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2323U - 四通阀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四通阀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2323U
CN218582323U CN202222691817.0U CN202222691817U CN218582323U CN 218582323 U CN218582323 U CN 218582323U CN 202222691817 U CN202222691817 U CN 202222691817U CN 218582323 U CN218582323 U CN 218582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ection
section
capillary
main valve
capillary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18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巨灿
刘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18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2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2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2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四通阀及空调系统。该四通阀包括主阀、驱动阀、E毛细管、C毛细管及D毛细管。主阀包括主阀体及高压管,高压管位于主阀体的周侧,并与主阀体连通。驱动阀位于主阀体的周侧,并与主阀体连接。E毛细管包括第一连接段,C毛细管包括第二连接段,D毛细管包括第三连接段。其中,第一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平行设置,及/或,第二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平行设置。本申请的优点在于:仅需将驱动阀朝向主阀方向一次放置,便能够实现驱动阀与主阀间整体的装配,操作简单,安装便捷,提高了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四通阀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四通阀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机组中通过设置四通阀来改变制冷剂流动方向以切换空调系统的制冷或制热模式。
现有四通阀包括主阀及驱动阀,且主阀与驱动阀间通过毛细管连接。毛细管包括E毛细管、D毛细管、S毛细管与C毛细管。现有四通阀在装配过程中,首先放置驱动阀,但E毛细管与C毛细管会与主阀的阀体发生干涉,阻碍驱动阀安装到合适的位置。因此,需要扳动E毛细管与C毛细管后,再放置驱动阀,以使D毛细管、S毛细管对准相应的接口。待D毛细管、S毛细管安装完成后,再将E毛细管、C毛细管对准安装孔。如此,安装较麻烦,而且存在扳断E毛细管与C毛细管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四通阀及空调系统。
一种四通阀,包括主阀、驱动阀、E毛细管、C毛细管及D毛细管,所述主阀包括主阀体及高压管,所述高压管位于所述主阀体的周侧,并与所述主阀体连通;所述驱动阀位于所述主阀体的周侧,并与所述主阀体连接;所述E毛细管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E毛细管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阀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主阀体连通;所述C毛细管包括第二连接段,所述C毛细管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阀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主阀体连通;所述D毛细管包括第三连接段,所述D毛细管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阀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高压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平行设置,及/或,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平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仅需将驱动阀朝向主阀方向一次放置,就能够同时将E毛细管与D毛细管,及/或,C毛细管与D毛细管各自对准相应的安装孔,无需扳动E毛细管与C毛细管,操作简单,安装便捷,提高了安装效率。且E毛细管与C毛细管变形及扳断的风险小,提高四通阀的成品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中轴线、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主阀体的中轴线及所述高压管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及/或,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中轴线、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主阀体的中轴线及所述高压管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
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安装的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E毛细管还包括第四连接段及第五连接段,所述第四连接段与所述驱动阀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四连接段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四连接段连接。
如此设置,可实现介质在主阀与驱动阀间的流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四连接段及所述第五连接段均为直管。
如此设置,能够降低加工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E毛细管还包括第一折弯段及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五连接段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五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二折弯段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段与所述第五连接段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五连接段连接。
如此设置,能够简化加工过程,提高加工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折弯段的半径,所述第四连接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折弯段的半径。
如此设置,能够确保第一连接段、第三连接段顺利弯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五连接段、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第二折弯段一体成型。
如此设置,具有较好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五连接段之间呈第一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90°;所述第四连接段与所述第五连接段之间呈第二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夹角小于90°。
如此设置,能够顺利实现驱动阀与主阀间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通阀还包括低压管及S毛细管,所述低压管与所述主阀体连通;所述S毛细管包括第六连接段,所述S毛细管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阀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六连接段与所述低压管连通;其中,所述第六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平行设置。
如此设置,操作简单,安装便捷,提高了安装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四通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四通阀,仅需将驱动阀朝向主阀方向一次放置,便能够实现驱动阀与主阀间整体的装配,操作简单,安装便捷,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四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E毛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0、四通阀;10、主阀;11、主阀体;12、高压管;13、低压管;14、第一接管;15、第二接管;20、驱动阀;21、E毛细管;211、第一连接段;212、第四连接段;213、第五连接段;214、第一折弯段;215、第二折弯段;22、C毛细管;221、第二连接段;23、D毛细管;231、第三连接段;24、S毛细管;241、第六连接段;30、导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四通阀100,用于空调系统中以切换制冷剂的流通路径。
请继续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四通阀100包括主阀10、驱动阀20、E毛细管21、C毛细管22及D毛细管23。主阀10包括主阀体11及高压管12,高压管12位于主阀体11的周侧,并与主阀体11连通。驱动阀20位于主阀体11的周侧,并与主阀体11连接。E毛细管21包括第一连接段211,E毛细管21的一端与驱动阀20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段211与主阀体11连通。C毛细管22包括第二连接段221,C毛细管22的一端与驱动阀20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段221与主阀体11连通。D毛细管23包括第三连接段231,D毛细管23的一端与驱动阀20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段231与高压管12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四通阀100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E毛细管21、C毛细管22、D毛细管23与驱动阀20相连,再将带有E毛细管21、C毛细管22、D毛细管23的驱动阀20安装到主阀10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11与第三连接段231平行设置。如此,仅需将驱动阀20朝向主阀10方向一次放置,就能够同时将E毛细管21、D毛细管23各自对准相应的安装孔,无需扳动E毛细管21,操作简单,安装便捷,提高了安装效率。且避免了E毛细管21因被扳动而变形断裂,从而能够提高四通阀100的成品率。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段211的中轴线、第三连接段231的中轴线垂直于主阀体11的中轴线及高压管12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如此,能够更好地确定E毛细管21与D毛细管23在主阀10上对应的安装孔的位置,加工更加简单,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装的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段221与第三连接段231平行设置。如此,仅需将驱动阀20朝向主阀10方向一次放置,就能够同时将C毛细管22、D毛细管23各自对准相应的安装孔,无需扳动C毛细管22,操作简单,安装便捷,提高了安装效率。且避免了C毛细管22因被扳动而变形断裂,从而能够提高四通阀100的成品率。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段221的中轴线、第三连接段231的中轴线垂直于主阀体11的中轴线及高压管12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如此,能够更好地确定C毛细管22与D毛细管23在主阀10上对应的安装孔的位置,加工更加简单,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装的效率。
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11、第二连接段221与第三连接段231平行设置。如此,仅需将驱动阀20朝向主阀10方向一次放置,就能够同时将E毛细管21、C毛细管22及D毛细管23各自对准相应的安装孔,无需扳动E毛细管21及C毛细管22,操作简单,安装便捷,提高了安装效率。且避免了E毛细管21及C毛细管22因被扳动而变形断裂,从而能够提高四通阀100的成品率。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段211的中轴线、第二连接段221的中轴线及第三连接段231的中轴线垂直于主阀体11的中轴线及高压管12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如此,能够更好地确定E毛细管21、C毛细管22与D毛细管23在主阀10上对应的安装孔的位置,加工更加简单,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装的效率。
综上,通过采用本申请的结构,E毛细管21及C毛细管22变形断裂的几率小,提高了四通阀100的成品率。且操作较简单,安装便捷,提高了安装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1,四通阀100还包括低压管13、第一接管14及第二接管15。第一接管14、低压管13及第二接管15与高压管12位于主阀体11周侧的相对方向,并分别与主阀体11连通。
四通阀100还包括S毛细管24。S毛细管24包括第六连接段241,S毛细管24的一端与驱动阀20连通,另一端通过第六连接段241与低压管13连通。其中,第六连接段241、与第三连接段231平行设置。
具体的,S毛细管24与D毛细管23在驱动阀20的阀体两侧对应设置,且S毛细管24与D毛细管23所起到的作用基本相同,不同点仅在于连接的管路不同。C毛细管22与E毛细管21所起到的作用也基本相同,不同点也仅在于连接的管路不同,C毛细管22与E毛细管21分别连接主阀体11的两端。
进一步的,通过将第六连接段241与第三连接段231平行设置,即第六连接段241也垂直于主阀体11的中轴线及高压管12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如此,同样起到仅一次放置,就能够将S毛细管24与E毛细管21、C毛细管22、D毛细管23同时对准相应的安装孔,实现驱动阀20与主阀10间整体的装配,操作简单,安装便捷,提高了安装效率。
请参阅图2,E毛细管21还包括第四连接段212及第五连接段213,第四连接段212与驱动阀20连接;第五连接段213位于第一连接段211与第四连接段21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连接段211、第四连接段212连接。如此,可实现介质在主阀10与驱动阀20间的流通。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11、第四连接段212及第五连接段213均为直管。直管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11、第四连接段212及第五连接段213也可呈弯折设置,只要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即可。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E毛细管21还包括第一折弯段214及第二折弯段215。第一折弯段214位于第一连接段211与第五连接段213之间,并分别与第一连接段211、第五连接段213连接。第二折弯段215位于第四连接段212与第五连接段213之间,并分别与第四连接段212、第五连接段213连接。
现有结构中,E毛细管在主阀体上对应的安装孔的中轴线与D毛细管在高压管上对应的安装孔的中轴线存在一定夹角。具体的,D毛细管在高压管上对应的安装孔的中轴线是竖直设置的,E毛细管在主阀体上对应的安装孔的中轴线则偏离了竖直方向。如此,在加工E毛细管时,E毛细管需至少设置三处弯折,且三处弯折处之间存在空间转交,生产较考验加工人员的的空间想象力,有一定的加工难度。
而本申请提供的E毛细管21,仅通过二次弯折即可实现E毛细管21的加工。相较于现有结构中的E毛细管至少存在三次弯折,本申请提供的E毛细管21能够至少减少一次弯折的加工,从而简化了加工过程,且便于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段2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折弯段214的半径,第四连接段21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折弯段215的半径。如此设置,能够确保第一连接段211、第四连接段212顺利弯出,从而更好的与主阀10进行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11与第五连接段213之间呈第一夹角设置,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90°,例如,第一夹角可以为100°、110°、120°或130°等。第四连接段212与第五连接段213之间呈第二夹角设置,第二夹角小于90°,例如,第二夹角可以为50°、60°、70°或80°等。
第二夹角小于90°可确保E毛细管21朝向靠近主阀10的方向顺利弯折,第一夹角大于等于90°则使E毛细管21能够顺利与主阀体11之间进行连接。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大小可对应变化,只要满足E毛细管21能够顺利连接驱动阀20与主阀10即可。
综上可知,采用本申请的结构,E毛细管21能够采用更少的加工工序,并能够简单、顺利地实现驱动阀20与主阀10间的连接,从而提高四通阀100的装配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11、第四连接段212、第五连接段213、第一折弯段214与第二折弯段215一体成型。如此,E毛细管21具有较好的强度,从而延长了E毛细管21的使用寿命。且E毛细管21的加工更加简单,降低了加工难度及加工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11、第四连接段212、第五连接段213、第一折弯段214与第二折弯段215间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在此不过多限定。
请参阅图1,四通阀100还包括导阀30,导阀30与驱动阀20连通,并用于切换驱动阀20的工作模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四通阀1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四通阀,包括:
主阀(10),所述主阀(10)包括主阀体(11)及高压管(12),所述高压管(12)位于所述主阀体(11)的周侧,并与所述主阀体(11)连通;
驱动阀(20),所述驱动阀(20)位于所述主阀体(11)的周侧,并与所述主阀体(11)连接;
E毛细管(21),所述E毛细管(21)包括第一连接段(211),所述E毛细管(2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阀(20)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211)与所述主阀体(11)连通;
C毛细管(22),所述C毛细管(22)包括第二连接段(221),所述C毛细管(2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阀(20)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221)与所述主阀体(11)连通;
D毛细管(23),所述D毛细管(23)包括第三连接段(231),所述D毛细管(2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阀(20)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段(231)与所述高压管(12)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1)与所述第三连接段(231)平行设置,及/或,所述第二连接段(221)与所述第三连接段(231)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1)的中轴线、所述第三连接段(231)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主阀体(11)的中轴线及所述高压管(12)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
及/或,所述第二连接段(221)的中轴线、所述第三连接段(231)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主阀体(11)的中轴线及所述高压管(12)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E毛细管(21)还包括:
第四连接段(212),所述第四连接段(212)与所述驱动阀(20)连接;
第五连接段(213),所述第五连接段(21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1)与所述第四连接段(212)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11)、所述第四连接段(2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1)、所述第四连接段(212)及所述第五连接段(213)均为直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E毛细管(21)还包括:
第一折弯段(214),所述第一折弯段(21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1)与所述第五连接段(213)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11)、所述第五连接段(213)连接;
第二折弯段(215),所述第二折弯段(215)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段(212)与所述第五连接段(213)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接段(212)、所述第五连接段(2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折弯段(214)的半径,所述第四连接段(21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折弯段(215)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1)、所述第四连接段(212)、所述第五连接段(213)、所述第一折弯段(214)与所述第二折弯段(215)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1)与所述第五连接段(213)之间呈第一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90°;所述第四连接段(212)与所述第五连接段(213)之间呈第二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夹角小于9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还包括:
低压管(13),所述低压管(13)与所述主阀体(11)连通;
S毛细管(24),所述S毛细管(24)包括第六连接段(241),所述S毛细管(24)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阀(20)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六连接段(241)与所述低压管(13)连通;
其中,所述第六连接段(241)与所述第三连接段(231)平行设置。
10.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四通阀。
CN202222691817.0U 2022-10-12 2022-10-12 四通阀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18582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1817.0U CN218582323U (zh) 2022-10-12 2022-10-12 四通阀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1817.0U CN218582323U (zh) 2022-10-12 2022-10-12 四通阀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2323U true CN218582323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1817.0U Active CN218582323U (zh) 2022-10-12 2022-10-12 四通阀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2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41858B1 (en) Bended heat exchanger
EP2738507B1 (en) Heat exchanger
EP3064819B1 (en) Pipe joint,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US11428446B2 (en) Heat exchanger unit
KR20140106493A (ko) 공기 조화기
CN218582323U (zh) 四通阀及空调系统
CN203758090U (zh) 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8151378B (zh) 管路、管路系统及空调
CN214371085U (zh)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CN213454380U (zh) 一种具有多通道扁管的空调冷凝器
CN215984072U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211552123U (zh) 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
CN20455506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柜
CN219776468U (zh) 一种拼接式端板结构
EP3306248B1 (en) Double pip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5373049U (zh) 压缩机管路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20489440U (zh) 一种满液式风冷螺杆热泵机组用四通阀组件
CN213873122U (zh) 减震管路及空调器
CN213748018U (zh) 换热设备和车载空调系统
CN220826455U (zh) 用于空调的回气管路及空调器
CN210570193U (zh) 一种换热器胀管板及其管翅式换热器
CN216844914U (zh) 多联机系统
CN214949434U (zh) 空调主机与内机快速连接结构
US10801791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214581465U (zh) 可增大换热效果的换热器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