述第一折面C连接;所述第十二折面C与所述第九折面C连接;所述第十一折面C的一侧与所述第十二折面C连接,所述第十一折面C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十折面C连接;所述第九折面C靠向所述第三折面C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十二折面C靠向所述第二折面C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十一折面C靠向所述第一折面C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十折面C靠向所述第一折面C的一侧折设90°后与所述第一折面C相贴接触;
所述第六缓冲部包括第十三折面C、第十四折面C、第十五折面C、第十六折面C,所述第十三折面C的一侧与所述第三折面C连接,所述第十三折面C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十四折面C连接,所述第十五折面C的一侧与所述第十四折面C宽度方向的一侧连接,所述第十五折面C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十六折面C连接;所述第十三折面C靠向所述第一折面C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十四折面C靠向所述第二折面C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十五折面C靠向所述第三折面C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十六折面C靠向所述第三折面C的一侧折设90°后与所述第三折面C相贴接触;
所述第八折面C和所述第十四折面C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折面C、或第三折面C的长度。所述第一折面C、第三折面C、第四缓冲部、第六缓冲部围设形成限位置物空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十三折面C上开设有扣孔,所述第八折面C裁设形成有与所述扣孔配合的扣紧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异形缓冲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折面D和所述第二折面D,所述第一折面D远离所述第二折面D的一侧成型有第三折面D,所述第二折面D远离所述第一折面D的一侧成型有第四折面D;所述第三折面D通过四道折线划分成五部分,所述第三折面D沿着折线依次相互90°卷折形成第七缓冲部;所述第四折面D通过四道折线划分成五部分,所述第四折面D沿着折线依次相互90°卷折形成第八缓冲部;所述第一折面D和所述第二折面D相互90度折设。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异形配件盒包括一纸成型的第一折面E、第二折面E、第三折面E、第四折面E、第五折面E、第六折面E;所述第三折面E、第五折面E、第六折面E均设置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折面E、第二折面E、第四折面E均设置为矩形;所述第二折面E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折面E连接,所述第二折面E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折面E连接;所述第四折面E的一侧与所述第五折面E的斜面连接,所述第四折面E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六折面E的斜面连接;
所述第三折面E和所述第一折面E同向90°折设;所述第六折面E和所述第五折面E同向90°折设;
所述第六折面E靠向所述第三折面E的一侧折设重叠;所述第五折面E与所述第一折面E的一侧相贴接触;所述第一折面E、第二折面E、第三折面E、第四折面E、第五折面E、第六折面E围设形成配件置物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外箱内设置有左缓冲件、右缓冲件、第一矩形配件盒、第二矩形配件盒、第三矩形配件盒、异形配件盒、U形缓冲件、第四矩形配件盒、异形缓冲件、蜂窝板体、四竖直护角块、两第一横向中部护角块、一第二横向中部护角块,从而形成置物空间,有效将产品紧密收纳在箱内保护产品免受损坏,内部结构紧凑,抗震防摔能力强,防跌落缓冲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分解状态的立体视图。
图2为U形缓冲件的立体视图以及展开对比视图。
图3为左缓冲件的立体视图以及展开对比视图。
图4右缓冲件的立体视图以及展开对比视图。
图5为异形缓冲件的立体视图以及展开对比视图。
图6为异形配件盒的立体视图以及展开对比视图。
附图标记为:外箱10、左缓冲件12、右缓冲件18、第一矩形配件盒15、第二矩形配件盒19、第三矩形配件盒17、异形配件盒20、U形缓冲件16、第四矩形配件盒77、异形缓冲件21、蜂窝板体22、四竖直护角块11、第一横向中部护角块13、第二横向中部护角块14、折面A23、第五折面B24、第一折面B25、第二折面B26、第三折面B27、第十一折面B30、第十二折面B29、第十三折面B28、第九折面B33、第十折面B31、扣紧块32、第八折面B34、第十四折面B35、第十五折面B36、第六折面B38、第七折面B37、扣孔39、第四折面B40、第二缓冲部41、第三缓冲部42、第一缓冲部43、第一折面C44、第二折面C49、第三折面C45、第四折面C46、第四缓冲部47、第五缓冲部50、第五折面C52、第六折面C53、第七折面C54、第九折面C58、第十折面C55、第十一折面C56、第十二折面C57、第六缓冲部60、第十三折面C64、第十四折面C63、第十五折面C62、第十六折面C61、第七缓冲部65、第八缓冲部66、第一折面D67、第二折面D68、第三折面D69、第四折面D70、第一折面E76、第二折面E75、第三折面E74、第四折面E72、第五折面E71、第六折面E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包括外箱10,外箱10内设置有左缓冲件12、右缓冲件18、第一矩形配件盒15、第二矩形配件盒19、第三矩形配件盒17、异形配件盒20、U形缓冲件16、第四矩形配件盒77、异形缓冲件21、蜂窝板体22、四竖直护角块11、两第一横向中部护角块13、一第二横向中部护角块14;四竖直护角块11分别贴设在外箱10四侧转角处;左缓冲件12和右缓冲件18分别相向设置在外箱10内位于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且与外箱10长度方向的一内侧壁相贴接触;
第一矩形配件盒15和第二矩形配件盒19并列嵌合设置在左缓冲件12和右缓冲件18之间的下部并且高于外箱10内腔底部的上方;第一矩形配件盒15、第二矩形配件盒19、左缓冲件12、右缓冲件18围设形成第一置物空间;实际操作时,可将划船器的方形的管状横梁嵌合放置在第一置物空间内。左缓冲件12、右缓冲件18、第一矩形配件盒15、第二矩形配件盒19的宽度均小于外箱10的内腔宽度;左缓冲件12和右缓冲件18的高度等于外箱10内腔的高度;
第一置物空间远离外箱10长度方向内侧壁的一侧与外箱10长度方向另一侧内侧壁之间中部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与外箱10内腔底部相贴接触的第一横向中部护角块13;两侧第一横向中部护角块13之间设置有第二横向中部护角块14;
左缓冲件12长度方向的一侧嵌合设置有U形缓冲件16,U形缓冲件16的一侧与左缓冲件12的侧面相贴接触,U形缓冲件16的另一侧与外箱10长度方向的内侧壁相贴接触;U形缓冲件16的高度等于外箱10内腔的高度;U形缓冲件16中空一侧靠向外箱10宽度方向的内侧壁设置;U形缓冲件16的中空空间内对应嵌合设置有底部与外箱内腔底部相贴接触的第三矩形配件盒17;
右缓冲件18与外箱长度方向内侧壁之间嵌合设置有第四矩形配件盒77,第四矩形配件盒77宽度方向的内侧壁与外箱宽度方向的内侧壁相贴接触;第四矩形配件盒77长度方向的一内侧壁与外箱长度方向的内侧壁相贴接触,第四矩形配件盒77长度方向的另一内侧壁与右缓冲件18长度方向的内侧壁相贴接触;
U形缓冲件16和第四矩形配件盒77之间的上部设置有与外箱长度方向内侧壁相贴接触的蜂窝板体22,通过设置蜂窝板体22,大大加强本结构的防跌缓冲功能。
第四矩形配件盒77的上表面对应嵌合设置有异形缓冲件21;U形缓冲件16与异形缓冲件21之间设置有异形配件盒20,异形配件盒20和异形缓冲件21的上表面与外箱开口处齐平;
左缓冲件12、右缓冲件18、U形缓冲件16、第四矩形配件盒77、第一矩形配件盒15、第二矩形配件盒19、异形缓冲件21、蜂窝板体22和异形配件盒20围设形成第二置物空间。实际操作时,将划船器主体的主体放置在第二置物空间内,通过左缓冲件12、右缓冲件18、U形缓冲件16、第四矩形配件盒77、第一矩形配件盒15、第二矩形配件盒19、异形缓冲件21、蜂窝板体22和异形配件盒20对划船器主体进行夹持固定,从而避免其发声晃动,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震缓冲功能。
U形缓冲件16包括一纸成型并且通过折线划分形成的三折面A23;三折面A23依次相互90°折设。
左缓冲件12包括一纸成型的第一折面B25、第二折面B26、第三折面B27,第一折面B25远离第二折面B26的一侧依次成型有第四折面B40和第五折面B24;第五折面B24宽度方向的一侧依次成型有第六折面B38和第七折面B37;第三折面B27远离第二折面B26的一侧并且与第七折面B37同方向成型有第八折面B34,第八折面B34长度方向的一侧依次成型有第九折面B33和第十折面B31;第三折面B27远离第二折面B26的一侧紧邻第十折面B31的位置依次成型有第十一折面B30、第十二折面B29、第十三折面B28;第三折面B27与第十折面B31对应的位置通过裁切线裁切形成有第十四折面B35;第三折面B27与第十三折面B28对应的位置通过裁切线裁切形成有第十五折面B36;第四折面B40和第五折面B24的长度相等,第四折B40的长度小于第一折面B25的长度;第十折面B31、第十一折面B30、第十二折面B29、第十三折面B28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五折面B24的长度;
第三折面B27和第一折面B25同侧90°折设;
第四折面B40、第五折面B24、第六折面B38、第七折面B37折设形成第一缓冲部43;第四折面B40靠向第三折面B27的一侧90°折设,第五折面B24靠向第二折面B26的一侧90°折设,第六折面B38靠向第一折面B25的一侧折设,第七折面B37折设90°后与第一折面B25相贴接触;
第八折面B34、第九折面B33、第十折面B31、第十四折面B35折设形成第二缓冲部41;第十四折面B35靠向第一折面B25的一侧90°折设,第十折面B31靠向第二折面B26的一侧90°折设,第九折面B33靠向第三折面B27的一侧90°折设,第八折面B34折设90°后与第三折面B27相贴接触;
第十一折面B30、第十二折面B29、第十三折面B28、第十五折面B36折设形成第三缓冲部42;第十五折面B36靠向第一折面B25的一侧90°折设,十三折面B28靠向第二折面B26的一侧90°折设,第十二折面B29靠向第三折面B27的一侧90°折设,第十一折面B30折设90°后与第三折面B27相贴接触;
第二缓冲部41和第三缓冲部42分别与第一缓冲部43相贴接触;所述第一折面B25、第二折面B26、第三折面B27、第一缓冲部43、第二缓冲部41之间围设形成限位置物空间。
第十折面B31靠向第十四折面B35的一侧裁设形成有扣紧块32,第四折面B40与扣紧块32对应的位置裁设有供扣紧块32插入扣紧的扣孔39。
右缓冲件18包括一纸成型的第一折面C44、第二折面C49、第三折面C45;第一折面C44、第二折面C49、第三折面C45宽度方向的一侧通过裁切线横跨裁设有与第一折面C44连接的第四折面C46;
第一折面C44远离第二折面C49一侧的中部连接有第四缓冲部47,第一折面C44远离第二折面C49一侧并且远离第四折面C46的一侧连接有第五缓冲部50,第三折面C45远离第二折面C49的一侧连接有第六缓冲部60;
所述第一折面C44、第三折面C45同向折设90°;
第四缓冲部47包括第五折面C52、第六折面C53、第七折面C54、第八折面C78,第五折面C52的一侧与第一折面C44连接,第五折面C52的另一侧与第八折面C78连接;第七折C54)的一侧与第八折面C78宽度方向的一侧连接,第七折面C54的另一侧与第六折面C53连接;第八折面C78设置为反向“7”字形;第五折面C52靠向第三折面C45的一侧折设90°;第八折面C78靠向第二折面C49的一侧折设90°;第七折面C54靠向第一折面C44的一侧折设90°;第六折面C53折设90°后与第一折面C44相贴接触;
第五缓冲部50包括第九折面C58、第十折面C55、第十一折面C56、第十二折面C57;第九折面C58与第一折面C44连接;第十二折面C57与第九折面C58连接;第十一折面C56的一侧与第十二折面C57连接,第十一折面C56的另一侧与第十折面C55连接;第九折面C58靠向第三折面C45的一侧折设90°,第十二折面C57靠向第二折面C49的一侧折设90°,第十一折面C56靠向第一折面C44的一侧折设90°,第十折面C55靠向第一折面C44的一侧折设90°后与第一折面C44相贴接触;
第六缓冲部60包括第十三折面C64、第十四折面C63、第十五折面C62、第十六折面C61,第十三折面C64的一侧与第三折面C45连接,第十三折面C64的另一侧与第十四折面C63连接,第十五折面C62的一侧与第十四折面C63宽度方向的一侧连接,第十五折面C62的另一侧与第十六折面C61连接;第十三折面C64靠向第一折面C44的一侧折设90°;第十四折面C63靠向第二折面C49的一侧折设90°,第十五折面C62靠向第三折面C45的一侧折设90°,第十六折面C61靠向第三折面C45的一侧折设90°后与第三折面C45相贴接触;
第八折面C78和第十四折面C63的长度均小于第一折面C44、或第三折面C45的长度。第一折面C44、第三折面C45、第四缓冲部47、第六缓冲部60围设形成限位置物空间。
划船器主体的结构并不规整,因此,在实际操作时,通过左缓冲件12和右缓冲件18的限位置物空间将划船器主体两侧的结构进行限位,从而进一步加强划船器主体放置的稳定性。
第十三折面C64开设有扣孔39,第八折面C78裁设形成有与扣孔39配合的扣紧块32。
异形缓冲件2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折面D67和第二折面D68,第一折面D67远离第二折面D68的一侧成型有第三折面D69,第二折面D68远离第一折面D67的一侧成型有第四折面D70;第三折面D69通过四道折线划分成五部分,第三折面D69沿着折线依次相互90°卷折形成第七缓冲部65;第四折面D70通过四道折线划分成五部分,第四折面D70沿着折线依次相互90°卷折形成第八缓冲部66;第一折面D67和第二折面D68相互90度折设。
异形配件盒20包括一纸成型的第一折面E76、第二折面E75、第三折面E74、第四折面E72、第五折面E71、第六折面E73;第三折面E74、第五折面E71、第六折面E73均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第一折面E76、第二折面E75、第四折面E72均设置为矩形;第二折面E75的一侧与第一折面E76连接,第二折面E75的另一侧与第三折面E74连接;第四折面E72的一侧与第五折面E71的斜面连接,第四折面E72的另一侧与第六折面E73的斜面连接;
第三折面E74和第一折面E76同向90°折设;第六折面E73和第五折面E71同向90°折设;
第六折面E73靠向第三折面E74的一侧折设重叠;第五折面E71与第一折面E76的一侧相贴接触;第一折面E76、第二折面E75、第三折面E74、第四折面E72、第五折面E71、第六折面E73围设形成配件置物腔,可将划船器的管状配件对应放置在配件置物腔内。
本实施方式中,外箱内设置有左缓冲件、右缓冲件、第一矩形配件盒、第二矩形配件盒、第三矩形配件盒、异形配件盒、U形缓冲件、第四矩形配件盒、异形缓冲件、蜂窝板体、四竖直护角块、两第一横向中部护角块、一第二横向中部护角块,从而形成置物空间,有效将产品紧密收纳在箱内保护产品免受损坏,内部结构紧凑,抗震防摔能力强,防跌落缓冲效果好。全瓦楞纸结构,非常环保。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包括外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0)内设置有左缓冲件(12)、右缓冲件(18)、第一矩形配件盒(15)、第二矩形配件盒(19)、第三矩形配件盒(17)、异形配件盒(20)、U形缓冲件(16)、第四矩形配件盒(77)、异形缓冲件(21)、蜂窝板体(22)、四竖直护角块(11)、两第一横向中部护角块(13)、一第二横向中部护角块(14);四所述竖直护角块(11)分别贴设在所述外箱(10)四侧转角处;所述左缓冲件(12)和所述右缓冲件(18)分别相向设置在所述外箱(10)内位于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且与所述外箱(10)长度方向的一内侧壁相贴接触;
所述第一矩形配件盒(15)和所述第二矩形配件盒(19)并列嵌合设置在所述左缓冲件(12)和所述右缓冲件(18)之间的下部并且高于所述外箱(10)内腔底部的上方;所述第一矩形配件盒(15)、第二矩形配件盒(19)、左缓冲件(12)、右缓冲件(18)围设形成第一置物空间;所述左缓冲件(12)、右缓冲件(18)、第一矩形配件盒(15)、第二矩形配件盒(19)的宽度均小于所述外箱(10)的内腔宽度;所述左缓冲件(12)和所述右缓冲件(18)的高度等于所述外箱(10)内腔的高度;
所述第一置物空间远离所述外箱(10)长度方向内侧壁的一侧与所述外箱(10)长度方向另一侧内侧壁之间中部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外箱(10)内腔底部相贴接触的第一横向中部护角块(13);两侧所述第一横向中部护角块(13)之间设置有第二横向中部护角块(14);
所述左缓冲件(12)长度方向的一侧嵌合设置有U形缓冲件(16),所述U形缓冲件(16)的一侧与所述左缓冲件(12)的侧面相贴接触,所述U形缓冲件(16)的另一侧与所述外箱(10)长度方向的内侧壁相贴接触;所述U形缓冲件(16)的高度等于所述外箱(10)内腔的高度;所述U形缓冲件(16)中空一侧靠向所述外箱(10)宽度方向的内侧壁设置;所述U形缓冲件(16)的中空空间内对应嵌合设置有底部与所述外箱内腔底部相贴接触的第三矩形配件盒(17);
所述右缓冲件(18)与所述外箱长度方向内侧壁之间嵌合设置有第四矩形配件盒(77),所述第四矩形配件盒(77)宽度方向的内侧壁与所述外箱宽度方向的内侧壁相贴接触;所述第四矩形配件盒(77)长度方向的一内侧壁与所述外箱长度方向的内侧壁相贴接触,所述第四矩形配件盒(77)长度方向的另一内侧壁与所述右缓冲件(18)长度方向的内侧壁相贴接触;
所述U形缓冲件(16)和所述第四矩形配件盒(77)之间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外箱长度方向内侧壁相贴接触的蜂窝板体(22);
所述第四矩形配件盒(77)的上表面对应嵌合设置有异形缓冲件(21);所述U形缓冲件(16)与所述异形缓冲件(21)之间设置有异形配件盒(20),所述异形配件盒(20)和所述异形缓冲件(21)的上表面与所述外箱开口处齐平;
所述左缓冲件(12)、右缓冲件(18)、U形缓冲件(16)、第四矩形配件盒(77)、第一矩形配件盒(15)、第二矩形配件盒(19)、异形缓冲件(21)、蜂窝板体(22)和异形配件盒(20)围设形成第二置物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缓冲件(16)包括一纸成型并且通过折线划分形成的三折面A(23);三折面A(23)依次相互90°折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缓冲件(12)包括一纸成型的第一折面B(25)、第二折面B(26)、第三折面B(27),所述第一折面B(25)远离所述第二折面B(26)的一侧依次成型有第四折面B(40)和第五折面B(24);所述第五折面B(24)宽度方向的一侧依次成型有第六折面B(38)和第七折面B(37);所述第三折面B(27)远离所述第二折面B(26)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七折面B(37)同方向成型有第八折面B(34),所述第八折面B(34)长度方向的一侧依次成型有第九折面B(33)和第十折面B(31);所述第三折面B(27)远离所述第二折面B(26)的一侧紧邻所述第十折面B(31)的位置依次成型有第十一折面B(30)、第十二折面B(29)、第十三折面B(28);所述第三折面B(27)与所述第十折面B(31)对应的位置通过裁切线裁切形成有第十四折面B(35);所述第三折面B(27)与所述第十三折面B(28)对应的位置通过裁切线裁切形成有第十五折面B(36);所述第四折面B(40)和所述第五折面B(24)的长度相等,所述第四折面B(4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折面B(25)的长度;所述第十折面B(31)、第十一折面B(30)、第十二折面B(29)、第十三折面B(28)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五折面B(24)的长度;
所述第三折面B(27)和第一折面B(25)同侧90°折设;
所述第四折面B(40)、第五折面B(24)、第六折面B(38)、第七折面B(37)折设形成第一缓冲部(43);所述第四折面B(40)靠向所述第三折面B(27)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五折面B(24)靠向所述第二折面B(26)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六折面B(38)靠向所述第一折面B(25)的一侧折设,所述第七折面B(37)折设90°后与所述第一折面B(25)相贴接触;
所述第八折面B(34)、第九折面B(33)、第十折面B(31)、第十四折面B(35)折设形成第二缓冲部(41);所述第十四折面B(35)靠向所述第一折面B(25)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十折面B(31)靠向第二折面B(26)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九折面B(33)靠向所述第三折面B(27)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八折面B(34)折设90°后与所述第三折面B(27)相贴接触;
所述第十一折面B(30)、第十二折面B(29)、第十三折面B(28)、第十五折面B(36)折设形成第三缓冲部(42);所述第十五折面B(36)靠向所述第一折面B(25)的一侧90°折设,所述十三折面B(28)靠向所述第二折面B(26)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十二折面B(29)靠向所述第三折面B(27)的一侧90°折设,所述第十一折面B(30)折设90°后与所述第三折面B(27)相贴接触;
所述第二缓冲部(41)和所述第三缓冲部(42)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部(43)相贴接触;所述第一折面B(25)、第二折面B(26)、第三折面B(27)、第一缓冲部(43)、第二缓冲部(41)之间围设形成限位置物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折面B(31)靠向所述第十四折面B(35)的一侧裁设形成有扣紧块(32),所述第四折面B(40)与所述扣紧块(32)对应的位置裁设有供所述扣紧块(32)插入扣紧的扣孔(3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缓冲件(18)包括一纸成型的第一折面C(44)、第二折面C(49)、第三折面C(45);所述第一折面C(44)、第二折面C(49)、第三折面C(45)宽度方向的一侧通过裁切线横跨裁设有与所述第一折面C(44)连接的第四折面C(46);
所述第一折面C(44)远离所述第二折面C(49)一侧的中部连接有第四缓冲部(47),所述第一折面C(44)远离所述第二折面C(49)一侧并且远离所述第四折面C(46)的一侧连接有第五缓冲部(50),所述第三折面C(45)远离所述第二折面C(49)的一侧连接有第六缓冲部(60);
所述第一折面C(44)、第三折面C(45)同向折设90°;
所述第四缓冲部(47)包括第五折面C(52)、第六折面C(53)、第七折面C(54)、第八折面C(78),所述第五折面C(52)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折面C(44)连接,所述第五折面C(5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八折面C(78)连接;所述第七折面C(54)的一侧与所述第八折面C(78)宽度方向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七折面C(54)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六折面C(53)连接;所述第八折面C(78)设置为反向“7”字形;所述第五折面C(52)靠向所述第三折面C(45)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八折面C(78)靠向所述第二折面C(49)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七折面C(54)靠向所述第一折面C(44)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六折面C(53)折设90°后与所述第一折面C(44)相贴接触;
所述第五缓冲部(50)包括第九折面C(58)、第十折面C(55)、第十一折面C(56)、第十二折面C(57);所述第九折面C(58)与所述第一折面C(44)连接;所述第十二折面C(57)与所述第九折面C(58)连接;所述第十一折面C(56)的一侧与所述第十二折面C(57)连接,所述第十一折面C(56)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十折面C(55)连接;所述第九折面C(58)靠向所述第三折面C(45)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十二折面C(57)靠向所述第二折面C(49)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十一折面C(56)靠向所述第一折面C(44)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十折面C(55)靠向所述第一折面C(44)的一侧折设90°后与所述第一折面C(44)相贴接触;
所述第六缓冲部(60)包括第十三折面C(64)、第十四折面C(63)、第十五折面C(62)、第十六折面C(61),所述第十三折面C(64)的一侧与所述第三折面C(45)连接,所述第十三折面C(64)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十四折面C(63)连接,所述第十五折面C(62)的一侧与所述第十四折面C(63)宽度方向的一侧连接,所述第十五折面C(6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十六折面C(61)连接;所述第十三折面C(64)靠向所述第一折面C(44)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十四折面C(63)靠向所述第二折面C(49)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十五折面C(62)靠向所述第三折面C(45)的一侧折设90°,所述第十六折面C(61)靠向所述第三折面C(45)的一侧折设90°后与所述第三折面C(45)相贴接触;
所述第八折面C(78)和所述第十四折面C(63)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折面C(44)、或第三折面C(45)的长度,所述第一折面C(44)、第三折面C(45)、第四缓冲部(47)、第六缓冲部(60)围设形成限位置物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三折面C(64)上开设有扣孔(39),所述第八折面C(78)裁设形成有与所述扣孔(39)配合的扣紧块(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缓冲件(2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折面D(67)和第二折面D(68),所述第一折面D(67)远离所述第二折面D(68)的一侧成型有第三折面D(69),所述第二折面D(68)远离所述第一折面D(67)的一侧成型有第四折面D(70);所述第三折面D(69)通过四道折线划分成五部分,所述第三折面D(69)沿着折线依次相互90°卷折形成第七缓冲部(65);所述第四折面D(70)通过四道折线划分成五部分,所述第四折面D(70)沿着折线依次相互90°卷折形成第八缓冲部(66);所述第一折面D(67)和所述第二折面D(68)相互90度折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配件盒(20)包括一纸成型的第一折面E(76)、第二折面E(75)、第三折面E(74)、第四折面E(72)、第五折面E(71)、第六折面E(73);所述第三折面E(74)、第五折面E(71)、第六折面E(73)均设置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折面E(76)、第二折面E(75)、第四折面E(72)均设置为矩形;所述第二折面E(75)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折面E(76)连接,所述第二折面E(75)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折面E(74)连接;所述第四折面E(72)的一侧与所述第五折面E(71)的斜面连接,所述第四折面E(7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六折面E(73)的斜面连接;
所述第三折面E(74)和所述第一折面E(76)同向90°折设;所述第六折面E(73)和所述第五折面E(71)同向90°折设;
所述第六折面E(73)靠向所述第三折面E(74)的一侧折设重叠;所述第五折面E(71)与所述第一折面E(76)的一侧相贴接触;所述第一折面E(76)、第二折面E(75)、第三折面E(74)、第四折面E(72)、第五折面E(71)、第六折面E(73)围设形成配件置物腔。
CN202222537429.7U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 Active CN218595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7429.7U CN218595041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7429.7U CN218595041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5041U true CN218595041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0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7429.7U Active CN218595041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5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2743A (zh) 带有缓冲衬垫的一体式快装包装箱
CN218595041U (zh) 一种防跌落缓冲包装箱结构
US9266658B2 (en) Cushioning carton
CN107054825A (zh) 便于拆装的可循环用折叠箱
CN210116745U (zh) 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及包装盒
CN207001064U (zh) 便于拆装的可循环用折叠箱
CN211618398U (zh) 应用于易碎物品的缓冲包装裁片及包装结构
JP3022164B2 (ja) 緩衝材および緩衝材を備えた包装箱
CN212172865U (zh) 一种左右通用防护缓冲及其裁片
CN210913272U (zh) 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及包装盒
CN211033743U (zh) 一种包装箱
CN107054823A (zh) 循环利用折叠箱
CN219487971U (zh) 一种便捷式显示器包装装置
CN221024818U (zh) 一种加固型瓦楞纸箱
CN220263494U (zh) 高强度瓦楞纸箱
CN216035678U (zh) 一种玻璃镜的多片运输包装
JP3174287B2 (ja) 段ボール製コーナー固定緩衝材
CN216862373U (zh) 一种包装用护盖装置
CN211033406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8259212U (zh) 一种缓冲隔板以及包装箱
CN106864929A (zh) 便于拆装的循环利用折叠箱
CN201012792Y (zh) 包装用缓冲装置
CN214825790U (zh) 一种用于筒状包装物的内衬构件及内衬
CN216612007U (zh) 一种可反复快速折叠的瓦楞纸箱
CN211365299U (zh) 一种四角角柱加强的裁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