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6426U - 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6426U
CN218586426U CN202223108492.5U CN202223108492U CN218586426U CN 218586426 U CN218586426 U CN 218586426U CN 202223108492 U CN202223108492 U CN 202223108492U CN 218586426 U CN218586426 U CN 218586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hotovoltaic
photovoltaic connector
butt joint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84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dian Solar Inc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Priority to CN2022231084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6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6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6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接线盒,其中,所述光伏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设有一呈管状的对接腔及收容于所述对接腔内的插针,所述对接腔的内壁上具有沿对接腔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呈环形且环绕于所述插针的四周外围。本实用新型的光伏连接器,通过在对接腔的内壁上设有凹槽,以增加光伏连接器的带电位置到密封圈的爬电距离,可以有效地增加光伏连接器的绝缘性能,进而提升光伏连接器的电器安全。

Description

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接线盒。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中光伏连接器用于光伏电站系统中光伏组件之间的电气传输,承担着光伏组件是否能够有效发电的使命,光伏连接器的可靠性能关系着最终的发电量,尤其是目前光伏电站系统在分布式、水上光伏、海上光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光伏连接器的可靠性及绝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光伏连接器材料上主要有以下几项选择:如果选用PPE材料作为光伏连接器的本体,此材料应用范围最广,其具有优秀的绝缘性能,但是对使用环境敏感,容易受到化学、油污、农药等污染,导致开裂,进而影响光伏连接器的正常使用;如果选用PC材料作为光伏连接器的本体,PC材料在耐化学性、耐冲击等方面有很大优势,尤其适用于比较差的外部环境下,但其绝缘性能较差,影响光伏连接器的电器安全,进而会影响光伏电站系统的安全性能。
行业内表征光伏连接器的绝缘性能的参数之一为爬电距离,爬电距离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由于行业内对光伏连接器要能互配,在结构上不允许加长对插后距离,因此,目前,常规的光伏连接器的结构不能满足较大系统电压的电站系统的要求。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接线盒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接线盒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连接器,所述光伏连接器包括一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设有一呈管状的对接腔及收容于所述对接腔内的插针,所述对接腔的内壁上具有沿对接腔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呈环形且环绕于所述插针的四周外围。
进一步地,所有所述凹槽的开口尺寸之和不超过所述对接腔沿其长度方向尺寸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不超过所述对接腔的内壁厚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开口处的尺寸小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腔的内壁上具有连接相邻两个凹槽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沿对接腔长度方向的尺寸不大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处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连接器还包括与第一连接器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基体、位于所述基体一端的插接部、套设于所述插接部上的密封圈,所述插接部呈管状并收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对接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设于插接部内用于收容所述插针的插套,所述凹槽沿插接方向的排布长度大于所述插针和插套接触部分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插套和插针均呈中空式管状结构,且插套和插针的一端均与一线缆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位于所述对接腔内并压接于所述密封圈上的抵接面、位于所述对接腔底部的对接面,所述若干凹槽位于所述抵接面和对接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设于盒体内的金属基片、通过一线缆与所述金属基片连接的上述的光伏连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光伏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光伏连接器通过在对接腔的内壁上设有的若干凹槽,以增加光伏连接器的带电位置到密封圈的爬电距离,可以有效地增加光伏连接器的绝缘性能,进而提升光伏连接器的电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伏连接器一个实施例的光伏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光伏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第一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盒的一个实施例的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光伏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11-基体,12-插接部,13-密封圈,14-插套,20-第一连接器,21-本体,22-对接腔,23-抵接面,24-对接面,25-凹槽,26-连接面,27-插针,28-对接端面,4-接线盒,41-盒体,42-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辅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主题的基本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连接器1,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光伏连接器1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器10和第一连接器20,所述第二连接器10包括基体11、连接于所述基体11一端的插接部12、设于插接部内的插套、套设于所述插接部12上靠近基体11设置的密封圈13,所述第一连接器20设有一呈管状的对接腔22及收容于所述对接腔22内的插针27,所述对接腔22的长度方向沿着插接方向,当第二连接器10和第一连接器20插接配合时,所述插接部12呈管状并收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20的对接腔22内,插针27伸入插接部12内以实现电性连接,同时,密封圈13的顶端抵接对接腔22的内壁,对接腔22内插套与插针27电性连接的位置到密封圈13的距离为爬电距离,爬电距离越长,光伏连接器1的绝缘性能越好,但是行业内对光伏连接器1的规格有要求,不能随意增加光伏连接器1的对插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连接器1可以有效地增加爬电距离。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对接腔22的内壁上具有沿对接腔22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凹槽25,所述凹槽25呈环形且环绕于所述插针27的四周外围。本实用新型的光伏连接器1通过在对接腔22的内壁上设置的凹槽25,以增加光伏连接器1的带电位置到密封圈13的距离,即,爬电距离,进而增加光伏连接器1的绝缘性能。
所述第一连接器20具有本体21,所述本体21具有位于所述对接腔22内并压接于所述密封圈13上的抵接面23、位于所述对接腔22底部的对接面24,所述若干凹槽25位于所述抵接面23和对接面24之间。也就是,所述凹槽设在所述光伏连接器的带电位置到密封圈之间的对接腔的内壁上,尽可能地增加所述凹槽设置的范围,以提升光伏连接器的绝缘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21具有与基体11对接的对接端面28,所述凹槽25沿插接方向的端部相对插针27更靠近所述对接端面28,所述凹槽25在插接方向上的排布会覆盖所述插针27的端部,即,至少在插针27的延伸尺寸上,对接腔22内均设有凹槽,以增加所述插针27对应的位置的爬电距离,进而提升所述光伏连接器1的绝缘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插套14用于收容所述插针27,在第二连接器10和第一连接器20插接配合后,所述插针27插入插套14内,所述凹槽25沿插接方向的排布长度大于所述插针27和插套14接触部分的长度,在插针27和插套14接触的带电的位置,爬电距离均较大,进一步提升光伏连接器1的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套和插针均呈中空式管状结构,且插套和插针的一端均与一线缆电性连接,使得光伏连接器和光伏组件形成通过盒体内的金属基片形成电性连接,将光伏组件的电流传输出来。
本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凹槽25沿着所述光伏连接器1的插接方向间隔设置,使得所述对接腔22对应的第一连接器基体20受力均匀,以保持所述光伏连接器1本身的结构强度。
所述凹槽25沿着所述光伏连接器1的周向呈环形设置,在沿着所述光伏连接器1的周向方向上均可以增加光伏连接器1的爬电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腔22的内壁上具有连接相邻两个凹槽25的连接面26,在插接方向上,所述连接面26的尺寸不大于所述凹槽25的开口处的尺寸,以满足所述第一连接器20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有所述凹槽25的开口尺寸之和不超过所述对接腔22沿其插接方向尺寸的二分之一,所述凹槽25的深度不超过所述对接腔22内壁厚度的三分之一,以保持所述光伏连接器1本身的结构强度,可以抵御外界环境的侵袭或者外物的冲击。
优选地,所述凹槽25的开口处的尺寸小于所述凹槽25的底部的尺寸,使得所有所述凹槽25的开口尺寸在一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地增加爬线距离。
优选地,所述凹槽25的内壁还可以是曲线设置,在不增加所有所述凹槽25的开口尺寸的情况下,进一步地增加爬线距离。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所述凹槽25的具体形状,包括但不限定矩形、梯形、三角形、半圆形或者椭圆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连接器的凹槽25通过一模具组件形成,所述模具组件形成凹槽25的过程为:在光伏连接器1注塑时,将具有凸起的橡胶件套在模芯上,形成一个整体,伸入到注塑件内,当注塑完成后,先将模芯抽出,因橡胶件采用橡胶材质,具有较大的变形量,可直接取出,在对接腔22的内壁上与凸起对应的位置形成若干凹槽25,过程简单。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接线盒4,如图7所示,所述接线盒4包括盒体41、设于盒体41内的金属基片(未图示)、通过一线缆42与所述金属基片连接的上述的光伏连接器1,将接线盒4对应的光伏组件的电流传导出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伏连接器1通过设在对接腔22的内壁上的若干凹槽25,以增加光伏连接器1的带电位置到密封圈13的距离,即,爬电距离,可以有效地增加光伏连接器1的绝缘性能,进而提升光伏连接器1的电器安全。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连接器,包括一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设有一呈管状的对接腔及收容于所述对接腔内的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腔的内壁上具有沿对接腔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呈环形且环绕于所述插针的四周外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凹槽的开口尺寸之和不超过所述对接腔沿其长度方向尺寸的二分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不超过所述对接腔的内壁厚度的三分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处的尺寸小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腔的内壁上具有连接相邻两个凹槽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沿对接腔长度方向的尺寸不大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处的尺寸。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连接器还包括与第一连接器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基体、位于所述基体一端的插接部、套设于所述插接部上的密封圈,所述插接部呈管状并收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对接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设于插接部内用于收容所述插针的插套,所述凹槽沿插接方向的排布长度大于所述插针和插套接触部分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和插针均呈中空式管状结构,且插套和插针的一端均与一线缆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位于所述对接腔内并压接于所述密封圈上的抵接面、位于所述对接腔底部的对接面,所述若干凹槽位于所述抵接面和对接面之间。
10.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设于盒体内的金属基片、通过一线缆与所述金属基片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连接器。
CN202223108492.5U 2022-11-22 2022-11-22 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接线盒 Active CN218586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8492.5U CN218586426U (zh) 2022-11-22 2022-11-22 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8492.5U CN218586426U (zh) 2022-11-22 2022-11-22 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6426U true CN218586426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79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8492.5U Active CN218586426U (zh) 2022-11-22 2022-11-22 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6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857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3907243A (zh) 导电端子
CN111106487A (zh) 一种连接器
CN218586426U (zh) 光伏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接线盒
CN110768046A (zh) 一种片式信号电连接器
JP4014413B2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における電力接続用コネクタ
CN201927758U (zh) 转接器
CN201075427Y (zh) 电连接器
CN108288781B (zh) 二次molding成型的插头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15119294U (zh) 一种抗压式电源连接器
CN217589503U (zh) 新型高压端子组合
CN216794075U (zh) 母插头和电连接器
CN218472375U (zh) 防水usb插座及移动终端
CN220456809U (zh) 一种用于充电器的转换连接器
CN219959600U (zh) 一种直头线束连接器
CN216980947U (zh) 内注塑导线端子
CN210926487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5869970U (zh) 一种防水连接端子及电动汽车充电枪
CN216085540U (zh) 一种电插接件
JP6933821B2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CN215732549U (zh) 弯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7062697U (zh) 一种2+8芯连接器
CN214100067U (zh) 基于rov的水下插拔电连接器
CN213026692U (zh) 一种新型防水防呆连接器
CN214378971U (zh) 一种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