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7527U - 一种降温结构及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温结构及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7527U
CN218587527U CN202222241847.1U CN202222241847U CN218587527U CN 218587527 U CN218587527 U CN 218587527U CN 202222241847 U CN202222241847 U CN 202222241847U CN 218587527 U CN218587527 U CN 218587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structure
air duct
side plate
ai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18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勇
李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uorixi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or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or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or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418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7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7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7527U/zh
Priority to ZA2023/07850A priority patent/ZA202307850B/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温结构及逆变器,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该降温结构包括支架,以及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散热器、罩壳和侧板,所述罩壳形成有风道,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侧板与所述罩壳相连,且所述侧板位于所述风道的一端,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朝向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出风。能够提升散热效果,保证逆变器使用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降温结构及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温结构及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产品是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及能为电池提供充放电功能的一款产品。同时,它也是一款具有多个产热源的产品,在开启工作时机箱内的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将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机箱温度上升。机箱排出热空气再到吸入空气的循环过程,使得发热的逆变器设备得到了冷却。
由于发热源的位置比较分散,目前主流的散热形式主要采用多个散热风扇对需要降温的元器件进行分散直吹的形式,使得风扇吹出的风气流较乱,导致风速较低,降温效果比较差。所以在高温气候环境或满载功率工作时,散热风扇提供的风从机箱内带走热量的速度小于元器件发热的速度,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在较高温环境中工作时使用寿命变短并且容易发生故障,严重将直接影响到逆变器产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温结构及逆变器,能够提升散热效果,保证逆变器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降温结构,包括支架,以及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散热器、罩壳和侧板,所述罩壳形成有风道,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侧板与所述罩壳相连,且所述侧板位于所述风道的一端,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朝向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出风。
可选地,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风扇在所述侧板上依次排布,且所述散热风扇的排布方向与所述风道的宽度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散热翼片,相邻散热翼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通孔,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罩盖的一侧,且与所述通孔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罩壳形成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侧板抵持,或,所述罩壳形成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的一端穿过所述侧板并伸出所述侧板预设距离。
可选地,当所述罩壳穿过所述侧板时,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罩壳对应的槽孔。
可选地,所述风道的横截面包括矩形、梯形、半圆形、半椭圆形、凹字形和凸字形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设置为多个,且所述散热器与发热源之间交错设置。
可选地,所述风道的出风口设置有辅助风扇,所述辅助风扇用于对所述辅助风道辅助抽风。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机箱,以及如上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降温结构,所述降温结构设置于所述机箱内,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位于所述降温结构的进风口处。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结构及逆变器,通过支架,以及与支架连接的散热器、罩壳和侧板,在通过罩壳形成风道的同时,通过侧板与风道的一端连接,以便于在侧板上设置的散热风扇对风道进行吹风。另外,散热器位于罩壳形成的风道内,在散热风扇对风道的进风口吹风时,能够使散热风扇的出风进行聚拢,以提高气流通过风道的流速,及时带走风道内散热器和其他元器件的热量,以提升散热效果,从而抑制元器件的升温,保证逆变器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罩壳与散热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罩壳与散热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罩壳与侧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降温结构;110-支架;120-散热器;122-散热翼片;130-罩壳;140-侧板;142-通孔;150-散热风扇;160-辅助风扇;200-逆变器;210-机箱;220-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降温结构100,应用于逆变器,该降温结构100包括支架110,以及与支架110连接的散热器120、罩壳130和侧板140,罩壳130形成有风道,散热器120位于风道内,侧板140与罩壳130相连,且侧板140位于风道的一端,侧板140上设置有散热风扇150,散热风扇150朝向风道的进风口出风。
具体的,散热器120、罩壳130和侧板140可以与支架110之间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结构与支架110间接连接。示例的,支架110上可以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所需的元器件,散热器120和罩壳130均设置在电路板上,也可以仅将散热器120设置在电路板上,以通过电路板与支架110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另外,在罩壳130与支架110之间连接时,罩壳130形成散热用的风道,在散热风扇150朝向风道的进风口出风时,能够对散热风扇150的出风进行聚拢,避免出风的分散性,有利于提升气流在风道内的流速,以更快速的带有产生的热量,提升散热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结构100,通过支架110,以及与支架110连接的散热器120、罩壳130和侧板140,在通过罩壳130形成风道的同时,通过侧板140与风道的一端连接,以便于在侧板140上设置的散热风扇150对风道进行吹风。另外,散热器120位于罩壳130形成的风道内,在散热风扇150对风道的进风口吹风时,能够使散热风扇150的出风进行聚拢,以提高气流通过风道的流速,及时带走风道内散热器120和其他元器件的热量,以提升散热效果,从而抑制元器件的升温,保证逆变器使用时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散热风扇150设置为多个,多个散热风扇150在侧板140上依次排布,且散热风扇150的排布方向与风道的宽度方向一致。
采用上述方式,可以增加散热风扇150出风的风量,以更好的提升散热效率,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散热风扇150的个数可以根据风道的宽度以及散热风扇150自身的功率和大小确定。示例的,散热风扇150可以设置为两个或三个,以更好的与风道相适配。
如图2和图3所示,散热器120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散热翼片122,相邻散热翼片122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延伸方向与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
具体的,通过将散热器120设置为多个散热翼片122平行的形式,有利于在散热翼片122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在散热通道的延伸方向与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时,散热风扇150产生的气流也可以沿散热通道流动,避免对风道内的气流造成阻挡,有利于保证气流在风道内流动的顺畅性,而且在流动通过散热通道时,可以充分带走散热器120传导的热量,以提升降温的效果。
如图1和图4所示,侧板140上设置有与风道连通的通孔142,散热风扇150设置于侧板140背离罩盖的一侧,且与通孔142相对应。
具体的,通孔142可以设置为圆形,在散热风扇150与通孔142相对应时,可以使散热风扇150通过通孔142将风吹送至风道内。可以理解的,风道与散热风扇150一一对应设置,且通孔142可以与散热器120对应或者与散热器120之间的过道对应,以提升散热效果为准。
如图4所示,罩壳130形成风道的进风口的一端与侧板140抵持,或,罩壳130形成风道的进风口的一端穿过侧板140并伸出侧板140预设距离。
具体的,在罩壳130与侧板140之间配合时,可以支架将罩壳130与侧板140之间抵持即可,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也可以在抵持位置焊接或粘接固定。另外,在罩壳130穿过侧板140预设距离时,可以在散热风扇150使用过程中,防止风从散热风扇150与侧板140之间的间隙溢出,有利于提升散热风扇150风量的利用率。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当罩壳130穿过侧板140时,侧板140上设置有与罩壳130对应的槽孔。
具体的,通过在侧板140上设置与罩壳130形状一致的槽孔,以使罩壳130可以通过槽孔穿过侧板140预设距离,以形成所需的连接结构。采用上述形式,有利于简化设置形式,提升连接的简便性。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风道的横截面包括矩形、梯形、半圆形、半椭圆形、凹字形和凸字形的任意一种。
具体的,罩壳130形成的风道的横截面可以根据设置的元器件的形式,以及散热器120的设置形式和具体的空间位置灵活设置,只要能够保证对散热风扇150吹出的风进行聚拢,以提升风速即可。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散热器120设置为多个,且散热器120与发热源之间交错设置。
采用上述形式,可以借助散热器120对发热源充分的散热,以抑制发热源的温升。同时,在散热风扇150工作时,可以增加气流与散热器12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更好的提升散热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风道的出风口设置有辅助风扇160,辅助风扇160用于对辅助风道辅助抽风。
这样一来,在风道的长度过长时,可以通过辅助风扇160增强风道内气流的流动,以提升散热效果。其中,辅助风扇160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逆变器200,包括机箱210,以及前述实施例中的降温结构100。该降温结构100设置于机箱210内,机箱210上设置有格栅220,格栅220位于降温结构100的进风口处,以防止散热风扇150工作时将异物吸入风道内。该逆变器200包含与前述实施例中的降温结构100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降温结构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散热器、罩壳和侧板,所述罩壳形成有风道,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侧板与所述罩壳相连,且所述侧板位于所述风道的一端,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朝向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出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风扇在所述侧板上依次排布,且所述散热风扇的排布方向与所述风道的宽度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散热翼片,相邻散热翼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风道的延伸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通孔,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罩壳的一侧,且与所述通孔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形成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侧板抵持,或,所述罩壳形成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的一端穿过所述侧板并伸出所述侧板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罩壳穿过所述侧板时,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罩壳对应的槽孔。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横截面包括矩形、梯形、半圆形、半椭圆形、凹字形和凸字形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设置为多个,且所述散热器与发热源之间交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设置有辅助风扇,所述辅助风扇用于对所述风道辅助抽风。
10.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以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降温结构,所述降温结构设置于所述机箱内,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位于所述降温结构的进风口处。
CN202222241847.1U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降温结构及逆变器 Active CN218587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1847.1U CN218587527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降温结构及逆变器
ZA2023/07850A ZA202307850B (en) 2022-08-24 2023-08-11 A cooling structure and an invert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1847.1U CN218587527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降温结构及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7527U true CN218587527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3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1847.1U Active CN218587527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降温结构及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7527U (zh)
ZA (1) ZA202307850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2307850B (en) 2023-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6813B (zh) 一种充电桩的散热装置、散热方法和充电桩
CN104080314B (zh) 冷却印刷电路板上发热元件的电子组件和方法
CN107846812B (zh) 一种充电桩的双风扇式散热装置、散热方法和充电桩
KR20140053597A (ko) 전자기기의 냉각장치
JP2020180709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8113321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8587527U (zh) 一种降温结构及逆变器
CN213125041U (zh) 一种具备高效率散热性能的激光发生装置
CN111649395A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7693253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KR20090050316A (ko) 공기조화장치의 제어장치의 방열 구조
RU87599U1 (ru) Корпус прибора
CN21479927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稳压电源
CN210072533U (zh) 一种用于标准机箱的引流散热装置
CN214592516U (zh) 逆变器及其散热结构
CN212435573U (zh) 一种电力机车用可快速散热逆变器
CN211908641U (zh) 一种变频器
CN211321892U (zh) 一种新型无线通信网关
CN219514505U (zh) 散热结构
CN218109636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电焊机机壳
CN212777671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6218453U (zh) 一种高压直流电源的散热系统
CN210577106U (zh) 一种循环式散热型配电柜
CN215871160U (zh) 一种大功率超声波电源柜
EP4373232A1 (en)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ic powe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Baoan District City, the third floor of the community of 13A, Wutong Industrial Park, 4 layers and 5 stories.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uorixi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Baoan District City, the third floor of the community of 13A, Wutong Industrial Park, 4 layers and 5 stories.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UOR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