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8500U - 液冷线缆 - Google Patents

液冷线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8500U
CN218568500U CN202222063775.6U CN202222063775U CN218568500U CN 218568500 U CN218568500 U CN 218568500U CN 202222063775 U CN202222063775 U CN 202222063775U CN 218568500 U CN218568500 U CN 218568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liquid
liquid cooling
cooled
co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637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青林
张强
徐文军
杨腾
赵雨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er New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637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8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8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8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冷线缆,该液冷线缆包括护套、液冷管、正极电缆组、负极电缆组及线缆填充物,护套具有容腔,液冷管设于容腔内,液冷管用于流动冷却液,正极电缆组包括设于容腔内的多个正极电缆,至少一正极电缆与液冷管紧贴设置,正极电缆与另一正极电缆和/或液冷管和/或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负极电缆组包括设于容腔内的多个负极电缆,至少一负极电缆与液冷管紧贴设置,负极电缆与另一负极电缆和/或液冷管和/或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线缆填充物填充第一间隙和/或第二间隙。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优化液冷线缆的内部结构,缩小液冷线缆直径的同时提高其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液冷线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冷线缆。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对充电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逐渐提升的充电功率往往会使线缆直径变得很大,同时线缆的发热量也会显著提高,对日常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冷线缆,旨在优化液冷线缆的内部结构,缩小液冷线缆直径的同时提高其散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冷线缆包括护套、液冷管、正极电缆组、负极电缆组及线缆填充物,所述护套具有容腔,所述液冷管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液冷管用于流动冷却液,所述正极电缆组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正极电缆,至少一所述正极电缆与所述液冷管紧贴设置,所述正极电缆与另一所述正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负极电缆组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负极电缆,至少一所述负极电缆与所述液冷管紧贴设置,所述负极电缆与另一所述负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线缆填充物填充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线缆设有两个所述液冷管,两个所述液冷管在所述液冷线缆的一端连通,一个所述液冷管为进液管,另一个所述液冷管为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之间形成第三间隙,所述线缆填充物填充所述第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正极电缆与多个所述负极电缆在所述护套内以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连线呈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第一线芯组,所述第一线芯组包括多个第一线芯,多个所述第一线芯设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一线芯与所述正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有所述线缆填充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第二线芯组,所述第二线芯组包括多个第二线芯,多个所述第二线芯设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所述第二线芯与所述负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有所述线缆填充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第三线芯组,所述第三线芯组包括多个第三线芯,多个所述第三线芯设于所述第三间隙内,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正极电缆和/或所述负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有所述线缆填充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地线,所述地线设于所述第三间隙内,所述地线与多个所述第三线芯在所述第三间隙内呈菱形紧密排列,所述地线与所述第三线芯和/或所述正极电缆和/或所述负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有所述线缆填充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电缆的数量和所述负极电缆的数量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护套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紧贴,所述内层内壁紧贴所述液冷管、所述正极电缆、所述负极电缆、所述第一线芯及所述第二线芯的外壁,所述内层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外层由PVC、TPE、TPU、橡胶材料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填充物为导热材料或圆形填充绳或PP丝毛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现有技术液冷线缆中直径较粗的DC电缆拆分成直径较细的多个正极电缆和多个负极电缆,使输送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充分减小了液冷管、正极电缆、负极电缆之间的空隙,缩小液冷线缆直径的同时,多个正极电缆和多个负极电缆有效的增加了DC电缆与液冷管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散热面积和热传导面积,有效地提升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冷线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冷线缆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液冷线缆 40 负极电缆组
10 护套 41 负极电缆
11 外层 42 第二间隙
12 内层 50 线缆填充物
20 液冷管 60 第一线芯组
21 进液管 61 第一线芯
22 出液管 70 第二线芯组
23 第三间隙 71 第二线芯
30 正极电缆组 80 第三线芯组
31 正极电缆 81 第三线芯
32 第一间隙 90 地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冷线缆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液冷线缆100包括护套10、液冷管20、正极电缆组30、负极电缆组40及线缆填充物50,所述护套10具有容腔,所述液冷管20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液冷管20用于流动冷却液,所述正极电缆组30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正极电缆31,至少一所述正极电缆31与所述液冷管20紧贴设置,所述正极电缆31与另一所述正极电缆31和/或所述液冷管20和/或所述护套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32,所述负极电缆组40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负极电缆41,至少一所述负极电缆41与所述液冷管20紧贴设置,所述负极电缆41与另一所述负极电缆41和/或所述液冷管20和/或所述护套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42,所述线缆填充物50填充所述第一间隙32和/或所述第二间隙4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现有技术液冷线缆100中直径较粗的DC电缆拆分成直径较细的多个正极电缆31和多个负极电缆41,使输送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充分减小了液冷管20、正极电缆31、负极电缆41之间的空隙,缩小液冷线缆100直径的同时,多个正极电缆31和多个负极电缆41有效的增加了DC电缆与液冷管20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散热面积和热传导面积,有效地提升了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正极电缆31包括铜线和绝缘层,绝缘层的内表面紧贴铜线;负极电缆41包括铜线和绝缘层,绝缘层的内表面紧贴铜线。
本实施例中,护套10的形状设置为圆筒状结构,可以理解的,这里并不对护套10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外护套10设置为其他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液冷线缆100设有两个所述液冷管20,两个所述液冷管20在所述液冷线缆100的一端连通,一个所述液冷管20为进液管21,另一个所述液冷管20为出液管22,所述进液管21和所述出液管22之间形成第三间隙23,所述线缆填充物50填充所述第三间隙23。
本实施例中,液冷线缆100设有两个液冷管20,两个液冷管20分别对多个正极电缆31以及多个负极电缆41进行降温,两根液冷支管增大了液冷管20外表面积,进而增大多个正极电缆31以及多个负极电缆41与液冷管20的接触面积,进而进一步增强了降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两根液冷支管中的一根为进液管21,两根液冷支管中的另一根为出液管22,也即,将两根液冷管20支管设置为一进一出的形式,便于充分利用液冷管20中液冷介质,同时便于实现进液与出液设置在同一端,便于实现收纳。
本实施例中,将液冷管20由硅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其中硅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耐候能力,同时还具备优异的耐冷却液特性。故将液冷管20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可稳定地进行热传递,具备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可避免冷液渗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所述正极电缆31与多个所述负极电缆41在所述护套10内以所述进液管21和所述出液管22的连线呈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液冷线缆100还包括第一线芯组60,所述第一线芯组60包括多个第一线芯61,多个所述第一线芯61设于所述第一间隙32内,所述第一线芯61与所述正极电缆31和/或所述液冷管20和/或所述护套10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有所述线缆填充物50。
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线芯61为信号线缆。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线芯组60的多个第一线芯61设置在正极电缆31、另一正极电缆31、液冷管20及护套10的内壁之间的第一间隙32内,合理利用了第一间隙32,减小液冷线缆100直径的同时,使液冷线缆100的内部结构紧致,利用线缆填充物50填满第一线芯61与正极电缆31、液冷管20、护套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后,进一步使液冷线缆100的内部结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液冷线缆100还包括第二线芯组70,所述第二线芯组70包括多个第二线芯71,多个所述第二线芯71设于所述第二间隙42内,所述第二线芯71与所述负极电缆41和/或所述液冷管20和/或所述护套10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有所述线缆填充物50。
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线芯71为信号线缆。
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线芯组70的多个第二线芯71设置在负极电缆41、另一负极电缆41、液冷管20及护套10的内壁之间的第二间隙42内,合理利用了第二间隙42,减小液冷线缆100直径的同时,使液冷线缆100的内部结构紧致,利用线缆填充物50填满第二线芯71与正极电缆31、液冷管20、护套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后,进二步使液冷线缆100的内部结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液冷线缆100还包括第三线芯组80,所述第三线芯组80包括多个第三线芯81,多个所述第三线芯81设于所述第三间隙23内,所述第三线芯81与所述正极电缆31和/或所述负极电缆41和/或所述液冷管20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有所述线缆填充物50。
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三线芯81为信号线缆。
本实施例中,将第三线芯组80的多个第三线芯81设置在正极电缆31、负极电缆41及液冷管20之间的第三间隙23内,合理利用了第三间隙23,减小液冷线缆100直径的同时,使液冷线缆100的内部结构紧致,利用线缆填充物50填满第三线芯81与正极电缆31、负极电缆41、液冷管20之间的间隙后,进一步使液冷线缆100的内部结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液冷线缆100还包括地线90,所述地线90设于所述第三间隙23内,所述地线90与多个所述第三线芯81在所述第三间隙23内呈菱形紧密排列,所述地线90与所述第三线芯81和/或所述正极电缆31和/或所述负极电缆41和/或所述液冷管20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有所述线缆填充物5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正极电缆31的数量和所述负极电缆41的数量相等。
本实施例中,正极电缆31的数量为5个,负极电缆41的数量为5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护套10包括内层12和外层11,所述内层12与所述外层11紧贴,所述内层12内壁紧贴所述液冷管20、所述正极电缆31、所述负极电缆41、所述第一线芯61及所述第二线芯71的外壁,所述内层12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外层11由PVC、TPE、TPU、橡胶材料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内层12起到绝缘的作用,外层11起到对液冷线缆100防磨损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填充物50为导热材料或圆形填充绳或PP丝毛绳。
本实施例中,当线缆填充物50为导热材料,线缆填充物50作为导热介质,增大多个正极电缆31以及多个负极电缆41液冷管20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当线缆填充物50为圆形填充绳或PP丝毛绳,线缆填充物50可紧固液冷线缆100内部的空间结构,使得液冷线缆100内部结构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包括:
护套,所述护套具有容腔;
液冷管,所述液冷管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液冷管用于流动冷却液;
正极电缆组,所述正极电缆组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正极电缆,至少一所述正极电缆与所述液冷管紧贴设置,所述正极电缆与另一所述正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负极电缆组,所述负极电缆组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负极电缆,至少一所述负极电缆与所述液冷管紧贴设置,所述负极电缆与另一所述负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及
线缆填充物,所述线缆填充物填充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设有两个所述液冷管,两个所述液冷管在所述液冷线缆的一端连通,一个所述液冷管为进液管,另一个所述液冷管为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之间形成第三间隙,所述线缆填充物填充所述第三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正极电缆与多个所述负极电缆在所述护套内以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连线呈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第一线芯组,所述第一线芯组包括多个第一线芯,多个所述第一线芯设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一线芯与所述正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有所述线缆填充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第二线芯组,所述第二线芯组包括多个第二线芯,多个所述第二线芯设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所述第二线芯与所述负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有所述线缆填充物。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第三线芯组,所述第三线芯组包括多个第三线芯,多个所述第三线芯设于所述第三间隙内,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正极电缆和/或所述负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有所述线缆填充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地线,所述地线设于所述第三间隙内,所述地线与多个所述第三线芯在所述第三间隙内呈菱形紧密排列,所述地线与所述第三线芯和/或所述正极电缆和/或所述负极电缆和/或所述液冷管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填有所述线缆填充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缆的数量和所述负极电缆的数量相等。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紧贴,所述内层内壁紧贴所述液冷管、所述正极电缆、所述负极电缆、所述第一线芯的外壁及所述第二线芯的外壁;
所述内层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外层由PVC、TPE、TPU、橡胶材料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填充物为导热材料或圆形填充绳或PP丝毛绳。
CN202222063775.6U 2022-08-05 2022-08-05 液冷线缆 Active CN218568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3775.6U CN218568500U (zh) 2022-08-05 2022-08-05 液冷线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3775.6U CN218568500U (zh) 2022-08-05 2022-08-05 液冷线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8500U true CN218568500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7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63775.6U Active CN218568500U (zh) 2022-08-05 2022-08-05 液冷线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8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25315U (zh) 用于充电枪的电缆冷却装置
CN114822966A (zh) 液冷线缆和充电桩
WO2023185480A1 (zh) 电缆和充电装置
CN210805262U (zh) 一种高载流快速充电用电缆
CN216902366U (zh) 液冷线缆及充电装置
CN21728013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液冷电缆
CN218568500U (zh) 液冷线缆
CN218214765U (zh) 液冷线缆和充电桩
CN117043893A (zh) 高压大功率液冷充电电缆
CN209962761U (zh) 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电力电缆
CN114822925A (zh) 一种小线径充电线缆结构和充电装置
CN215577831U (zh) 一种耐寒型线缆
CN114242327A (zh) 液冷线缆及充电装置
CN211828249U (zh) 冷却电缆
CN213877638U (zh) 一种充电桩用液冷电缆
CN218471601U (zh) 一种小线径充电线缆结构和充电装置
CN211088572U (zh) 线缆端子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8849093U (zh) 一种充电线缆
CN208752983U (zh) 一种光电复合缆
CN220272188U (zh) 一种耐低温线缆
CN218585688U (zh) 液冷线缆和充电桩
CN218471654U (zh) 一种液冷线缆和充电装置
CN218211660U (zh) 一种多点测温的油井加热电缆
CN217690598U (zh) 液冷线缆和充电桩
CN217767946U (zh) 液冷线缆和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