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0009U - 一种钢球等温淬火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球等温淬火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0009U
CN218580009U CN202223005236.3U CN202223005236U CN218580009U CN 218580009 U CN218580009 U CN 218580009U CN 202223005236 U CN202223005236 U CN 202223005236U CN 218580009 U CN218580009 U CN 218580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enching bath
quenching
ball
control valve
steel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52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秀芳
陈宏宇
郝健美
徐海涛
刘亚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 Machine Manufacture Factory Of Anshan Steel And I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ne Machine Manufacture Factory Of Anshan Steel And I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e Machine Manufacture Factory Of Anshan Steel And Iron Corp filed Critical Mine Machine Manufacture Factory Of Anshan Steel And Iron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30052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0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0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0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球等温淬火池,包括淬火池、进液口、排液口和进球导槽,辅助转盘的上部可转动地连接有带多个槽坑的转底盘,旋转轴一端固定在旋转底盘的中心,另一端与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槽坑内可更换地设有球筐,加热装置设置在淬火池的外周壁;进液口和排液口的管路上分别设有进液控制阀和排液控制阀,淬火池内设有温度传感器,进液控制阀、排液控制阀、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自动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球等温淬火池能够使钢球在等温的环境中淬火充分,改善钢球淬火堆积而导致的淬火不均匀,提高钢球生产的连续性,改善钢球的淬火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钢球等温淬火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球等温淬火池。
背景技术
球磨钢球广泛用于粉磨各种矿石及其它物料,被广泛用于选矿、水泥及火力发电等行业。钢球制造方法主要有锻造、铸造、轧制等生产工艺。轧制法生产钢球,具有生产效率高,每分钟可生产20~180个钢球,材料利用率高达 98%,尺寸精度高,成本低,质量好等优点,是一种先进的球磨钢球生产工艺。轧制后的球磨钢球一般需要进行淬火处理,以提高钢球硬度和耐磨性能。钢球一般需要经过冷却、淬火和回火等一系列工艺,提高硬度和耐磨性能。
现有的淬火装置在对球磨钢球进行淬火时,通过把冷却到一定温度的钢球放在淬火液中迅速冷却,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球硬度和耐磨性。轧制后的大批量钢球需要进行淬火,但是传统的钢球淬火装置往往存在钢球在淬火池内堆积导致淬火不均匀,上游轧制钢球的速度快,而下游淬火的时间慢,导致生产不连续,淬火液的温度波动较大,进而导致钢球不能连续淬火,淬火效果不佳,影响钢球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钢球在等温的环境中淬火充分,提高钢球的淬火均匀性和连续性的钢球等温淬火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球等温淬火池,包括淬火池、进液口、排液口、设置于淬火池上部的进球导槽,还包括辅助转盘、旋转底盘、旋转轴、旋转驱动装置、多个球筐和温度自动控制器,
所述辅助转盘包括内圈架、外圈架以及连接内圈架和外圈架之间的多个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上串有圆柱滚动体,所述淬火池的池底中部竖直设有固定柱,所述的辅助转盘的内圈架穿过固定柱,置于所述淬火池的池底,所述旋转底盘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辅助转盘的上部,所述旋转底盘的下表面中心设有圆柱凹槽,所述圆柱凹槽内同轴套设于所述固定柱的上部,所述圆柱凹槽的内壁与所述固定柱的外壁之间设有轴承;
所述旋转底盘的上表面中心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端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底盘绕圈其轴线转动,所述旋转底盘沿其周向均布有多个槽坑,所述球筐可更换地置于所述槽坑内;
所述淬火池的外周壁设有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淬火池进行加热,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淬火池上部的侧壁上,所述排液口设置于淬火池下部的侧壁上,所述进液口的管路和所述排液口的管路分别设有进液控制阀和排液控制阀,所述淬火池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液控制阀、排液控制阀、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自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温度自动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所述淬火池的温度,控制所述进液控制阀、所述排液控制阀和所述加热装置的开闭。
优选地,所述球筐设有镂空外壁,所述球筐内设有吊杆,所述吊杆的上部设有吊环。
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所述旋转轴的上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使所述旋转轴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带动所述旋转底盘旋转。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的外周壁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淬火池内设置旋转底盘,多个球筐可更换地设置在旋转底盘上的多个槽坑内,旋转底盘能够带动球筐内的钢球一起旋转,钢球从淬火池上部的进球导槽分批装入各个球筐内,当球筐转动一周后连续地完成淬火,将球筐吊出淬火池,改善钢球淬火堆积而导致的淬火不均匀,以及提高钢球生产的连续性,改善钢球的淬火效率。通过在淬火池外设置加热装置,在淬火池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能够感应池体内液体的温度,以及在进液口和排液口上分别设有进液控制阀和排液控制阀,并配合自动控制器的工作,从而实现钢球在等温环境中进行淬火,有利于钢球生成马氏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组织,提高淬火效果,以提高钢球硬度和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钢球等温淬火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钢球等温淬火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钢球等温淬火池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球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辅助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淬火池;2、加热装置;3、进液口;4、球筐;5、旋转轴;6、排液口;7、从动齿轮;8、镂空外壁;9、辅助转盘;10、内圈架;11、圆柱滚动体;12、连接杆;13、槽坑;14、旋转底盘;15、吊杆;16、外圈架;17、固定柱。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钢球等温淬火池,包括淬火池1、进液口3、排液口6、设置于淬火池上部的进球导槽(图中未示出),还包括辅助转盘9、旋转底盘14、旋转轴、旋转驱动装置、多个球筐4和自动温度控制器,
辅助转盘包括内圈架10、外圈架16以及连接内圈架10和外圈架16之间的多个连接杆12,连接杆12上串有圆柱滚动体11,淬火池1的池底中部竖直设有固定柱17,辅助转盘9的内圈架10穿过固定柱17置于淬火池1的池底,旋转底盘14可转动地连接在辅助转盘9的上部,旋转底盘14的下表面中心设有圆柱凹槽,圆柱凹槽同轴套设于固定柱17的外壁,在圆柱凹槽的内周壁与固定柱17的外周壁之间设有轴承,便于旋转底盘14绕其淬火池1的中心线转动,提高旋转底盘14转动时的稳定性和润滑性,固定柱17的外周壁与轴承的内圈过渡配合,圆柱凹槽的内周壁与轴承的外圈过渡配合,从而当驱动装置通过旋转轴带动旋转底盘14转动时,轴承主要起到润滑作用,减少旋转底盘14的转动时的摩擦力。
旋转轴的上端与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旋转轴5的上端设有从动齿轮7,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7啮合,使旋转轴5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带动旋转底盘14旋转。
在旋转底盘14上沿其周向均布有多个槽坑13,球筐4可更换地置于槽坑13内;球筐4设有镂空外壁8,球筐内设有吊杆15,吊杆15的上部设有吊环,能够便于吊车将球筐在淬火池中吊装。
淬火池1的上部设有旋转驱动装置,使旋转底盘绕其轴线转动,旋转底盘的下部设有辅助转盘9,辅助转盘9能够支撑整个旋转底盘14,辅助转盘9上的圆柱滚动体能够辅助旋转底盘9在淬火池内转动,钢球通过淬火池上部的进球导槽分批地落入各个球筐4内,球筐4随着旋转底盘14转动一周后,连续完成淬火过程,通过吊车吊起球筐,将钢球吊离淬火池,并重新吊入空的球筐4放置槽坑13中,提高钢球的淬火效率,满足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淬火池1的外周壁设有加热装置2,用于对淬火池1进行加热;加热装置2的外周壁设有保温层,起到保温和节能的作用,避免淬火液温度变化过快;进液口3设置于淬火池1上部的侧壁上,排液口6设置于淬火池1的侧壁上,在进液口3的管路和排液口6的管路上分别设有进液控制阀和排液控制阀,淬火池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进液控制阀、排液控制阀、加热装置2和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自动控制器电性连接,温度自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淬火池的温度,控制进液控制阀、排液控制阀和加热装置的开闭。
具体地,淬火池1的外壁设有加热装置2,能够对淬火池进行加热,自动控制器分别与进液控制阀、排液控制阀、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连接,根据测得的淬火池的温度,控制所述进液控制阀、排液控制阀和加热装置的开启关闭,从而实现对淬火池内温度进行控制,当淬火池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进液控制阀和排液控制阀打开,对淬火池进行降温,当淬火池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自动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开始加热,进液控制阀和排液控制阀关闭,从而实现钢球在等温环境下进行淬火,提高钢球淬火的均匀性,有利于钢球生成马氏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组织,以提高钢球硬度和耐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温度自动控制器、加热装置2、进液控制阀和排液控制阀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转盘9包括内圈架10、外圈架16、以及连接内圈架10和外圈架16之间的多个连接杆12,在连接杆12上串有圆柱滚动体11,使旋转底盘14能够在圆柱滚动体11。辅助转盘能够支撑整个底盘,并辅助底盘在淬火池内转动。
在淬火池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能够感应池体内液体的温度,以及在进液口3和排液口6上分别设有进液控制阀和排液控制阀,并配合自动控制器的工作,从而实现钢球在等温环境中进行淬火,有利于钢球生成马氏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组织,提高淬火效果,以提高钢球硬度和耐磨性能。
工作原理:当对钢球进行淬火时,将每个槽坑13内放置球筐,首先启动加热装置,对淬火池进行加热,同时启动转驱动装置的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与从动齿轮7连接的旋转轴5带动旋转底盘14转动,轧机轧制完成的钢球通过淬火池1上部的进球导槽(未示出)进入球筐4内,由于球筐4的外周壁为镂空外壁8,使得钢球与淬火液充分接触,提高淬火的均匀性。当进球时,旋转底盘14停止转动,一定数量的钢球通过进球导槽落入一个球筐4内,球筐4装入三分之二后,停止装球,旋转驱动装置带动旋转底盘14缓慢匀速转动,当第二个球筐4转至进球导槽下方时,旋转底盘14停止转动,继续将一定数量的钢球通过进球导槽落入第二个球筐内,依次往复,当球筐4随旋转底盘转14动一周后,通过吊机吊取球筐4,将完成等温淬火的钢球吊走卸球,并将空的球筐4重新放入底盘14的槽坑13内,改善钢球淬火堆积而导致的淬火不均匀,以及提高钢球生产的连续性,改善钢球的淬火效率。
由于温度自动控制器分别与进液控制阀、排液控制阀、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连接,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淬火池1的温度,自动控制进液控制阀、排液控制阀和加热装置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对淬火池1内进行等温控制,当淬火池1内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度自动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进液控制阀和排液控制阀打开,控制进液口3进液、排液口6排液,对淬火池1内的淬火液进行降温,当淬火池1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温度自动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开始加热,进液控制阀和排液控制阀关闭。淬火液可通过加热保温、进液排液的方式调节淬火池内淬火液的温度,使其保持淬火液在一定范围内的恒温,从而实现钢球在等温环境下进行淬火,有利于钢球生成马氏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组织,提高淬火效果,以提高钢球硬度和耐磨性能。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4)

1.一种钢球等温淬火池,包括淬火池、进液口、排液口、设置于淬火池上部的进球导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转盘、旋转底盘、旋转轴、旋转驱动装置、多个球筐和温度自动控制器,
所述辅助转盘包括内圈架、外圈架以及连接内圈架和外圈架之间的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串有圆柱滚动体,所述淬火池的池底中部竖直设有固定柱,所述辅助转盘的内圈架穿过固定柱,置于所述淬火池的池底,所述旋转底盘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辅助转盘的上部,所述旋转底盘的下表面中心设有圆柱凹槽,所述圆柱凹槽同轴套设于所述固定柱的上部,所述圆柱凹槽的内周壁与所述固定柱的外周壁之间设有轴承;
所述旋转底盘的上表面中心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端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底盘绕圈其轴线转动,所述旋转底盘沿其周向均布有多个槽坑,所述球筐可更换地置于所述槽坑内;
所述淬火池的外周壁设有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淬火池进行加热,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淬火池上部的侧壁上,所述排液口设置于淬火池下部的侧壁上,所述进液口的管路和所述排液口的管路分别设有进液控制阀和排液控制阀,所述淬火池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液控制阀、排液控制阀、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自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温度自动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所述淬火池的温度,控制所述进液控制阀、所述排液控制阀和所述加热装置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球等温淬火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筐设有镂空外壁,所述球筐内设有吊杆,所述吊杆的上部设有吊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球等温淬火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所述旋转轴的上端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使所述旋转轴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带动所述旋转底盘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球等温淬火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外周壁设有保温层。
CN202223005236.3U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钢球等温淬火池 Active CN218580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5236.3U CN218580009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钢球等温淬火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5236.3U CN218580009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钢球等温淬火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0009U true CN218580009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7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5236.3U Active CN218580009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钢球等温淬火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0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6751B (zh) 一种回转支承齿轮淬火的工艺方法
CN114672614B (zh) 一种金属冶炼微钛处理工艺
CN105400945B (zh) 一种大直径斜轧球磨钢球热处理系统
CN102382954B (zh) 一种斜轧球磨钢球在线连续淬火装置
CN218580009U (zh) 一种钢球等温淬火池
CN106807275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处理药剂搅拌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04608097U (zh) 一种磨球风淬装置
CN113027935B (zh) 翼形冷挤自润滑轴承的万向节及其加工方法
CN109513766A (zh) 一种高同心度马氏体不锈钢无缝管材的制造方法
CN214488303U (zh) 一种热轧钢管冷却装置
CN114891993B (zh) 一种用于热作模具钢的制作设备及工艺
CN109926507A (zh) 一种钢瓶瓶头成型装置及其工艺
CN216630864U (zh) 旋转反应装置及石墨类正/负极材料连续反应处理设备
CN212770862U (zh) 一种用于冷拔无缝钢管生产的退火炉
CN105420461B (zh) 一种斜轧球磨钢球罐式多层水冷却淬火装置
CN201406455Y (zh) 金属材料表面纳微米化的装置
CN104057250A (zh) 一种确保回转支撑内外圈装配互换性的加工工艺
CN207276669U (zh) 汽车半浮式半轴余热淬火自动生产线
CN217423970U (zh) 一种硅碳棒的感应烧结装置
CN213357655U (zh) 一种用于辊套的淬火装置
CN210458268U (zh) 一种变速箱用齿轮加工冷却装置
CN117020085B (zh) 一种大型风电主轴锻件的热锻成型及调质热处理工艺
CN211595742U (zh) 高耐磨高韧性长寿型热轧钢球用淬火机构
CN205295413U (zh) 一种斜轧球磨钢球余热利用热处理装置
CN105385831B (zh) 一种斜轧球磨钢球余热利用热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